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謀利州

望着在軍士的帶領之下離開的冉氏兄弟,我不由暗鬆了一口氣。

冉氏兄弟對西川、對大宋甚至對整個世界都有極爲重大的意義,因爲有他們纔有被稱作“上帝折鞭之處”的釣魚城,有了釣魚城纔會有蒙哥戰死釣魚城,有了蒙哥戰死纔有蒙古十餘年的內鬥,有了蒙古十餘年的內鬥大宋纔有了喘息的機會,歐、亞、非衆國同樣也有了喘息的機會。有人曾說,如果沒有釣魚城的殊死抵抗,如果沒有蒙哥之死,那麼征戰在外的蒙古王公也就不會回國爭位,蒙古的西征也就必將繼續,這樣的結果就是:歐、亞、非各國極有可能被乘勢徵滅。

我不知道剛纔若是冉氏兄弟一氣而走的話,那麼歷史將會發展成什麼樣,也不知道我是否會因此而成爲歷史的罪人。我只知道他們若是一去不復返的話,那麼釣魚城的建造者將變成我鄭言。雖然我對冷兵器時代的軍事建築一竅不通,但到了那時也只好硬着頭皮撐着了,誰讓我不會玩政治呢!

假若以政治的角度來看,我剛纔的做法無疑是十分錯誤的,因爲那是在拿西川乃至是整個大宋的安危作賭注(歐、非的事我可沒興趣管)。但我沒有辦法用那些與自己一起同生共死的戰友爲代價,哪怕這種代價不是他們的生命而是他們的尊嚴。

“大人適才所說的沿山築堡,還有合州釣魚山卻是何事?”待冉氏兄弟走後,徐敏子上前疑惑地問道:“爲何置使大人只說上這兩句話,自負如斯的冉氏兄弟便會對大人如此敬服?”

“那便是冉氏兄弟之所長了。”我轉頭說道:“冉氏兄弟專研建築之術,他二人此來便是欲在釣魚山上建築一堅城,以之對抗蒙軍。”

“建築一城便欲與蒙軍對抗,真是不自量力。”聞言王堅不由冷笑一聲道。

“王兄!”聞言我皺了皺眉說道:“文人並不似你想像般的無用,曹友聞曹將軍也是一位文人,還不是屢敗蒙軍?曹將軍最後戰死陽平關,英雄氣慨哪一點比不上武人?這冉氏兄弟也是有真才實學之人,王兄日後便知鄭言所言不虛。若王堅還信得過鄭言,此後便勿對此事心存芥蒂,對他兄弟二人心懷成見了。”

“是。”聞言王堅命露慚色道:“確是屬下不對,大人放心,屬下知道怎麼做了。”

“大人說冉氏兄弟有真才實學,難道大人也以爲冉氏兄弟所築的堅城能抵抗蒙軍不成?”徐敏子聽出了我話中的弦外之意,不由更加疑惑地說道:“大宋也不乏堅城雄關,但在韃子的鐵騎之下卻是不堪一擊,是以屬下以爲:戰,非城之過也。”

“鄭言當然不會以爲只一城便可力抗蒙軍了。”我搖了搖頭,不答反問道:“不知今冬宋、蒙合軍進攻成都之戰,兩位可有得到什麼教訓?”

“教訓?”聞言徐敏子不由奇道:“屬下只聞自敗中汲取教訓,此番我等卻是大勝,爲何還要……”

“大人說的可是成都?”王堅說道。

“不錯。”我點了點頭,望了王堅一眼,說道:“若蜀道天險盡在我等手中,且宋廷又不與我等爲敵,那麼以成都做爲西川的政權中心自然是可行的。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若我等還以成都爲政權中心,則無論是宋還是蒙,他們若想對西川用兵,便可揮兵直指成都,讓西川其餘各城都處於無指揮狀態之下。”

“可是……”王堅不解地問道:“大人不是取了劍門關了嗎?有了劍門關,蒙軍又如何能夠南下?”

“劍門關也並非是毫無弱點的。”我轉身對徐敏子說道:“徐統領的萬餘武衛軍駐紮在此地數日,想必深知其弱點吧!”

