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給你差事

說完伸手入懷將鴻運錢莊的兌換單據取出,交在楊叢義手中。

“銅錢很多很重,滿滿一大箱子銅錢才四五十貫,都換銅錢我們幾個月也搬不完,所以我就自作主張換成了銀錠和金錠。要是真用得到銅錢,等回到義烏找些大戶商賈,拿銀子跟他們換銅錢應該很不難。”清塵有些底氣不足的解釋道,沒敢擡眼看夫君的眼睛。

楊叢義將錢莊給的兌換單據仔細看完,而後笑道:“你做的對,是我欠考慮了。確實沒必要都換成銅錢,錢莊有沒有那麼多銅錢暫且不說,就是真能拿得出來,我們還真沒法搬回去,換成金銀纔是最明智的選擇。看來能單獨給你安排些差事了。”

清塵這才擡頭,看到夫君滿臉笑容,臉紅不由得一紅,羞道:“大人說笑了,我能辦什麼差事。”

楊叢義拍拍錢箱,哈哈笑道:“不要妄自菲薄嘛,這差事你就辦的很好啊。以後有合適的差事,你也接觸接觸,怎麼樣?”

清塵想了想,低聲道:“你看吧。”

楊叢義笑道:“只要你不嫌辛苦就行。”

“打開看看吧,我也不知道有問題沒,這是鑰匙。”清塵拿出鑰匙遞過去。

“嗯,看看。”楊叢義沒有猶豫,接過鑰匙便將小箱子打開。

五個大金錠躺在箱中,楊叢義伸手拿出一個來,入手很重,表面看是黃金無疑,但是不是足金,他也不能分辨,於是便放回箱中。

“錢莊掌櫃說要是金錠、銀錠有問題,只要沒碎沒融化,都可以拿回去找他們。”清塵看看夫君臉上的神情,生怕金子有問題,連忙將掌櫃的話轉達一遍。

楊叢義笑道:“鴻運錢莊不至於爲這點小錢不顧名聲。”

說完把小箱子鎖上放到一遍,又把大箱子打開,拿出一個銀錠掂了掂重量,又看看顏色,自然看不出任何問題,便又放回箱中,擺放整齊,重新上鎖。

“苗九,回義烏。”楊叢義轉頭吩咐一聲,車馬便開始行動。

“鴻運錢莊在大宋的生意做的很大,幾乎每個州府都有他們的分鋪,取用錢財很方便。這次朝廷營建選將營撥付的是現錢,從臨安到義烏路遠,帶不過來,都在臨安的鴻運錢莊換成了方便攜帶的銀鈔,我不擔心他們兌換的金銀有成色不足的問題。”楊叢義將金箱放回銀箱之上,與清塵相對而坐。

“那我就放心了。之前我還一直擔心他們作假,點銀子稱銀子,我眼睛沒敢眨。”聽了夫君這話,清塵終於吐出一口氣,徹底放下心來。

楊叢義笑道:“誰第一次見這麼多錢都一樣。想當年我還在武學的時候,黃大人找我督造回易,給我五千兩白銀做公使錢,那些銀子放在武學我連齋舍的門都不敢出,當時還不太相信錢莊,也沒去過錢莊,後來去安慶招募新兵,我都是拉着一大箱銀錠,後來督造回易來回跑,臨安、泉州、明州、廣州,不管去那兒都要用大錢,才慢慢接觸到錢莊,有錢莊真的很便利。但等真金白銀換成紙以後,不管花多少,一點都不心疼,並且錢用的多了,就沒什麼感覺了,反正那些錢又不是自己的,都是用來辦朝廷大事,都花在了該花的地方。”

清塵點頭,而後道:“你不知道,剛纔我跟錢莊掌櫃去了他們存放銅錢的庫房,一個大房子裡堆滿了箱子,地上還有一堆一堆的銅錢,他們數錢都是直接用秤稱,然後掌櫃的再算出有多少銅錢,錢多的嚇人!”

楊叢義笑道:“對錢莊來說銅錢就是累贅,沒多大的價值,還佔地方。在錢莊只有金錠和銀錠纔是最有價值的,誰會沒事去錢莊換銅錢,一般錢莊也不會換,數量太多太難數了,只能估算,要是主顧把銅錢搬回去仔細一數,數量不對,那就麻煩了,對錢莊聲譽會有不小的影響。他們搬金銀的時候,沒讓你進庫吧?”

清塵點頭道:“嗯,沒讓我看。”

楊叢義忽見清塵手裡還握着長劍,便笑道:“不用這麼緊張,你還怕有人來打這些金銀的主意不成?”

清塵一聽這話,才恍然注意到自己還沒放下手中的劍,忙將劍放下,口中回道:“有人大人,我纔不信有人敢來打這主意。”

楊叢義笑道:“好了,昨晚睡的晚,回去的路還長,你先休息一下。”

清塵很少晚睡,此時確實感覺有些疲倦,就沒有多言,點了點頭,而後靠着車廂,閉眼休息。

楊叢義掀開簾子,見馬車已經來到城外,向苗九吩咐道:“中午之前儘量趕回去,路上注意安全,有事吱一聲。”

“是,老爺。”苗九回頭應承。

清塵在休息,楊叢義不敢休息,官道上雖不至於有大膽的匪徒,膽敢半路打劫,但也不能排除特殊情形,若是一般時候,他倒是不怕,可現在車裡有金銀有清塵,他就不敢有半點馬虎,必須保持清醒,防住那一點萬一。

