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甜茶受捧

楊叢義不覺得他們有這樣的實力。

這種情況若不加以協調阻止,最終損害的絕對是回易船隊的利益。

在進王宮面見老國王之前,他先派人回了一趟回易營地,面見陸游,瞭解交易情況。

數十天後,陸游書信來報,稱近來交易量交之前幾個月下降很快,如今船隊尚有二十餘船的貨,以現有交易速度來看,恐怕還需要四五個月時間,才能將所有貨物交易出去,而船隊並沒有那麼多時間,請使團在國都多想想辦法,最好在三個月內把貨物都銷出去,絲綢、瓷器交易量還好,茶葉銷的很差,得趕緊想想辦法。

接到書信,再加上信使沿路所見,基本可以確認確實有權貴明搶,阻礙自由貿易,對回易船隊的交易造成不利影響。

楊叢義沒有急着進王宮,此事很可能跟他較爲熟悉的阿迪拉有關,他位高權重,手裡又有軍隊,跟大宋使團和船隊也最爲熟悉,這是在別人的地盤,不得不謹慎。

於是先找了機會,將阿迪拉邀來使館,跟他聊聊遊覽法提拉的感受,而後再聊海外貿易,地中海港口見聞,以及裝船出海的大宋貨物。

當楊叢義說到裝船出海的大宋貨物售價高達大宋出售價三倍之時,對方神情頓時有些不自在起來,他以爲大宋船隊要依此提高貨物售價,然而楊叢義沒有對此多說什麼,轉而卻說道,他在那港口看到的大宋貨物還是太少了,大宋使團帶來的貨物很多,法提拉是非常富庶的地方,商賈也很多,既然大宋貨物轉手就能以三倍高價出售,不知爲何他們卻沒有來採購大宋貨物?

阿迪拉自然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

而後,楊叢義較爲委婉的告訴他大宋使團的人往來於開羅與回易營地之間的見聞,問他們法提拉軍隊嚴查過往商賈和他們採購到的大宋貨物,是不是對大宋貨物有什麼不滿意和懷疑,如果真是這樣,大宋使團可以馬上帶着船隊離開,去周圍其他國家交易。

阿迪拉當即否認,承諾他馬上就派人去核實調查。

楊叢義告訴他,如果在他們看來大宋貨物沒問題,那就給法提拉的商賈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經商環境,畢竟大宋船隊來一次非常不容易,若是船隊到了這裡,法提拉商賈買不到大宋貨物,而大宋貨物又賣不出去,船隊很可能馬上調頭就走了,估計下次也不會再來。

他的意思,阿迪拉聽清楚了,於是當即承諾,法提拉一定會爲大宋使團提供一個良好的貨物交易環境,法提拉人也一定能把他們帶來的貨物全部買走,連一個瓷碗都不會剩!

得到這個答覆,楊叢義很欣慰。

幾天後,楊叢義進王宮,又跟老國王聊到此事,二人達成共識,貿易自由,互利互惠,商稅可以多收,但收金銀錢幣就行,不能直接收貨物,不然就跟強盜沒什麼兩樣。

大半個月後,傳來好消息,法提拉的大小商賈已經可以跟大宋船隊直接交易。

楊叢義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大宋貨物運兩三百里到海邊,就能賺取好幾倍利潤,他相信法提拉的所有商賈,不論大小,都會去回易營地爭一爭,爭取分上一杯羹,賺上大把的錢。

關於陸游信中所說的茶葉問題,楊叢義也想了一些辦法,每次貴客來使館,他都是請他們喝茶,多次向他們推薦茶葉,可惜效果並不好,同是大食人,他們跟塞爾柱人似乎又不太一樣,對此頗爲發愁。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本地人對甜的食物比較偏愛,苦的、澀的、辛辣的,總之氣味比較怪異的東西,則很少食用。

受此啓發,使館再此接待來訪的商賈貴賓時,楊叢義便吩咐在茶中加上蔗糖,苦澀清香的茶水頓時就變的香甜起來。

一口入喉味道很奇妙,兩杯下肚愛不釋手,三杯喝完就不想走!

他們馬上就對茶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楊叢義拿着茶葉告訴他們,這些乾枯的葉子其實是來自茶樹,是用茶樹上最嫩的葉芽製成,是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瑰寶,健康、乾淨,並且多喝茶還能使人長壽,茶葉在大宋是最終珍貴的飲品,接待客人可以沒有好菜,但絕對不能沒有好茶!

阿拉伯人不飲酒,平常除了喝水、喝奶,也沒有太多飲品,來自東方的茶葉加糖沖水之後,香甜之氣四溢,對他們來說絕對是未曾見過的美味飲品,於是甜茶很快在高官貴族之中傳播開來。

不久之後,隨着一大批茶葉運抵開羅,在街市店鋪裡公開出售,喝茶很快在開羅中上階層流行。

伴隨着喝茶開始廣泛轉播,可以少量分批購買的茶葉,很快從中上階層傳播到普通家庭,在街市店鋪裡銷售火爆,伴隨使用的蔗糖,價格也開始上漲。

半個月後,茶葉、蔗糖的價格開始一路飆升。

來自大宋的茶葉逐漸搶走了暢銷幾個月的絲綢和瓷器的風頭,從最不受待見的東西,變成了最受追捧的每家每戶必備的物品!

