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玉璽金印官府驚

趙桓坐了下來,他讓店小二沏了一壺茶,聽這掌櫃的慢慢給他講解。

只聽那掌櫃的嘆道:“龐縣有個柴大中,原先家境就窮苦。這周大中呢有一年給我們這的周員外作長工,幫着收麥子。那年麥收季節正巧遇上陰雨天。周員外擔心麥子被雨水淋了,就命令家裡的長工們抓緊收割,工錢給雙份。乾的多賺得多。

這柴大中正值新婚,家裡又窮。於是他就拼上老命拼命幹,結果累倒在麥地裡。後來命雖然說撿回來了,可也落得個重疾,只能靠藥罐子養着。

柴大中一病,家裡更是揭不開鍋了。這沈嬌娘就去找周員外理論,周員外呢,倒也仗義。給了他家一筆銀子,權做藥錢。誰知這柴大中病未好又去下地,結果沒幾天疾病癒發嚴重,後來郎中診斷需每月服食一碗蔘湯方能保住性命。

你想這蔘湯價值幾何,以他老柴家哪有這麼多錢每月都得喝的起蔘湯呢。可沒了蔘湯,柴大中就性命不保,這沈嬌娘沒辦法只好再次去找周員外。”

“那周員外幫她了嗎?”南宮憐兒忍不住問道。

“憐兒,別打岔。聽他把話說完。”趙桓聽得入了迷,他就喜歡這些民間故事。

掌櫃的搖了搖頭:“雖說是柴大中的病因周員外而起,可週員外已經給墊了醫藥費。是那柴大中重病未愈就下地幹活,結果傷了身子。周員外自然不肯再幹,再者別說是他柴家,就算是財大氣粗的周員外家怕也養不起一月一碗蔘湯。就又給了十幾兩銀子,並且立了字據,以後的事與周員外再無關係,就打法走了沈嬌娘了事。

正巧這周員外要擴建祖宅,周員外呢,又與柴家挨着。

於是兩家就因爲水溝又鬧起了矛盾,沈嬌娘也知自己理虧,可又咽不下這口氣。她認爲自己丈夫都是因爲周員外的錯,於是一紙訴狀告到了縣衙。

張縣令對這件事頗爲頭疼,他也同情沈嬌娘的遭遇,可確實這事與周員外沒有了干係,周員外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恰巧周大中是周世宗的嫡系子孫。家裡有一張當朝太祖御賜的丹書鐵券。

是以張縣令出謀劃策,希望沈嬌娘拿着丹書鐵券去潁昌城找知州大人。讓知州將此事上報,讓朝廷出這份錢。

不想這柴大中的妻子沈嬌娘就去了潁昌城,那狗李茂國不但不給上報,又將此案發回龐縣。是以張縣令大怒,親自帶人去潁昌質問。雖然張縣令將狗官知州罵了個狗血淋頭,可那知州依舊不肯給辦理。只是讓周員外又陪給了沈嬌娘三十兩銀子完事。”

趙桓倒吸一口涼氣,對於張三排他聽到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豆花莊這麼一說他還以爲這張縣令是個目無法紀無法無天的貪官昏官,不曾想昏官不是這張三排,反而是那李茂國。

“掌櫃的,你不用擔心。你們的縣令就算調走,那也是升遷。你們龐縣的水利還是會繼續下去。而且,知州李茂國那狗官的好日子也到頭了。”趙桓說着站起身,摺扇輕搖:“走,回房間休息。”

趙桓與南宮憐兒住了那間‘上好的房間’,所謂上好,無非就是新換了被褥,房間陳設依舊簡陋。不過南宮憐兒曾經闖蕩江湖,也已經習慣了。趙桓又是個邋遢大王,他根本不在乎。

曹東昇與令狐雲龍住在了隔壁,以便隨時保護。

第二日,趙桓帶着三人打聽到了沈嬌娘的家。

旁邊一大戶人家紅牆高瓦、大門高宅,想來便是周員外的家了。

而周員外家西邊,是一座殘破的茅草屋。屋子陳舊灰暗,就連屋頂的茅草也是經年未換新,顯得更加衰敗。

還未進屋,屋內便傳出一陣陣的咳嗽聲,以及伴着一個男人的說話。

“嬌娘,我的病別治了。花這許多錢,咱就是砸鍋賣鐵也不夠啊。你訛了周員外家這許多銀子,咱們於心何忍。”

“相公,你的病本就是因周員外而起,怎算得上是訛詐。再說就算是訛詐,老孃我也認了。只要是能給你治病,讓我殺人我也幹,天底下所有罪惡加在我身上我也不在乎,奴家只要你能活着便好。”說到最後聲音已帶着哭腔,正是沈嬌娘的聲音。

衆人在外面聽的神色黯然,南宮憐兒更是後悔那日對沈嬌娘是不是下手狠了一些。

而趙桓更想,堂堂大宋竟然連周世宗的後人都沒有照顧好。讓他們棲身這麼一座殘破不堪的茅屋內,這是自己的失職。這破屋不下雨還好,一下雨怕是得四下漏水。

‘吱呀’一聲,趙桓推門而入。南宮憐兒他們跟着也走了進去。

沈嬌娘正在給牀上一個男人喂藥,想來這就是那柴大中了。

她看到突然有人闖進自己的家。再一看是那日在潁昌府衙追打的那幾個人,還以爲他們是來尋仇的,嚇得手裡的藥碗掉在地上摔了個粉碎。

沈嬌娘站在柴大中面前伸手攔住衆人:“你,你們想幹什麼!”

