第64章 鄆王之憂

王有他的考慮

本朝有太子,趙恆在政和五年(公元1115)被立爲太子。今日的皇統之爭不是兩個皇子爭太子位,而是一個皇子和一個太子爭奪嗣位,這位皇子因此處於劣勢。好在這位皇子深得皇帝寵愛,皇帝的近侍大臣們爲未來利益考慮,也公開支持,這使得皇統之爭從表面上看是鄆王佔據了上風,但其實不是這樣。

廢嫡立庶,首先要廢黜太子,廢黜太子要理由啊,否則鄆王就有篡之嫌,這個惡名鄆王背不起,但可惜的是,太子非常謹慎,從皇帝有意廢嫡立庶開始到現在,沒有抓到太子任何錯誤,相反,皇帝屢屢爲鄆王而廢法,不但皇帝遭到詬病,就連鄆王本人的聲名也受到連累。

其次,就算太子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要廢黜,也要找個適當的時機。廢立皇統可不是普通國事,而是關係到國祚危亡的頭等國政,因皇統而亡國的例子太多了。如此重大的國事,當然要在天下穩定的時候予以實施。

所以,皇帝找不到廢黜太子的理由,只好反其道而行之,想方設法給王建功立業,想方設法遊說朝中大臣,想方設法尋找合適的時機,誰知天不遂人願,先是籌劃北伐朝野震盪,接着宋江方臘造反形勢惡劣,然後北伐又出現了匪夷所思的波折,這次西征更是半途而廢。如今饑民暴亂,戰事迭起,大宋陷入深重危機,皇統的事當然要無限期擱置了,就算現在沒有太子,皇帝也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立嗣。

皇帝所有的努力都沒有成功,所有的希望都泡湯了,此刻鄆王如果不在他身邊,遠離他,父子逐漸疏遠,而太子乘機獲得他的寵愛,那鄆王就完了。太子登基後,即使不殺王,也會把鄆王活活逼死。皇統就是一把血淋淋的刀,誰沾上了這把刀,不是殺人就是被別人所殺,沒有可能全身而退。

但鄆王已經回不去了,皇帝和鄆王正在爲自己的貪婪和付出高昂的代價。

皇帝和鄆王最早是想利用虎烈府和西北將門來建功立業,然而,世上的事都是相互作用的,有利用就有被利用,你利用別人,豈不知別人也正在利用你。

在汴京爭奪皇統,需要的是權力和智慧,大家鬥力鬥智,各出奇招,但在這裡,權力和智慧變成次要的,實力纔是第一。武人們和文官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擁有武力,武力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轉化爲權力,而這種以武力爲後盾的權力和以智慧爲基礎的權力完全不一樣,前者的威力更大更致命

王現在後悔了,爲自己的輕率決斷而後悔。長久以來,武人在他的眼裡不過是一羣頭腦簡單行事粗鄙的野蠻人而已,他瞧不起他們,輕視他們,所以他跳進了這個陷阱,他自信自己有能力控制這幫武夫,然而,他錯了,等他意識到自己錯了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虎烈府和西北將門利用鄆王對皇統的把他拉進了陷阱,而這個陷阱的目標就是攫取權柄,就是逼迫汴京重新分配權力和利益,事實上就是一種要挾和訛詐。

汴京地皇帝和文官們當然不會同意。他們怎麼可能會損害自己地利益來滿足武人地?雙方會有一番較量。這個較量需要時間。但隨着時間地延續。雙方地矛盾會加劇。這將迫使皇帝和文官們不得不放棄鄆王。而武人們會逐漸露出真面目。露出血腥和殘忍地一面。在皇帝和文官們不願滿足他們。在他們沒有任何退路地情況下。武人們有可能鋌而走險。擁戴鄆王登基稱帝。分裂大宋。繼而獨攬權柄。

正是這種極其可怕地足以導致大宋亡國地後果。讓皇帝和文官們非常忌憚。非常謹慎。不敢輕易和武人鬧翻。他們會用各種辦法來緩解和消除這種危機。直到再一次把武人牢牢地踩在腳底下。

文官們認爲武國。武人們則認爲文官禍國。這兩種不可調和地矛盾隨着饑民暴動。河北山東陷入混亂。國祚陷入危機而爆發了。

矛盾爆發就要解決。解決地辦法就是必然由一方做出妥協和讓步。而做出妥協和讓步地一方必然是因爲自身地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失。無法承受了。於是。不可避免地。這場饑民暴亂就成爲了文官和武人們一比高低地武器。

饑民暴亂地解決辦法是兩個。一個是武力平叛。一個是修改國策與民生息。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武將有責任和義務率軍平叛。而文官們有責任和義務調整國策。現在武人們佔據絕對主動。你若想我去平叛。那好。你調整國策。承認錯誤。並給我一部分權力和利益。否則你就等着

。國祚敗亡,你就一無所有了。

文官們當然不會承認這是自己的錯誤,更不會承擔責任,他們會把責任推給武人,認爲饑民暴亂遲遲不能平定的責任是武人造成的,他們會更加清醒地看到武人貪婪和血腥的本質,會更加變本加厲地打擊武人。當然了,文官們不會愚蠢到和武人針鋒相對,他們有智慧,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欺騙和愚弄武人,最後再把武人牢牢控制住。

文官和武將們的爭鬥,最終誰會勝出?誰會受益?誰都不知道,而在這種不可預測的未來當中,鄆王和由他產生的皇統之爭成爲雙方激烈廝殺的藉口和華麗的外衣,即使國祚敗亡了,那也是皇帝和皇統的責任,而不是文官和武將們的責任。

王必須爲自己的生存想出對策。

今日形勢已經形成了死局,自己不能回汴京,不回汴京就會慢慢失去皇帝和部分文官們的支持,失去了他們的支持,西北人就會逼得更緊更兇。當這種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宋勢必有一場大動亂,這場大動亂是由饑民引起的,但最後的決戰雙方卻是西北和汴京,最終的結果就是分裂,是浩劫,是中國人的大災難。

能不能避免?有沒有避免的辦法?

