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節 秋煞

蔡河在汴梁南面的流向呈一個“幾”,先是從南往北流,從廣利水門進入汴梁城內,在皇城前向東轉,與皇城城牆並行,隨後向南轉向,從普濟水門流出。因此前日骨赧渡過蔡河,便到了蔡河的“內”東岸,即“幾”字形的內部。而今天,斡裡不麾下的猛安特里補是在汴梁的東南角,蔡河東面最外側集結。

呼延庚、吳革等人在望樓上見到金兵的舉動,吳革問道:“斡裡不這韃酋是要作甚。”

“莫非是要從東南角進攻?”呼延庚也覺得奇怪,金兵如果進攻東面,從營地出來就可以發起攻擊,但金兵在南面沒有營地,集結時就沒有掩護,所以到現在爲止,王稟的神武南軍總體上沒遇到金兵的正面進攻,除了蔡河西岸的突出部。

呼延庚和吳革並騎來到城牆的東南角,向遠方打望,發現離城池三四里遠的地方,有大隊的民夫集結,這些民夫好像搬着什麼器械,但又不像攻城用的鵝車、洞子車。過了一會,呼延庚驚訝的大叫:“他們是在紮營。”

呼延庚真是沒有想到,金兵居然在兩軍陣前紮營。“他們終於想阻斷南面了。”

吳革嘿然一笑:“且看王節帥的手段。”

果然,從神武南軍的壕壘裡衝出一個指揮,向着那羣民夫前進,要把紮營的民夫敢開。但這個指揮眼看快接近那羣民夫了,就被特里補的輕騎趕上。這個指揮不得不就地結陣,抵擋敵人騎兵的進攻。

“果然是契丹騎兵。”呼延庚和吳革都看出來了,用輕騎圍住步兵陣騷擾,尋找破綻,是契丹人的作法,不像女真騎兵不顧一切的猛衝。

吳革觀望了一會,“神武南軍結陣果然嚴整,這契丹人繞陣這麼久,還是沒有找到破綻,自己倒是有數人被射下馬。只是五百人被一個猛安圍攻,時間久了只怕堅持不住。”

呼延庚道:“不急,且看仲廉的手段。”

果然,宋軍陣中衝出五百騎兵,直撲契丹輕騎,看旗號,指揮使是楊可發。這時,不知從何處殺出一隊騎兵,與楊可發部戰作一團。

呼延庚順着這隊騎兵來的方向看去,發現在一個土丘後,還隱隱約約可見金兵的衣甲。

“金賊還有留手?”

正在思量見,神武南軍突然五個指揮魚貫而出,中間一個指揮看旗號是魯智深,而其餘四個指揮的旗號呼延庚沒印象,應該以前沒有直接率領過。

這五個步兵指揮還是要去解救最開始的宋兵指揮,這時又有金兵的一隊猛安殺來,與這五個指揮戰作一處。

呼延庚心中奇怪,雙方好像下棋一般,都沒有出全力,而是一個一個的兌子,按說宋兵是防禦的一方,這麼做倒也罷了,金兵是進攻方,不集中兵力重點突破,反而慢慢的往汴梁城南面的戰場上添油,有點說不通啊……

吳革突然叫道:“將主,金賊是想將我軍主力誘出壕壘,與我軍決戰。”

只有這種可能,金兵一開始將主力隱藏起來,是怕把宋兵嚇回去。

吳革心焦的催促道:“將主,是不是該向王帥稟報?”按說南面城防是王稟的轄地,而呼延庚的品級還高過吳革,但吳革毫不避諱,就這樣向呼延庚建議。

呼延庚道:“王帥老於軍旅,仲廉一向謹慎,不至有差。”

兩人這麼一說話的功夫,宋軍在南面戰場上投入了十個指揮,而金兵也有六個猛安進入戰場,雙方超過一萬人梅花間竹般糾纏在一起。

神武南軍的底子,呼延庚是知道的,總數四萬人,但有兩萬人未經戰陣,只能躲在壕壘裡放放箭,現在十個指揮出壕而戰,已佔了四分之一有戰力的軍隊。

呼延庚忽然發現自己少算了一步。宋軍的四壁守禦,是四人各管一方,而現在城南與神武南軍交戰的,是斡裡不的東路軍。斡裡不若是發起性子來,可以把東路軍十餘萬人都投入到城南,王稟卻不可能調遣東、北、西三面的宋軍支援自己,即使是張叔夜也調不動。

還有更糟糕的一件事,粘罕的西路軍還在進攻蔡河西岸突出部,這就牽制了神武南軍至少四分之一的兵力。

這時,戰場的形勢又發生了了變化,金兵投入到戰場的,已經有是個猛安的旗號,不過都是些不到千人的下猛安,這也有過萬人了。而宋軍集中在汴梁城疑難,蔡河的“幾”字形之間的兵力也不遑多讓。

