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

升龍府作爲交趾的都城,也有六七萬人,不是個小數目,爲了徹底摧毀,王寧安足足讓人燒了一天多,最後的時候,他還用了五萬斤火藥,分別埋在四城,把城牆全都炸塌了,留下一片焦土和廢墟。.m

等到都處理完了,王寧安帶着手下大搖大擺向着紅河口而去。

他只帶走了三萬兩黃金,還有從一些大臣家中搜刮的金銀,另外還有四五千匹馬。這些馬多數都是滇馬,十分矮小,多半是從大理那邊弄來的,但是身軀結實,四肢粗壯,不但能託運貨物,那一千斷後的士兵也撈到了騎馬,大傢伙又說又笑,根本不像是打仗,反而有點跑來武裝巡遊的味道。

離開了升龍府好久,趙宗景狠狠掐了一把大腿,很疼!

“我的天,這是真的嗎?”

他都現在都不敢相信,一共出動三千人,參戰的只有兩千,主攻的只有一千騎兵……人馬少得可憐,戰果呢,卻出奇的大!

實在他們手裡的交趾士兵和百姓過五萬人,深入敵境二百里,攻陷都城一座,嚇死皇帝一枚,繳獲財物無算……哪怕完成了,他都像是做夢一樣。

“我說二郎,交趾人這麼菜,我們幹嘛還逃走,爲什麼不直接佔領了整個交趾,開疆拓土啊?”

趙宗景坐在馬背上,不停向兩邊望去。

紅河平原,一馬平川,土地肥沃,雨水充足,一年三熟,這麼大的一塊寶地,如果開出來,頂得上半個江南!

趙宗景嚐到了甜頭,他的野心膨脹得比王寧安還快,甚至憧憬着把交趾納入版圖……

其實王寧安何嘗沒有這個念頭,可是他很清楚,打一個勝仗,滅一個國家,和徹底掌控一個區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的小王爺,根據最新情報,交趾國內最大的豪強黎氏家族已經調集了兩萬人馬,另外深入大宋境內的三萬多人也被調了回來,加上陳氏家族,以及各路勤王之師,總計不下十萬人,正在快包圍過來,你說我們還要不要留在升龍府?”

趙宗景聽到這話,嚇得一縮脖子,乾脆什麼都不提了。

王家軍的騎兵雖然厲害,但是好虎架不住一羣狼,更何況交趾人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一旦陷入了鏖戰,吃虧的肯定是大宋。

其實王寧安這一次進宮,效仿的就是後世的戰法,果斷出擊,一下子來個狠的,把交趾的骨頭打斷,讓他們痛徹肺腑,損失慘重,十年八年恢復不過來。

而後呢,絕不戀戰,快撤出,把一個爛攤子甩給交趾人自己處理。

王寧安當然不會放棄交趾這塊寶地,他把人馬撤出來,然後再從水6兩面,向交趾施壓,大軍引而不,逼着交趾和大宋抗衡,耗損他們的國力。

屈指算來,交趾拜託中原王朝不過百年時間,其中前一半又是軍閥混戰,地方割據,整個國家的基礎非常薄弱,融合度也很差。

燒燬升龍府,絕對是王寧安處心積慮的作爲,他纔不會因爲名字討厭,就對一個城市下手,那樣也太淺薄了。

摧毀了升龍府,就摧毀了交趾的皇權,摧毀了國家的心臟和大腦,然後再施加高壓,交趾很有可能就重新裂解成無數個小塊,變成地方割據,互相殺戮。

到了這時候,大宋的勢力就能輕而易舉,深入交趾,用最小的成本,把這一塊風水寶地拿到手裡。

王寧安這一套並不新鮮,其實後世很多殖民帝國不都這麼幹的,爲了征服老大帝國,先是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接着八國聯軍又打了過來,燒殺搶掠,摧毀帝國的尊嚴,然後飽掠而去。

如果兵馬再強大一點,王寧安真想逼着交趾人籤一個不平等條約,滿足一下當列強的感覺,可惜的是他只有三千人馬,不敢過多停留,只能戰決。

爲了泄心中的遺憾,王寧安下令,沿途燒燬所有村莊,就殺,整個一羣強盜土匪,所過之處,什麼都不剩。

從登6到離開,他們只用了五天的功夫。

船隊滿載着收穫,揚帆起航,等到他們離開了三天多,交趾的軍隊纔敢接管港口。面對着一片廢墟,交趾上下,簡直欲哭無淚。

有人嚷嚷着要找大宋報仇雪恨,要殺光宋人。

只是這種聲音很快就被淹沒了,李佛瑪死了,國不可一日無君,究竟該讓誰繼承皇位?有人支持李佛瑪的兒子,可另外更多的人則批評李氏,說他們連國都都守不住,失德於民,根本不配繼續做皇帝。

假如王寧安選擇留下來,交趾人或許會同仇敵愾,可狡詐的王寧安跑了,剩下的交趾人很快陷入了內鬥之中,不可自拔。

……

王寧安和趙宗景像是兩個傻瓜,坐在船頭,嘿嘿大笑,趙宗景絮絮叨叨告訴王寧安,他夢到了,瀾兒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他當爹了,還催促王寧安趕快和楊曦成婚,如果生了個女孩,就訂下娃娃親,如果是男孩,就給他當乾兒子。王寧安哪能答應啊,給你當乾兒子,還不被你傳染成了弱智!

