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忠言逆耳利於行

趙桓收到吳革的奏報着實吃了一驚。李邦彥,宰相啊。盲目的動了他會引起國基不穩。

“吳革,萬不可草率行事。你速去將李銳和王孝迪捉拿歸案。沒拿到真憑實據之前,李邦彥先不要動。”

“遵旨!”

樞密院事李銳府邸大門緊閉,吳革帶領御前侍衛拍着大門。

“開門!快開門!”

“大人,門閉上了!”旁邊侍衛躬身道。

吳革心中掠過一絲不祥:“給我撞開!”

“是!”侍衛得到命令立刻開始撞擊大門。

“砰!”的一聲。大門撞開,吳革帶着侍衛闖了進去。

等他們到達中廳的時候大吃一驚,李銳已經吊死在自己房樑之上。

“報大人。小人搜遍了府上,沒有發現其他家眷。”過了一會兒侍衛小隊長跑過來躬身道。

吳革在李銳家中廳坐了下來。很明顯自己抓了城門官兵已經打草驚蛇,李銳上面肯定還有保護傘,那就是李邦彥。

單靠猜測的話。李銳應該是將家眷交於李邦彥處理,自己畏罪自殺。

“速去王孝迪家!快!”吳革急匆匆的站起來就跑。

吳革幾乎是一路奔跑着來到中書侍郎王孝迪的家,後面的侍衛鐵甲錚錚的跟着。路邊老百姓看到這架勢肯定是官府又要抓人了,居然出動侍衛,不知道哪位大臣又要倒黴了。

人羣紛紛避讓,吳革他們跑到王孝迪家,這次王孝迪的府邸大門是敞開的。

吳革他們紛紛衝進去。果然不出所料,王孝迪家裡一樣空無一人,就連奴僕都被遣散。

吳革一揮手:“搜!”

身後侍衛立刻分成兩隊,圍着王孝迪家裡開始搜捕。

吳革帶着幾名侍衛闖進客廳,王孝迪居然坐在客廳椅子上。

吳革長舒了一口氣:“王大人,跟我們走一趟吧!”

王孝迪沒有說話,只是看着他笑了笑。隨即嘴角溢出鮮血,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吳革大驚,一個箭步搶上。他探出手指摸了摸鼻息,已然氣絕。

吳革閉着眼睛,敵人太狡猾了。線索就此斷絕,看來這樁案子又是一樁懸案了。自己雖然懷疑李邦彥,可是沒了證據。

北方戰事已平,种師道不日即將凱旋迴京,整個汴京城張燈結綵喜迎凱旋之師。

羣臣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他們要準備趙桓登基大典和皇后冊封大典。

這朝堂之上也沒有了往日的劍拔弩張,大臣們臉上都是喜氣洋洋。

白時中手拿笏板,喜滋滋的道:“陛下挫敗金兵,揚我大宋雄風。臣以爲這登基大典應該多做準備。應該風風光光。”

“臣以爲白大人此言甚是。這登基大典馬虎不得,禮部應該多做準備。”李邦彥也站出來幫腔。

“陛下,臣以爲不可。”李綱站出來:“陛下。眼下金賊剛撤,百廢待舉。國庫空虛,一切應從簡。”

白時中皺了皺鼻子,反感道:“李綱大人,能不能每次別這麼掃興。登基大典是國之重事,關乎朝廷興衰,怎能馬虎。”

李邦彥也白了李綱一眼:“就是,李綱大人吶。這別的可以省,登基大典可不能省。一定要風風光光,熱熱鬧鬧的纔好。”

這次趙桓非常同意白時中和李邦彥的做法。媽的,當皇帝不就是貪圖享受嗎,這登基大典自然要風風光光纔是。只是自己最在意的還是納妃一事,怎麼他孃的就沒有個大臣跳出來提選秀女之事?

趙桓清了清嗓子:“禮部尚書龐中華何在!”

