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戰備公路
不管怎麼不確定,在春天來臨之前洪濤總算把基礎工作搞完了。官場上,自己在大名府路至少佔了三分之一的話語權,只要不過分觸碰憲司和漕司的利益,他們不會再來找麻煩。
在民間第一步也邁了出去,小四十萬畝耕地完全夠當示範田用。只要第一批跟着自己種植白疊子花的農戶到了秋天能得到滿意的收穫,立刻就會有地主向自己這邊靠攏,誰和錢有仇呢?
在工業方面煤鐵礦都是現成的,各工坊也都建好開工了,雖然產量還比不上渭橋鎮,但只要別馬上開戰,滿足新軍基本裝備需求沒問題。
金融方面成績一般般,主要是大名府路原本的商業就不是特別發達,也無法另闢蹊徑搞太多經濟改革。目前只有大名府銀行正式運營,紫菊帶着綠荷和那些猶太人除了發放農業貸款之外,還打算在開春之後把存款業務也弄出來。
化工產業進步更大,高俅真的從貪官蛻變成了有理論還有實際轉化能力的化學工程師。在王五他們的幫助下,化肥廠已於正月進入了量產。
玻璃作坊也沒落下,甚至還抽空在山間空地蓋了一座半畝大的玻璃暖棚,繼續種瓜果蔬菜,專供帥司大人那張饞嘴吃。
最讓洪濤滿意的還不是化工產業的進步,而是造船業的起步。混凝土船已經被海商們正式投入了運營,除了那艘船底根本沒加竹筋鐵骨的大船沉沒之外,至今還沒出現船毀人亡的情況,牢固度還算經受住了考驗。
而溫家父子利用一冬天的時間從苦役犯中訓練出來了五十多名學徒工,有了足夠的人手,只要天氣一回暖,造真正大木船的計劃就可以開動了。
不管自己能不能入海化蛟龍,洪濤本能的更喜歡海洋。有了船,哪怕自己上不去,心裡也有一種踏實的感覺。
和這些方面比起來,軍事發展好像有點慢。野戰醫院倒是建立起來了,可當地人還未接受這種聞所未聞的醫療手段,害的王十八沒事就帶着醫生護士去街上擺攤免費治病,和賣大力丸的有一拼。
現在洪濤手中能用的新軍不足七千,沒有預備役,再想擴大規模就得打禁軍的主意了。洪濤不覺得現在就轉化禁軍是好時機,新軍的訓練週期在半年左右,太早練出來也沒用,白白耗費錢糧不說,還容易被朝廷裡的有心人算計。
到時候自己耗費了大量財物和精力訓練出來的軍隊,很可能是替別人做了嫁衣裳。如果他們會用也成,就怕拿新軍還當原本的禁軍,那樣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會白白給遼人送裝備,成運輸大隊長了。
到底該在何時把新軍規模擴大到可以拿回幽雲十六州的程度呢?洪濤覺得最後一年比較合適。之前這一年多的時間要玩了命的發展河北路的農業和工業,順便再把商業帶動起來,爲將來的大筆花錢打好基礎。
十萬新軍,這是神宗皇帝給自己的最高權限,也是皇帝能供養的起的極限,而且還無法持久。一旦成軍就必須馬上投入戰爭,速戰速決,否則不用遼國打,這十萬吞金巨獸就得把北宋的財政拖垮。
以洪濤的雞賊性格,能用五萬的絕不用十萬,目前到底需要多少新軍自己心裡還沒譜呢,一切得等富姬和王十收集遼國南京道和西京道的駐軍情況而定。
另外還有一件事兒也得抓緊幹,那就是道路。要想富先修路,想打仗同樣也得修路。河北兩路的道路情況蔣二郎的特種兵已經探索差不多了,總體情況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爛!
