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大結局)

在正式開始書寫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這個故事的大結局之前,我先做一個批評與自我批評。爲什麼呢?因爲我打錯了一個字。有讀者會問:“邊塞man,你至於這樣嗎?照你這麼說,你之前打錯了那麼多字,你怎麼不跟讀者朋友們道歉呢?”我只能說,這一次的錯誤和之前的錯誤不同:性質不同,造成的影響也大不相同。

這個錯誤就是,在上一個章節中,蘇軾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其中有這樣一句詩:“空餘魯叟乘桴意”,然而我照着書上的字去打字,書上寫成了“魯奧”,我當時就想:魯奧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放在這句詩甚至整首詩中,狗屁不通,讀不通這個魯奧究竟是什麼,當時因爲時間有些緊促,我匆匆寫完發表,就沒把這個“魯奧”當回事。今天,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就找到古詩文網查了一下,結果發現正確的詩句應當是空餘魯叟乘桴意,是“魯叟”而不是魯奧,我這下子頓悟了:魯叟,字面意義就是魯國的老人,然而在此有所指代,指代的就是孔老夫子,因爲他說過一句話:“道不行,乘桴浮與海。”意思是如果他所推行的大道在中原若是行不通,他就要到海外去宣傳他的思想,這下子讀通順了,可以說氣脈中貫。

有人會說,一個字而已,沒必要小題大做。我告訴你,這根本就不是小題大做,這是是非分明!現在進行一個心理學分析:絕大多數作者認爲,應當在細節處下功夫,這個無可厚非。可究竟什麼是細節,這一點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作者認爲,應當在自我審查自己作品的時候找出所有錯別字,因爲這是低級錯誤,絕大多數讀者一眼就看出來了,被發現之後真的很掉價,因而,他們對普通的錯別字很在意。但是,他們這些人往往對寫作中的一些高級錯誤視而不見,甚至有些時候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爲什麼要這樣去想呢?他們可能以爲,讀者也不知道什麼意思,讀者也會不求甚解,這樣的錯誤算什麼錯誤呢?

而這,恰恰是最大的錯誤。我現在提出我的觀點:很多讀者讀一遍甚至是讀很多遍都讀不出來的錯誤,是需要作者格外重視的錯誤,因爲這樣的錯誤,往往會被讀者迅速接受,甚至是記憶,甚至是背誦。這種錯誤,平時看不出來,可是到關鍵時候,若是因爲作者的原因,犯了這種錯誤,後果真的很嚴重。拿我自己的錯誤來舉例子,假如說,一個讀者通過我的書接觸到蘇軾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這首詩,剛一讀,沒發現什麼錯誤,然後按照錯誤的版本把這首詩背誦了,也許剛一開始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但是,這正是最大的問題,因爲這句詩,這首詩,根本不常用,可是,假如你在高考作文中引用了錯誤的詩句,你會被扣分,當然,你可能並不知道就是因爲這個扣的分,再進一步講,假如你有幸參加中國詩詞大會,並且有機會站在臺上玩飛花令,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你脫口而出:空餘魯奧乘桴意,然後,點評老師聽了之後,疑惑了一下,判斷出你說的詩不對,然後你很冤枉,因爲《大宋物語》裡就是這麼寫的呀,難道他寫錯了,沒錯,就是他寫錯了。因而,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作者本人會感到罪孽深重。舉這個例子,也許我和讀者之間還是沒有產生共鳴。無獨有偶,舉下一個例子:問一問讀者,楊柳青青江水平,下一句是聞郎江上踏歌聲嗎?很多讀者會說是的,我告訴你,不是!讀者又說,我這書上寫的明明白白的,就是聞郎江上踏歌聲,那我告訴你,書上寫錯了。正確的詩句應該是聞郎江上唱歌聲。很不幸,這個點被中國詩詞大會get到了,成爲了第五季的考題,考出來的結果是幾乎全軍覆沒,很有幸,這個點被中國詩詞大會以及邊塞man(本文作者)get到了,讓廣大的人民羣衆知道了哪一句是正確的,哪一句是不正確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只想說一句至理名言: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讀者們,記住這句話,少吃很多虧。最後嚴肅批評爲本文作者提供錯誤資料並且不把這種高級錯誤當成錯誤的《中國名人大傳·蘇軾傳》作者胡明剛(還是個小有名氣的人物,輸入法裡都有),記住這個人,以後看他的書,尤其是看他引用名人詩句時,要格外仔細,格外小心,他可以是一個不仔細不認真的作家,但是,我不能是一個不仔細不認真的作家兼讀者,因爲我真的做不到,因爲也許他寫過許許多多的書,他不在乎自己犯了一個嚴重錯誤,但我和他不一樣,我不出名,但我要求我的作品必須是精品,絕不能誤人子弟。