一個月後,回易營地傳來消息,由於大小商賈爭相購買茶葉,衝撞營地,差點引起大難,他們不得不臨時提高茶葉售價,給狂熱的商賈降溫。

回易營地差點出事的消息傳到開羅,楊叢義馬上進宮面見老國王,說明情況,請他爲大宋商隊提供必要的保護。

兩天後,一支千人騎兵離開開羅,疾赴大宋商隊所在地,在回易營地外圍建立防區,精武軍協同防禦,防止極端狂熱的商賈因買不到貨物鬧事。

回易營地火爆的交易又持續了兩個多月,隨着船隊帶來的貨物逐漸枯竭,只剩不到兩船,宣佈暫停交易,無望的商賈才逐漸離去。

交易暫停之後,堆放在營地、海岸的本地貨物很快被統一裝船,一半兵力退回海邊,嚴密看守,這幾十船貨是要帶回大宋換錢的,回易成敗就看它們!

安排好營地和船隊防禦之後,陸游依楊叢義要求趕赴開羅。

作爲回易副使,大宋副使,陸游被楊叢義帶着,先是面見老國王,大大的吹噓了一番他的來歷,讓老國王記住了這個出身非同一般、飽讀詩書、滿腹才學的年輕人。

宴會上,陸游送給法提拉老國王的一份禮物,那份禮物是他當場寫的一副字。

楊叢義向衆人解釋說,這份禮物別看只是輕飄飄的一張紙,就算在大宋也別想用金銀買到,真正的藝術和感情是無價之寶!

經一番解釋,在宴會上展書法的大宋副使陸游瞬間被人記住,熱議和追捧,自然都是少不了的。

在隨後的赴宴與宴請中,陸游的風頭逐漸蓋過來到開羅已經半年多的楊叢義。

看來不管走到哪兒,受人追捧的永遠是飽學之士!

陸游在開羅應酬了大半個月,認識了不少人,打下了不少關係,而後開始爲船隊返航做準備,從他熟悉的商賈手中採購大批稻米和後勤物資。

隨着天氣越發寒冷,一個多月後,他便帶着採購來的大批糧食和物資離開開羅,返回回易營地。

繼續留在開羅的楊叢義則開始蒐羅各種技藝精湛的工匠,而他最想尋找的就是玻璃燒製、絲綿紡織、鋼鐵冶煉方面的頂級工匠。在他看來技術是要碰撞和交流的,唯有如此纔能有長足的發展。

鋼鐵冶煉這方面,阿拉伯人的技藝到底如何,楊叢義不清楚,但他們在玻璃燒製和絲綿紡織上絕對要比大宋強,因爲這兩類人目前在大宋幾乎找不到,玻璃沒有,棉布更沒有。

既然好不容易來了,就得帶一些比香料、香水、金銀珠寶等賺錢的東西更重要的東西回去,若只是爲了賺錢,楊叢義心裡不安,若是那樣就跟鄭和下西洋,沒有兩樣!只是賺錢和揚威,對整個東方來說,並沒有實質意義!

開羅是法提拉國都,就像大宋臨安一樣,經濟文化繁榮,離開不各行各業的手工業者,要找到他們很容易,但要找到真正高人卻沒有那麼簡單,於是楊叢義便找到阿迪拉,說他個人想採購一批玻璃,但要是最爲透明的玻璃,最好能把燒製他們的工匠一起帶來,除此之外還有鋼鐵冶煉工匠,絲綿紡織工匠。

半個月後,阿迪拉將楊叢義需要的東西和工匠全部送進了使館。

送來的玻璃確實是透明的玻璃,但並不是特別乾淨,裡面雜質還不少,透過玻璃看東西,不是很清晰,不過讓他很難受的是這些玻璃沒有一件是平整,不是瓶子便是杯子,還有不少奇形怪狀的東西,應該是用來觀賞的。

而工匠就很多了,足足有三四十人。

楊叢義毫不客氣把他們全部留下,留在使館內好吃好喝,待如賓客,這一番安排給了阿迪拉和工匠們巨大的振動,他們都沒有想到大宋使節竟然會將低賤的手藝人高高的供了起來,這在法提拉是不可想象的!

第558章 壟斷交易第57章 前門寺第751章 罷兵回撤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49章 囑託第102章 武學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780章 金軍計議第602章 挑戰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28章 隱情第619章 詳細信息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16章 血案兇徒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36章 殺戮第572章 中間人第96章 傳訊自救第736章 進軍忻州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618章 三戰一身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293章 水攻之計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306章 順利撤退第274章 我全都要第449章 分化從衆第251章 都別閒着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100章 分鍋大會(上)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315章 破局之計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681章 交底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645章 時機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647章 謀劃益都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73章 小舅子分糧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750章 攻擊臨潢第678章 奪取歸德府第97章 交換第398章 驍騎軍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767章 明覆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356章 驚退羣匪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94章 各有心思第71章 忠義盟第561章 香水賣誰第81章 重生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583章 引誘反叛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10章 提刑查獄第284章 清塵的煩惱第170章 都不乾淨第59章 夜半蛇影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434章 怨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683章 難題第615章 秘密禁令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495章 新建三軍第284章 清塵的煩惱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40章 消失的捕快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61章 飛蛇第73章 小舅子分糧第723章 河間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