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出發

十天時間,轉瞬即逝。

楊叢義這十天過的很不愉快。懷寧與太湖縣很不一樣,雖然他還住在衙門,但與在太湖縣時相比,就差了很多。

首先說住宿條件,在太湖縣住的雖然是單間,但房間夠大,院子裡住的人也不多,寬敞安靜。但來懷寧以後,房間狹小,只有一張木牀,除了睡覺,做不了別的,看書寫字不要想,人來人往,猶如鬧市。

再說吃飯問題,在太湖縣衙有食堂,每天在飯點去,總會有飯吃,不會餓肚子。在懷寧,雖然也有食堂,但在飯點去,總是沒飯了,後來才知道,衙門裡的衙役們總是提前去守着,不等開飯,就先吃了,懷寧衙門人多,去的晚了自然沒得吃。

幾次吃不到飯,他也想着提前去看看,但見了衙役爭搶飯食的場面後,他頓時停住了腳步。

這一刻,他才明白,他楊叢義跟這些衙役不一樣,他們只是爲了填飽肚子,而他,作爲一個八百多年以後過來的人,骨子裡早就不是填飽肚子這種原始的需求了,即使是要吃飯填肚子,那也應該從容,有尊嚴,而不是如遇施粥的乞丐一樣。自此以後楊叢義再也不去跟他們搶食了,他寧願出去花錢吃飯,即使是吃最便宜的飯食,他也從容的如同富翁。但錢禁不起常年累月的花。

最讓他鬱悶的是,衙門小吏對他的孤立與排斥,以及懷寧官員對他不以爲然的態度。衙門小吏對他怎樣,他不在乎,反正他跟他們不一樣。而官員,特別是何縣尉,他負責追捕逃犯,楊叢義協助,但楊叢義幾次去找他商議進山事宜,他總是藉故推脫,或者打斷楊叢義,不與他討論任何事情,總是告訴楊叢義一句話,說他自有主張。結果幾次下來,楊叢義沒有從何縣尉那裡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這種感覺讓他很不爽。

一開始他對進山追捕逃犯,還抱有一定的希望,也認真思考過很久,自從在何縣尉那裡多次碰壁後,他有些絕望,跟這樣的上官共事,進了天柱山,能保住命就不錯,抓捕逃犯還是不要想。

這幾天楊叢義越來越能感受,陳大人那句“力不從心”的意思。懷寧的官員,雖然是陳大人官職最大,權力最大,但他背後沒有任何力量支持,其他人背後各有推手,任何決定不順他們的心意,明面上不會有人反對,但背地裡就會有人扯後腿,幾乎所有命令都無法準確執行,陳大人如今就是一個光桿司令,做知軍還不如知縣來的痛快。這些話,陳大人不會跟他說,但他能察覺到。

陳大人對楊叢義很信任,也對他很好,但他只是一個小吏,對於陳大人目前的處境,無能爲力。

這十日,各縣捕快全都趕來了,加上懷寧的進山捕快,總計一百五十多人。

此次進山,楊叢義統領捕快,每個縣的捕快進城當天,他都去看了,結果讓他很失望。經過上一次各縣捕快進山損失慘重的教訓,這次各縣派來的幾乎都是打雜的,真正緝拿過盜匪的捕快,少之又少。

不過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太湖縣來的居然都是熟人,是上一次進山的那批人,帶隊人自然還是張捕頭。本來張捕頭想來懷寧,可惜因爲李大人被罷官,也就不了了之。

在各縣捕快到齊之後,楊叢義召集了各縣捕頭,開了一次會,把追捕逃犯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告訴他們,並告訴大家,這次追捕行動,陳大人和安撫司非常重視,除了各縣捕快,還調集了五百兵將協助,請大家放心,肯定不會再像上次一樣損失慘重,這次的任務就是把逃犯追回來,任務完成個個都有重賞。

本來大家都還很擔心,但一聽說任務完成有重賞,個個自然都來了精神,要問清楚具體是什麼重賞,但楊叢義哪裡知道,只能告訴大家陳大人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出汗留血的人。

楊叢義是陳大人從太湖縣帶過來的親信,大家自然不會懷疑他說的話。位高權重的人不會輕易做出承諾,一旦做出了承諾,那便是一言九鼎。陳如是是安慶知軍,在他們眼裡那就是安慶最大的官,不信他還能信誰?

