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節 秀州之戰(六)

義勇軍昨夜早就探知了方七佛的駐紮營地,便在他軍前十幾裡處悄悄宿營。

一大早義勇軍也開始和方七佛相反方向行軍,不過兩軍之間相隔着七八里地,是逆向而行罷了。宋江並沒有將這七萬人圍殲的打算,他想做的只是拖延時間而已。單靠五千人想要剿滅方臘,不過是個天方夜譚,他再有自信也不可能自大到這個程度。

拖延幾日的時間,減緩方臘軍北上的速度,這是他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王稟率領的宋軍東路主力已經出了金陵數日,就算行軍再慢,再走十日也該走到秀州了!也就是說,他最好是能拖緩十日的時間!等到王稟帶人到了,他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練兵也練了,俘虜前前後後也抓了不少,足夠自己實施後續計劃,自家將士損傷也就數十,這個戰績足以讓所有人自豪了。至於剿滅叛軍擒拿方臘之類的功勳,他想都未曾想過,眼下最重要的是保存自己的實力,那些天大的功勞,還是留給童貫他們去吧,自己低調一些爲好。

初生的紅日驅散濃霧的時刻,在一片淒厲的號角聲中,義勇軍從側面開始向叛軍發起了衝擊。和對付方百花的先鋒軍一樣,在百步的距離上單以箭矢對敵!若是敵人衝擊就全身而退,一直維持着百步即可!

纏住他們,打擊他們!這是宋江給所有人的唯一命令!不求多大殺傷,不求能消滅敵人,也不要驅散敵人,只要纏住即可!

今天的箭矢比昨天射得緩慢很多,方臘軍衝了幾次,根本無法接近義勇軍的騎隊,最後方七佛想了一個辦法,命令自己帳下最精銳的千餘親衛死士從中間全力向前突進,待行越過宋軍,再從側面夾擊兩面敵人!

可惜這種戰術早在義勇軍的應對策略之中,對於大步突出的敵人,兩側義勇軍千許人聚合一起之後,先用箭矢消滅大半,然後且戰且退殺傷得所剩無幾之時,最後一個衝鋒之下,就只能看見一片屍體。

兩軍在原地僵持着,已經僵持了小半日了!只要方臘軍不再前行,義勇軍也下馬休息停止放箭!方臘軍一動,義勇軍也跟着行動起來,在側面跟隨箭矢不斷!方七佛欲哭無淚,這是個什麼打法?攻又不攻,守又不守,仗着速度快死死黏住自己,自家理睬他沒有用處,不理睬萬萬不能。

大隊行軍不停的受到敵人箭矢襲擊,還是五六千把強弓不間斷全方位的打擊,時時刻刻都有人要倒下,如何走得動?這哪裡是名聞遐邇的堂堂正正之軍,完全是一支無賴的隊伍!偏生他對這種無賴做法一點辦法都沒有!

不走了!方七佛傳令下去大軍開始就地紮營。

老子和你們耗上了!方七佛咬牙切齒的看着百步之外的騎軍,只要等到聖公大軍一到,看你們這點人怎麼攔得住幾十萬的人馬!他已經猜到對方的打算,無非是要拖住自己的腳步。

可是就算知道又能怎樣,難道就這樣幹挨着走到秀州去?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怕走不到一半士卒就潰散了!就算不會全軍潰散,也要被這麼一箭箭的射沒了。義勇軍的箭速是下降了,精準度卻提高不少,就像是在做着日常的射箭練習,並且還花樣百出,正面、側面、返身射箭,真真是讓叛軍士兵沮喪得很。

看見對方開始紮營,義勇軍號角再起,騎軍紛紛遠去,只留下幾十探馬在數百步外監視着。

等到紮下營地,點檢傷亡,方七佛長出了口氣。雖然剛纔局勢危急,幸而軍士們傷亡並不算大,只有不到兩千人陣亡,傷者也不過三千多些。現在只有堅守待援了。聖公的中軍大隊在身後一日的距離,也不需要等待多久。

方七佛吩咐下去,營地內嚴加戒備預防敵人偷襲。這只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明眼人都看得出,就那麼幾千人,怎麼可能前來夜襲。至於自己派人去偷襲義勇軍,方七佛想都沒想過,他根本就不知道義勇軍的營地在哪,不知是東還是西,是五里還是十里外,就算是有過這種想法也找不到去處。

騎兵就是好!有機會一定要建一支騎兵!這是方七佛今天得出的最後結論。

一夜無話,自第二日太陽升起時開始,方七佛便在翹首以盼聖公方臘的大軍到達。義勇軍哨探依舊在數百步之外明目張膽的監視着這邊,再遠一些影影綽綽可以看見不少的戰馬奔馳,像是在做着什麼訓練一般。方七佛已經盡力不讓自己去關注義勇軍的動靜,每次看見敵人在自己眼皮底下的肆意妄爲,他都會有怒氣填胸之感!