“劍門關的弱點便是水源。”徐敏子點了點頭說道:“此處只有一口水井,且出水不多,離劍門關最近的水源也在八里之外。如今我等萬餘人還能駐紮在此地,是由於冬季可以融冰化雪,若是在夏季,此地只怕最多隻能駐紮兩千餘人。”

“原來如此。”王堅恍然道:“如此說來,這蜀道還是不穩當。若蒙軍使人日夜來攻,不讓守軍休息,便是攻破不了此關,累也要將這兩千守軍累死了。”

“那麼大人的意思是……”

“建釣魚城。”我毅然說道:“然後將成都府遷至釣魚城,當然,這還要有十餘萬的百姓隨成都府一同遷入才成。”

“大人。”聞言王堅不由倒吸了一口氣,說道:“這十餘萬人的遷移可是非同小可,其它的不說,只是要建造那十餘萬人居住的房舍,所需的銀兩便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這對於現今經濟窘迫的西川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

“王統領所言不差。”徐敏子贊成地點了點頭,皺眉說道:“何況我等還要在釣魚山上建城,想來建造此城也要耗上不少人力物力,如此西川的其他地方則必然會有良田因無人耗種而荒蕪。這便好比隋唐建造大運河一般,只怕蒙軍還未來攻,西川便會因此而垮了。”

“我等可以召集難民至釣魚山築城。”我想了想說道:“難民本就無家無地,將他們遷至釣魚山築城對西川影響不大,我等再許以其釣魚城內外的良田作爲報酬,如此便無須多少銀兩了。”

“此法雖是可行,只是……”王堅想了一會兒,才搖頭說道:“倘若建造此城需難民兩萬餘人,耗時一年,則這兩萬餘人一年所需的糧食便不是一個小數目!”

“所以我等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利州了。”聞言我笑道。

“利州?爲何是利州?”王堅與徐敏子兩人全都不解地朝我望來。

“爲何不可以是利州?”我笑着一攤手道:“汪世顯已逃至宋境,其要繞過西川回蒙卻不是十天半月便能辦到的。此時駐守利州的一萬羌軍想必已是羣龍無首了,鄭言要取利州又有何不可?”

“自然是可取!”王堅疑惑道:“只是,不知取利州與釣魚城又有何關係?”

“兩位統領難道忘了,大宋送給汪世顯四萬大軍過冬的糧草不成?”我呵呵一笑道:“如今汪世顯既已不用,我等何不將其取回?”

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4章 練兵第24章 陰謀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4章 水調歌頭第42章 形勢第49章 思想鬥爭第2章 驅狼吞虎第20章 李寶第4章 火攻第45章 闊端第9章 廣武軍第16章 關撲第55章 南易北難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45章 闊端第16章 過河拆橋第36章 茶餘飯後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37章 與民生息第60章 天雄關第4章 襄陽第27章 籠絡第49章 思想鬥爭第38章 入川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62章 自立第21章 朱清第40章 狼煙第14章 誤導第21章 北伐第45章 熊掌魚翅第11章 說服第27章 雨夜剌客第4章 襄陽第49章 釣魚城之戰(17)第32章 制船廠第51章 朱重九第37章 使者第32章 血債血償第9章 廣武軍第47章 釣魚城之戰(15)第13章 內政第72章 特使第45章 勇氣第6章 順流而下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19章 逆轉民風第25章 丁口徭役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40章 孟珙第50章 智破蒙軍第49章 生死絞殺第44章 奔赴前線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37章 洛陽之戰(10)第40章 滑雪第48章 攻城第18章 火藥第39章 下等人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44章 奔赴前線第2章 協同作戰第34章 炮第72章 特使第30章 水門第12章 水師第22章 知府王洪第6章 王夔第18章 火藥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31章 人選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42章 備戰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2章 爭論第7章 鏢稅第14章 新官第50章 成都之戰(5)第42章 訓練第16章 關撲第41章 伏擊第37章 與民生息第40章 孟珙第18章 三峰山之戰(2)第2章 接旨第12章 水師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35章 女直第42章 訓練第26章 義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7章 湍灘之戰第24章 學習第1章 重回臨安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34章 楚州之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