呼延庚向西面打望,粘罕軍的骨赧部似乎也越過了蔡河,進入到汴梁的正南面。

宋金兩軍混雜在一起,誰也無法輕易走脫,誰先撤退,就會被對方掩殺。戰場上的兩萬人如同被擺上賭桌的砝碼,要麼贏把大的,要麼輸光。

在南面南薰門的城樓上,邱穆陵仲廉一直在用旗號指揮,普六茹伯盛已經高挑旗號,到了戰場的中央,戰場上的宋軍且戰且走,靠攏在普六茹伯盛周圍。

現在普六茹伯盛周圍,已經形成了一個大致的圓陣,萬名宋軍,被大致同樣數量的金兵圍攻着。因爲結陣而戰,宋軍的損失還要小一些。

這時,已經過了巳時一刻。在又往戰場上投入了兩個猛安之後,金兵發現宋軍沒有繼續跟着添油。這時,在更遠的南面,大隊的女真騎兵冒了出來。這些騎兵的集結地很遠,城上的投石機肯定打不到他們。

“韃酋要放出勝負手了。”呼延庚對吳革說。他知道,王稟麾下大約還有一萬人可以添加到戰場上,再就是把兩萬烏合之衆填進去,然後就……沒有了。宋軍相對於金兵的人數劣勢,本來希望通過壕壘來彌補,怎麼今天彷彿失效了一般。

這時,遠處的金兵開始向着戰場上緩慢的馳馬。宋軍的投石機也開始發射泥彈,但泥彈只能估計着往金兵的必經之路上打。但金兵採用突然加速減速,變薄隊形等方式,輕巧的躲開了投石機的遮斷打擊。第一陣金兵開始加速衝鋒,本來圍着圓陣南面攻打的金兵像流水一樣朝着兩側滑去。

金兵的第一重鐵騎眼看要撞到宋兵圓陣的南面,誰知宋兵當面的兩個指揮也隨着金兵往兩旁撤去,圓陣如同打開了一道門。

金兵的鐵騎已到陣前,速度已經加起來了,無論轉向還是減速都來不及,而且宋軍的陣內,推過來一排箱車,看起來不過是個車陣而已,那麼,鐵浮屠就從這裡撞進去吧。

於是三才陣的尾端逐漸收攏,鐵騎從缺口魚貫而入,直奔正面的箱車,好奇怪,這車陣的上方沒有長矛……眼前一陣火光閃爍,萬炮轟鳴,煙霧繚繞。

“煙花?”在東南角觀戰的吳革問道,“滷薄隊的煙花。”

“不錯,率隊的正是滷薄隊的煙火指揮使,人稱神火將軍的魏定國。”呼延庚解釋,“這每一輛箱車,都是將四十個大型二踢腳並聯起來,稱作卡秋煞。”

十二輛箱車,近五百枚二踢腳,已經釋放完畢,金兵第一陣的六百餘騎已經徹底混亂,前隊撞後隊,半數騎兵被撞翻在地上,被混亂的馬蹄踩死,還有半數被炸得暈頭轉向,正在被內陣的宋兵攻殺,看來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殺光了。

後陣跟着大隊金兵騎兵,以赤盞暉爲首,他臨陣應變,雖然見到第一陣被煙花打得大亂,即將折損殆盡,但宋軍的圓陣缺了一個口也是實在的,他立刻指揮騎兵,繼續衝近宋軍圓陣的豁口,然後向兩翼展開,等於是貼着宋軍圓陣的內側遊走。

在城頭上指揮的邱穆陵仲廉不由得一愣,金兵受了突如其來的煙花的驚嚇,居然沒有崩潰,他趕緊側身,向坐在一旁的王稟報告:“請節帥允許末將,放樂平衝陣。”歩鹿孤樂平麾下有五百鐵騎。

東南城樓上,呼延庚卻在向吳革解釋:“這煙花還是太弱,火藥還需改進,按庚所想,千束萬束大煙花齊齊飛向敵陣,將敵人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解決掉,故名爲‘秋煞’”

“那何故在前面加一個‘卡’字呢?”

呼延庚一時語塞,心想:“吳革你好歹是名列《宋史。忠義傳》的人物,居然咬文嚼字,這麼多廢話,卡字與你何干?”急中生智,便道:“卡即關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意。”

“卡秋煞,果然好名字。”吳革讚歎道,“只消假以時日改進,必是軍國利器。”

正說話間,看到玉津園大營中衝出一指揮鐵騎,吳革道:“這便是將主家傳的連環馬了?”

“吾叔父評論說,火候未到。”

歩鹿孤樂平的這一飆鐵騎衝入戰場,就打散了金兵的一個謀克,在戰場上橫衝直撞,金兵不得不調遣了三個猛安的騎兵來追逐他。一時間,歩鹿孤樂平將金兵的外圍攪得大亂。

城頭旗號晃動,指揮執旗人已經換成了王稟。

求月票、紅票、收藏、評論

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八節 激進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十六節 平州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九十七節 義軍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二節 圍解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二節 圍解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二十節 練兵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七節 馬場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節 圍解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五節 潰兵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八節 激進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三十節 龍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十二節 宣贊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