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納妃立儲齊登場

紫宸殿。

今日紫宸殿早朝與往日不同。大殿上除了臣子,兩旁居然站了十幾名侍衛。侍衛拿着的不是佩刀,而是木棍。

大臣們上朝的時候戰戰兢兢,這皇上鬧得又是哪一齣啊。把一個上朝整得像衙門。

龍椅上趙桓面色冷峻:“衆位愛卿,眼下各地勤王軍業已挺近京師。朕擇日御駕親征,奪回燕雲十六州!”

一衆臣子竊竊,一人站出:“臣禮部尚書左橫,臣有異議。陛下您……”

“來人,拖出去。杖責二十!”

旁邊走出兩名侍衛,架起左橫往殿外便走。

羣臣臉上變色,這昏君又在獨斷專行。總有不怕的,有本事你就打,自有史官記載,你不怕做一個遺臭萬年的狗皇帝你就打。

“臣,尚書左丞蔡懋,不同意御駕親征。臣……”

趙桓照舊打斷他的話:“拖出去,杖責三十!”

又站出一人:“北道都總管趙野異議。”

“拖出去,杖責五十!”趙桓站起來冷冷的道:“誰還想接着反對?杖斃!”

趙桓環顧四周,目光冷峻。下面羣臣噤若寒蟬,紛紛低頭不語。

趙桓一揮手,那些侍衛全部退了下去。

“好,沒人反對。諸位愛卿,那咱們就商議一下徵金的事。孟谷饒!”

“臣在!”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交由你戶部負責籌集糧草。”

“臣遵旨!”

“工部,你們統調一下各軍的器械,馬匹,舟車,軍服,務必使各軍補給跟上。”

下面站出一臣子躬身道:“臣遵旨。”

“樞密使馬德仁,朕要你聽着。令行禁止,朕的每一條軍令你都需即刻傳達各軍,不得有誤。”

新上任的樞密使馬德仁是趙桓親自提拔,馬德仁上任後倒也兢兢業業。

馬德仁躬身道:“陛下,陛下御駕親征。臣以爲爲國綱,爲社稷。都應及早立儲爲是。”

一語驚醒夢中人,下面臣子紛紛進言。

立儲。國之大事,江山之根基。趙桓青春鼎盛,況且暫時只有一個皇子,立儲意義不大,衆臣本不着急。

但此時御駕親征,雖準備萬全也難保萬一。如趙桓不及早立儲,京城無人監國。難免危及社稷,大臣們可不傻。

趙桓與皇后的孩子趙諶年幼,若不給個太子之位。說句不好聽的趙桓自己作死要御駕親征,萬一親征趙桓掛了。那些王爺個個虎視眈眈,難免不怕他們覬覦皇帝寶座。

康王趙構,鄆王趙楷,都不是省油的燈。尤其趙構,此人手下將領衆多,不得不防。

大臣紛紛上書趙桓及早立儲,吏部尚書王時雍更是直言道:“陛下,吏部員外郎木文乾有女年方十六,待字閨中。賢淑良德,貌美如花,陛下若是親征,理應先早納妃。”

納妃趙桓心中有陰影了,一時沉吟不答。下面羣臣倒是熱鬧,紛紛進言,趙桓佯做答應,心下未置可否。

立儲的事卻緩不得,國之根本。當下趙桓決定三日後祭告天地,祖廟,立趙諶爲皇太子。

沒想到趙桓回到福寧殿的時候,福寧殿裡面居然坐着一個明豔少女。

少女十六七歲的樣子,顯得坐在那裡顯得有些侷促不安。

少女瓜子臉,皮膚白皙,坐在那裡楚楚動人。

“你是?”趙桓問,他有些莫名其妙。這福寧殿居然來了一個美貌少女,誰這麼大膽子。

少女有些害羞,起身行禮:“臣妾叩見陛下。”

“臣妾?”趙桓嚇了一跳,誰家的臣妾?

這時外面慌慌張張跑進來一名尚衣官。尚衣官躬身道:“陛下,這位娘娘是吏部員外郎木文乾的小女,是太后娘娘命人送進宮裡的。”

一萬隻草泥馬在趙桓頭頂奔過。王時雍早朝前腳剛說完,鄭太后就把她送進宮裡來了,什麼鬼?

趙桓拽過尚衣官,小聲地:“這事皇后知道嗎?”

尚衣官嚇得點了點頭:“知,知道。”

“那她怎麼說?”

尚衣官結結巴巴的:“皇,皇后沒有說什麼。”

趙桓奇怪了,什麼都沒說?這不像她啊。

其實趙桓哪裡知道,在這個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的時代。朱璉又能有什麼辦法,唯獨在冷清的後宮中以淚洗面罷了。

“太后駕到!”

門外響起傳令太監的聲音,吱呀一聲門打開,正是鄭太后。

於是衆人慌忙請安。

“兒臣(奴婢)見過太后!”

鄭太后昂頭走到堂前轉身坐下,鳳冠上各種鬼知道管什麼用的髮釵,簪子叮噹脆響,好吧,那是象徵意義多一些,象徵皇權至高。

“桓兒,本宮聽說你要御駕親征?”

