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

火紅的宋旗飄滿興慶府內外,最近人生觀備受打擊的李乾順終於迎來了迴歸。

小樑太后親自主持了還政儀式,李仁愛位列東宮,整個西夏基本保持了原有體制。

在興慶府之戰中立下大功的妹勒都逋擔任樞密院正使,統領各監軍司,智令先則取代樑乙逋成爲西夏新的國相。

唯一不同的,是小樑太后以國主年幼爲名增設了攝政王職位,由呂璟擔任。

......

“國主,攝政王來人召您了。”內宦的呼喊將李乾順從睡夢中驚喜,睜眼去看,又是滿身的冷汗。

人生際遇妙不可言,在接連經歷了戰敗和屈辱之後,李乾順變的乖巧許多。

“通傳攝政王,我這就起身。”

一番沐浴更衣,李乾順隨着內宦出了寢宮,在旁邊有一座偏殿,如今就是由西夏太后特賜給攝政王的居所。

“國主來了,請進吧。”韓世忠高大的身影在殿前顯現,笑着開口。

“有勞韓將軍,不知近來攝政王可有心事?”李乾順躬着腰身,順勢就把幾件珠寶塞到了韓世忠手裡。

“我家官人昨日好像說起了你們西夏的髮式,實在太醜了。”

李乾順一愣,摸了摸光禿禿的額頭,再看看對面氣宇軒囊的韓世忠,連連點頭,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多謝韓將軍指點,小王隨後就遣人頒佈蓄髮令。”

“孺子可教也。”韓世忠笑着將李乾順向殿內迎去,心裡卻在偷樂,自家官人還真是給了個好差事。

雖說是偏殿,內裡的空間卻也不少,李乾順目光掠過四周,心中微微一驚。

妹勒都逋、智令先,就連嵬名阿埋都來了,其餘宋將他雖然不認識,可也知道這必然是要有大舉動。

“參見攝政王殿下。”

“起來吧,國主上座。”呂璟看了眼無比恭敬的李乾順,微微一笑。

剛剛復位的時候,這傢伙還想着召集其餘党項部落反抗,卻忘了自己如今在西夏的臭名聲。

結果一出衣帶詔的把戲沒玩成,反而被那些部族直接出賣告到了呂璟這裡,這才老實下來。

“國主,大宋使節北上,已至王城之外,是否準其入宮覲見?”

李乾順下意識的就要大呼一聲好字,他暗中遣人打聽清楚了,呂璟深受宋朝新皇帝忌憚,如今宋使前來,莫不是要將其捉拿歸朝?

“國主?此事要儘快決斷。”智令先冷着臉站了出來。

“啊,那就速速讓其覲見吧。”李乾順心中一涼,連忙縮起了脖子怕呂璟有所察覺。

片刻之後,伴隨着號角聲響,宮門轟然大開,一宋人打扮的青衣內侍信步而來,手中捧着明黃色的聖旨。

“宋使李彥,見過西夏國主。”

“快賜座,不知宋使來我西夏有何貴幹?”李乾順看呂璟不開口,只好硬着頭皮回答。

另一邊李彥卻有些迷糊,這西夏國主莫非有眼疾?一個勁朝自己眨什麼眨?

“某奉大宋官家之名,前來向呂樞密宣旨。”

李彥的笑容漸漸冷了下來,剛開始聽聞遼國退兵的時候,他還以爲呂璟又要高升,正準備盡力巴結,卻從宮裡得到了些小道消息。

宋遼議和,包括官家在內,整個朝廷上下竟然全然不知!

官家趙佶因爲此事大發雷霆,最後卻不得不捏着鼻子認下,實在是不敢招惹遼國了。

與之相反,民間卻是一片讚譽,呂璟的聲望也節節攀升,幾乎到了家家供奉的程度。

於是,就有了此次李彥奉命勞軍......

“呂樞密,跪下接旨吧。”李彥嘴角冷笑不斷,以他在宮中多年聽聞的消息,像這樣膽大妄爲的臣子,在大宋朝離死也不遠了,自然無須客氣。

“宣。”呂璟面不改色,開口之時周圍其餘人目光同時落在李彥身上,神態不善。

李彥面上的尷尬一閃而逝,看了看上首的西夏國主李乾順,見其毫無反應,只好乖乖宣旨。

“故茲詔示......”

一通之乎者也的錦繡文章,內容無外乎對呂璟和將士們的功勞大肆稱讚一番,承諾還朝後重重封賞,除此以外再無半分實際內容。

“呂樞密,來臨前官家特意賜下金牌一面,託小的轉交。”金光乍現,李彥笑着將其遞到了韓世忠手裡,隨後呈到呂璟面前。

巴掌大的牌子,只有二字刻印,速歸!

“某已知曉官家心意,即日起就將回師還朝。”

呂璟話音剛落,李乾順臉上喜色就抑制不住了,天可憐見啊,送走這尊瘟神,他又可以成爲往日裡高高在上的國主。

“萬萬不可!”智令先忽然在此時站了出來。

“如今西夏百廢待興,我等已向大宋遞上國主,還請憐惜藩屬,多讓呂樞密待上一些日子,才行離去。”

李彥愣了,還能這樣操作?

“請天使務必轉達我等懇求,讓呂樞密多留一陣吧。”妹勒都逋直接哭起來了。

這下可把上首的李乾順嚇壞了,目光落在場中唯一沒開口的嵬名阿埋身上,見其竟然朝自己點了點頭。

壞事了!李乾順滿身冷汗都流出來了,光想着趕走呂璟這尊瘟神,忘了自己在國內的窘況了。

一旦宋軍離去,怕是連夜就要有部落反叛來王城取自己性命!

“天使啊......”李乾順徹底想通了,邁着步子就從丹陛上跑了下來,竟然直接抱住了李彥一頓哭訴。

“小國不易,還請大宋官家讓攝政王多留些時日吧......”

李彥這次是徹底傻了,合着你們西夏還巴不得多個太上皇?

“李中官,還請將此間情況據實稟報,本官實在是有難言之隱啊。”呂璟此時終於開口。

李彥心中暗諷,面上卻也只好答應下來,急忙離開了西夏王宮。

“好了,都散了吧,做好準備。”呂璟揮了揮手,隨後徑自離去。

李乾順和妹勒都逋等人對視一眼,沒明白做好準備是什麼意思。

不過很快,他們就明白了......

在接下來的短短十日光景,李彥以大宋官家趙佶的詔令,接連向呂璟傳下了三道金牌!

每一面,只有速歸二字!

於是李乾順等人也只好哭訴了三回,眼淚都流乾了,死活不肯讓呂璟走。

李彥無奈之下只好繼續朝宮裡求援,然後又是金牌傳下。

整整十二道!

就連呂璟都有些難爲李彥是從哪裡打造出的這些金牌,模樣還都挺端正,在書案上剛好排成一列。

“官人,近來那李彥一直在軍中散佈謠言,不如讓李乾順他們再把聲勢搞大些?”

韓世忠看了眼那成片金牌,心中有些擔憂。

“無妨,吩咐妹勒都逋一聲,讓他給這些謠言中再加上一條。”

呂璟伸手將一封寫滿文字的紙張遞了出來。

“唯。”韓世忠領命而去,目中難掩激動。

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六十六章 夜闖同文館獄!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二百二十三章 箏鳴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七章 屠戶幫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四百章 岳飛出招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四十七章 亂象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三百八十九章 白山黑水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七章 屠戶幫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三) 全世界生日快樂。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一百七十三章 衙內們的用處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