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放權

北定十二年臘月二十九,除夕前一天,大宋北伐軍終於將燕京城清理乾淨。

清理過後,整個燕京城裡除了大宋北伐軍將士,再無其他人,沒有俘虜,沒有平民百姓。

除夕當天,御駕親征來到幽燕之地的大宋皇帝趙昚,帶着文武百官和全體北伐軍中高級將領在城外南營高臺祭天,向太祖、太宗及歷代先皇稟功報喜,告知先輩,大宋已經收復幽燕,三年之內還將收復雲中,以完成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百年夙願!

祭天之後,趙昚率文武百官和北伐軍中高級將領從南城門,緩步進入燕京城。

當晚設宴,君臣共賀,熱鬧非凡。

第二日,也就是大年初一,行營朝會,趙昚當衆忽然宣佈封賞,封北伐統帥楊叢義爲燕王,食實封幽燕兩萬五千戶,加官太保!

趙昚此語一出,文武百官皆驚。

不等其他人反對,楊叢義第一個站出來推辭,並表示反對,堅決不受。

楊叢義推辭反對,百官馬上附和,稱此事尚需考慮,即使要封賞也該回到汴京之後再行封賞,此地貧瘠簡陋,匆忙之下難有莊重儀式。

趙昚似乎心意已決,一一將羣臣駁回,表示楊叢義功勳蓋世,必須得此封賞。

楊叢義堅決推辭,甚至以辭官相威脅,情緒異常激動。

結果急火攻心,舊傷復發,當着文武百官和趙昚的面,倒在朝會之上。

楊叢義一倒,被送出去診治,關於他的封賞爭論方纔降溫。

楊叢義已經五十多歲,早年受傷較多,並沒有完全康復,加上這幾十年也沒有多少時間好好休養,北伐以來喝風受冷,作息不規律,勞力費神,舊傷復發也在意料之中。

只是沒人能料到,楊叢義這一病倒,半個月都沒能好,隨行御醫日日診治開藥熬藥,也無半分好轉,一籌莫展。

軍不可一日無帥,雖然燕京城已經奪下,幽燕地區大部分土地收復,但北伐之戰並未結束,來州、錦州方向北伐軍與金軍仍在交戰,燕京北邊的羣山之中、關外草原上金軍仍然沒有放棄救援燕京,至今還在虎視眈眈,而北伐軍卻無力在冰天雪地裡繼續向北邊的羣山進攻。