趙桓不敢隱瞞:“正是。”

“嗯,後宮不得干政,你想做什麼本宮也不好多說。可是你就要親征了,這納妃之事不可再緩,本宮也知道比不喜繁瑣禮節。”

鄭太后說道這裡頓了一頓,臉上露出厭煩的神色:“其實我也不喜歡,皇帝急着打仗,可這後宮關係國運興衰同樣重要。我就把員外郎木文乾的小女兒木馨送到宮內來了。”

原來這少女叫木馨。木馨擡起頭,發現趙桓正看着她,臉上一紅。

鄭太后終於露出一絲笑容:“馨兒小時候本宮還抱過你的,轉眼這麼大了。你要好生伺候皇上,本宮先行回去了。”

木馨起身恭送鄭太后,二人作別。

納妃一直都是趙桓夢寐以求的事。桃花運來的太突然,趙桓反而沒有了什麼慾望。

鄭太后離開福寧殿後,趙桓看着眼前這個少女木馨。剛想與她說幾句話培養下感情,尚衣官不合時宜的嚷嚷了一句:“恭候娘娘沐浴更衣!”

尼瑪這也太快了,自己甚至都沒有和這個少女說上幾句話,這就沐浴更衣侍寢了?趙桓有一種成了一隻種馬的感覺。

……

金國上京會寧府。

經過三個多月的準備。完顏晟再次派出東西兩路軍,準備兵分兩路南下。

所謂的會寧之盟只是兩國爲準備作戰拖延時間而訂的協議,實際意義並不大。

窮兵贖武。趙桓登基後,宋金兩國都像是好鬥的公雞,隨時準備開戰。

不同的是以前的大宋畏金如虎,只知防禦,不敢進攻。趙桓上臺後處處摩拳擦掌,老想着和金兵展開陣勢大戰一場。

PS:更新有點晚,抱歉啦。晚上還有一更,兩更還是穩穩的。

身爲一個撲街寫手,每週推薦票太少了,各位大佬求推薦票。

第二十三章 金使狂傲挫其銳第八章 設計調重兵大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神機妙算餘不同第七十七章 日本傳來加急信第一百九十一章 草原籤盟力抗金第八十三章 蒙軍退避野狼谷第一百零八章 八百勝捷軍勇士第四十三章 卸磨殺驢留後手第二百一十九章 金帝駕崩將篡位第六章 犬帝名聲朕背了第二百章 開倉放糧做俠匪第六十八章 貞節烈女動帝心第三十七章 奴顏婢膝丟君臉第五十章 剝皮揎草結考案第六十二章 選秀納妃帝后鬧第五十八章 劍術高手鴨嘴獸第十五章 劍客殺手終相遇第一百四十二章 蒙兀國大汗駕崩第三章 知州昏庸膽如鼠第六十四章 帝王被擒關地牢第四十七章 草菅人命膽包天第三十四章 飲恨埋骨牟駝崗第一百章 十萬大軍赴山西第四章 人人叫我狗皇帝第六十章 兒女賤如兩袋米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杯毒酒殞良臣第七十章 兩袖清風難加罪第一百零九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十七章 爲民伸冤周桂桐第八十七章 軍械走私驚天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查處漏稅宰相府第六十五章 官府發放賑災糧第一百三十九章 揮師北上佔東北第三十五章 男歡女愛爲賭約第六十四章 軍中立威降諸將第一百九十二章 英德碑立拆民居第七十八章 撥得雲開見月明第七十九章 假癡不癲迷霧彈第七十九章 假癡不癲迷霧彈第一百四十一章 宋蒙血戰帽兒坡第三十一章 天下學子齊赴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遊走後宮舌如簧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理宮變迎段譽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聞鼓起驚天顏第一百二十八章 父愛無私重如山二百零七章 一腔熱血映丹心第四十九章 頒旨宮女自由身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衣大炮顯神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人間長久身難得第七十七章 狗神難防迷魂香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理皇宮的內鬥第十六章 皇權至上也制衡第七十四章 辱罵帝王可獲罪第四十章 帝王親下罪己詔第一百章 十萬大軍赴山西第二百二十一章 校場比武豎威名第一百二十七章 遊走後宮舌如簧第四十八章 科場弊案嶄頭角第一百章 一襲紅衣似驕火第三十五章 昏君食言天下棄第八十七章 軍械走私驚天案第六十八章 貞節烈女動帝心第三十五章 昏君食言天下棄第一百二十六章 鐵血大宋戰必勝第四十三章 傻表哥令狐雲龍第一百四十章 雷厲風行查腐案第三十五章 鴛鴦雙棲蝶雙飛第二十五章 岳飛初現展雄姿第三十三章 太上皇親筆題字第二百零四章 金帝國危悔侵宋第八章 設計調重兵大將第八章 醫治土著小女孩第七十六章 奉旨查驗賑災糧第一百零四章 金人陰謀明州危第六十二章 莫欺少年不長智第十一章 青樓偶遇李師師第十七章 對日本是戰是和第一百四十八章 捉拿反賊妄自大第四十八章 科場弊案嶄頭角第三十四章 飲恨埋骨牟駝崗第四十章 國仇家恨終有報第五十四章 鼠刑慘絕心崩潰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海戰報傳京師第十七章 殺雞儆猴集皇權第六十三章 清官斷案輕發落第二十九章 九仙山下品茗茶第七十三章 海州城蛇鼠一窩第六十二章 選秀納妃帝后鬧第五十章 坑爹逆子自投網第三十七章 奴顏婢膝丟君臉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權之爭父子情第七十一章 汴京應對撫諭使第三十章 御駕親臨慰將士第一百三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深深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海戰報傳京師第八十章 州衙牢內探吳革第十一章 苦無對證自相欺第三十七章 十年寒窗爲今朝第九十二章鐵面無私抗聖旨第一百二十八章 父愛無私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