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節 秀州之戰(九)

方臘的大軍終於開始行動,在連續等待兩天還沒有等到一個信使回報消息之後,在無數次的爭論吵嚷之後,在後軍鄭魔王的十萬軍馬已經出了杭州城,和中軍後隊會合之後。

或者是和心靈感應一般,方七佛也在這一天開始行動了。和方臘大軍的方向相反,他的前軍是向後撤退。他已經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前進自己做不到,那麼就後退。

對於幾十萬軍馬來說,五六十里的距離,不過是一步之遙。要是他們能夠早些跨出這一步,那麼歷史或者就會改寫了,可惜他們沒有。

義勇軍已經消失了,就在方臘前後兩軍不約而同相互靠攏的那個早晨,消失的無影無蹤。

宋江的計劃就是拖住方臘大軍三日的時間,有這三天,宋江可做的事情很多。首先秀州的城防日夜正在加固,現在比從前已經堅固得多。其次秀州一域各州縣城外的百姓由官府組織進城內暫避,不至於受戰火荼毒。還有附近的蘇州各地也能提前得到通知,可以做好預防防備。

其實從他心裡來說,他是不願意走的。他希望能夠再滯留叛軍幾日,這個時間是越久越好,最好是拖住方臘大軍十日百日,可惜這是不可能的。在得知鄭魔王十萬大軍已經開拔後撤準備和方臘會合之後,宋江立即下令全師返回秀州!

在戰勝敵人的同時,還要保存自己,特別是眼前這個敵人空前的強大,五千人對三十萬人,有理智的人都不會正面迎擊,何況宋江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了,也算得上一個戮血沙場的統帥。

義勇軍風一樣馳回了秀州,但最終駐營之處並不是秀州城,而是城東三十五里處的胥山!

胥山一名張山,鄉人稱"史山"。原是秀州城郊境內惟一的山丘,雖是稱之爲山,不過是山高七八丈,方圓只有百畝的小丘。之所以義勇軍要到胥山附近紮營,實則因爲此處有樹,山上山下數百畝的松林。

方臘軍三十餘萬,要把秀州城團團圍住,營地起碼要扎出城外二三十里,攻城所用無非巨木而已。這胥山,將是叛軍取材的必選之所。

義勇軍駐紮之處距離胥山還有一段距離,在山的東面再過去十多裡外,一處荒無人煙的草場。軍馬按紮下之後,便靜靜的潛伏下來,等待着叛軍的到來。

至於秀州城,宋江雖然已經下定決心要死守,但從沒有將手中的騎軍與城同存亡的想法。單憑一座孤城一兩萬人馬,要抵禦數十萬大軍,他心中實在沒底。更主要的是,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命運操控在別人手上的習慣,要是全軍進了城被叛軍一圍,再要出來就只能靠童貫帳下的援兵了,援兵能否及時趕到誰也不知道。

方臘大軍行進得很快,也不能不快,因爲方臘已經惱羞成怒!自己三十多萬大軍被五千人嚇得整整三天不敢前行一步!前後折損了將士四五萬人,自己最疼愛的堂弟方百花也戰死軍中,怎麼能叫他不怒不羞不惱?

方臘大軍日夜兼程強行軍,兩日便趕到了秀州城!三十萬大軍徹底連天,繞着秀州紮下聯營三十餘里,將這座孤城圍得密不透風。三十萬軍隊的聲勢,不要說從秀州城內看出去,讓守城官兵心膽欲裂;就是宋江在胥山上往西面遠望,也是心有餘悸,盡收眼底只有密密麻麻的營帳,一直蔓延到極目天邊之處。

方臘大軍到秀州城下,已經是下午時分。被叛軍圍困中小小的秀州城,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艘舢板,彷彿隨時都有傾覆之險。秀州知州及本城兵馬指揮使站在城樓,看着一望無際的叛軍大營,心已經沉到海底之下。兩個人木然無語,雖然早做好了與城攜亡的打算,可真正事到臨頭,總是會害怕的。

無論誰在面對有絕對優勢的幾十萬敵人時候,都不可能做到心如止水。上到官員下到普通士卒和臨時徵募的民軍,所有人都有些膽怯起來,這麼多密密麻麻的叛軍,自己能擋得住麼?

“來人,去看看城中一應器械是否備齊。”府尹大人壓住自己的恐慌,強打起精神吩咐道。他知道在這個關頭,別人可以慌張,他尤其需要鎮定,要是他也慌了那兵士們就沒了堅守的信心。府尹大人告訴自己,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全家老小都在城中,城池一破全家都要喪命於此了。

不光是他,全城的官員在恐懼之餘,都同樣下着決心。因爲在宋江的嚴令之下,從知道叛軍北上的那天起,秀州城門就沒有再開過,所有官員的家眷都無法出城。

方臘軍趕到之前,宋江已經吩咐在秀州城北下寨的那五千降軍拔營,全部進駐城中。沒有城池守備,單憑一座木寨,幾千人還經受不住一個浪花的席捲便要全軍覆沒。把這些人放進城內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也擔心有意志不堅者在城內內臨陣起事。

