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智若愚顯智慧

御龍衛。

御龍衛甚大,能容納近百人的大廳擺滿了桌子。

這裡一片忙碌,每個人案上都有一大堆的賬目文件。查賬的查賬,算數的算數。

串檔算珠,也就是後世的算盤。噼裡啪啦聲一片,倒是頗爲動聽。

“海州鹽稅賬目出來了!”

“楚州糧稅賬目覈算完畢!”

“江寧府鐵稅覈對完成!”

“瀘州經制錢計算完成!”

“壽州月樁錢賬目出來了”

每算完一筆賬目,報賬者都會大喊一聲,然後將覈對好的賬目寄到潘不風面前的長桌上。

而此刻潘不風身邊坐着的正是趙桓。

趙桓隨手接過一張覈對好的賬目:“潘不風,朕知你平聲最恨貪官。所以成立這御龍衛,你給朕查查。全國各地還有多少賬目被隱瞞不報,又有多少官員巧立名目搜刮斂財。一經查出,嚴懲不貸!”

潘不風這旁邊躬身道:“陛下,各地賬目混亂。許多地方官員都私設稅種,巧立名目,百姓是苦不堪言吶。小人在山東就是被逼的走投無路,我們全村上千口子人被官府稅收逼死的就有十幾名之多。”

趙桓倒吸一口涼氣,大宋糜爛至此,難怪亡國。

“不風,朕給你絕對的權利,望你不辱使命。這些賬目你們發現有什麼問題嗎?”

潘不風搖了搖頭:“看這些賬本你發現不了什麼,各地官員都會把賬目表面上做的漂漂亮亮。除非你去各地實地查看,看看那裡的百姓真實繳稅數量,否則很難查。”

趙桓點了點頭:“那就將御龍衛撒出去,到各地清查覈對。一經發現有貪腐營私行爲,不必上報直接處決,先斬後奏!”

潘不風道:“陛下,這反腐之事切不可操之過急。況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咱們還是先把各地賬目覈算清澈再動手不遲。”

“嗯,覈算賬目需要多久?”趙桓問。

潘不風嘆了口氣:“眼下御龍衛依舊人手不足,還尚需時日。”

趙桓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人手的事朕來解決。”

突然趙桓看到桌子上一份經制錢的稅收列表,上面稅收五花八門。他拿着賬目問道:“這是哪裡的?怎地如此之多。”

潘不風接過一看:“起奏陛下,這是瀘州經制錢稅。據規定,凡是買賣田宅、酒糟,以及進行一切民間錢物交易,每交易1000文,由官府徵收30文的“經制錢”,後又增加到56文。“經制錢”涵蓋範圍極廣,可謂雁過拔毛,在一些地區徵收的經制錢甚至達到了正稅數額的三倍至多。另這經制錢下面還有許多繁瑣的稅賦名目,百姓苦不堪言。”

“朕若是要取消這經制錢呢?”趙桓問道。

潘不風皺眉道:“陛下,這事末將就不懂了。需去問問戶部。但若是取消經制錢,朝廷開支稅收就無法湊足,國庫就會空虛。”

趙桓又拿起另一份賬目:“月樁錢,這個是軍費開支,這個不能少。朕明白了,潘不風,你給朕把這些賬目覈算清楚。”

“遵旨!”

紫宸殿早朝。

“朕這幾日去了趟御龍衛,不看不知道,我大宋稅收這麼多名目。戰事止歇,朕本想與民生息,這如此多的賦稅百姓怎能承受,戶部尚書,你有何良策嗎?”

新任戶部尚書段小榮站出來道:“陛下,若減免賦稅則會發展生產,但朝廷收入卻又減少。若是朝廷收入多了,百姓卻又疾苦,中間實則兩難。”

趙桓看着新上任的戶部尚書,這與他曾任的相州知州不太一樣,沒有發現此人有什麼出色的地方:“朕我問你的是你有何良策,不是聽你訴苦的。朕想減免賦稅,與民生息,你以爲如何?”

段小榮搖了搖頭:“陛下,臣不同意減免賦稅。如今我大宋國庫空虛,前方將士還需要大量糧草軍餉,加上百官俸祿還需發放。若是減免賦稅,朝廷萬萬吃不消。”

趙桓心煩意亂的搖了搖手:“下去。”

段小榮縮回人羣不再言語。

“還有其他人有什麼好的辦法嗎?”趙桓問道。

衆大臣竊竊私語,就是沒人應聲。誰不知道,減免賦稅朝廷收入就會減少。朝廷收入減少了,官員俸祿自然就少,傻子才站出來呢。

“退朝!”趙桓頗不情願的道。

散朝後一衆官員圍着段小榮拍起了馬匹。

“段大人新官上任就拒絕陛下減免賦稅,實在是英明啊。”

“哎,要我說段大人此事幹得漂亮。若是陛下減免了賦稅,咱們俸祿肯定會降低,到時候拿什麼養活老婆孩子。”

“就是,段大人比起以前那孟炕頭可是好多了,以後還需仰仗段大人咯。”

“就是,就是。以後段大人在京城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下官們能幫得上忙的儘量會幫。”

段小榮笑着和衆人抱拳行禮:“好說好說,咱們都是同殿爲官,以後當互相照應纔是。”

“段大人說的對啊,告辭告辭!”

