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

“那個沒根的宦官,還不知足?還不走?”

何金水半癱在牀上,身體哆嗦,嘴都有點歪了。

宅老早就換上了清貧的衣飾,原本紅潤的圓臉也削瘦了許多,可這半點阻止不了那羣凶神惡煞的皇城司貪念,他甚至親耳聽到了閻士良的感嘆:“還是地方上好啊,威風八面,無所顧忌!”

敢說出這番話,一方面是這個內官在京師的皇城裡憋得久了,另一方面也說明閻士良和氣的面容下,是真的有一顆無所顧忌的心,現在何家落在他手裡了,餵飽了就走?整個塞進嘴裡,囫圇吞嘍!

聽了宅老的描述,何金水也明白,這次自家是被什麼樣的人盯上了,臉色慘然:“州衙的那羣人,沒有一個管的麼?我可是幫他們瞞下了罪過啊!”

宅老道:“楊節判患病在家,鄭節推想要跟狄同判下到縣裡,劉都監、韓司戶、宋司法都是有意避開……”

“下縣?”

胡瑞那種本來就翻臉的不必提,其他幾位州衙官員也是避之不及,狀況已經壞得不能再壞,何金水卻提取出關鍵信息,瞬間支棱起來:“狄進被呂夷簡扳倒了?”

宅老搖了搖頭,有些納悶:“好似是他主動外出,去各縣走訪了!”

何金水身體也不哆嗦了,嘴也不歪了,外面張着血盆大口的皇城司都無所謂了,哈哈大笑:“屁的主動外出,就是被排擠出去了!我告訴過他,做事不要太絕,結果如何,忙活了半天,給對頭做了嫁衣裳,他現在肯定悔的腸子都青了!哈哈哈!”

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慘,頓時舒坦多了!

抱着類似想法的不在少數,薑還是老的辣啊,當過宰執的就是不同,看看把年輕的同判拿捏的,忙前忙後,把當地官員整得服服帖帖的,果子卻被老知州給摘去了。

事實上,先擒王雄,再拿何金水,一賊一官的落馬,確實讓狄進的威望如日中天,兗州衙門只知他這位同判,而無知州。

呂夷簡默不作聲,似乎甘願承受這一切。

狄進立刻知道,不能這樣下去,必須把自己的風頭給往下壓一壓了。

趙禎將呂夷簡發配來兗州,確實是給他當墊腳石的,但官家偏愛,他卻不能這樣理所當然地接受,更不能鋒芒畢露,以同判之位壓得並無過錯的知州擡不起頭來,那會給別的朝堂官員帶來很深的惡感,再讓呂夷簡博得了同情。

反倒是風頭出盡後,及時避出,既凸顯出自己的能力,又迴歸到副職的定位,纔是急流勇退的作法,同樣也是一種尊重。

重的不是呂夷簡個人,而是他知州的主官位置,二十多年從政的資歷,曾經的宰執之尊。

所以狄進要下到縣裡,將州衙的權力重新交回郡守手中。

反正他想要,隨時可以拿回來,畢竟還捏着罪狀呢!

這些交鋒就是不必爲外人道了,臨行之前,狄進也毫不客氣,帶着呂公孺,將呂家幕僚之前在各地收集的詳細帶走。

此時他就牽着小徒弟的手,走在泗水縣的河堤上。

呂公孺起初不願悶在州衙大院裡,對於孩子來說,能下到各縣裡多好玩啊,但很快發現這裡可不比州治,着實是窮苦的地方,腳上都走出了泡,卻是咬着牙,不願在老師面前喊疼。

狄進卻是注意到了,幫他挑破血泡:“公孺,知道我們爲什麼要來泗水縣麼?”

“回老師的話,是因爲水利,水利能夠改善農田的灌溉,讓百姓更好耕作,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呂公孺回答得很利索:“好官都要對水利上心!”

這一聽就知道是呂家其他人講的,但狄進還是不吝誇獎,微笑道:“公孺說得不錯!正是這個道理!”

古代王朝是農耕社會,水利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今更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重視,朝廷幾乎每年都要在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水利建設,所以談到宋朝的名臣,往往與水利分不開。

陳堯諮的二兄陳堯佐,在水利上就頗有成就,爲防錢塘潮,提出“下薪實土法”,爲堵黃河在滑州缺口,發明“木龍殺水法”,之前他知幷州,就基本不在州衙坐鎮,而是帶着人修築堤,栽植柳樹幾萬株,修造柳溪,“民賴其利”。

如今的范仲淹正在丁憂守孝,而他守喪之前,所忙碌的也是當地的水利工程,卸任官職時都不忘舉薦另一位得力人手,繼續完成剩下的工作。

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而狄進在瞭解兗州七個縣的具體情況後,第一個就下到泗水,實地考察這裡的狀況。

泗水是一條古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捨晝夜”,據說這個川,就是泗水。

文人騷客很興奮,前來瞻仰孔聖遺蹟,但對於當地人來說,泗水縣位於泗水上游,卻是水患頻頻,如今曠地萬頃,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逃亡他鄉,是兗州目前最爲貧困的一個縣。

理所當然的,這裡的彌勒教據點也最多,七處據點,有三處在泗水縣,而且這三處據點的信徒人員衆多,有一個甚至多達千人,聚衆朝拜彌勒佛,希望佛祖能夠保佑泗水不要再發水患。

結果自不必說。

越拜越窮,越窮越拜。

狄進此來,並沒有搞得大張旗鼓,但也不會特意地微服私訪,沿着泗水的河道走了沒多久,一羣人就趕了過來。

狄進停下腳步,打量來者。

有趣的是,不是一羣衙役簇擁着官員上前,而是一位身穿便服的四十多歲官員在前面疾步行走,衙役反倒落後了一段路。

這不是演戲,因爲當先的官員在泥濘的河道邊走得又快又穩,顯然是常常來這裡,而衙役們則小心翼翼,根本不敢快步走,自是拉開一截。

官員最先來到面前,拱手行禮:“在下泗水縣令張廷贊,字子襄,見過狄同判!”