北伐軍還有很多任務需要完成,幽燕周邊的羣山中還有不少州縣,不把這些地方收復,掌握在大宋手中,金軍便能隨時從草原殺進一馬平川的幽燕。

所以在楊叢義病倒半個月,仍然不見好轉的情況下,趙昚決定任命殿前司都指揮使章嵩暫代北伐軍大元帥之職,節制燕京地區二十萬北伐大軍。

正月二十日,趙昚決定改年號爲北興,詔命從燕京城行營送出,一路向南傳遞。

同月二十三日,暫代北伐軍大元帥的殿前司都指揮使章嵩向趙昚建議,朝廷應該馬上乘勝收復真定府,殲滅盤踞在真定府一帶的金軍。

意氣風發的趙昚,接受了殿前司都指揮使章嵩的建議,命他統兵十萬,一個月之內拿下真定府。

臥病中聽聞這個消息的楊叢義當即讓人帶話給趙昚,告訴他此時不可發兵攻打真定府,當以早前定計,勸降那七萬金軍精銳。

然而,趙昚並沒有聽從楊叢義的建議,只是帶話讓他好好養病。

兩天後,正月二十五,殿前司都指揮使章嵩親率挑選出來的西營、南營、東營十萬北伐軍從燕京出發,經涿州南下真定府。

北伐大軍南下之路十分順利,二月初三,兵不血刃佔據保州,此地距離真定府不足三百里,如果順利,六天之後大軍便可抵達真定府城下。

然而,就在章嵩以爲金軍應該躲在真定府不敢應戰之時,疏忽大意的北伐大軍在保州以南四十里外的陽城附近遭遇金軍騎兵埋伏。

一場混戰,北伐軍損兵近萬,最終卻只能目送金軍騎兵順利撤退。

若說這一場失利,對北伐軍士氣傷害不算大,那麼兩天後在望都縣再次遭遇埋伏,又損兵近萬,對北伐軍士氣的打擊就不得不重視了。

然而,章嵩卻並不這麼看,他認爲金軍之所以採取偷襲和埋伏的策略,而不是正面迎戰,正是因爲金軍士氣不高、作戰信心不足,北伐軍應當加快行軍速度,直接進攻真定府,迫使對方正面接戰。

軍中高級將領紛紛提出異議,表示應該穩紮穩打,步步推進,配合大名府方向駐守的十萬大宋精銳,兩面夾擊。

但章嵩駁回了衆將領的建議,堅持速戰速決,直奔真定府。

衆將無奈,雖然不滿,卻也毫無辦法,只能聽令行事。

二月初八,八萬餘北伐軍在定州以南的高蓬鎮沙河附近再次遭遇金軍埋伏偷襲,一場大戰下來,北伐軍又損兵一萬有餘。

當晚便有士兵逃離營地。

此後兩天,士兵逃離一發不可收拾。

短短兩天時間,兩萬多士兵無影無蹤,從燕京城出發的整整十萬大軍,還沒到真定府城下,便損失一半兵力。

仗已經沒法打了,各軍將官集體反對,堅決不再繼續前進。

章嵩雖然是北伐軍大元帥,可他只是暫代,本身在北伐軍中就沒多少威望可言,衆將聽令不過是看在北伐軍大元帥這個職銜,如今接連決策指揮失誤,損兵近半,將士悍然反對也是情理之中。

當兵打仗是爲了吃飯升官,可不是爲了送死,章嵩幾天時間便葬送三萬將士性命,跟着這樣的統帥指揮官打仗,還不如回家種地。

北伐軍將士不聽令了,章嵩也毫無辦法,他本想找幾個典型斬首示衆,以示軍威,但遭到幾乎所有將官反對,到最後他的命令根本傳達不下去。

無奈之下,章嵩只能妥協,聽從絕大多數將領的建議,率五萬殘軍返回定州,築城防守。

與此同時,向燕京方向遞送軍情,請求朝廷派兵增援。

軍情送回燕京,得知不過短短十天便損兵五萬,趙昚憤怒之餘很快冷靜下來,

章嵩雖然忠心,能守好都城,帶好宿衛軍,但並不是適合領兵打仗,因爲他根本就不具備這種能力,也沒有多少真刀真槍的打仗經歷,此次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要怪就怪趙昚自己任人唯親,任人不明。

怎麼挽回敗局,纔是當務之急,是繼續攻打真定府,還是回軍燕京,這是一個問題,該如何決策,趙昚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

同時他也明白,在打仗這種事上,找文官商量是沒用的,他們除了添亂,並沒有多大用處,因爲最終要上戰場的跟金軍拼死搏殺的不是他們。

楊叢義一病不起,稱病不出,不再理北伐軍之事,趙昚對他的想法很多。

原本不想再爲北伐軍事徵詢他的意見,也不想再聽從他的建議,但前方戰局不順,眼下也不知道該用何人,趙昚便不得不去看望病中的楊叢義。

到了楊叢義暫居的府中,親自來到他的病牀前,探望他的病情,趙昚跟聊了一會兒,硬是忍住沒有提攻打真定府失利之事。

不想楊叢義卻當先提起,說他雖然舊傷復發,臥病不起,但還是很關心真定府戰局,再次建議不要動用武力,強行攻佔真定府,順便打聽最近戰況。

趙昚就坡下驢,告訴楊叢義,十萬北伐軍攻打真定府很不順利,章嵩並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也不具備野戰能力,不到十天時間,接連吃敗仗,十萬大軍死的死逃的逃,如今還剩五萬軍隊,退守定州,築城防守。