趙桓打量着這個破屋,屋內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唯有正堂上擺着一個早已鏽跡斑斑的鐵片,想來這就是太祖御賜的丹書鐵券了。

趙桓拿起丹書鐵券仔細觀察,只見上面寫着憑此鐵券,刑不可加,罪不至死,大宋後人需善待柴家子孫云云。

“你,你們放下它!”沈嬌娘大叫,若不是懼與南宮憐兒的淫威,她早已撲上來將趙桓撕了。

趙桓心中大痛,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本該是他們周家的後人。不曾想自己現在錦衣玉食,至高無上。而這個柴大中竟然過着如此寒磣的生活。

趙桓輕輕放下鐵券,從懷裡掏出幾錠金子:“沈嬌娘,這是我送給你的,你趕緊拿去給你相公買藥。”

沈嬌娘也來不及詢問原因,她一把搶過抱在懷裡,臉上充滿憧憬與喜悅。

趙桓等人面面相窺,無不黯然神傷。

過了半響,沈嬌娘這才醒悟過來:“你,你們……”

趙桓在旁邊一張黑漆漆的破桌上坐了下來:“有爲!”

曹東昇走了過去,從懷裡掏出筆紙墨硯平鋪在桌子上。

趙桓在紙上一通書寫,寫完以後從懷裡掏出一個大印。曹東昇取過印泥,趙桓將大印蘸上印泥,然後狠狠地印在了紙上。

書寫完以後,趙桓將那張宣紙交給沈嬌娘:“你拿着這個,在大宋境內。每處官府,每個衙門,他們都會給你免費抓藥。以後你家相公的湯藥費都會有這些官府替你們報銷。不管是人蔘鹿茸,靈芝仙丹,只要你想要,要多少有多少。”

沈嬌娘大驚,恍若在夢中,她下意識的接過來,根本不相信這東西會有這麼神奇:“這些東西就能抓到藥?”

趙桓又將李茂國送給自己的摺扇也蓋上了玉璽,一併交給了沈嬌娘:“你拿着這兩樣信物,現在就去潁昌府。你看那狗官李茂國他敢不敢不給你。”

第一百零四章 金人陰謀明州危第一百八十三章 人間長久身難得第一百四十七章 弒君篡位欲變天第二百零三章 誘敵入林來無回第八十一章 種帥病逝趁虛入第十五章 劍客殺手終相遇第七十章 兩袖清風難加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岳飛謀反傳京師第二章 真假銀票亂人眼第三十二章 趙桓是個王八蛋第一百六十二章 宋夏蒙三軍滅金第二百四十三章 妙手回春帝病癒第二百二十八章 劍門谷外馬蹄響第八十二章 幕後王爺終現身第一百六十五章 各顯神通爲爭蒙第一百九十七章 悍不畏死岳家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英德碑立拆民居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此下策選人才第一百零三章 宋廷危卵不自知第七十三章 海州城蛇鼠一窩第一百五十五章 攤丁入地不加賦第四章 龍船與當地土著第一百一十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八十三章 四萬石糧至收網第三十三章 你不該這麼活着第三十章 釣魚島是中國的第十五章 劍客殺手終相遇第二十九章 夜襲金營失良機第四十五章 一拍兩散雞蛋黃第三十三章 太上皇親筆題字第一百六十六章 草原狼羣隨影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百背嵬軍勇士第一百三十四章 幕後黑手無影蹤第七十九章 假癡不癲迷霧彈第二十九章 夜襲金營失良機第十一章 青樓偶遇李師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與民生息強國夢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衣大炮顯神威第五十章 坑爹逆子自投網第二十五章 來福客棧店小二第九十五章 妻兒老小慘殞命第二十二章 龍船水師佔富山第二十二章 龍船水師佔富山第六十四章 帝王被擒關地牢第二十三章 這個狗皇帝丟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鐵血大宋戰必勝第一百三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深深第五十九章 深入災區解民情第五章 鳳仙縣師爺範渣第十八章 落魄郡王誆銀兩第一百二十八章 父愛無私重如山第五章 文德殿下召李綱第二百零一章 初露鋒芒韓世忠第十一章 羅家酒樓糖醋魚第七十一章 家有悍妻畏如虎第五十五章 皇權爭鬥驚心魄第十三章 殺人滅口喪天良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逃宋境第三十七章 十年寒窗爲今朝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桓敗走興慶府第三章 知州昏庸膽如鼠第三十二章 趙桓是個王八蛋第三十三章 你不該這麼活着第六十九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七章 偷錢賊的狗皇帝第二十三章 遮天蔽日鬧蝗災第三章 知州昏庸膽如鼠第二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十六章 取得蒙古兵信任第一百七十七章 蛇蠍心腸縛作繭第九十八章 良將忠魂埋沙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巧使追兵反間計第六十章 蒙古對大宋開戰第八十五章 城中有善口技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自忠心向天闕第九十九章 傳說瞪誰誰懷孕第四章 龍船與當地土著第四十二章 文弱書生空熱血第七十一章 汴京應對撫諭使第九十八章 良將忠魂埋沙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滾水燙死金皇帝第三章 打你屁股沒商量第三十三章 你不該這麼活着第二百三十九章 鋌而走險爲爭權第二十四章 大宋傲骨金膽寒第八十六章 燒殺擄掠如地獄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權之爭父子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燒殺擄掠禁衛軍第八章 馬市驚現賣兒女第一百七十七章 蛇蠍心腸縛作繭第四十一章 六合鎮營馬蹄亂第五章 一心爲民作清官第二百二十五章 宋軍被圍帝王危第六十八章 貞節烈女動帝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滾水燙死金皇帝第一百二十九章 烏合之衆鳥獸散第四十三章 卸磨殺驢留後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此下策選人才第三十七章 十年寒窗爲今朝第五十章 帝后暢談許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