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代梟雄

元江沒有想到江逐流這麼快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連笑,道:“就四個城門左近的城牆用青布包裹,其餘地方城牆則塗以青色染料,遠看與青布包裹相類。”

耶律良、狄青和蕭洪皆都訝然望向江逐流,尤其是狄青,他精於騎射,目光相當銳利,但是仍是沒有發現遠處的城牆顏色和城門處城牆顏色有什麼區別,沒有想到江逐流卻一眼就看出了差別,實在是讓狄青感到不可思議。

李元江心悅誠服地拱手道:“江大人,你是如何發現這中間的差異的?”

江逐流搖頭道:“本官倒不是發現顏色上的差異。只是本官心中思忖,這城牆既長且廣,若是全部用青布包裹,需要消耗多少布匹?即使東京汴梁號稱富甲天下,朝廷猶不敢用這大手筆,況興州地廣人稀,土地苦寒乎?”

踏入城門,衆人覺得腳下感覺有異,絕不是軟綿綿的草地,亦非硬實實的青石地,而是一種堅實富有彈性的感覺。

江逐流目光往腳下一掃,長聲笑道:“西平王果然好本事,竟然用木頭打造出一座塞外飛城出來。”

耶律良、狄青、蕭洪低頭望去,果然腳下的城門過道雖然是仿造出青石模樣,但是用盡眼力看去,還是隱約可見木材的紋理。耶律狼猶自不相信整座塞外飛城都是用木頭打造的,他伸手摸下穹頂下的“石牆”,手中地感覺正和摸到乾燥的木頭上沒什麼二致。和石頭冰冷冷的感覺相差甚遠。

李元江搖頭嘆氣道:“江大人,看來什麼都瞞不過你啊。”

江逐流微微一笑,也不搭話。

穿過長兩丈有餘的甬道,進入城內,卻見裡面街道寬闊,街道兩邊亭臺樓閣、歌舞水榭應有盡有,讓人歎爲觀止。

正對着城門卻是一條寬闊的大道,長約半里。在大道的盡頭。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宮殿。粼粼比比。壯觀異常。

狄青、耶律良、蕭洪目光中盡是驚異,党項人如何能有如此大的手筆?即使這些亭臺樓閣、歌舞水榭、城牆宮殿俱是由木頭打造而成,亦是一件非常耗費人力物力,尤其是需要耗費時日地工程,如何党項人能夠在一夜之間平地修建而起?而且還悄無聲息,就在他們眼皮底下讓這萬丈高樓平地而起?

李元江望見狄青、耶律良和蕭洪地三人驚異地神情,不由得自得自滿。心道無論是大宋大遼,俱都沒有見過如此宏偉壯觀的奇蹟吧?不料想一扭頭卻看見江逐流嘴角掛着神秘的微笑,李元江不由得心頭一凜,暗道,難道這亦被江逐流看穿不成?

江逐流指着前面巍峨的宮城笑着問道:“李將軍,如果本官沒有猜錯,宮城必然也是木頭搭建而成,在宮城下方必然安裝有輪軸。以風力驅動。可以隨着整座城池自由移動。”

李元江苦笑兩聲,道:“江大人,俺本來以爲。塞外飛城初次在人前展現,即使是党項本部人,也不瞭解其中究竟,沒有想到大人竟然一眼看穿。”

狄青、耶律良、蕭洪俱都直勾勾地望着江逐流,不知道江逐流如何能把這塞外飛城的底細看穿。

江逐流微笑道:“李將軍,這塞外飛城在党項人面前雖然是第一次展現,但是在中原地區,卻不是第一次出現。”

“哦?”李元江驚訝地叫了一聲,雙目似不信地望着江逐流。

狄青只懂得武勇拼殺之術,對其他了解不是很多,當然是一頭茫然,不懂江逐流所說的塞外飛城是否曾經在中原地區出現過。反而是耶律良和蕭洪,兩個人雖然是契丹人,但是卻精通漢學,熟讀諸子百家,更是研讀過無數中原王朝的歷史,他們卻想不起來,什麼時候中原地區出現過類似地塞外飛城。