楊叢義沉默良久,然後說既然已經動武,就沒有退兵的道理,到了定州,就守在定州,應該一步步壓縮真定府金軍活動空間,以打迫降,用不了一年,困居在方寸之地的六七萬金軍只能投降。

趙昚認同楊叢義的建議,接着說章嵩不適合統領節制北伐軍,打算讓他回來繼續掌管殿前司、掌管宿衛軍,問楊叢義何人可以接管北伐軍。

說實話,這個問題楊叢義很早之前就已經考慮過,現在趙昚這麼問,他倒不好匆匆作答。

考慮良久,楊叢義告訴趙昚,北伐軍兵力很多,讓任何一個人掌管,對朝廷來說都不合適,在軍中也很難服衆,建議將河間府以北的北伐軍分成三部,各自負責一個戰場。

南營、東營以明覆爲元帥,向南配合大名府對真定府作戰。北營、西營一部以姚昶爲元帥,對燕京西面和北面作戰。西營一部、平州、來州北伐軍以羅聰爲元帥,對錦州、興中府、大定府作戰,如果時機合適,也可與大宋水軍東西夾擊遼陽府。

楊叢義將心中所想合盤托出,至於趙昚會不會同意,這就不是他考慮的問題了。

趙昚聽後果然沒有立刻表明立場,沒有認同,也沒有提出異議。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之後趙昚囑咐楊叢義好好養病,爭取早日康復,方纔起身離去。

當天晚上,趙昚就楊叢義給出的三個人選、三個戰區思慮了好久,又找來參與過收復河東之戰懂些軍事的辛棄疾,就楊叢義的建議問了他的建議。

辛棄疾思慮之後表示贊同,他說楊大人所說的三個戰區都十分複雜,能分開最好,如若合一,恐怕三個戰場都很難兼顧,至於三個戰區元帥人選,他也覺得比較合適。首先他們都是能征善戰的高級將領,有獨領一軍打勝仗的能力。其次,他們三人在北伐之戰中都立下大功,如今已經拿下燕京城,就該及時擢升重用,以免將士寒心。

兩天後,趙昚頒下詔令,任命明覆爲燕京南部戰區元帥,統帥七萬大軍對真定府作戰,任命姚昶爲燕京西部、北部戰區元帥,統帥六萬大軍對西部、北部作戰,任命羅聰爲燕京東部戰區元帥,統帥五萬大軍對東部錦州、興中府、大定府作戰。

同時下令召回章嵩,解除其北伐大元帥之職。

幽燕地區的戰局,從此進入新階段,但跟楊叢義已經沒有多少直接關係。

第66章 宋頭領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94章 各有心思第123章 送別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260章 邀請赴宴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662章 幫扶信任第592章 大勝憂心第565章 推廣香水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671章 潰逃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738章 招降平陽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527章 總管府第35章 誘餌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68章 切磋試技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511章 徇私之憂第493章 埋顆種子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738章 招降平陽第209章 學習劍術第48章 議政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680章 北上興仁府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634章 盡在掌握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51章 挑花眼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84章 又起爭鬥第164章 囑咐參軍第19章 都是餬口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11章 漏洞百出第28章 隱情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547章 大有收穫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501章 回家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95章 慘敗而歸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14章 冤屈得雪第120章 遇襲第506章 無子之惱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579章 戰和逃第680章 北上興仁府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681章 交底第734章 副帥釋疑第748章 家事第107章 通名報姓第48章 議政第607章 水戰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103章 初入臨安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326章 箭雨箭牆第680章 北上興仁府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211章 出使安南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640章 擒拿叛逆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742章 內庫餘錢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23章 兇犯越獄第754章 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