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

河北義兵都總管宗澤,性情剛直,嫉惡如仇。金兵南下圍困汴京之時,作爲勤王軍率兵前往京師解圍。途中驚聞皇上要與金講和,一怒之下又率軍回到了河北。

按朝廷令,自募兵馬需朝廷下諭。可宗澤反其道而行之,他先回河北自募兵馬,後才上報朝廷。書中言到,國之危及,募兵以勤王。

考慮到宗澤年事已高,且是爲國效力。募兵後又及時上報朝廷,於是不再追究。

而他收到陳過庭書信後得知原是皇帝想韜光養晦,又知皇上與金開戰之決心。當下喜不自勝,欣然率軍前往西夏防線。

趙桓一身戎裝,騎馬出城。百官於宮門外含淚送行,趙桓在朝中權威日盛,而今已少有人敢違其之意。

皇帝出征,隊伍浩蕩。王宗濋,吳革率兩萬禁衛軍隨行。

沿途百姓夾道相送,他們都知道金人暴虐。而今天子居然不顧安危御駕親征,是以人人感激涕零。御仗所到之處,百姓皆山呼萬歲。

出得城外,趙桓改行馬車,龍攆御轎,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了京城。

朱璉她們畢竟沒能隨軍出征,出征攜帶家眷軍之大忌。趙桓雖爲天子,亦不能免。

軍中士氣高昂,城外各路勤王軍聞言皇帝親至,無不士氣大振。

似乎一切順利,各路軍隊按部就班往北行進。趙桓行軍途中收到前線急報,保定被困,金兵兵臨城下。

趙桓大驚,自己剛開拔,金人竟先動手了。

完顏昂突襲糧草之後,宋金之間的會寧之盟就已經瓦解了。只是當時雙方都選擇了沉默罷了,因爲當時雙方都還沒有準備好。

可金國騎兵爲主,機動性比大宋強多了,所以他們集結的也比宋軍快的多。加上宋軍官僚主義,各種繁瑣的步驟使得軍隊集結緩慢。

趙桓剛剛揮師北伐,金兵竟然已經集結兵力開始進攻。

保定。

保定軍指揮使雙子山冠勇三軍,一雙黃金鐗所向披靡。他的先祖雙節棍跟隨太祖趙匡胤征戰天下,立下戰功無數。

建國之後,趙匡胤親自命人打造一把黃金鐗,送於雙節棍。傳到雙子山手裡時已經第七代了,此刻雙子山手持雙鐗站在城牆巡望,城外是大金鐵騎虎視眈眈。

種鴻指揮失誤,一線谷之戰後種鴻嚴重輕敵。只在滄州,雄州兩地駐兵佈防,結果被金兵攻入了保定府。

完顏昂戰死以後,金國派完顏玖接替主將位置。

完顏玖,心思縝密,頗懂兵法,爲人陰鷙狠辣。與金兀朮同師而授,乃是金兀朮的同門師兄。他二人的課業老師乃是漢人呂璟。

呂璟,字王八蛋(好吧,作者也無從可考。)。原是山東青州人氏,建中靖國元年中進士,後因與嫂嫂私通被同僚檢舉。隨即北逃入金。受到金國宰相扎罕重用,封爲帝師,教授皇子課業。金兀朮,完顏亶,完顏玖,皆出於他門下。

而此刻保州已被金兵合圍,保定府萱撫使張純棄城而逃。只剩下指揮使雙子山鎮守。

雙子山,名將之後。徽宗時期收到童貫等人打壓,歸於种師道門下。

保州四城緊閉,完顏玖率五千精兵攻克不下,隨使出一條毒計。

“將軍,援軍什麼時候到?”參事上官青雲焦急的問道。

雙子山眼望城外:“種鴻元帥不聽師道老帥之言。不固城援守,一心宣戰。結果兵力陳壓至雄州、滄州兩線。中部空虛,金兵這纔有機可乘,援軍千萬別來,不來最好。”

上官青雲大驚:“將軍何出此言?”

雙子山是唯一頭腦還算清醒的將領,他嘆道:“我懷疑金兵進攻定州只是佯攻,目的就是爲了殲滅我大宋援軍。你看,現在圍城的只有四五千騎兵。若是金兵主力大軍,你我豈能還站在這城頭?”

“將軍,援軍不能至。這定州城牆低矮,咱們城內守軍又多是老弱。不行咱們撤吧。”

雙子山大怒:“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再敢動搖軍心,殺無赦!”

上官青雲不敢再說。

雙子山猜的沒錯,金兵主力已然埋伏容城、高陽兩縣伺機待敵,妄圖殲滅種鴻的雄州、滄州兩地的援軍。

趙桓軍隊剛至濮陽集結,這一點遠在濮陽的趙桓也看的清清楚楚。

趙桓在營帳內拍着桌子:“種鴻這個王八蛋!他布的什麼防禦線路,他這是將自己送給金人吃他的軍隊!”

王宗濋在一旁看着地圖,愁眉不展道:“若是種鴻出兵馳援保定,那雄州東線勢必空虛。”

“你和種鴻一樣的豬腦子!”趙桓憤怒的看着他:“金兵會進攻雄州嗎?他們會在容城,高陽伏擊種鴻的援軍。若朕猜的不錯,種鴻必敗!”

