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要鐵不要錢

“哦,李某冒昧問一聲,楊掌櫃船隊的一年能賺取多少利潤?”李石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

“不瞞李先生,船隊只是我整個生意的一部分,每年都會來辰州、遼陽一次,以貨易貨,而後運回登州、密州或是宋國售賣,能賺到的利潤不會少於五十萬兩白銀。”談起利潤,楊叢義說的十分隨意。

“楊掌櫃還真是了不得,宋國的貨能送到遼陽來,遼陽的貨能運到宋國去,這種本事可是少見,李某佩服!”李石忽然將臉上的笑容收斂起來,神色一正。

“哪裡哪裡,不過是下的本錢大,送得禮多,分的利多,一起賺錢,一起做生意。等聚在一起的人多了,這生意就不再是我一個人的生意,也是大家的生意,不論官場怎麼變,都會有我一條商路,畢竟賺的錢也是大家一起分,若是商路斷了,我賺不到錢,大家也就分不到利潤。生意成與不成,很多時候其實也就是一句話的事,一句話就能賺到大把的錢,誰不願意成人之美呢?”楊叢義侃侃而談,臉上神色越來越輕鬆。

“楊掌櫃捨得散財,難怪你的貨物能通行南北。你想在遼陽府做生意,於我而言,我自然是歡迎的。可你也知道留守大人是皇室宗親,根本就不缺那幾萬兩黃金白銀,分利潤,於留守大人而言並沒有吸引力。”李石說着說着音量開始降低。

楊叢義神色微變,隨即低聲問道:“但不知大人需要什麼?楊某盡力給大人找來就是。”

李石盯着楊叢義,沉默了片刻,方纔低聲道:“遼陽府是金國東京,在金國的地位非同一般,因爲它承擔了一項重要差事,那就是鑄錢,每年要爲朝廷鑄造幾十萬枚錢幣,而遼陽本身並不產鐵,這幾年朝廷要求的鑄錢數目一再增加,逼的百姓把鐵鍋都熔了,更別說割草切肉的刀具,本地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留守大人爲此頗爲頭疼。若是你能爲留守大人解決這個難題,別說在遼陽府開一個商鋪,就是十個也沒有問題,而你賺到的錢也不會要你一分!”

“鑄錢?”楊叢義大驚,趕緊搖頭道:“李先生,私鑄錢幣是重罪,我雖是商人,唯利是圖,但這觸犯律法的事可從來不敢做,連想都不敢想!”

“楊掌櫃想岔了,我怎麼會讓你私鑄錢幣。也怪我方纔沒說清楚,我是想說鑄錢需要鐵,而遼陽不怎麼產鐵,以前鑄錢的目數不大,勉勉強強也能完成差事,這兩年朝廷要遼陽府鑄造的錢幣翻了好幾倍,沒有鐵,實在沒法完成朝廷交代的鑄錢任務。因此,我是想讓楊掌櫃幫忙解決鑄錢的鐵的問題,若是每年能給遼陽府運來十萬斤鐵,就能幫留守大人解決最麻煩的問題,在這兒開商鋪完全不成問題,甚至還能跟你一起做生意,你的船隊不是在這兒換牛馬嗎?牛馬這種吃草長出來的東西,我們多的是,只要能爲留守大人分憂,每年可以給你一大批,換錢之後五五分成都沒問題!”李石唯恐對方拒絕,趕緊解釋拉攏。

“哦,原來是需要鑄錢的鐵,不是要我親自鑄錢啊!這我就放心了。”

楊叢義輕輕呼了一口氣,而後仍然十分爲難的說道:“鐵自古以來就是朝廷專營,想要私下弄到鐵很不容易,一旦被抓到現行,也是要入罪的。楊某跟各地官府的關係雖然還不錯,但要弄到鐵,恐怕也不容易,況且是十萬斤這麼大的數目。不過,既然李先生開口了,鑄錢的鐵我會盡力弄到,但十萬斤太多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辦到,若是減半,說不定我還能試一試。”

“楊掌櫃說的不錯,鐵確實不是很容易就能弄到的東西,不然也不會讓留守大人頭疼不已。這樣吧,我也不說十萬斤了,每年六萬斤如何?”李石稍稍猶豫了一下,便同意縮減鐵的數目,但他仍然希望能多要一些。

“李先生,五萬斤確實已經是極限了,再多的話,光我上下打點的錢恐怕就要比在遼陽府開商鋪能賺到的錢還要多出好幾倍,我是做生意的,這種明顯太虧本的買賣,很難長久。”楊叢義語氣堅定,堅持減半。

鐵是很重要的國家資源,大宋雖然不是很缺,但也絕對不會富裕,不然也不會有‘家中藏錢兩萬貫,一年不交易便沒收’的規定,所以能少送一點,儘量就不要多送,不然到最後,對方的胃口大了,恐怕難以收拾。

“好吧,那就五萬斤。只要你能把鐵運到遼陽來,你的商鋪在遼陽就沒人敢動,與此同時,我們也會給你一批牛馬,讓你運到南方去售賣,所得五五分成。要是沒問題,兩天之後,我帶你去見留守大人,將此事定下來。如果見過留守大人之後,你不能遵守承諾,那你的船隊以後就別想來遼陽了!”李石沒有太多猶豫,馬上點頭,同時還不忘警告楊叢義。

“李先生放心,俗話說的好,事無信不成,商無信不興,我是生意人,歷來最重諾言和誠信,一旦許諾,不論如何都會遵守諾言。今年沒時間準備了,船隊也只能南下,不能北上,明年六月之前,一定會把五萬斤鐵送來遼陽。”

“六月太晚了,最遲四月!”李石此話說的似乎沒有商量的餘地。

“那行,我儘量在南風一起的時候就把貨送來,船隊受天氣影響很大,如果晚上十天半個月,李先生不會怪罪吧?”