人羣中走出一位花白鬍子老頭:“老臣在。”

“這登基大典和皇后的冊封大典你給朕算一算,大約需要多少銀兩。”

“這個,陛下。加上禮服,器具,祭天,祭祖,禮樂,膳食,百官朝賀,萬民,犒賞,大赦。總計約需白銀一百三十五萬兩足矣。”

趙桓一驚:“這麼多?戶部侍郎何在?”

人羣中一個精瘦老者,手拿笏板:“臣孟谷饒叩見陛下!”

“孟谷饒,戶部還有多少錢?”趙桓問。

孟谷饒兩眼一翻:“陛下問此作甚!”

趙桓不由得氣結,你他媽的說我問這個做什麼。但當着臣子的面不好發作,只好道:“自然是爲登基大典之事。”

孟谷饒兩眼看天:“陛下若是要登基大典,臣只有紋銀二十萬兩。陛下若是要賑災,邊防,軍費,臣能拿出三百萬兩。”

媽的,趙桓暗暗惱怒。大臣中總有這種不怕死的硬骨頭。

白時中不樂意了:“孟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你戶部有銀子,爲什麼不肯拿出來。這區區二十萬兩能幹什麼,還不夠一頓飯錢。”

孟谷饒兩眼一瞪:“老臣還是那句話,陛下若是要賑災,邊防,軍費。老臣就是勒緊褲腰帶不吃不喝也給陛下湊出三百萬兩銀子來,若是登基大典,臣只有二十萬兩,愛要不要!”

“你!”白時中大怒。

“好了,”趙桓一擺手:“孟谷饒,朕知你是位賢臣。朕好歹也是個皇帝,二十萬兩是不是少了點?”

這孟谷饒精瘦孤傲,偏偏就不買賬:“老臣說了,登基大典只要二十萬兩。”

趙桓皺了皺眉頭想發作,但還是沒有說出來。他知道不能再讓這種良臣心寒。當下強忍怒氣:“孟愛卿啊,就當是朕借你的。這樣吧,五十萬兩。其中三十萬兩呢,你每年從後宮開支里扣除一點,朕分期五年還清。愛卿以爲如何?”

沒想到這孟谷饒又臭又硬:“陛下既然這樣說,那臣只好答應。三十萬兩,十萬兩借與陛下,兩年連本帶利還清。”

“四十萬兩!”趙桓想討價還價。

“三十五萬兩,極限。陛下不同意就當臣什麼都沒說。”

“成交!”

下面大臣紛紛竊竊私語,說這孟谷饒不識擡舉。把個登基大典弄得如此小家子氣,這怎麼彰顯我大宋臉面。

李綱倒是對孟谷饒頗爲讚賞,他笑着對孟谷饒道:“孟大人清正廉明,爲民着想。李綱佩服。”

沒想到這孟谷饒極是孤僻,他冷冷的看了李綱一眼,嘴裡“哼!”了一聲,對李綱也愛答不理。

孟谷饒,爲官清廉。只是爲人孤傲,不喜合羣,一直未收重用。徽宗時期因爲不拉幫結派,沒影響到蔡京童貫集團的利益。他們爲了在世人前做個樣子,蔡京等人並沒有排擠他,給了他個戶部侍郎的位置。

沒曾想孟谷饒這個戶部侍郎又臭又硬,很不給徽宗面子。徽宗想辦他又苦無證據。此人不貪不嫖,家徒四壁。又不拉幫結派,實在沒啥由頭治他的罪。

沒辦法最後蔡京等人將財政大權調給了三司,戶部只是個空銜。趙桓登基才重新把財政大權又交給了戶部,此刻他又嚐到了這老頭的苦頭。當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PS:宋朝每年稅收一億多萬貫,換算成銀兩卻不是不多。明朝稅收每年四百萬兩,趙桓因征戰國庫耗巨。二百萬兩銀子又給了完顏宗望,後戶部只剩下不到三百萬兩紋銀。

