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被瓜分了

翻開了王寧澤的小書包,就好像翻開了小寶庫,裡面的東西不時讓幾位大佬出驚呼讚歎。

啓蒙三寶,《千字文》起源於南北朝,在市面上就能買到,至於另外兩本,都是起源宋代,王寧安見市面上沒有,就大大方方弄了出來。

抄書這個玩意,只要幹多了,也就習慣了,自從抄了《三國演義》之後,王寧安越無恥了,只要有好處,一點也不排斥。

其實在王寧安還小的時候,他就識不少字,這都要歸功老孃白氏,她是商人之家,從小讀書識字,接觸算術記賬,白氏很有天分。

後來嫁給王良璟,等到王寧安三五歲之後,白氏就不斷教給兒子一些東西。相比起進學堂讀書的王寧宏,王寧安的學問並不差多少,這也是他嚮往學堂的原因。

大兒子不用管了,兩個小傢伙卻越來越大了,白氏主動擔負起教導王寧澤和王洛湘的責任,還讓王寧安去買一些啓蒙書籍。

王寧安在市面轉了一圈,除了《千字文》之外,其他的啓蒙讀物,什麼《倉頡篇》啊,《急就章》啊,可讀性不強,根本不適合小孩子。

抽空,王寧安把《三字經》和《百家姓》弄了出來,白氏如獲至寶,王寧安乾脆又給弟弟和妹妹弄出了識字卡片,還做了一個黑板給老孃。

兩個小傢伙很是聰明,白氏教的也好,沒用多長時間,他們就認識了不少字。

後來有了興學的念頭,培養急需人才,王寧安認爲最重要的就是算學,堪稱一切的基礎,他挖空心思,寫了兩本小冊子,一個是《算術入門》,一個是《幾何初探》。

算起來還是黃河決口之前,距離如今差不多半年時間。

白氏原本就善於記賬,算術本領很高,她一面學習,一面教給兒女。漸漸地很多村子裡的孩子都被吸引過來。

丈夫和兒子在前面平叛,白氏的心也懸着,索性就教這些孩子,一來能更好籠絡部曲,二來等到他們長大,也能幫到王家。

白氏想不到,她的無心之舉,竟然幫了王寧安的大忙。

在知道韓家要來踢館,王寧安就挖空心思,要怎麼擋住韓家,儘量把王家的子弟送進學堂。

當他得知老孃教了一兩百個孩子算學的時候,立刻大喜過望。

五道題目,其中經義和策論很難,即使是韓家的子弟,能答上來的也不多。至於詩詞,由於改成了填空題,大多數用心的孩子都能填上,等於是白送分。

所謂智力題和算術題,就是王寧安挖的坑。

王家子弟只要拿下了智力題和算術題,再加上詩詞題,穩穩三分,就有了入學的資格,至於韓家子弟,他們只能在經義和策論上面下功夫,如果真的能答上來,沒說的,也有資格入學。

只是這兩道題是蘇老泉出的,他按照自己兩個天才兒子的標準衡量別人,出的題十分艱難,愣是弄得韓家子弟只有13人通過。

總體來說,王寧安偏袒自家人,但是也不能算太過分。

至少算學部分,就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五弟,今日方知天外有天啊!”韓絳說完,衝着王寧安深深一躬,“光是算學一道,我韓家子弟就多有不如,可笑韓某不自量力,惹笑話了。”

不愧是大家子弟,韓絳溫文爾雅,氣度不凡。

雖然有些不公平,可韓家是什麼積澱,弟子不能在各個方面壓倒人家,就已經輸了,沒有什麼好說的。

就連韓維他之前氣勢洶洶,見識了王寧澤的書包,也老實了。

“我小覷了天下英雄,我向你們道歉。”

韓家兄弟這麼快就低頭了,王寧安倒是有些意外,心說砸場子的不該一直鬧嗎,哪怕無禮也要折騰,把臉送過來給自己打?

偏偏碰上了兩個棉花包,有勁兒使不出啊!

王寧安有些遲疑,身爲山長的歐陽修卻話了。

老夫子是標準的道德君子,他覺得王寧安爲了學堂出力很多,多招一些王家子弟,無可厚非,但是學校畢竟是學校,要有規矩,靠着偏題怪題,把有潛力的學子擋在外面,實在是說不過去。

“第一科就暫時如此,下一科務須提前三個月,公佈考試範圍,以免應考學子手忙腳亂,無所適從。”歐陽修說着,又抓起《三字經》衝着王寧安晃了晃。

“這本是你編的吧!”

“嗯。”王寧安老實回答。

“老夫回頭替你上書,獻給陛下,以後天下學童啓蒙,怕是都要念這一本了。”

歐陽修一錘定音,王寧安可是滿心怒火,之前《三國演義》獻上去了,自己一個銅板都沒撈到,這次又把《三字經》搶走了,那可都是錢啊!

正當他要說兩句,韓維突然笑着拱手。

“恭喜小友了,從今往後,天下蒙學童都要尊小友一聲老師了。”

哎呦!

還真是!

王寧安稍微一愣,試想每個小孩子,都捧着《三字經》蒙讀書,誰還能忘了作者啊,到時候自己的名氣必定扶搖直上,好處大大滴!

“永叔,順便把這本《百家姓》也獻給陛下,陛下應該會喜歡的。”晏殊補充道。

能不喜歡嗎?

百家姓他們老趙家可排在了第一位!

正是看了《百家姓》這幾位大佬才堅信兩本書是王寧安所做,這個小混蛋,年紀不大,慣會拍馬屁,而且拍得無形無相,妙不可言,一本小冊子,把皇家放在第一位,那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只是這麼好的馬屁手段,以往怎麼就沒想到?

晏殊別提多懊惱了,假如當年自己也這麼善於拍馬屁,沒準這時候還宰執天下呢……果然自己太老實了,說多了都是淚!

幾位大佬搶走了兩本書,又注意到了《算術入門》和《幾何初探》,這兩本王寧安雖然借鑑了後世的教材,但是總體來說,是出自他的手筆。

不同於《九章算術》那種完全從實例出應用算學,王寧安在兩本書中,灌注了數學邏輯,有着嚴謹的推導過程,總結了一般的公理和定理。至於後面,更是有豐富的實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

由於是給弟弟妹妹學的,很通俗,也很有趣,別說學童喜歡,就連這幾位老貨也大受啓。

“我以爲算學乃是六藝之一,更應該作爲我六藝學堂的立身之本,這兩本書,就作爲算學教材,非六藝門下,不得學習!"

歐陽修又一次剝奪了王寧安的著作權,順道他又把王寧澤書包裡的識字卡片也拿走了。

每樣東西,都有一個簡單的圖畫,配上文字,很容易記住,絕對是開蒙的好東西,也要推廣。

搜來搜去,王寧澤的小書包都空了,弄得小孩子都快哭了!

你們這幫壞人,哥哥給我的東西,都被你們搶走了!

王寧澤攥着小拳頭,恨不得給歐陽修一頓胖揍,打得老東西找不着北。

難得,瓜分了這麼多好東西,歐陽修總算良心現,有些慚愧了,拿了人家的東西,不能白要吧!

“寧安,你跟我過來。”歐陽修率先起身,直奔旁邊的小客廳。

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57章 樂極生悲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229章 下馬威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429章 告御狀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1153章 絕命書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237章 充軍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553章 入蜀第22章 三國熱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83章 大龍頭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144章 禁酒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2章 悍婦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1156章 遺物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67章 醉翁醉了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800章 情深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844章 專利法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