“請請請……”

衆百官與段小榮在宮門外揮手作別,現在百官對他印象都非常不錯,這個戶部尚書比那又臭又硬的孟谷饒強了一百倍。

趙桓在南宮憐兒處一腳將凳子踢翻:“這個王八蛋段小榮,朕還以爲有什麼過人之能。這才把他從相州知州調回京師任戶部尚書,怎奈原來是個繡花枕頭。”

南宮憐兒難得見他生這麼多大氣,忙問端倪,趙桓就把早朝時的情形說與她聽。

南宮憐兒進宮後變得非常溫柔,於是勸道:“陛下,我們在相州之時就曾見那段小榮將相州治理的井井有條。他不像是那種碌碌無爲之輩,我看八成是另有隱情。”

“什麼隱情,眼下百姓困苦。這王八蛋不知爲國分憂,跟朕唱反調。臣不同意減免賦稅,聽他那賤兮兮的聲音朕就想把他的屁股打開花。”

南宮憐兒笑了笑,溫柔的道:“古來大智慧者往往大智若愚,說不定這段小榮是故意的呢。”

“還有什麼事能故意……”趙桓正要說間,外面曹東昇闖了進來。

曹東昇躬身道:“陛下,戶部尚書段大人求見!”

PS:感謝各位讀者的一‘吱’,使我這個撲街瞬間有信心了,非常感謝。

還有感謝讀者打賞。

第二章 市井攤前聞不平第六十三章 榷場關閉抓走私第八十四章 撥開雲端見青天第一百一十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三十四章 飲恨埋骨牟駝崗第二十八章 世間癡情爲情苦第二百一十三章帝王指揮攻城戰第一章 微服私訪記開篇第七十二章 少年英雄朱小青第五十九章 惡貫滿盈終有報第二十六章 是有故事的女人第九章 拋妻棄子陳世美第十八章 這個皇帝不要臉第一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帝王恨第一百零四章 金人陰謀明州危第五十三章 金臣進獻離間計第七十章 皇帝給百姓下跪第六十三章 清官斷案輕發落第七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五十八章 結黨營私帝心疑第一百三十八章 遠征高麗凱旋歸第七章 丹書鐵券今廢止第八十九章 蒙軍進入伏擊圈第二章 這個玩笑有點大第一百四十三章 與民生息強國夢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夏戰事捷報傳第一章 微服私訪記開篇第一百四十一章 宋蒙血戰帽兒坡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除弊政顯成效第十二章 帝王風流隱牀底第八十八章 泉州萬夫長出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高量成軍隊潰敗第一百七十章 開封有個包青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幕後黑手無影蹤第六十章 蒙古對大宋開戰第五十二章 餓殍遍地易子食第三十七章 高麗國宮廷政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金帝獻表降大宋第八十七章 軍械走私驚天案第八十八章 泉州萬夫長出兵第五十九章 惡貫滿盈終有報第一百二十六章 帝后有喜樂開懷第六十八章 軍事泄密案真相第八十四章 你欠了我一條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理國高氏內訌第一百二十二章 汴京風雲多變幻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除弊政顯成效第一百零七章 吐蕃放大理鴿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聞鼓起驚天顏第八十六章 取得蒙古兵信任第三十六章 你耕田來我織布第九十八章 良將忠魂埋沙場第一百三十九章 揮師北上佔東北第一百四十二章 蒙兀國大汗駕崩第三十三章 太上皇親筆題字第一百零三章 塵煙沙場顏如花第二百三十四章 宮妃跪求帝王意第五十四章 民間認女封公主第六十七章 帝王駕臨知州府第十七章 對日本是戰是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並非採菊東籬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子降生喜卻憂第四十七章 偷錢賊的狗皇帝第三十七章 十年寒窗爲今朝第五十章 剝皮揎草結考案第七十五章 偷天換日賑災糧第五十七章 君臣談心敞心扉第一百七十九章 抄家滅族自作孽第四十九章 神探雲鵬破懸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少女懷春情竇開第一百九十八章 劫富濟貧做山匪第二百三十九章 鋌而走險爲爭權第十四章 英雄俠士救天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烏合之衆鳥獸散第一百一十八章 減免賦稅顯隆恩第一百零二章 密謀聯合侵大宋第七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二十七章 聖旨逮捕前知州第一百章 十萬大軍赴山西第三十五章 男歡女愛爲賭約第十章 油炸金新狗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帝王回京享天倫第三十六章 砍頭不過風吹帽第六十四章 一手遮天撫諭使第二章 這個玩笑有點大第一百一十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百六十九章 羅織冤案人心寒第二章 市井攤前聞不平第六十五章 兩千走私犯冤情第四十一章 六合鎮營馬蹄亂第六十五章 種師回朝賜御宴第五十五章 豈聞朱門狗肉臭第二十二章 龍船水師佔富山第一百零一章 俠女仙子入凡間第九十三章 納妃立儲齊登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理宮變迎段譽第七十章 兩袖清風難加罪第六十二章 莫欺少年不長智第十九章 誓不願異生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