越靠近邊關地區就越爛,但這種爛不像湟州的道路是因爲地形複雜難於修建,而是有人故意爲之。若不是蔣二郎的忠誠度不用考慮,洪濤都覺得他是在故意騙自己。
河北地區別看平原居多,但交通並不發達,南北貫通的主要道路只有兩條。西邊一條叫太行東麓驛道,開封西行從孟津渡過黃河再向東進入河北地區,然後折北沿着太行山腳一路進入遼國境內。這條路比較繞遠,山路居多,大隊人馬通行不易。
東邊這條路位於河北中部,從開封出來先奔澶州,北上大名府度過黃河,然後一路從雄州或者霸州出關,叫宋遼驛道。
這條路沿途經過的河流比較多,但地勢平坦相對寬闊,距離還短,比較適合大部隊穿行。遼國南下時多會選擇這條線,很少從西線突破。
這也是大名府的戰略意義所在,它就是要鎖死開封北面的門戶,如果此地被突破再往南就無險可守了。
有居住在河北、山東一帶的讀者可能會說了,還應該有一條路,就是再往東的滄州,順着沿海平原地區直插山東,不是照樣能南下嘛。
這個辦法明清以後可以,放在宋代真不成。不是遼國人傻,有平原不走非去強攻大名府,而是此時的滄州到處都是河流和沼澤地。北宋朝廷還嫌不夠,又挖了好多人工池塘,幾乎都連成片了,別說是騎兵,步兵都很難通行。
所以說根本沒有東邊沿海的通道,在泰山以北的地區,想帶領大部隊南下只有上面說的兩條路。
難道說北宋朝廷重視了半天,連兩條僅有的戰略公路都修不好嗎?洪濤最初也是這麼想的,富姬給出的答案讓他立刻有點哭笑不得。
不是修不好,而是故意不修,目的只有一個,增加遼國騎兵南下的難度。爲了這個目的,北宋君臣們可算挖空了心思,想出來的辦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都絕了。
在宋遼對抗的白溝河(後世拒馬河)第一線,北宋禁軍依靠堅固的寨堡進行防禦。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寨堡連成了串,一旦遼人小股部隊來犯,相鄰的幾個寨堡就一同出兵,依靠數量優勢對抗。
要是遼國大部隊來了就依靠寨堡固守不出,遼軍不善攻城,若繞道而過就伺機以騎兵騷擾其後路。
遼軍衝破了第一道防線之後,碰上的不是第二線駐軍,而是連綿不絕的人工林和池塘,這時纔是宋軍真正戰鬥的開始。
騎兵大部隊沒法順利通過這種地形,只能下馬先派人砍樹填土,或者用重兵攻擊把守着有數幾條道路的城池。前者挺費勁的,樹林太密池塘也太多,沒有土方作業訓練的契丹牧人幹這種活兒效率不高。
後者也不輕省,北宋軍隊據城堅守以逸待勞,前後左右都有友軍遙相呼應,遼人又不善攻堅,時不時還會遭到當地鄉兵弓手的偷襲。
這時遼軍已經失去了機動能力,比步兵強不到哪兒去,就算能突破這百十里的障礙帶也是強弩之末。
勉強衝到大名府以北,根本沒力量再打一場大規模攻堅戰,後勤也沒法保證,只能劫掠一圈趕緊趁着宋朝禁軍沒有調動到位撤退,跑晚了就會有大損失。
聽上去這種防禦方式很笨、很蠢,一點主動權都沒有,但以北宋軍隊目前的作戰能力,想在平原地區擋住大規模騎兵攻擊也只能這麼幹,且做的非常成功。
既然大的戰略方針就是用戰略縱深一點點消耗敵人的銳氣,河北路所有的建設也必須服這個戰略,道路就是這麼變爛的。
從大名府往北一直到雄州邊境七百里左右,到河間府這四百里路的驛道還算勉強可以通車,過了河間府之後到雄州的二百多里路就慘了。
不下雨時坑坑窪窪,幾乎沒有一尺是平的,只要一下雨立馬就變泥坑。這些泥還不像湟州的土路是沙土成分居多的稀泥,而是又粘又滑的膠泥。多牛逼的車皆不可行,估計就算把後世的四驅越野車開來,換上泥地胎,也是趴窩的命。
如果富姬說路不好走,肯定就是不好走。她的駝隊這幾年快把北部邊境走遍了,對路況非常有發言權。幸虧駝隊裡白駝比較多,可以代替車輛揹負貨物,否則她在春末、夏季、初秋這段時間也無法順利通行。
把路弄的這麼爛確實能給南下的遼國騎兵增加困難,可這麼一來向前線運送補給也會很麻煩。
沒錯,就是很麻煩,每年爲了這件事兒當地官府會僱傭大量民伕,採用肩挑手擡的方式通過這片防禦帶,把補給品運到前線。
北宋朝廷也是被逼急了,乾脆玩起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和遼國拼人力資源。
你馬多我沒轍,但咱人多,用這個辦法抵消掉你馬匹的優勢,雙方基本就處於均勢了。你南下不了我也北上不了,就這麼耗着吧。
這種策略用在戰略防禦時無可否非,換成洪濤指揮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但現在神宗皇帝要北伐,再這麼玩就不合適了。
沒有暢通的道路,遼國是無法快速南下,可自己的新軍也沒法順利北上,所以修路就被正式提上了日程。隔離帶以北的道路可以先緩一緩,但從大名府到河間府南這四百多裡宋遼驛道必須先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