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

雲州府,大同。

官道上有些冷清,一隊騎士大概有百十人的樣子,慢悠悠往大同而去。

耶律大石不得不回這個朝廷,祈求耶律延禧出兵,幫助自己一起抵抗女真。

自從和姚平仲一道北伐,耶律大石的勢力覆蓋中京府,卻無意中成爲了雲州府的屏障。

天祚帝耶律延禧和契丹的這些大臣,在此半年,高枕無憂,再也沒有聽到過女真南下的消息,簡直是樂不思蜀。

耶律延禧不但不幫助其他的契丹勢力,甚至在女真猛攻中京府的時候,派兵從後面襲擾。美其名曰,請金兵平叛,讓他的兒子和文妃被金人俘虜。

耶律大石好歹名義上是歸順與他的,收到女真猛攻的時候,耶律延禧也沒有半點支援。

完顏婁室率兵在北歸山三戰三捷,打得耶律大石節節敗退,如今山窮水盡,不得不來雲州,求耶律延禧不要再作壁上觀了,希望說服他一起出兵,抵擋女真的進攻,

脣亡齒寒,是一個無比淺顯的道理,雲州這羣昏君佞臣怎麼就不明白呢。

耶律大石拉着繮繩望天,神情驕矜倔傲,只是眼眸中似乎隱有幾分悲哀惆悵。

朝雲散盡,一輪紅日躍出東方,霞光萬丈,大同城已經在眼前。

城牆上坑坑窪窪,盡是女真人攻打的痕跡,耶律大石蹙眉道:“既然女真兵退去,此城暫且無憂,竟然沒有人修葺城牆?”

他身後的騎士都冷笑不已,這個小朝廷不亡,纔是天理難容。可恨的是,這裡還掌握着契丹最後的精銳十萬人,而耶律大石手下,盡是些雜胡和遼東怨兵八營。

耶律大石進到城中,並沒有人前來迎接,雲州府裡狼奔豕突,到處都是往來亂竄的兵士。

耶律大石來到行宮外,自有人將他們領到了一處廢棄的院子內,告訴他們安心等候陛下召見。

這一等,就是三天,耶律大石手下的親兵,已經耗光了耐心。

等到送飯的人來,耶律大石攔住他,問道:“陛下究竟在哪裡?”

送飯的是一羣雲州兵,爲首的痞裡痞氣,不耐煩地回道:“你們沒看到滿城都在忙着麼,誰有功夫見你。”

耶律大石身後,一個副將眉毛一低,伸手將他揪在空中,半托半舉,作勢要攔腰折斷。

送飯的人紛紛丟下東西,轉頭就跑,只剩下半空中這個小將官在不住地呼嚎。

“我且問你,陛下在忙什麼!”

“我說,我說,先放下我來!”

耶律大石使了個眼色,副將這才把人放下來,捱了這麼一頓這個將官頓時老實了不少,強笑着說道:“汴梁來了宋使,要求我們契丹出一百個童女入宮,陛下他正在親自挑選。”

耶律大石臉色鐵青,一股悲憤之氣直衝雲霄,這等屈辱的朝廷,還復國作甚?

契丹自從立國之初,就是碾壓中原王朝的存在,五代中每一朝幾乎都向契丹低過頭。

就連大宋,也幾次被壓制,東京汴梁的城下,就殺過去兩三次了。

到如今,竟然有宋人下旨,來契丹索要宮女的事,這件事把雙方的地位顛倒過來。

耶律大石雙眼一閉,吐出一口濁氣,默然道:“再等一天吧。”

到了這個時節,他們再爛,也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

光靠楊霖援助的那點物資續命,在寒冷的草原上,和女真人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貓捉不住老鼠可以繼續捉,老鼠一旦稍有不慎,命就沒了。

落地之後的將官,左右看了看,賤笑着道:“沒事,小人能走了麼?”

“滾吧!”

將官連滾帶爬走了之後,耶律大石的副將沉聲道:“將軍,算了吧,這等朝廷怎麼會援助你我,不如往西撤吧,讓他們自己來和女真人交鋒。”

“我們西撤的話,契丹人何時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耶律大石搖頭道,聲音中有一絲難以掩飾地落寞。

“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復國不成?”

