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心本善

清晨,當楊叢義等人醒來,捧着咕咕叫的肚子,一個嚴峻的問題便擺在衆人面前,是繼續進山,還是打道回府?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大家達成了共識,不能就這麼回去,逃犯一定要追捕,這山就必須得進,吃飯問題可以派一個小隊的人回去解決,弄到了口糧便立馬進山會合。

看着一個小隊換了便裝以後迫不及待地順着來路回去,衆人心裡稍稍有了些安慰,他們只要堅持一天便會有吃得。

何縣尉要他們由東向西搜索,嚮導把他們帶到鳳凰村,就是讓他們從鳳凰村向西搜。昨晚天黑,他們亂跑一氣,哪裡知道東南西北。

天雖然亮了,太陽卻還沒有出來。楊叢義決定讓大家先原地休息,等太陽出來辨明方向再進山,免得背道而馳。

衆人對他昨晚的決定有些意見,認爲他不該讓大家把食物全部留下,否則也不會聽着餓得咕咕叫的肚子,只能拿水來應付。但對昨晚主動撤退的命令大家還是一致認爲很及時,不然與憤怒的村民廝殺起來,雙拳難敵四手,難保不會被他們活活打死。

等天邊露出霞光,楊叢義辨明瞭東南西北後,問題又來了。

前行的山間小路在不遠處分成好幾條,究竟哪條路最終向西,沒有本地嚮導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他們也不能分開走,否則回去的那隊人不可能找到他們所有人,到時候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捱餓。

更讓楊叢義擔心的是,衆人分開以後在山裡就成了孤立的存在,一旦遇到匪徒發生危險,其他人根本不能前來相助,被各個擊破的可能性大增,別到最後一個人都回不去。

陳知縣的推斷對不對,他無法確定,但爲了自己和其餘二十五人的安危不能不防,如果進山的捕快必然會有人出現危險,他不希望是自己或者與自己熟悉的人。

能劫走幾十個刑犯,還能全身而退的匪徒絕對不是一般的匪徒,何況他親自領教過黑鐵牛的功夫,天柱山五虎,黑鐵牛爲其一,那就是說除了匪首還有四個厲害的頭目,就憑他們二十六人本根就不可能是匪徒的對手。逃犯上了天柱山,定然也會入天柱山的夥,有哪些匪徒撐腰,別說抓捕,在山裡不碰到他們就是燒高香。

拿定主意之後,楊叢義選擇了一條覆蓋着厚厚落葉的小路,並在路邊的樹上砍下刻痕,爲回去的人留下路引。

對於前路,楊叢義並沒有信心,所以他讓大家都換了便裝,把一身捕快行頭全收起來,連佩刀也收了一多半,以防進了深山被匪徒一眼看穿。怕不怕死隨人說去,保住性命要緊,衆捕快也是偷奸耍滑成性,自然明白進山有危險,能躲就躲,任務他們纔不會放在心上。楊叢義稍一提議,衆人便心領神會,換掉衣裳,弄亂頭髮,連明晃晃的佩刀也抹上了塵土,不過多時,整個隊伍便再無半點捕快的樣子。

楊叢義看着這支好似匪徒的隊伍,心裡輕鬆了許多,陳知縣交代的任務應該可以完成。至於李大人與何縣尉,他顧不上,從他們眼皮底下跑了人,就讓他們自己去抓。

“楊捕頭。”就在楊叢義他們慢悠悠的在深林間穿越的時候,身後傳來了喊叫聲,聽聲音並不是去而復返的捕快。

楊叢義讓大家原地休息,他回去看後面來的是什麼人。

躲在大樹後面,遠遠的看到追他們的是三個村民,附近只有鳳凰村,不知道他們這個時候追上來做什麼。

村民在山路上走的很快,沒過多久便快到近前。楊叢義閃身出來,忽然問道,“你們是誰?追來做什麼?”

村民看着楊叢義的裝扮愣了神,遲疑了一會兒,才答道,“我們是鳳凰村的,來找楊捕頭,你是楊捕頭嗎?”