趙宗景鍥而不捨,全然不知,他惹了天大的簍子,自從他們出兵交趾,從嶺南傳出去的六百里加急就沒停過,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最先送到京城的一份加急是侍御史田宏的,宋代和明代不同,沒有專責一方的巡按御史,但是御史臺也會不定期派遣御史,督查地方刑獄等事務,田宏就負責廣南西路。

軍務本不在這位的管轄範疇,但是他聽說安撫使王寧安和小王爺趙宗景一起出兵交趾,頓時覺得茲事體大,不得不上奏。

在表文當中,田宏言辭激烈。

他指出交趾人馬不下十萬,又地形複雜,民風剽悍,不可輕易開戰。

王寧安年少無知,擅啓邊釁,嶺南剛剛經歷儂智高叛亂,已經凋敝不堪,一旦和交趾開戰,耗費國帑民財,後果不堪設想,根本就是胡來。

據此,田宏更是彈劾狄青貪功妄爲,全然不懂大局,縱容包庇,昏聵無能,不能擔任一方重任,必須立刻罷免。

封疆大吏被彈劾,一點都不奇怪,只是之前肖固彈劾狄青等人,結果惹來了趙禎的滔天怒火,嶺南官場來了一個大洗牌。

韓絳還在嶺南辦案呢,到底有多少人頭落地,誰也說不好。

天子信任狄青,這是誰都來的事情,冒然彈劾,只會把自己陷進去。

哪怕那些素來喜歡咬人的御史,也沒有輕易作。可接下來各方的消息越來越多,包括狄青,都送上了報告。

狄青說交趾無禮犯境,不得不予以嚴懲,他正在部署對交趾的作戰。

安撫使王寧安出奇兵,是圍魏救趙,迫使交趾人退兵。穩重如狄青,沒敢胡亂吹牛,他也不知道王寧安能打成什麼樣子。

只是狄青想不到,他的慎重竟然惹來了一大羣外行的指手畫腳,他們紛紛指責狄青胡來。

將國家大事交給兩個年輕人,如何使得!

而且同藩屬交往,要先禮後兵,應當派遣使者,嚴詞譴責,迫使交趾退兵就是了,怎麼能勞師遠征,虛耗民財。

這些還只是正常的批評,漸漸的說什麼話的都有了,有人講狄青沒有請旨,就隨便攻擊一國,是心懷不軌,想要打下交趾,自立爲王。

還有人說他們是想擁立趙宗景,在嶺南割據。派遣王寧安和趙宗景去交趾,根本不是打仗,而是前去借兵,爲了謀反做準備……

……

不得不說,文官的腦洞實在是夠大,各種論調甚囂塵上。

好在自從宋庠吃癟,兩府的相公沒有跟着起鬨,纔沒有讓鬧劇擴大。

鄰近過年,趙禎餓日子又難過了,無數後世的學者都說兩宋的經濟是何等繁榮富庶,可偏偏咱們這位皇帝,卻是過得最艱難的一個。

人家百姓過年關,皇帝也一樣要過年關。

自從嶺南的事情大反轉,宋庠被罷相是遲早的事情,他留在臺上,無非是等着嶺南的事情有結果,而且讓誰接替宋庠,趙禎還沒有想好,如此拖延了下來。

當然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宋庠還是要挑起相的擔子。

年終的財政結算,又讓他是欲哭無淚。

各種軍費開支,官員俸祿,水利大工,算來算去,竟然有4oo萬貫的缺口,他和富弼捧着這份結算的單子,硬着頭皮去面聖。

“我說彥國兄,你可要多多替我遮擋啊!”

富弼苦笑,“國勢艱難,擔子大家一起擔着吧!”

兩位相公滿臉愁雲,見到了趙禎,宋庠主動請罪,“臣等無能,有誤朝廷大事,懇請陛下降罪。”

趙禎沉默了一下,笑道:“是不是拿不出錢,替朕整頓嶺南的殘局?”

宋庠腦袋低得更深了,富弼只好說道:“陛下,臣以爲可以加徵幾個富裕州府的賦稅,譬如蘇杭等地,如果能加徵到皇佑五年,應該能籌措出萬貫,只要不打仗,應該勉強夠用!”

又要加徵賦稅,真是好辦法啊!

趙禎突然放聲大笑,“你們不用愁了,這不是過年了嗎,有孝順的晚生後輩,不用長輩的紅包,反而給長輩送錢了。”

宋庠和富弼都是一愣,只聽趙禎說道:“宗景和王卿給朕一次就送了3萬兩黃金,兩位相公以爲如何?”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947章 發飆第1017章 瘋了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1023章 蔡京的表演第932章 用酷吏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20章 無商不奸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18章 麪條飄香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13章 惡鬥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8章 回村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79章 楊家悍卒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620章 大改革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464章 民變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1047章 行省制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