日頭從東邊升起,慢慢懸掛中天,最後影子逐漸西斜,落到遠遠羣山之中,聖公的大軍絲毫不見蹤影!方七佛站在塔樓上西南方向眺望了數百次,卻沒有發現任何的大軍行進的跡象!聖公兵馬應該是在我軍身後不到四十里處啊,爲何快兩日了還看不到影子?方七佛無比的驚奇,心中涌起一絲不安。

他有些心浮氣躁起來,莫非是大軍出了什麼狀況不成?按理來說應當是不可能的!十五萬大軍,後面還有鄭魔王的十萬人後軍接應,這怎麼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

方七佛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自起事以來兩月,永樂朝的兵馬對陣宋軍所向披靡未嘗一敗,他從來都沒有擔心過失敗的可能。現在只不過去了一天的時間,他已經轉變了思想,因爲他纔算真正的看到了什麼叫做軍隊!他一直以爲自己麾下的兵馬除了比不過方百花的前鋒軍外,應該算是精銳之軍,比起朝廷的一觸即潰的官軍來說,當是當世強軍。

昨天一戰下來,那支人馬一上午的戰鬥,除了號令聲和弓弦之聲,沒有半點雜音發出,聞鼓則進聞金則止來去如風!再看看自己手下的人馬,雖說也不乏有勇武之士,可是號令不一各自爲戰,和義勇軍相比起來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罷了。

二五節 殲六四節 性命之危四二節 大事件二十節 一團和氣八二節 縱敵五四節 陽春白雪二三節 漫長等待十一節 情非得已第二節 收穫二九節 水泊梁山第九節 邊帥之怒一零二 歸國十九節 劍名霜雪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第六節 人不寐二十節 反省自己七三節 獻俘(上)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第二節 宋江的定期癔症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二四節 戰蘇州(三)五二節 話不投機二三節 童貫之怒五九節 致命一劍五七節 恆山隘口第一節 福金的無助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三九節 騎兵衝陣的氣勢七五節 獻俘(下)十八節 廟算二一節 蘇州石生十二節 喬遷新居十四節 風波惡(一)四五節 殺俘十九節 人非草木二五節 黃雀在後四七節 劍指淮南第八節 爲他而變!四二節 生擒遼主三二節 老了四六節 染血標旗四四節 疑心頓起三七節 即見分曉四九節 一觸即發八二節 縱敵二九節 計算中的失敗三八節 神臂弓威武三八節 神臂弓威武二一節 蘇州石生八五節 必死的阻擊四五節 爭標之賽二七節 良好習慣三七節 刀劍與口舌十四節 夜不收的累贅十五節 各懷心思四九節 一觸即發十二節 笑裡藏刀六四節 性命之危第八節 峰迴路轉十四節 姐弟相見二六節 意料之中的圈套二四節 變化之道四九節 局勢十七節 痛並快樂着四八節 拒之門外二三節 誘敵六一節 紅豆生南國五十節 候蒙之約六六節 捷報還是遺書?二九節 戰是不戰十八節 蛛絲馬跡第四節 爲何不反四一節 精忠報國第七節 獨釣江秋十五節 風波惡(二)三九節 威逼利誘第六節 人不寐第八節 安安被陷害了七十節 可憐無定河邊骨四二節 生擒遼主八十節 宮女珞瑜十七節 生存之戰十四節 折家名將十四節 折家名將二九節 計算中的失敗第十節 來討債的十七節 南宗堡七六節 提前的計劃第四節 驚嚇驚喜十一節 太公之歿十八節 紕漏二四節 戰蘇州(三)十八節 機密大事五二節 變故第一節 陽謀二十節 攻還是守九十節 簡單不簡單二四節 戰蘇州(三)五四節 禍起蕭牆二五節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