既然是縣令,而不是知縣,那就是選人,而非京官,以張廷讚的年紀,顯然不會是進士出身,但狄進對他印象不錯:“張縣令不必多禮!”

這個人是各縣裡面,最先察覺到彌勒動向,並立刻向州衙稟告的,可惜之前的州衙無人在乎,楊泌昌輕而易舉地就將報告給押了下去,而現在狄進不提彌勒,指着泗水河道:“張縣令,此地的水利修建,迫在眉睫啊!”

張廷贊目光微亮,也不彎彎繞繞:“下官已經反覆勘察過地勢,分析過水患根源,若能發動縣民開渠排水,變荒田爲良田,再由此招徠外出逃荒者,返鄉耕種,數千戶人家,都能得以安居樂業啊!”

狄進問:“難處呢?”

張廷讚道:“難處確有不少,主要是錢糧不足,地方上也多有掣肘之處……”

狄進繼續問:“當地富戶商賈不配合?具體是哪一家領頭?”

以前朝廷將水利建設捏在手裡,畢竟世家高門把控地方,如果這個權力也放出去,那就愈發割據,到宋朝沒了穩固的世家,民間反倒與衙門聯合興建水利的例子屢見不鮮,衙門負責措置錢穀,民間負責出力,通力合作,共同興建,亦是雙方互惠。

當然古代衙門的調性不會變,中間的齷蹉事也很多,不過邁出這一步,終究是好的。

而聽了狄進此問,張廷贊臉色微變,不知想到了什麼,有些遲疑起來。

狄進道:“你不必顧慮,我來泗水,正是因爲這裡百姓受水患侵擾,生活困頓,彌勒教纔有興風作浪的土壤,但也不會妄動刑名,讓無辜之人下獄!”

張廷贊沒想到這位同判如此直接,但也知道不說不行了:“縣內阻礙最多的,是大戶包剛敬,字有同,此人是個落第舉子,經商有道,在縣中建了學堂,倒是頗得敬仰,百姓多信其言,他牴觸開渠,只因上任知縣未能完成承諾……”

狄進道:“將包有同喚來!”

張廷贊有些擔心:“狄同判,此人性情固執,若是言語衝撞……”

狄進心平氣和:“無妨,讓他來便是,我與他講一講道理。”

這個時候衙役們早就到了,稍稍靠後,不敢上前聽兩位父母官交談,張廷贊無奈,轉身點了兩個人,末了又點了兩個,讓四個衙役一起去包家請人。

至於講道理,他是覺得完全行不通的,甚至他覺得,包有同會找個藉口,避而不見,那個劣人是真的敢幹這等事的,畢竟之前知州李迪和前一任同判在位時,包有同就完全不理會。

然而這個地方土豪很快來了,遠遠抱拳,獨特的嗓門響起:“草民包剛敬,見過狄同判,久聞同判生擒山匪,爲民除害,佩服佩服!”

張廷贊愣住。

狄進則頷首道:“包員外,到這裡來。”

張廷贊呆呆地看着兩人在河邊走着,狄進講述水利的建設,包有同連連點頭附和,時不時地傳來回應:“是極!是極!”

當這個地方上的刺頭,在同判的道理感化下,當場拍胸脯表示,願意號召當地百姓,大力支持水利發展,泗水縣令終於忍不住發出感慨:“百聞不如一見,狄同判真神了!”

第一十五章 拉攏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下不得不信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進和呂夷簡的強強聯手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一百零五章 兇手再是清理痕跡,也有防不勝防的地方!(第三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兩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從娃娃抓起!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四百四十一章 幹了半輩子間諜,還不能享受享受?第三百二十六章 靈童舊案的真相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偵探就是要能觸發命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現在就處置了吧!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誰?”“狄進,一位偵探而已!”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六十四章 《客棧惡鬼殺人事件》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偵探就是要能觸發命案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團的真正主事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靈童舊案的真相第九十九章 謝謝死者的京師五套房(第三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我們終於見面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呂夷簡:怎麼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國的秘傳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謎(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權貴庇護?狄三元就是權貴!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進,卷死對手第一百零四章 狄進正式出馬!(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遼國暗諜抓捕事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韓綱:狄相公以德報怨,我家不能不懂事……第七十五章 謎題全部解開了!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兩百八十章 這個真相特別勁爆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一百四十四章 現在該稱駙馬一聲“中貴人”了(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給遼國使節一個新驚喜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後還有蹊蹺?(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樣的潑天富貴,豈能不冒風險!(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姐姐和公孫二孃的初識第二章 銅錢油花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九十一章 自己傷害自己,這叫“造作傷”!(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賭上狄樑公的名義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賭上狄樑公的名義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六符:宋朝的漢人臣子,纔是真正的臣子啊!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姐姐和公孫二孃的初識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兩百八十四章 《宮廷御宴中毒事件》第四十五章 爲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一百四十章 國子監學子仗義執言,圍堵駙馬!(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鎖定七爺所在(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進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國的秘傳寶藏》第五十七章 內訌!殺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併肩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