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

呼延庚從濟南出發,向西南經過鄆城、甄城、濟陰,隨後進入京畿路。在目睹了京畿路的破敗,荒涼之後,他終於回到了汴梁。

他讓背嵬軍在玉津園下寨,隨後讓郝思文索超坐營,自己帶着高鷺高寵去拜見呼延灼。呼延灼現在是提舉四壁守禦使,又是三衙之一,湖呼延庚首先去找他任誰也說不出話來。

“在家裡住下吧。”呼延灼道。

“末將還是住軍營,只是有一小妻隨行,讓她住到府上。”

“嗯,你要想過來住,隨時都可以,不要客氣。”

隨後,呼延庚前往樞密院繳令。河東河北宣撫司已經名存實亡,張叔夜以留守知樞密院的身份管理軍務。呼延庚面見張叔夜,將大令交還,這纔在形式上了結了恢復河間的任務。

張叔夜讓呼延庚坐下,與他敘談。

“轉眼之間,已然三年,庶康雄姿英發,老夫卻垂垂老矣。”

“樞密國之股肱,官家出巡,單留樞密鎮國,足可見樞密簡在帝心,待戰事結束,樞密必可爲相。”呼延庚費勁的說着恭維話,把腹中的四字斷句都搜刮出來。

張叔夜寬容的笑笑:“你到京師來,河北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嗎?”

“都安排好了,自保絕無問題,而只要汴梁一支令箭,三萬大軍能立馬增援汴梁。”

“說到增援汴梁,倒有些奇怪。自上次金賊襲擾鄭州以後,就再也沒有來過。”

“那是自然,鄭州以西,俱被水淹,金賊運糧不便,又無處打糧,而東面各州縣尚在我大宋手中,金賊自不可從東面來。”

張叔夜微微點頭。呼延庚問道:“眼下汴梁又禁軍幾許,廂軍幾許,能徵發幾多弓箭手?”

“大約有三萬人吧,詳情可問令叔。”

和張叔夜說完了軍務,呼延庚又道都堂拜望了留守執政張誠伯。兩人在河北是監察與被監察的關係,互相之間還耍了一點小心思。

但只要張誠伯是大宋的忠臣,還是以抗金爲第一大業,這一點小芥蒂,從他彈劾杜充開始,早就煙消雲散了。

最後,呼延庚去拜見了張所,將張憲的家信遞給張所。隨後敘談到河北的一些情形。

張所道:“眼下官家出巡,倒未必是壞事,各色制肘都隨着官家南下,庶康可以放手佈置,在汴梁與金賊決一死戰。”

從御史臺出來,天色已經漸晚,呼延庚沒有回呼延灼家去住,而是帶了些點心,去鄆王府上。

朱鳳英聽家人稟報呼將軍來訪,驚喜的親自迎出來:“安撫大駕光臨,怎麼也不先說一聲。”

“今天剛到,一下午的時間,都在忙公事,現在有點閒空,就來看看……看看你。”

朱鳳英將呼延庚引到書房落座,命家人到了兩杯茶,呼延庚喝了幾口,便道:“去看看……貴公子。”

朱鳳英帶着呼延庚來到嬰兒的住處,從乳母手上將孩子接過來,呼延庚看到這孩子的眉目,不禁脫口一句:“倒是像……”

朱鳳英揮手讓乳母退出去,逗弄着孩子的臉蛋:“叫啊,叫……義父。”

“就叫爹爹好了。”呼延庚輕輕地說。朱鳳英會意,在旁人看來,這個爹爹也是“義父”的意思。

呼延庚問道:“可曾起名?”

“還未起名。”

“那就叫趙氦吧,先叫趙氦。”

朱鳳英道:“可趙家這一代,都該是言字旁呢。”

“皇帝都被人抓走了,還管這些。”

“好吧,就依你,趙氦。”

又逗弄了一會孩子,呼延庚與朱鳳英往外走,呼延庚問:“我沒住的地方,你這裡方便嗎?”

朱鳳英臉上一紅,沒有說話。呼延庚見她因爲生孩子的原因,比以前要豐潤些,卻因爲沒有哺乳,身材保護得非常好。

“去你的臥房,我等不及了。”

“色鬼……”

臥房門茲溜一聲打開,趙諶衣冠不整,驚惶的大叫:“亂兵圍了符離?王殿帥回來了嗎?李相公在哪裡。”

趙諶出巡,王稟、李綱、許翰等人分別帶領百官家眷南下,並沒有都在趙諶身邊。這天趙諶到了符離,就在富豪家中借住,誰知到了晚上,王善、張用等人將符離城團團圍住,請天子主持公道。

王善、張用、楊進、丁進、翟進、扈成、馬皋、張瓊、薛廣等人,都是宗澤招募的流民義軍,在杜充續任宗澤之後,不能抵抗金賊,卻以誅殺“亂民”以爲功。把這些流民帥都逼反了,“復爲盜”。張瓊薛廣繼續抗金,兵敗身死。

楊進、翟進等人在京西北路劫掠,王善、張用、丁進等人則在天子南下後,加入了護駕的軍隊。但杜充拒絕給流民帥等軍糧,還要追究他們不尊軍令導致相衛丟失的責任,這些流民帥各帶本部逃散。

王善、張用得知天子到了符離,便到聖駕面前喊冤。他們在夜晚到達符離城下,讓部下打起火把,數萬人在城下齊聲高呼:“冤枉,冤枉。”

趙諶被吵醒以後,先是非常不滿,讓楊沂中將這些亂兵驅散。在聽說亂兵號稱數十萬之後,又急得在房中團團轉:“童大伴,這該怎生是好?”