看着身旁的金銀箱和清塵,楊叢義對自己的金華之行還是比較滿意的,錢的問題基本解決了,拿了銀子回去換成銅錢就行,前往州衙拜訪知州大人也十分順利。

原本在臨安時就應該以殿前司的名義提前跟婺州州衙取得聯繫,但是由於擔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就沒有做提前溝通。好在知州大人之前也在朝中爲官,他提前從他自己的渠道獲知了殿前司將在婺州義烏營建選將營之事,是以在楊叢義找上門以後並感覺不意外,只是沒想到他們會來得這麼快,聽知州大人的意思,他們應該是一個兩個月以後來,才較爲合乎情理。

其實楊叢義前去拜訪知州大人並沒有多具體的事情要談,只是過來例行拜訪地方主官,並通報選將司已經來到義烏,眼下已開始籌備營建選將營,同時親自將朝廷撥付給選將司的錢糧票據該給他過目,提醒州衙準時籌備到五十萬貫糧草,及時送往義烏選將營。

朝廷撥付給選將司的預算中,有五十萬貫是由戶部出,他們不願拿出現錢,便以五十萬貫糧草抵扣,而這些糧草明確說了是要婺州及周邊州縣提供,可在全年稅賦中衝抵,若能衝抵,不論是對朝廷,還是地方州府都是有不少好處的,能省去不少麻煩和精力。

楊叢義在州衙跟知州大人攀談了沒多久便把陸游推上前去,順便介紹了一番陸游的來歷。

老知州是宣和年間的進士,陸游祖上和他父親的大名事蹟都有所耳聞,特別是陸家的藏書,兩浙一帶但凡喜好讀書之人,無不知其名。兩人幾句攀談,楊叢義便被晾放在一邊了。

見陸游與婺州老知州交流順暢,便趕緊藉故告辭,剩下的事交給陸游就行,在進衙門之前就已經有過交代分工。

馬車奔行十分平穩,有五千兩白銀壓車,幾乎沒有顛簸,但行進的速度比來時打了不小的折扣。

一路上每遇驛站都不得不讓拉車的馬稍作歇息,本想在驛站換馬,可本地驛站哪有好馬,換了以後可能走不到下一個驛站就得撩蹄子,無奈之下,只能讓拉車的馬匹二十里休息一次,短時多休,以便它有足夠的體力拉着五千兩白銀和三個成年人回到義烏。

當馬體力漸衰速度變慢之時,楊叢義便亮明身份在驛站借了一匹較好的馬騎行,跟在奔跑的馬車左右。

好在一路上行人不多,官道也無山野高坡,林木遮蔽,馬車通行無阻。

緊趕慢趕,楊叢義還是沒能在中午趕回蘇溪,等他們回到義烏已經過了午時。

去縣衙一問,才知餘縣令上午去了蘇溪就一直沒回,楊叢義一聽就明白是因爲何事,馬上驅車回到客棧,跟客棧掌櫃商量換些零碎銀兩。

義烏雖小,他們住宿的客棧畢竟是義烏最好的客棧,掌櫃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家裡還是有些積蓄的,等楊叢義表明身份,拿出五十兩的銀錠要換成一兩、五兩、十兩的小銀錠和銅錢時,掌櫃很是欣喜,他正愁沒法把賺來的散碎銀子和銅錢換成容易保管的整銀,於是當即搬出幾箱銅錢和半箱散碎銀子。

清點過後,半箱散碎銀子共重六百二十七兩,楊叢義直接用十二錠五十兩的銀錠交換六百兩白銀,零頭掌櫃的自己留下。

銅錢沒多少時間清點,直接過秤,三箱銅錢共重六百五十二斤,楊叢義先打了借條,借用六百斤,三天之內還他銅錢,或是直接兌換白銀。

看着大錠大錠的白銀,掌櫃高興的合不攏嘴,見過的大官不多,何況還是悄悄在他店裡住宿的官員,能跟朝廷官員交換,他哪有不高興、不放心的道理,跟其他人交換,他可能會擔心對方銀錠摻假,但官員拿出的銀錠是有朝廷的信譽保證,根本不用擔心。

至於六百斤銅錢,也不過才一百多貫,有沒有借條,只要楊叢義開口,他都會借出去。

不多時,兩輛馬車出城向北而去,一輛馬車拉着楊叢義、清塵與金銀,一輛馬車拉着三箱銅錢和客棧掌櫃。

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292章 再設伏擊第748章 家事第292章 再設伏擊第103章 初入臨安第642章 攻城掠地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532章 副使落海第506章 無子之惱第643章 戰和不一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575章 準備打仗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440章 臨行安排第657章 獻城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67章 來龍去脈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13章 據實以告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58章 青石崖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623章 赤陣禦敵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274章 我全都要第412章 表明心跡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85章 施主道長第501章 回家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362章 兇案現場第389章 簽定契約第277章 得償所願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707章 陸游北上第767章 明覆第518章 分頭行動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602章 挑戰第488章 蛀蟲之嫌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451章 清塵接差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563章 孟氏姐妹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5章 結案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42章 成功營救第569章 驚人的消息第58章 青石崖第59章 夜半蛇影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776章 以雪爲牆第513章 當有作爲第709章 謹言慎行第195章 人員協調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738章 招降平陽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154章 回黃梅縣第634章 盡在掌握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595章 幾無江防第14章 冤屈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