不過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爲就是這些人殺死了方百花。當初他刻意放走方百花的剩餘親軍,就是要斷了這幾千人的後路。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點腦子的人就不可能再投降方臘,這隻能是自尋死路。出於謹慎起見,他把這支五千人的新軍,不曾安排上城。而是作爲最後的機動力量,駐紮在城中大營裡。到城牆上快支撐不住的時候,才能上城增援。

秀州城往北走一百五十里就是蘇州,三十萬大軍圍困秀州,蘇州府立刻便得了消息。一面緊閉城門嚴加防備,一面速派公文前往金陵城請求救援。此次賊勢極大,兩浙北路風聲鶴唳,秀州附近所有州縣都已接到兩浙安撫使宋江派人送達的命令,要求立刻收攏城外居民進城暫住,關閉城門防守。所有城外則堅壁清野,不能留下一粒糧食。

兩浙北路戰雲密佈,秀州城外人山人海,大戰一觸即發。已到常州的王稟大軍加快了腳步,偃旗息鼓以每日六十里的速度向蘇州快速行進。

方臘隨親身趕到秀州之後,立即帶人上寨樓查看秀州城防。看着秀州城頭上豎起的鮮紅大旗,他恨得眼眶欲裂,此次可以一定要全力破城一雪前恥。

不光是他,軍中諸多的大臣和他的心態都是一樣。這次北上遭受意外實在太多,先是方百花戰死先鋒軍覆沒,後有前軍方七佛七萬人被逼後撤,連聖公輕率的中軍也被偷襲,戰亡兩萬之衆滯留原地三日之久。這種種都是那幾千之衆的義勇軍給帶來的恥辱,如何讓他們不對宋江恨之入骨。

對於方臘的全軍圍困秀州,準備一舉殲滅義勇軍再揮師北上的計劃,叛軍中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謀士呂將便不同意這種做法,秀州是個小城只需有個幾萬人圍住攻城就可以了。三十四萬大軍可謂是永樂朝所有精兵同時北上,只爲了發泄私憤在全部駐留此處。萬一被義勇軍再拖延了時日,使得朝廷大軍渡過大江,形勢立刻就要被逆轉。

呂將的進諫被方臘憤怒的駁回,他手指着高高飄揚在秀州城樓上義勇軍的戰旗大聲喝道:“不下此城覆滅義勇軍,誓不罷休。”

整個方臘軍中只有一個人,知道童貫的十五萬大軍早就在幾日前過江南下了,其他人尚自以爲整個東南只有義勇軍在獨立支撐,還在打着早日據金陵控長江而守的主意,不得不說戰爭之事,信息是至關重要的。

方臘站在大寨內,與衆臣們看着麾下大軍氣勢雄渾,指點秀州孤島而生出的無比自信,即將再次被擊碎。

四四節 餘音嫋嫋二八節 男兒心如鐵三九節 秀州之戰(六)五七節 恆山隘口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七六節 提前的計劃五二節 話不投機第九節 登聞鼓響五四節 陽春白雪十九節 規矩初立七二節 南歸四二節 秀州之戰(九)三二節 老了二四節 戰第五節 女人多麻煩第四節 爲何不反第一節 陽謀四九節 一觸即發十一節 情非得已五一節 宋軍要做什麼十三節 迎難而上四五節 殺俘五三節 死三三節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三節 童貫之怒十七節 二孃歸來第一節 福金的無助四四節 秀州之戰(十一)六十節 怨軍三四節 湟州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四九節 儈子手八四節 決一死戰!十三節 大戰略七一節 突圍九八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四九節 局勢四六節 染血標旗三七節 計劃外的變化三二節 四步成詩第八節 峰迴路轉十八節 意外六八節 婚事五三節 死五一節 招降第三節 意外之患四四節 餘音嫋嫋三十節 宋江覲見十六節 前後夾擊二四節 變化之道三七節 秀州之戰(四)二五節 出手不留情四三節 秀州之戰(十)四八節 大事不好四七節 劍指淮南六十節 束手無策十二節 男兒何不帶吳鉤二三節 誘敵七二節 南歸三六節 長亭短亭八三節 長跑競賽八八節 完顏長樂十九節 大敗而逃七一節 突圍八四節 決一死戰!二一節 蘇州石生七九節 殺人不留情八二節 縱敵八一節 四面合圍第八節 天大麻煩六三節 嫁女做妾第六節 人不寐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二七節 五回嶺十九節 規矩初立八五節 必死的阻擊十三節 迎難而上三九節 威逼利誘十一節 幸運第七節 爭先恐後五三節 死第五節 女人多麻煩二一節 荒唐鬧劇十七節 痛並快樂着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二二節 黯然銷魂者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十七節 生存之戰第二節 宋江的定期癔症七一節 突圍五五節 無辜的指揮使三一節 勝之不武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九五節 跟我一起去死七四節 獻俘(中)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二七節 五回嶺五九節 智信仁勇不要嚴四五節 秀州之戰(十二)六四節 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