好的,下面我擺脫這種苦大仇深的狀態,言歸正傳,回到蘇東坡最後歲月的故事的書寫上來。

簡單總結一下,蘇軾的詩詞有兩個特點:一是在比較艱難困苦的時候表現他的樂觀精神,另一個是在戰勝困難的時候表現他的萬丈豪情,曾經的詞作《定風波》如此,現在的這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亦是如此。

蘇軾遇赦北歸,一路上,到處都是對他頂禮膜拜的人,人們爭相一睹這個打不敗的小強————蘇東坡大學士的風采,正因如此,一度造成多地交通擁堵,這令交警很是頭疼,可是很多交警也是蘇東坡的粉絲啊,於是,很多地方交通直接癱瘓了。有沒有解決辦法呢?有的,那就是蘇東坡離開這裡,繼續北上。

到達常州,他不走了,他陶醉於這裡秀美的風景,他開始旅遊,逛遍了這裡的名勝古蹟,留下兩句話:“年來轉覺此生浮,義作三吳浪漫遊。”

正如一位詩人寫下“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蘇東坡把常州當作像揚州那樣可以終老的地方,他用盡自己平生的積蓄,在常州城裡買了一套小房子,蘇軾平生不貪,而且又多次被貶官,因而也沒有多少錢,只能買小房子。

當時,坊間一度傳聞,蘇軾要被提拔當宰相,然而,蘇軾聽了,只是呵呵。(他正是第一個把呵呵用於書信文章中的人,在後面的文章中會詳細講述)

過去,他拼死吃河豚,這次遇赦北歸之後,更是不管不顧,拼死吃了很多東西,其中有一些是打野得到的小野怪,比如說野豬,比如說蝙蝠。

一天晚上,他聽到門外有個老嫗(老婆婆)哭泣,她說自己的不肖(注意,這樣寫,不是那個不孝,意義完全不一樣)兒孫把自己和自己丈夫奮鬥了大半輩子纔買下來的房子賣了出去,蘇軾出門給她遞了幾張面巾紙安慰她,讓她不要哭泣,經過一番交談,蘇軾才知道原來是他買了老太太原先住過的這套房子。蘇東坡當着老太太的面燒掉房契,告訴老太太自己以後就租房子住,他說到做到,一直到自己去世,他按時向那個老太太交租金,去世後,蘇軾的子孫按照蘇軾的遺願,把房子歸還給那個老太太。

蘇軾已經老了,加之一路顛簸,身體自然受不了,不僅如此,蘇軾還食用野生動物,造成消化不良,拉了好多天肚子。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蘇東坡一直髮燒,因爲高燒不退,病重,最後不幸離開了人世。

有人會問,他這樣偉大的人物,有沒有留下什麼遺言?因爲,很多名人都留下了遺言,比如說,心學大師王陽明,遺言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再比如說,先行者孫文,遺言(據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我要告訴大家,偉大的蘇東坡,真的沒有遺言。

因爲他這一生,儘管也經歷了許多挫折與坎坷,但是,沒有遺憾,他不像陸游那樣“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還留下遺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死的很從容,很淡定。在去世之前,也許他和自己有過這樣一段內心獨白,只是告訴自己:我那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的人生態度,會成爲後代文人敬仰的人生範式,我那非凡的文藝見解和不朽的藝術創作,爲後代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藏。