江逐流走了幾步,見衆人都停了下來,亦跟着停下腳步,轉身笑問李元江道:“李將軍,若是本官猜測的不錯,這座塞外飛城必然是出自中原漢人的手筆。”

李元江身軀一震,顯然又是一驚。江逐流說得確實不錯,這座塞外飛城的確是一箇中原漢人獻出圖紙建造而成。這個漢人名叫張文顯,乃是西平王帳下工部都造。當日張文顯向西平王李德明獻出塞外飛城的圖紙時,曾經向李德明

票,這座塞外飛城建成之後,保管天下沒有任何人識歷,不曾想在塞外飛城出現的第一天,就被江逐流給識辨出來了。

“江大人,你是如何得知的?”李元江問出這話來,等於是間接承認了江逐流判斷地不錯。

耶律良和蕭洪神色複雜地看着江逐流,雖然說他們和江逐流此刻尚是一條戰線上合作地盟友,但是看江逐流心思如此縝密聰敏,兩人心中不由得亦起來別樣的心思。從長遠來看,宋國遼國雙方必然是對頭,既然如此,誰都不願意敵方中冒出這麼一個厲害的敵人。這樣厲害地敵人,誰對上能不頭疼呢?

江逐流微微一笑,道:“隋煬帝大業三年,隋煬帝楊廣千里北巡,在草原上接見突厥國首領啓民可汗。爲了彰顯漢家天子氣派,隋煬帝命令工部尚書宇文鎧製作了一頂可以容納數千人的帳篷,以便在帳篷內可以設宴招待啓民可汗手下所有的番邦頭領和大小部落頭目。一時間啓民可汗等人驚歎不已,以爲這就是漢家天子的氣派。隋煬帝卻並不滿足於此,遂有令宇文鎧製作了‘行城’和‘觀風行殿’,‘行城’和‘觀風行殿’下面都裝有輪軸,可以用風力驅動。‘行城’和‘行殿’俱都寬曠高大,各種建築式樣應有盡有。這兩個亙古未有的大製作出來之後,番邦百姓無不驚歎莫名,甚至很多人在十里之外便屈膝下跪,尊稱隋煬帝楊廣爲天可汗。”

“這行城和觀風行殿,本官雖然從未見過,但是今日一見這座塞外飛城,立刻讓本官想起了行城和觀風行殿亦是這種情況。亦只有行城和觀風行殿,才能營造出這般神奇的效果,在一夜之間悄無聲息地移動過來。因爲行城和觀風行殿本來就是中原漢人宇文鎧所設計,所以即使有圖紙傳下來,必然亦在漢人手中,所以本官就大膽推測,這座塞外飛城一定是中原漢人所督造而成。而李將軍的反應,則恰好證明本官所推測的都是事實。”

李元江本以爲一夜之間出現的塞外飛城能震撼宋國遼國使臣的內心,不曾想就這般輕輕巧巧地被江逐流看出來歷了,一時間沮喪萬分,不知道該說什麼。

耶律良卻拱手問道:“江大人,耶律良也曾飽讀中原地區子書經部,卻從來不知道有關隋煬帝楊廣建造‘行城’和‘觀風行殿’的事蹟,不知道江大人是從什麼地方看到這段軼聞的?”

再唐宋之間,夾雜着一段五代十國的歷史,這一段歷史中兵荒馬亂,很多史書和古籍都被毀滅掉了,所以隋煬帝楊廣建造“行城”和“觀風行殿”的事蹟沒有流傳下來,也不稀奇。江逐流了解這件事情,還是從張震老夫子留下的建築機關手卷中知道這件事情的。只是他剛見到塞外飛城的時候一下子沒有想起來,待走到塞外飛城跟前,知道城牆和腳下土地俱都是由木頭建造城的時候,纔想起這件事情。耶律良和蕭洪雖然熟讀子書經部,卻沒有讀過張震老夫子的手卷,又如何能得知呢?