楊叢義看看自己,心道這也能認出來?不能說不是,便道,“我是,你們找來做什麼?”“莫非你們把我們派回去的人抓了?”他想到了回去的五個人,他們一定會經過鳳凰村,要是村民有些人憤恨未消就麻煩了。

但看這幾個村民,臉上和眼神裡看不到任何仇恨憤怒的情緒,他們是平靜的,跟昨晚的狀態完全不同,便放下心來。

只聽村民道,“我們在半路遇到他們,他們走錯路出不去,已經有人送他們回鳳凰村。”接着便要下跪磕頭。

楊叢義趕緊拉住他們,道,“鄉親們,你們這是做什麼,有話好好說。”

村民道,“感謝昨天楊捕頭救了我們,大家一時衝動錯怪你們,差點釀成大禍,毀了鳳凰村。要不是你及時制止我們,全村人的命就沒了。”

楊叢義道,“鄉親們,不用謝我,是你們自己及時醒悟,想明白了這其中的利害,該謝的是你們自己。”

村民道,“昨天你們走了以後,大家發現你們把口糧全都留下了,後來想起來你們要進山追逃犯,你們是外地人,沒吃沒喝在山裡肯定不行。村裡缺糧,可我們世代生活在這兒,總會有辦法活下去,後來大家一合計,就想把口糧給你們送一些進來。”說着取下揹着的包裹。

楊叢義道,“不用擔心我們,我們有辦法解決。你們拿回去吧,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沒糧你們怎麼過?”

村民道,“村裡缺糧不假,家家戶戶都缺,天氣暖了,樹葉野菜都能吃,再熬兩個月收了糧就好。這些口糧你先收下,他們一去一來要一兩天,你們不吃飯哪有力氣爬山。”

楊叢義忽然想起那個孩子的哭聲,想起在跟村民對峙時壓抑的氣氛裡那聲“娘,我餓”,大人能抵擋飢餓,但老人和小孩不行。於是他堅決推謝道,“鄉親們,這些東西是我們留給村裡那些老人和孩子的,我們能餓一兩天,但他們不行。這些東西你們帶回去,我們也自有在山裡生存的辦法。”

“有吃的了!”不知何時在遠處休息的捕快中有人悄悄摸了過來,將他們的對話聽在耳中,發現了村民送來的口糧。

衆人一聽到有吃的,狂奔而來,把體內最後一點力量都用來搶吃的,填肚子。餓的前胸貼後背的人,見到有吃的東西憑感覺就撲上來,哪裡還會去想能不能吃的問題。

楊叢義來不及制止,衆人一擁而上。這他們自己的東西,失而復得,怎麼能不讓他們吃?

從懷寧出發的時候,他們帶的口糧很充足,吃五六天是沒問題,但現在村民送回來的卻只夠他們吃幾頓,不過也總比沒有好。

稍稍填了肚子,楊叢義向村民問道,“我想打聽一下,順着這條路走,能不能到天柱山?”

村民道,“這條路正是去往天柱山的,最近聽說山裡又有土匪,這條路走的人就少了,山上的土匪不好惹,動不動就殺人,他們不管老百姓還是官府的人都殺,兇惡的很,官府都拿他們沒辦法,你們最好還是換條路。”

楊叢義道,“聽說逃犯進了天柱山,我們就是要進山追捕逃犯,既然路是對的,那麼我們就此別過。”

村民急道,“山裡很危險,我勸你們不要去,免得丟了命。”

楊叢義笑道,“多謝鄉親們關心,我們是官府的人,得了命令抓捕逃犯,就必須得進山。”

村民見勸不住他們,只得道,“山裡土匪多,野獸也多,到了虎頭巖以後,你們就別往裡走了,這幾年進去的人都沒出來,不知道他們是被野獸吃了,還是被土匪殺了,屍骨都見不到,現在村裡人都不敢進山,你們小心些。”

楊叢義道謝道,“多謝。”接着向衆捕快道,“兄弟們,出發。”

村民叮囑道,“楊捕頭,你們千萬要記得,別過虎頭巖!”

楊叢義揮揮手,笑道,“好,我們會注意。你們回去吧。”說完帶着人便往幽靜的深山裡走去。

他不怕野獸多,只怕山裡沒野獸,有野獸才能解決口糧的問題,不然大家天天餓着,遲早會出亂子。

至於山裡的土匪,楊叢義不會主動去招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逃犯他也沒打算真要追。在他的計劃裡,一旦在山裡找到適合衆人落腳的地方,便不會再繼續往更深處走,在那兒住上十天半個月,然後回去覆命即可,沒人會知道他們在山裡做過什麼,有沒有盡心盡力搜捕逃犯。