後人來看我這一生,就如同欣賞絕美的畫卷,後人來聽我這一生,就如同傾聽起伏的樂章。我的人生將來會養活無數個靠專門研究我來吃飯的人,因爲我的一生值得他們用一生去喜愛去思索、去體會。

他在心中默默說出人生的最後一句話:我是哭着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但是,最後時刻,我要笑着走。

他遂了自己在熙寧七年(1074年)在常州悼念一位朋友時寫下的夙願:“大江之南兮,震澤之北。吾行四方而無歸兮,逝將此焉止息。”

他的兒孫幫助他完成了另一樁心願,把他和妻子王閏之葬在一起。王閏之去世時,他曾在《同安郡君墓誌銘》中寫道:“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遺憾的是,王弗的墓遠在四川眉山,王朝雲的墓遠在惠州,她們都沒能與蘇東坡葬在一起。

結束了。

最後,我想用一句日本俳句收束全文:古老池塘兮,撲通水響,青蛙跳進去。意思是,無論多麼偉大的人,最終也不過化爲一抔黃土,雖然撲通水響之後水面會泛起漣漪,但是,過後不久,水面又恢復平靜。對於歷史來說,偉大人物轟轟烈烈的一輩子只是一瞬間罷了,真正永恆的,是平凡與平靜。那麼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在漫長的平靜中尋找那不平靜的漣漪,接下來的《大宋的學渣與考霸》,爲你介紹考霸們的春風得意,以及學渣們的憤憤不平。

范仲淹在應天府書院看到的窮孩子與富家子弟范仲淹發現狄青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狀元袍之王拱辰的崛起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五)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上)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之逃出生天與拯救大宋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上)沉淪(上)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下)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王弗,你是愛(大結局)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後記(上)王朝雲,你是希望(大結局前情)范仲淹與李氏:百歲之好,一言爲定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城市的升格愛情進行時張元負氣出走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上)大宋的學渣和考霸(二)狀元袍:王拱辰的復仇準備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五)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註釋與附錄)柳永終於考中狀元袍:王拱辰的復仇準備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文天祥寫給妻子歐陽氏的小情書大宋的學渣和考霸(三)王閏之,你是暖(附錄以及註釋)範先生在軍中(前言)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中)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下)東坡先生的雄起與出軌狀元袍之王拱辰的崛起南安軍,零丁洋(下)尾聲:王安石的拯救,蘇軾走出監獄王閏之,你是暖(大結局)範先生在軍中(前言)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中)從此之後,我不叫柳三變了,我叫柳永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八)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五)長夜難明赤縣天,多年魔怪舞翩遷美術高考 昏君王閏之寫詩三川口之戰難!難!難!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沉淪續集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中)大宋的學渣與考霸(八)狀元袍之王拱辰的崛起張元負氣出走歡送會,散夥飯前情提要(上)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上)大宋賣餅人(中)傷逝張元和他的朋友們大宋的學渣和考霸(五)趙佶,不僅僅只是宋徽宗南安軍,零丁洋(上)文天祥寫給妻子歐陽氏的小情書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二)狀元袍續集文天祥辭職之後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註釋與附錄)最大的誘惑——官家駕臨應天府書院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南安軍,零丁洋(中)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王朝雲,你是希望(大結局前情)文天祥:從升職到辭職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上)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上)三川口之戰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王閏之,你是暖(黃州貶謫中)狀元袍大結局呂昌燃爲何得到范仲淹青睞?文天祥眼中的妖孽朝廷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五)文天祥眼中的妖孽朝廷劉著筆下的江南梅花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後記(上)最無恥考生與男人的謊言(上)獎學金背後的衆生相(下)範先生在軍中(前言)挽文山丞相(上)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前言)文天祥眼中的妖孽朝廷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四大都城與臨安行在最大的誘惑——官家駕臨應天府書院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三)文天祥的隱憂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再續)范仲淹與李氏:百歲之好,一言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