此刻鄆王即使有天縱之材,恐怕也想不出辦法,因爲當前的形勢已經失控。饑民暴亂必然導致汴京調兵平叛,而西北人必然以此來要挾汴京,汴京不會接受西北人的要挾,於是饑民暴亂一發不可收拾,等到國祚岌岌可危之時,實力強悍的西北人豈肯向汴京低頭?老子吃了你再說,於是局勢就此崩潰。

王的選擇只有一個,和西北人捆在一起,但將來呢?

王從小受到的教育讓他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若想確保大宋的穩定,若想確保趙氏江山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唯一的國策就是以文制武。武人就是王朝敗亡的根源所在,必須杜絕武人干政,決不允許武人進入中樞。

然而,從目前的形勢推測,鄆王將來如果登基稱帝了,這些西北武人勢必要獨攬權柄,那麼,鄆王有太祖那樣的本事杯酒釋兵權嗎?顯然不可能。由此引出一系列的問題,王如何駕馭這些武人?如何繼續推行以文制武的國策?如何確保趙氏江山世代傳承?

王想了很久,一直在想生存的問題,但遲遲沒有結果。

西北人似乎預料到鄆王堅持不下去了,虎烈府和西北將門的統帥們以祝賀新年爲藉口,紛紛趕赴太原。這是一種變相的脅迫,西北人要鄆王堅持下去,不要猶豫,更不要害怕,天下盡在掌控之中。

王害怕都沒用了,仔細想一想,他沒有回頭路,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了。

最簡單的一件事就是,假如他離開了西北,汴京勢必要打擊西北人。汴京無法打擊虎烈府,但可以打擊西北將門,西北將門被打擊得體無完膚,西北軍士氣低迷,李虎正好一泄而下,整個西北都是李虎的了。這個責任最後誰來承擔?肯定是鄆王,總不能讓皇帝來承擔吧?

王死了都沒關係,不過一條性命而已,但大宋國祚恐怕危險了,趙氏江山恐怕保不住了。隨着李虎的南下,金人、夏人,甚至大漠諸蕃都有可能乘着中原大亂之際南下寇掠,於是歷史將重演,一切都完了。

王真的沒有任何選擇,唯一的辦法就是拋開一切顧慮,和西北人攜手向前,先讓自己登上帝位,然後再慢慢解決西北人的問題。

王想通了,做出了決策,拿出了辦法,隨即擬製了一套完整的計策。

這個計策埋藏在他的心裡,沒有告訴任何人。此計成功了,他就是大宋皇帝,一代中興明主,失敗了,他也不會背上篡僭的罪名遺臭萬年。

王調整了心情,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但臉上表現出來的卻是深重愁苦,他要給西北人一個假象,他必須套出西北人的底。

寒風中,鄆王站在府門外,簡樸的衣着,淺淺的笑容,淡淡的憂鬱,穩重而灑脫,王者風範。

李虎第一個走下馬車,他望着鄆王,輕輕拍了一下身上的灰塵,然後漫不經心地看看四周,沒有移動腳步。

王猶豫了一下,舉步而行,遠遠舉手招呼,“漢王一路辛苦……”

李虎微微眯起眼,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然後迎了上去,“有勞殿下遠迎……”

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43章 出頭鳥第10章 倒戈第19章 不可思議的結局第100章 破敵第3章 調整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100章 恭喜恭喜第31章 我來賄賂你第43章 幽燕鎮戍第22章 風捲雲第93章 血色驚濤第90章 身先士卒第64章 鄆王之憂第68章 無恥鳥人第48章 整倒了豬頭第69章 馬哥走了第46章 鹿死誰手第64章 馬哥來了第42章 當頭棒喝第70章 如此殺人第68章 大誘惑第43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48章 可憐的幽燕百姓第80章 對策第28章 無助無奈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7章 不要做土鱉第19章 金兀朮和哈迷蚩第21章 設套第74章 圈欄裡的羊第59章 做人還是做鬼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54章 太過兒戲第99章 絕望的馬哥第52章 兩手準備第8章 忌憚第90章 北伐時機第7章 我太冤枉了第71章 真實的欺騙第4章 最後的瘋狂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26章 一盆冷水第65章 出路在哪?第43章 再見大石第93章 御駕親征第88章 打劫揚州第49章 背叛第7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6章 一日十萬裡第21章 海盜第34章 絕路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24章 再聯手第99章 美麗的陷阱第3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55章 無恥第32章 代北變化第97章 退敵之策第96章 利器第97章 共同的敵人第52章 深夜來客第47章 遷都之議第79章 契丹人的歡呼第30章 窩裡反第91章 單騎赴會第79章 接納之策第57章 奪了你的兵權第57章 主力在哪?第19章 怎麼打都是輸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100章 處驚不變第75章 上鉤的魚第74章 魚肉和熊掌第99章 化整爲零第42章 暴力第27章 聰明的西北人第40章 適者生存第70章 破綻第91章 真真假假第26章 最後決策第65章 鬼帥跑得快第37章 全新策略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98章 包圍了第90章 北伐時機第51章 西北人的苦第78章 賭輸了算倒黴第77章 最大的內奸第55章 開始攻擊第62章 老子就是騙你第99章 患得患失第9章 兄弟還爭氣第8章 方寸大亂第32章 驚天秘密第3章 握手共誓第78章 弄巧成拙第45章 皇帝的決策第5章 王者歸來第4章 王者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