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

“臣,未有良策!”曾布慚愧地低下了頭。

趙熙的目光落在蘇陽身上,似乎滿懷期待。

而這時候,蘇陽知道,自己不可能避而不談。

“寧河大戰結束之後,臣整頓軍隊這才發現軍中腐糜現象嚴重。

軍費被大量挪用,底層軍官爲了保證手下士兵能夠拿到足夠糧餉,所以多報員額,但實際上,底層軍官和士兵,冒領的餉銀微乎其微,被巧立名目扣除或者挪用的,纔是大頭。

而這部分錢,都落入了各級將領,三司衙門手裡,所以治理的對象,主要在這個層面。”

“首先第一點,此時必須從速,否則拖延日久,可能會引來惶恐,陛下應儘快下旨,清查部隊員額,此後銀餉按照實名發送,及時派人督查,這樣一來,士兵不會被別有用心之人蠱惑!”

第二點,對於之前發生的事情既往不咎,同時提升中高層將領待遇,以安其心。

第三點,精兵簡政,精簡兵力,加強訓練。”

蘇陽的辦法說着簡單,但做起來就難了。

無論怎麼說,中高層的將領待遇都是降低了,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世家背景的,他們不會同意。

皇帝的聖旨,可以讓他們暫時屈服,但卻會埋下隱患。

“此策只能緩解一時,亦難治本!”章淳嘆口氣,蘇陽的辦法可行,但依舊是治標不治本。

“相爺所言極是,此乃緩兵之計,等此事平息後,應儘快開武舉,選取可用之才,提拔有才能的中低層將領,同時逐步裁撤戰鬥力地下的廂軍,地方治安由各地知府衙門管理,對於盤踞各地的山賊土匪,兵部派遣精兵強將剪除,同時可以增加部隊實戰能力!”

大宋人口過億,有的是人才,世家雖然實力不俗,但總人口連百分之一都沒有,只要能夠控制軍隊,那些所謂的世家,就是土雞瓦狗!

“右相以爲蘇卿家之言如何?”趙熙問了一句。

章淳點頭,“蘇大人言之有據,不過此事急不來,必須循序漸進,當務之急,還是解決腐糜之事!”章淳說了一句。

再次入朝,章淳的性子比以前收斂了許多,要是按照以前的性格,只怕早就建議皇帝安排人徹查了。

“誰可當此事?”趙熙又問。

章淳看向蘇陽,但是這一次蘇陽說什麼都不會再幹這種得罪人不討好的事情了,而且,明顯有人比自己更合適。

“陛下,臣對於兵部戶部的事情都不太瞭解,此事臣覺得曾大人是最合適的人選,曾大人曾爲戶部,如今又在樞密院,可暫管兵部,由其擔綱此事,也免得令出多門!”

趙熙聞言,點了點頭。

“曾卿家,此事你可有信心辦好?”

曾布心裡發苦,但又說不出來,自己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但這麼一來自己可是把人得罪遍了。

他心裡不禁對蘇陽有了不滿,但卻不敢表露出來。

不過只要能讓皇帝陛下滿意,其他人的想法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好!”趙熙這時候,才露出一抹輕鬆之態。

接着,又商量一些細節,這時候,蘇陽不在說話,一來是他對於戶部兵部的運行不算熟悉,二來,也不想搶了別人的風頭,無端遭人嫉恨。

章淳和曾布都是爲官多年,雖然這件事情捅破了天,但該怎麼辦,還得怎麼辦。

兩人討論細節,再加上還有蔡卞,這時候也會做出一些補充。

足足談了兩個時辰,纔算結束。

然後章淳曾布和林逸仙離開皇宮去辦事,蔡卞擇準備草擬聖旨,蘇陽被趙熙留下,一起用了午膳,又回到御書房。

對於這裡,蘇陽極其熟悉,但是如今,自己的身份已經不同。

“老師,這個位置,真不好坐,朕有意雕你回京,如何?”趙熙現在,最信任的臣子,依舊是蘇陽。

首先,蘇陽教導了他四年,對於蘇陽足夠了解,同時,蘇陽的能力更是不凡,似乎所有的問題,在他這裡都能迎刃而解。

剛剛親政,趙熙立刻就感覺,這皇位坐起來,比自己想象中更加艱難。

“熙河路暫時穩定,微臣離開不是問題,但需要一個穩妥之人接替,否則吐蕃剛剛平定,若是反覆,後果不堪設想!”

“嗯,你覺得何人可以勝任?”

人事問題,歷來敏感,就算是蘇陽和趙熙關係不錯,但蘇陽也知道,貿然提出自己的意見,會有越權之嫌疑。

“此事還是交給吏部...”

趙熙擺了擺手,打斷了蘇陽的話,“老師,此刻只有你我二人,吏部那些人是個什麼樣子,老師莫非不知?你且說,朕且聽,不算越權!”

蘇陽沉思了起來,來京城之前,蘇陽也想過自己在熙河路任上不會太久,但是卻沒想到這麼快。

而這個接任的人選,蘇陽心裡,的確是有一個合適的人,只是,這個人,卻讓蘇陽有些矛盾。

“老師,莫非有什麼爲難之處?”

“陛下,微臣心中的確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成都府路轉運使,蔡京!”

蔡京!

蘇陽都覺得有些膩歪,自己居然會舉薦蔡京接替自己的位置。

但是例數大宋朝廷上下,有能力完成蘇陽在熙河路佈局的人,蔡京似乎是最合適的。

蔡京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如今,更有賢能之名。

雖然蘇陽知道其人格缺陷,但那都是未來的事情,自己的出現,會不會改變蔡京的命運呢?

或許會,或許不會,但蘇陽不能因此就去刻意打壓蔡京,甚至要藉此機會,將其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中。

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蘇陽也相信,如果歷史還是朝着既定方向走,蔡京下一步,只怕會回京城任職,進入中樞。

對於蘇陽來說,這似乎更加危險,與其如此,還不如將蔡京推上經略使的位置,至少在未來數年,他都會被按在那個地方,數年之後,一切都會有所改變,自己的力量也不會如此薄弱。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七十八章 蜀中劉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禮物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來襲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請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七十八章 蜀中劉家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臺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請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一百一十章 奔喪江寧第一百三十一章 衆美齊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遠來援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訪劉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相鬥豔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訪劉法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一百零七章 聖賢有錯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鹽案二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軍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來襲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訪劉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一百五十四章 寧河之戰五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來襲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三十八章 開辦酒坊第三十五章 見王安石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六十七章 絕戶之計第八十三章 造訪雲州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三十六章 治國之論一第八十五章 返回廬陵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零一章 疏通運河二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八十章 麻姑制餅第四十九章 街頭惡少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驚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會二第七十章 洛倉之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鹽案七第五章 前塵往事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八十四章 科學大牛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五十七章 牡丹花會二第八十三章 造訪雲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趙佶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九十七章 水調歌頭第五十四章 科舉考試二第二百零四章 追貶司馬光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二百零一章 私鹽案十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五十章 廣河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