吳革嚇得大驚:“陛下,此事該當如何是好。”

趙桓一腳踢了凳子:“還能怎麼樣,前線必敗!”發完火後幽幽的嘆道:“就看保定雙子山能不能守住的了。”

保定府城牆,士兵們都在緊張的固防。加固工事,維修城牆。

雙子山一夜沒敢回府休息,他合衣在城牆守了一夜。保定士兵們大多都是老弱病殘,戰鬥力低下。雙子山雖然在城內動員百姓,可這些百姓沒見過戰陣,烏合之衆讓他們運送點武器糧草尚可,打仗肯定不行。

一夜操勞,雙子山正合衣躺在城牆上假寐。突然城外哭喊聲震天,雙子山震驚而起,擡頭張望。

只見城外無數百姓流民,被金兵驅趕着往城門而來。

百姓拖家帶口,衣衫破爛。哭喊着往城門奔來後面的金兵騎在馬上,手持長刀對着這羣手無寸鐵的百姓揮刀斬殺。

頓時哭喊聲震天,金兵騎在馬上來回奔馳。所到之處,百姓紛紛倒下。

城牆上的士兵只看得目憎欲裂,人人憤慨。

“將軍!打開城門,讓末將去救這些百姓吧!”副將祁同偉懇求道。

雙子山氣的雙手發抖,城下的百姓被金兵砍瓜切菜一般碎剁。他知道,若是開城門應敵就會中了敵人的圈套。騎兵迅捷,金兵會將士兵圍起來殲滅。若是不開城門,眼睜睜的看着這些百姓被屠殺,怎能不怒!

雙子山手都握出了青筋,救城外百姓城內危險,救城內百姓城外危險,實無兩全之法。

祁同偉兩眼通紅:“將軍!打開城門吧,末將願率軍與金狗一戰!將軍!將軍!”

雙子山怒喝:“不準!擅開城門者,軍法從事!”

第六十八章 君王審案斬縣令第二十九章 翻譯曲解鬧笑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宋乃仁義之師第一章 帝王審假銀票案第三章 民有冤情案中案第五十八章 結黨營私帝心疑第六十三章 會寧之盟各心機第七十九章 神狗發威如猛虎第七十章 皇帝給百姓下跪第二百一十章 詐降上演碟中諜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夏國全面收復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百背嵬軍勇士第六章 玉璽金印官府驚第一百零一章 大理國皇帝段譽第五十六章 榮歸故里道相迎第一百一十章 城危猶唱空城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神機妙算餘不同第二百三十九章 鋌而走險爲爭權第三十五章 男歡女愛爲賭約第二十一章 巨型龍船備遠航第一百九十九章 民族大義動匪心第一百四十章 雷厲風行查腐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京城萬國來朝第十二章 帝王風流隱牀底第一百二十二章 死於大炮的蒙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鋌而走險爲爭權第十三章 誰將巾幗易兜鍪(mou)第七十九章 假癡不癲迷霧彈第六十四章 軍中立威降諸將第十七章 殺雞儆猴集皇權第一百零八章 如玉佳人難再得第二百零四章 金帝國危悔侵宋第五十七章 君臣談心敞心扉第二十二章 地球真的是圓的第四十五章 帝王見高麗公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脫狼羣又入虎口第七十二章 你瞅啥瞅你咋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人慾動心不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遊走後宮舌如簧第一百四十三章 與民生息強國夢第九章 京東兵馬使被擒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人慾動心不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首次入高麗大捷第五十四章 我自將心比明月第九章 載滿貨物備返航第一百四十三章 與民生息強國夢第六十七章 爲民伸冤周桂桐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不是好惹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死士紀要惑人心第六十九章 馬弩佈陣顯神威第七十二章 你瞅啥瞅你咋地第七十七章 狗神難防迷魂香第五十七章 橫刀自刎保災民第五十四章 鼠刑慘絕心崩潰第一百六十九章 羅織冤案人心寒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第一百零七章 帝王出征犯桃花第一百四十六章 奇珍異獸顯祥瑞第四十六章 強搶民女官官護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桓敗走興慶府第六章 玉璽金印官府驚第一百一十八章 減免賦稅顯隆恩第一百四十九章 洞察一切虎衙司第五十六章 官商私吞賑災糧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使爲捷作人奴第一百七十八章 防不勝防耍心機第二百二十章 宗澤軍部迎良臣第七十九章 神狗發威如猛虎第五十一章 誰料皇榜中狀元第四十九章 秦檜夫妻齊涉案第一百七十六章 宮闈爭鬥無休止第二百三十八章 知人知面難知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子降生喜卻憂第一百四十五章 去除弊政顯成效第一百六十三章 寧可信世有其鬼第一百九十二章 英德碑立拆民居第十二章 帝王風流隱牀底第二十章 銅爲鏡可正衣冠第七十七章 狗急跳牆李清遠第一百零四章 欺壓百姓錯不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並非採菊東籬下第九章 六賊惡行竹難書第三十八章 帝王震怒查舞弊第六十五章 官府發放賑災糧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嶽武穆第九十七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六十一章 老鴇集市挑民女第七十六章 敲山震虎草蛇驚第一百九十三章 少女懷春情竇開第三十六章 砍頭不過風吹帽第二百二十一章 校場比武豎威名第六十一章 老鴇集市挑民女第六章 遇上土著桃花劫第六十八章 貞節烈女動帝心第一百零五章 誓與明州共存亡第五十二章 餓殍遍地易子食第二十三章 這個狗皇帝丟了第六十章 虎視燕雲十六州第二十七章 羽檄爭馳無少停第四章 龍船與當地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