第三十三章 漢奸賣國亂天下第六十二章 民有冤情報州官第八十六章 燒殺擄掠如地獄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城活捉狗皇帝第二百二十二章 各打算盤分大金第六十二章 莫欺少年不長智第七十五章 林潢一線的戰況第一百二十三章 帝王抵達興慶府第七章 剮刑處死倆畜生第三章 知州昏庸膽如鼠第五章 文德殿下召李綱第一百零七章 帝王出征犯桃花第八十九章 蒙軍進入伏擊圈第五十二章 皇帝偷酒挨板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理宮變迎段譽第三十七章 十年寒窗爲今朝第十九章 誓不願異生之子第三十二章 藝高膽大脫敵營第四十一章 義結金蘭作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眉尖刀與黑虎服第七十三章 海州城蛇鼠一窩第七十九章 假癡不癲迷霧彈第二十一章 巨型龍船備遠航第五十二章 餓殍遍地易子食第二百零四章 金帝國危悔侵宋第一百三十一章 高麗義軍聯大宋第十七章 殺雞儆猴集皇權第四章 龍船與當地土著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衣大炮顯神威第八十三章 五馬分屍叛降敵第一百零四章 金人陰謀明州危第五章 鳳仙縣師爺範渣第八十七章 放走報信蒙古兵第十章 女人心計深似海第二十九章 翻譯曲解鬧笑話第四十九章 神探雲鵬破懸案第八十二章 聲東擊西中埋伏第十六章 死到臨頭拒不認第一百三十三章 帝王狩獵遇刺客第二百零六章 金兀朮初戰告捷第三十一章 油燈下縫補衣裳第二十七章 聖旨逮捕前知州第二百二十章 宗澤軍部迎良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捉拿反賊妄自大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大同本一家第十四章 我想要嫁給陛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衣大炮顯神威第二十三章 金使狂傲挫其銳第七十九章 假癡不癲迷霧彈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理國高氏內訌第七十三章 海州城蛇鼠一窩第二百二十一章 校場比武豎威名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不是好惹的第四章 瘋子侍郎雲天元第一百零二章 密謀聯合侵大宋第七十一章 瘟疫橫行帝妃病第三十五章 男歡女愛爲賭約第三十三章 漢奸賣國亂天下第六章 玉璽金印官府驚第三章 打你屁股沒商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帝后有喜樂開懷第九十八章 良將忠魂埋沙場第十五章 醉杏樓下降英雄第十章 女人心計深似海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宋乃仁義之師第五十三章 災民暴動闖縣衙第四十章 國仇家恨終有報第七十二章 自制青黴素治病第二十一章 宋軍擒鳥仁天皇第八十四章 撥開雲端見青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此下策選人才第一百二十二章 死於大炮的蒙將第一章 微服私訪記開篇第二十一章 邊關急報擾天子第十一章 青樓偶遇李師師第一百零九章 傳說中吃棗藥丸第七十九章 假癡不癲迷霧彈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城活捉狗皇帝第八十九章 蒙軍進入伏擊圈第二百三十六章 淨涼毒醫胡瘋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禁軍鐵狼軍內訌第四章 龍船與當地土著第七十章 兩袖清風難加罪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駕親征抵山西第六十二章 選秀納妃帝后鬧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麗平叛獻降表第六十六章 二人設計脫牢籠第一百三十八章 遠征高麗凱旋歸第一百六十六章 草原狼羣隨影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查處漏稅宰相府第四章 人人叫我狗皇帝第二十一章 宋軍擒鳥仁天皇第七十四章 棄卒保帥打師爺第五十三章 災民暴動闖縣衙第三十六章 砍頭不過風吹帽第四十五章 忠言逆耳利於行第十四章 我想要嫁給陛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爛之舌說蒙兀第一百四十二章 蒙兀國大汗駕崩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駕親征抵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