耶律大石心中雖然比誰都氣,但是還是不得已安撫自己的心腹,若是他們不和自己一條心,就真是一無所有了。

“正是因爲朝廷如此,我們才更沒有資格退縮...”

即使是這般境地,耶律大石的肩膀,也沒有一絲的鬆垮。

---

高麗,歷來是中原王朝的死門,誰動也不行,必須是我的藩屬國。

一代雄主隋煬帝死也要征服高句麗,爲此丟了江山;大唐直接攻破了都城,扶持了傀儡政權;大明內外交困的時候,也不忘了派兵平定兩次壬辰倭亂;就連那個笑話一樣的大清,該放棄不該放棄的都放棄,日本打朝鮮的時候,還是要派兵死磕。

後世開國之後,百廢待興,戰爭的創傷還未癒合,整個中華大地還在舔傷口的時候,有人動了這塊逆鱗,照樣是擼起袖子跟他幹,即使對手是當時不可一世的大國,必須保證這塊地方是中國的小弟。

朝鮮一旦不再掌握,相當於在幽燕開了一道門。唯獨大宋特殊,因爲大宋實際上,一直沒有和高麗接壤,直到楊霖收回的幽燕。在這之前,宋朝和高麗之間,還隔着一個大遼南京府呢。

這塊地方既然這麼重要,爲什麼沒有併入國土,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這個地方的政權,千百年來,因爲民族性的問題,一貫是特別會做孫子。

中原漢統,基本上遵循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也就是天下都是我的,只要你臣服那就是我的。而朝鮮從衛滿朝鮮開始,剛獨立就稱臣納貢,而且此後一直裝孫子。只要中原統一,或者稍微建立了大一點的政權。朝鮮半島無論誰統治,第一時間就跑來朝貢,向皇帝表示臣服。

再者說,此地常年嚴寒,根本不適合農耕區發展,因此荒涼的朝鮮半島,更是少有君王想要納入國土。如果親自管理,一旦當地人反抗,中原通過遼東運輸物資,還有長期的駐軍成本都是很高的。而作爲藩屬國,朝鮮半島又是很老實,年年納貢歲歲來朝,因此這種機制相對來說更加的有利。所以,中原王朝一直以來根本沒這個想法,佔領這塊荒蠻之地。

如今大宋如日中天,短短數年之間,滅西夏、收大理、納吐蕃,還拿回了幽燕故土,擊退高麗宿敵女真,簡直就是強勢崛起的前兆。

還沒等大宋的使者到高麗,他們已經提前派人,送來了財寶、人蔘和宮女。

前去宣旨的使者,在半路遇到了高麗使團,點了點光宮女就有三百人,遠遠超標,便興高采烈地跟着他們一起回程了。

---

前去金國宣旨的宋使,是最倒黴的,在路上就天天擔心被毒打一頓驅趕出境。甚至更糟糕的,還會有生命危險。

誰知道到了會寧府,竟然收到了金朝的隆重接待,並且義正辭嚴地告訴他們,大金和大宋是平等的關係,還十分認真地拿出了證據。

當初大遼冊封大金爲大聖兄皇帝,是和遼帝平起平坐的,而宋遼之間是平等的。

臨行之際,金人收下了宋朝的禮物,並且準備了一些回禮。

這些人興高采烈地回到汴梁,死裡逃生一般,見到楊霖把所見所聞說了一遍。

楊霖默然無語,半天沒有說話。明堂中,文官們盡情嬉笑,嘲諷這個蠻人部落,竟然還拿自己當平起平坐的大國了。

文官們極盡嘲諷之能事,縱情歡笑,唯有楊霖心情有些沉重。

女真人正在從部落走向國家,這對大宋來說絕非什麼好事,一個鬆散部落聯盟的戰鬥力和戰爭動員能力,是無法和一個國家相比的。你們在這嘲笑他起步時的可笑,卻不知道他們的實力發展的有多迅速。

一下場大戰,數着手指頭也知道就快來來臨了,我們的對手又強了幾分,大宋呢?

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一百五十三章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心胸抱負第七百六十二章 地基鋪好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潤物無聲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隻身求救赴敵營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必有一戰,滅其根脈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授徒何須顏閔材。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逃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