童穆道:“官家到城頭上,先斥責他們犯上,然後好生撫慰,說知道他們的冤屈,只要扼過了這一夜,明日早晨,王殿帥便到了。”

趙諶道:“朕就不上城牆了,童大伴,你代朕去說話。”

“官家,這可不行,我上去,便顯得官家膽怯,讓亂兵恥笑,反而誤事。”

趙諶反覆推託,就是不敢上城牆去。童穆道:“官家不敢上城,定叫亂兵看出破綻,吾等死定了。”

趙諶無法,壯着膽子走到城牆上去。顫巍巍的開口道:“爾等冤屈,朕已知曉。”

他這樣一開口,童穆低聲嘿了一下,要糟。如果趙諶有底氣,當一開始居高臨下的責備亂兵犯上,當全部誅殺,隨後聽取亂兵喊冤,再撫慰一番,雷霆雨露皆是軍恩是也。

現在皇帝什麼都沒問,一開口就說知道了,一來讓人看破,皇帝根本無心平冤,二來底氣不足,暴露了城中虛弱。

聽到趙諶的喊話,張用道:“俺們找個識字的,寫狀紙申冤。”

王善道:“申甚麼冤,皇帝要真相信你我有冤,豈會不問問詳情。”

“那你說怎麼辦?”

“趁着大軍未至,打進城去,逼迫皇帝拿到丹書鐵券。”

王善與張用指揮士卒,連夜打造攻城器械。

趙諶在臥室裡坐臥不寧,動則差人來問指揮守城的楊沂中:“亂兵走了嗎?”“告訴亂匪,朕知道了,一定爲他們申冤。”“跟他們說,再不走,一律滿門抄斬。”

楊沂中不勝其擾。後來童穆讓傳話的內侍到城頭喊一聲就走,省掉了跪接跪送的過程,楊沂中才清閒了些。

亂兵開始攻城了,這些亂兵大多都是流民,沒受過什麼軍事訓練,加上連夜打造的攻城器械不過數架雲梯而已。

反觀楊沂中手下,全是內衛班直,尤其是御龍直,選人時就是身高八尺的大漢。雖然打得仗不多,但訓練卻是一板一眼,人人硬弓鐵甲。與亂兵相對,說以一當五絕不是誇張。

天已經亮了,呼延庚睜開雙眼,扭頭看看睡在自己身邊的朱鳳英。兩人許久未見,昨夜顛鳳倒鸞,反覆折騰,今天早上看她,白皙的皮膚上微微透出紅暈。

天氣熱,都沒有蓋被子,呼延庚情不自禁,親吻着她的身體,朱鳳英雙腿微屈,輕輕摩挲着。

“再來一次?”

“嗯。”

“亂兵又上來了。”楊沂中大喊,“全軍戒備。”

趙諶在屋子裡踱來踱去,一夜未睡,他雙眼通紅,頭髮凌亂,突然高叫:“大伴,大伴。”

“童公公上城去了。”黃彥節回答。

趙諶頹然的往椅子上一坐:“朕要死在這裡嗎?出師未捷身先死啊。”

城頭上,童穆問楊沂中:“還能守多久”

“只要有糧食,可以守很久,城下都是流民,連城都上不來。別說我這兩千御衛損傷不大,逼急了我還能在城內征夫。”

“那就好,希望王殿帥早些到來。”

其實救兵已經到了,還不止王稟一路,而是王稟、杜充、劉光世三路大軍。他們三人和麾下主要將領,已經隨軍隊走的勳貴和文官,都聚集到王稟的大帳裡。

杜充手下的戚方等人義憤填膺,戚方大叫:“不勞殿前司動手,我等就去把這些河北的敗類清理了,末將願爲先鋒。”

杜充又稱讚了自己的屬下一番,壯其形色,說道:“殿帥安坐,我就去將這幹亂匪收拾了。戚方爲先鋒,哪位將軍爲後援?”

這是,一員大將龍行虎步,越衆而出。

杜充見到此人,高興得叫道:“有鵬舉出陣,破敵必矣。”

岳飛道:“請安撫相公,殿帥開恩,王善、湯用,都曾於飛在河北並肩殺敵,他們此次作亂,必有苦衷。此二人都是與金賊廝殺的好兒郎,末將願意去勸說二人歸降,以免我大宋軍漢自相殘殺。”

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八節 激進第二十四節 故人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七十節 壓力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十四節 富平第十七節 中計第九節 紅巾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節 出軍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節 沁水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八節 金慄山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二十節 練兵第五十節 旁牌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九節 紅巾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十節 姻緣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十三節 塘沽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七節 馬場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十節 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