“天氣如何確實無法掌握,最遲四月中旬,絕對不能再晚了!”

“多謝寬限!”

“兩天後,巳時,你去靜寧寺找我,我帶你面見留守大人,經大人首肯之後,把此事確定下來。”

“多謝李先生,後天我一定準時到達!”

議定正事,留了信物,二人沒有過多停留,很快離開那個酒館。

楊叢義從李石的訴求中隱隱約約猜到一些東西,他要鐵很可能不是爲了鑄錢,而是爲打造兵器,但也不能排除鑄錢的可能,完顏亮不會輕易放過同宗人,不然也不會大老遠從燕京派一個副留守過來鉗制完顏雍,故意給他找麻煩也說不定。

完顏亮南下,遼陽後院必須起事,不然大宋軍隊根本擋不住。

據楊叢義所知,在歷史上,完顏亮南下之時,大軍剛到長江邊,還沒來得及渡江,便接到遼陽留守篡位的消息,因此纔會急中出亂,致使南侵江南之事功敗垂成,被叛軍殺死在長江邊。

但在此時的歷史進程中,有些事不知是否會有變動,若完顏雍未在遼陽起事,或是起事太早被完顏亮所滅,又或是起事時間晚了一兩個月,完顏亮渡過長江,那麼結果便會改變,江南必定擋不住完顏亮的鐵騎大軍,臨安淪陷,大宋與滅亡並無區別。

所以,要想完顏亮兵至長江邊,但又不至於攻破長江天險,身在遼陽的完顏雍就必須在完顏亮到達汴京,帶領大軍動身進逼淮河之時起事登基,時機要把握的十分精準才行。

而完顏雍是不是會篡位登基,楊叢義目前並不清楚,李石只是在要鐵,縱使給他十萬斤鐵,也打造不了多少弓箭、兵器和甲冑,裝備不起來多少軍隊,這點軍隊別說起事去燕京奪取皇位,能不能從遼陽到達燕京都成問題,實力對比懸殊,他們自己肯定清楚,憑他們自己起事,那就是作死,何況遼陽府的權力還在副留守手裡。

所以,完顏雍到底會不會篡位還真不好說,也許得給他們一些暗示,或是逼一逼他們。

能給完顏雍威脅的,除了完顏亮,別無他人,而能讓他害怕的,除了死,估計也沒有其他事,遼陽副留守高存福來自燕京,必然是受完顏亮指使,來此的目的說起來是監視完顏雍,也許最終目的就是抓一抓他的把柄,而後將他置於死地。

那麼多高存福對完顏雍來說就是完顏亮的耳目和爪牙,若高存福顯露出要弄死完顏雍的意思,完顏雍應當不會坐以待斃,也許就可以利用高存福來逼一逼他,在他心裡種下叛逆的種子。

打定主意,楊叢義便親自吩咐在遼陽多年的精武軍探子,讓他們收買一些人接近遼陽副留守高存福,最好能打進他家裡去,盯住他,打探有關他的一切消息!

兩天後,楊叢義如約來到遼陽城東的靜寧寺。

這個佔地不知多大的寺院,正門被一對衛兵守住,三丈之內,無人靠近,當然除了楊叢義,周圍一里都看不到其他人影。

遞上信物,說明事由,確認楊叢義身上沒帶武器之後,兩名衛兵將他帶進庵內一間偏僻、安靜的房間。

早已等在房內的李石,趕緊招呼他坐下,告訴他留守大人見完母親,就會來這裡與他見面,請他耐心等待片刻。

在等待完顏雍期間,楊叢義嘗試從側面向李石瞭解副留守高存福與完顏雍的關係。

第195章 人員協調第467章 早有算計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68章 切磋試技第189章 喝風受冷第60章 逃命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446章 江口村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432章 召集令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552章 成立造院第611章 駁斥第164章 囑咐參軍第759章 奪取平州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203章 百船離港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627章 敵軍異動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519章 進駐流求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30章 心裡有數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123章 送別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228章 敵軍來襲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262章 鬥舞比武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6章 偷雞道長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362章 兇案現場第485章 問話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457章 思想準備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260章 邀請赴宴第142章 考察船廠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271章 礦石作畫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第327章 殺敵萬人第108章 規矩第248章 離開孤島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557章 開羅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459章 從軍歌第88章 意料之外第481章 應對之策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672章 精武軍出動第251章 都別閒着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99章 燒光了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5章 結案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499章 紛紛離營第662章 幫扶信任第35章 誘餌第37章 狼王之死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678章 奪取歸德府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122章 爭議第345章 精明的掌櫃第513章 當有作爲第545章 收復島嶼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778章 金軍無懼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184章 親訓新軍第612章 請纓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