不過,江逐流心中卻有個疑問,這張文顯又如何從什麼地方知道塞外飛城的建造圖紙的?難不成張文顯亦是陳拷老祖的傳人?又或者張文顯也姓張,莫非和張震老夫子有着某種血緣關係?

心中盤算着,耳邊聽着耶律良的文化,江逐流忙拱手回答道:“江舟亦是從野史軼聞中簡略聽過這件事情,本以爲不過是傳言而已,今日一見這塞外非常,才知道這野史軼聞所言不虛啊。”

耶律良名知道江逐流說話言不由衷,卻也沒有辦法。

正在此時,忽然天邊一陣陣悶雷般的聲音響了起來,沿着低空向這邊傳來。隨即,腳下的土地顫抖起來。江逐流、耶律狼、狄青和蕭洪連忙扭頭向那方向望去,卻見股股灰塵沖天而起。

正驚疑間,李元江笑着說道:“各位大人,一定是李王爺來了!”遂在前面帶路,領着江逐流、耶律良等四人到城門口迎接西平王李德明。

江逐流深吸了一口氣,等了半個多月,終於要和西平王李德明這一代雄直接交鋒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 神龍現,契丹興偶像皇帝宋仁宗第四十六章 千年書第一百八十章 瘋狂計劃(二)第二十七章 恐懼下的錯誤第三百一十章 半人半狗第二百零二章 求仁得仁第二百二十一章 動於九天之上第九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江舟的恥辱第七十九章 盤根錯節第二百五十一章 辭呈獲准第九十章 黃河劫匪第四十一章 茄子奇案第一百五十章 大禍(一)第一百五十章 大禍(一)第五十五章 就是他了!第十章 訛詐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八十章 兩月之期第六十五章 西夏國師(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獻俘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章 故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重挫敵軍(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份內之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宰相心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手的敵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血染的水源第三百零五章 擾敵以飯第二百四十章 又要滅口?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子豈是一塊磚!第九十四章 大買賣第一百三十二章 五穀奇算第五十章 滿屋春色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道之爭第五章 族會 搶水第二百六十三章 說服班谷渾第一百九十章 瘋狂的縣丞第三十四章 圈套(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只求你平安歸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結果第三十六章 伊洛書院(二)第六十四章 西夏國師(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元昊第一百八十一章 異人賈憲(求月票)第二百三十六章 誘遼攻夏第四十七章 不戰之因第一百六十五章 邢中和沒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殿中丞的婚事第十二章 唐詩盛宴第七十七章 謎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慶樓第一百六十二章 磁石的秘密第五十三章 夢滅第一百七十九章 瘋狂計劃(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二百一十九章 弄不懂的江舟第二百九十四章 江舟的恥辱第三百三十九章 午臘闌山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四十五章 兇險一賭第九十六章 兄弟鬥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党項異動第十二章 唐詩盛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相府夜宴第八十五章 團聚第四章 夜讀第二百六十章 憑險而守第二百一十三章 緊急約見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四十七章 不戰之因第二百三十八章 契丹龍脈第一百七十三章 聖意難測第二百九十二章 重挫敵軍(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式書院第二百二十八章 党項啤酒第九十三章 轉性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邢中和沒死!第六十六章 西夏國師(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師徒相見第三章 護花使者第二百章 故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間道第二百零五章 宋遼聯手?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兩個江舟第三百四十章 連環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萬民傘第一百三十章 鬼谷子算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監第一百六十五章 邢中和沒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兇險一賭第二十九章 江氏祖訓第一百二十六章 相府夜宴第七十五章 滎陽縣丞第八十四章 隔離戰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一口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