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

內侍省,樑師成的臥房內,三個人對面而坐。

最下首的一個男子,五短身材,卻是內侍省中的日本直。

大宋第二個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當年當上皇帝,宦官王繼恩出力甚巨,等到趙光義登上帝位,便給了他很大的權力。

在王繼恩手下,就有一支以倭人爲主的日本直,編在內侍省下屬。

從此之後,倭國每隔幾年,都會進貢幾個倭人中經過特殊訓練的殺手,充盈日本直。

有宋一朝,日本對大宋都十分恭順,遠遠超過了對隋唐的馴服,更別提後世的明清了。

這些人進了內侍省,也是忠心耿耿,也因爲他們生性涼薄無情,手段十分血腥殘忍,經常被派去執行一些上不得檯面的刺殺任務。

眼下這個人,就是日本直的幹辦,取了個漢人名字叫吳亂波。

樑師成閉着眼,冷哼道:“西軍這麼點微末勢力,自己人還要勾心鬥角,實在是讓人生厭。等到將來滅了契丹,拿下伐燕之功,咱家非讓官家裁撤了他們不可。”

在另一側,坐着的人滿面春風,正是近來仕途得意的兵部尚書王寧。

自從投靠了樑師成,他是順風順水,成功上位成爲大宋兵部尚書,位列六部九卿之中。

王寧捏了捏鬍鬚,笑道:“不過是些粗鄙武官,何足掛齒。可憐那楊霖一力庇護這些武將,卻換來這般對待,哈哈。”

一說到楊霖吃癟,樑師成就從心底舒坦,一張白的嚇人滿是褶皺的老臉微微笑道:“你出的主意果然不錯,只要我們殺了折彥文,讓種家兄弟以爲是姚古報復,他們就一定會從中調停。

種氏老哥倆,爲了西軍也不容易,哈哈,到時候咱家就給他們一個養老的清貴散官,也未嘗不可。”

兩個人對視着大笑起來,日本直幹辦吳亂波不知道他們笑什麼,但是爲了不被鄙視,也跟着大笑起來,甚至比樑師成和王寧笑的更大聲。

就在三個人比賽大笑的時候,外面突然一個內侍探頭探腦。

樑師成罵道:“什麼事,進來說。”

來人躬身道:“太傅,出事了。那楊霖今日進艮嶽,不知道和官家說了什麼,官家馬上下旨,調任种師道爲樞密副使,加封少保,檢校司空。”

樞密院是蔡卞和高俅主事的衙門,調來一個地方武將任樞密副使,就相當於是給了個閒職。

种師道原本是延安府經略,也就是八萬秦鳳軍的實際掌舵人。

如今一朝被調到京師,無非是來這裡養老來了,他麾下的兵權,肯定是保不住了。

在這個時節,西軍的靈魂人物,被調到汴京,難道陛下要動手裁撤西軍?

楊霖那廝往日裡如此護着西軍,怎麼突然來了個大反轉,難道他心灰意冷,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籌劃?

樑師成心裡捉摸不定的時候,王寧顯得更加鎮定些,問道:“可有新的調令。”

“據說是一個西軍舊將,因爲得罪了童貫被逐出軍中,陛下甚是喜愛此將。

今日恢復其武將官職,論功行賞,加封武功大夫、忠州刺史、涇原都鈐轄、兼提舉秦鳳常平知懷德軍。”

王寧一下子站起身來,問道:“是誰?”

“叫什麼,姚平仲。”

---

种師中一夜之間,鬢間起了華髮,整個人蒼老了許多。

人到中年,一夜白頭,非是有急火攻心之事,不至於到此等地步。

種氏一門,從種世衡創建的種家軍開始,子弟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沙場。

後世的名氣最大的楊家軍,與之相比,種家軍比楊家將的名氣大,比楊家將的作用大,只不過楊家將走上了舞臺,被小說演義神話,被渲染得出了彩。

鐵馬金戈、碧血黃沙,西北戰事連連的煙塵裡,塞上馬嘶中,種氏一族的血脈中澎湃着黃河激情,氣質中顯露出北邙風骨。

到今日,難道要畫上一個終止號?

自己勞心勞力,就是要保住祖上的基業。但是列祖列宗,真的會認同自己的做法麼,自己究竟是在爲種氏謀劃,還是在給種氏蒙羞。

種家個折家不一樣,折家根上就不是大宋的臣子,他們統治府谷的時候,盛唐纔剛剛開始。種家卻是大宋提拔起來的,世世代代爲宋而戰。在祖先種世衡的率領下,種家軍在較短的時間內西北邊疆建起了一座抗擊西夏的新屏障。爲了表彰種世衡的功績,朝廷命名這座新城叫青澗城,這就是種家的根基所在。

兄長調任汴京,朝廷給了足夠的尊重,加封少保,位列公卿,官居一品。其實這件事,兄長根本不知道內情,他年紀大了一直在南山養老,不過問這些事了。

种師中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爲,已經被人盡知了。不然的話,一向保着西軍不被裁撤的楊少宰,不會突然做出這種決定。

府谷折家,他們是鐵了心想保住自己的府谷,自己不該縱容他們,更不該一時糊塗,和他們一道同流合污啊。

還好,朝廷沒有把自己也調來,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他正拿着一個精巧杯子獨坐的時候,門扉被輕輕推開,姚平逸神思不屬地走了進來。

“經略...種二叔。”

种師中見他神色難看,皺眉道:“怎麼了?”

“三哥他都知道了...他今日來辭行,說是要跟我斷絕兄弟關係。”

种師中撇着嘴道:“胡鬧,他也是姚家的子侄,是他斷得了的麼?希宴呢,讓他來見我。”

“種二叔,三哥他升官了,官家讓他提舉秦鳳常平知懷德軍。”

咣鐺一聲,种師中手裡的杯子落地,心裡突然不安起來。

姚平仲去執掌秦鳳軍,姚平仲是什麼人,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

戰功顯赫,勇武過人,逢戰必先,力壓秦隴豪傑,軍中無人不服,闖出個小太尉的稱號。

滅夏一戰,公認的戰功第一人,被童貫嫉賢妒能逐出軍中,不知道有多少軍漢爲之抱不平。

更要命的是,他是西軍心中的自己人,就是種家子弟,有幾個不服小太尉的?

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風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二十章 殢酒爲花軟揚州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致書友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十七章 捷徑第三百三十一章 醫道邁出一大步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二百九十二章 授徒何須顏閔材。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逃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八十二章 業火三千,心中怨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五百四十二章 擔當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