楊叢義先收攏了各縣捕快的人心。天柱山裡的情況,他知之甚少,進山之後情況複雜,他所能依靠的就只有同是小吏的各縣捕快。至於何縣尉和那五百兵將,他不敢有太多奢望,到時候不挑事惹麻煩就是燒高香,從高統制和何縣尉的態度,他可不相信他們不會挑事。真挑事,他也無可奈何,畢竟何縣尉是官,他是小吏。

他只能管好屬於他的捕快,其他的事輪不到他插手,也輪不到他說話。

紹興十六年,四月二十日,晴。

糧草兵馬齊備,擇吉時出發。

捕快在前,五百禁軍隨後,後面還有運送糧草物資的民夫勞役。

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很有一番氣勢。只是在老百姓看來有些奇怪,因爲在前邊開道的不是精銳禁軍,而是衙門的捕快,禁軍反而落在了後面。

出城不遠,何縣尉便派人追上楊叢義,讓他帶隊跟着嚮導走,不要自作主張。上官有吩咐,楊叢義也只能聽從。

全部人馬一路出城往西行了三十多裡後,又轉而向北行進,走走停停,不到酉時,太陽還沒落山,後方便有人趕來傳令,命就地紮營,明日再行。

楊叢義也是無奈,他們一天才行進不到五十里,稍走的快一點,後邊便有人快馬追來,讓他們就地休整,如此這般,什麼時候才能進得了天柱山。進了天柱山沒有大路,大隊行進豈不是要慢如蝸牛,要是這樣,逃犯也不要抓了,也許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結果的吧。任何簡單的事情摻雜了兩派政治爭鬥,都會變得無比複雜,對此楊叢義只能感覺到深深的無奈與悲哀。

既然傳令就地紮營,他也只能帶隊停下,尋找平坦安全的地方,讓大家開始搭起帳篷,生火做飯。

這次出來,唯一讓楊叢義滿意的地方,就是物資齊備,不像上次一樣,什麼都是自備。

一百五十人的捕快隊伍,按各縣分成了六隊,各有捕頭帶隊,行進紮營,倒也不是太混亂。

楊叢義帶的是懷寧府衙的捕快,原本的捕頭現今正跟在何縣尉身邊打下手。懷寧的捕快對楊叢義這個新來的老大並不信服,執行命令自然就不痛快。楊叢義對此也不在意,空降來的老大,立馬就讓人信服就見鬼了,楊叢義對他們也沒有太多要求,只要不逃跑不掉隊,就很好了,他需要的就是人多勢衆,不然人馬太少進了山,連浪都翻不起一個。

紮好宿營地,在開飯前,楊叢義召集來各縣捕頭,就辦案經驗來說,他就是個新手,可以說是基本沒有經驗。追兇緝盜,捕頭們的經驗應該很豐富,不然做了五年十年的捕頭,不是白做了?他需要捕頭們開動腦筋,藉助他們的經驗和智慧,集中他們的力量,依靠他們來完成追捕逃犯的任務。

衆捕頭圍坐一圈,楊叢義跟他們都認識,也就不再客套,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各位捕頭,你們辦案經驗比我豐富,大家以爲我們進山之後該怎麼展開追捕?先從哪裡入手爲好?”

衆人聽後沉默不語,不知道是沒想好,還是根本就沒有想過。

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734章 副帥釋疑第460章 集訓展示第36章 殺戮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282章 宣威軍第313章 攻陷涼山第607章 水戰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452章 點金點銀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395章 不及送別第640章 擒拿叛逆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736章 進軍忻州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618章 三戰一身第44章 伏擊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51章 挑花眼第75章 扣黑鍋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445章 建營之地第488章 蛀蟲之嫌第97章 交換第572章 中間人第46章 回城覆命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549章 一家親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16章 血案兇徒第467章 早有算計第179章 商船進港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65章 奶頭山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305章 地道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1章 穿越南宋第24章 囂張的土匪歷史背景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102章 武學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26章 跑商去第62章 道長援手第102章 武學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262章 鬥舞比武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707章 陸游北上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18章 衙門的補償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40章 擢升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718章 老道警告第323章 謀劃第46章 回城覆命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677章 大野澤第225章 拖住守軍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681章 交底第418章 暗中調查第191章 議定諸事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23章 兇犯越獄第108章 規矩第361章 畫像丟失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672章 精武軍出動第155章 大叔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