在他的計劃裡,需要首先找到一個可以足夠容納三十人落腳的地方。作爲太湖縣人,雖然離天柱山不遠,但他並沒有去過這座名聲在外的名山大川。傳聞中天柱山裡有很多洞窟,若能找到一個,便能安頓下來。

衆人又在山裡整整爬了一天,除了他們自己,再沒看到有其他人活動的蹤跡,就像這山裡只有他們這一夥人。茂密的樹木吸收了春天陽光的溫暖,也遮擋了照射下來的光明,在陰森寂靜沒有絲毫人氣的山林裡,要不是人多壯膽,他們早就不敢繼續前行。

太陽落山之前,楊叢義決定不再往前走,必須要找到一個安全的落腳點,不能再跟昨晚一樣,隨便找個地方就歇腳,他讓大家分頭尋找。靠近村莊的地方,少有野獸出沒,但人跡罕至的深山,便是野獸的地盤,其中不乏虎狼等猛獸,不得不防。

沒用多長時間,有人便在一個山崖下發現了落腳的好去處,只見在離地兩丈多高的地方有一大塊突出的巖體,長有十多丈,但不知有多寬,從崖下看起來似乎有平地。

隨即便有人取出登山繩索,那地方不高,一捕快沒有耗費多少力氣就爬上那塊巖體。爬上巖體便回頭笑道,“好地方啊,上面很寬敞,大家都上來吧。”

大家爭先恐後的就要往上爬,楊叢義道,“大家別急,我先上去看看情況。”說完就沿着放下來的繩子爬上那突出的巖體。

上面很平整,是一處奇異的平臺,外高內低,在崖下看只有一丈來寬,此時再看足有三四丈寬,地方確實很寬敞,別說三十人,就是一百人也能坐得下。

擡頭向上看,整個山體像是倒扣下來,對這處平臺形成了遮擋,看起來很嚇人,若上面落下碎石一定會砸在平臺上。但平臺上並無多少碎石,挨着山體倒有不少較爲平整的石塊。

此處地勢頗高,站在崖邊,崖下山林便盡收眼底,但擡眼遠望,羣山連綿起伏,不知延伸到了何處。

吹着風,登高望遠,別有一番滋味。但楊叢義無心看風景,此處地勢高,又正在風口上,初春的夜晚不會好過。他向下喊道,“上面風大,大家多去撿些柴火。”

深山老林裡,枯枝死樹隨處都是,拾柴火併不困難,不多時平臺上便堆了一大堆,燒一天一夜也燒不完。

隨後衆人紛紛爬上平臺,站在崖邊吹着山風,一身的疲倦消去不少,便有人一時興起長嘯起來,對着空山發泄胸中的鬱氣。

隨着天邊紅霞漸漸消失,天也慢慢陰暗下來,山風吹過,楊叢義明顯感覺到這裡的溫度比昨晚低了不少。

熊熊大火燃起,衆人背靠山崖並排坐着,就着火光,他們吃完了所剩不多的乾糧。

爬了一天山路,鑽了一天山林,一旦停下來,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休息。肚子不餓,又有火熱的篝火,正是睡覺休息的時候,衆人都累了,默默無語,靠着石壁就睡。

這個地方很安全,整個平臺除了他們外,上面空無一物,向下兩丈多高是地面,向上幾十丈高是石壁,沒有野獸能到這平臺上來。因此,楊叢義就不用再擔心衆人安全問題,可以安心休息一晚。

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46章 回城覆命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441章 共赴義烏第318章 空城伏兵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428章 最終決斷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29章 初見知軍第282章 宣威軍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735章 請纓雁門關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241章 全軍殺戮第147章 學子參軍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5章 結案第394章 得失好壞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99章 燒光了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391章 拜訪湯府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271章 礦石作畫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58章 青石崖第753章 三難第440章 臨行安排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333章 重返欽州第611章 駁斥第508章 登門拜訪第37章 狼王之死第433章 獨力支撐第117章 完顏亮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778章 金軍無懼第416章 答疑解惑第780章 金軍計議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292章 再設伏擊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511章 徇私之憂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777章 運河冰碎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602章 挑戰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510章 一家人第109章 第一課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501章 回家第121章 壯士救我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79章 虐菜無情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611章 駁斥第315章 破局之計第262章 鬥舞比武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113章 城門校尉第489章 討回書信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529章 重返巴格達第467章 早有算計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279章 中秋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