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

歷經風雨的大慶殿再次被裝點一新,淡金色的彩帛在陽光下泛着迷人光輝,以新任左相程頤爲首,一衆朝中文武官員步伐緩慢的自宮門而入,漸漸匯聚在殿前。

“欽成太后駕到!”小黃門尖細的聲音傳遍大慶殿。

隨後有深沉樂聲奏起,欽成太后朱氏在左右侍奉下盛裝而來,眉眼威嚴。

“宣先帝遺旨。”

朱太后上前幾步,手中明黃色卷軸緩緩張開,一字一句的開始宣讀起來。

聖旨的內容早就傳遍天下,可真正到了這一時刻,許多官員仍舊滿心觸動。

新時代,要來了。

“宣太后懿旨!”

哲宗唯一的嫡系後裔,小太子趙茂已經夭折,在呂璟柴氏身份得到確認後,他的繼位也就具有了法統上的合理性。

再加上朱太后的懿旨和柴家丹書鐵券的取出,大慶殿外,即使是心中不忿的趙氏子孫,這會也只好躬下身子,默默等待新帝的到來。

隆隆的戰鼓聲此起彼伏,徐寧帶着金槍班禁軍率先亮相,緊隨其後,這片皇宮的新主人,君王呂璟終於現身。

一身亮金龍袍,長長的流蘇似龍鬚隨着腳步行走而擺動,呂璟在陳衍侍奉下緩緩來到大慶殿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即日起仍以宋爲國號,改元承繼......”

小黃門聲音落下,呂璟也在同時一把推開了大慶殿宮門。

木軸的吱呀聲伴隨着衆多心情各異的面龐緩緩進入大殿。

呂璟攙扶着朱太后緩緩走到丹陛之上,最終在御座落定。

“參見吾皇,吾皇聖安。”程頤第一個躬身拜了下去,他心中對於新朝,竟莫名有些期待。

“吾皇聖安!!!”曾布、呂方、蘇轍、劉奉世等人也相繼拜下,陳衍親手取來了象徵大宋的火龍旗,緩緩在大殿中升起。

“朕不才,本以爲此生將混沌於天地間,卻僥倖得先帝恩寵,共立中興偉業,今其中道崩殂,無以爲繼,朕願爲其紹續,昭大宋之名,願有朝一日,日月光亮下的每一寸地域,皆爲宋土!”

呂璟將淵渟刀和嶽峙劍分別放置在御座左右,緩緩起身。

“寶文閣待制範純粹。”

“臣在。”五十餘歲的範純粹白髮蒼蒼,目光中的光芒卻依舊凌厲。

作爲范仲淹四子,其雖然在士人中地位斐然,但官運卻遠不如兄長暢通。

“今日以你爲大宋欽使,呼延慶爲副,前往遼國商議兩國要事,朕有一言以託,寸利必爭!”

“臣遵旨。”範純粹尚且能夠保持鎮定,角落裡的呼延慶卻忍不住雙目含淚。

曾幾何時,他不被家族看好,文不成武不就,註定要庸碌一生。

而如今,想起前些日子歸家時族人們小心翼翼的態度,呼延慶的雙拳不由握的更緊,不靠呼延家,他一樣能夠功成名就!

“曾卿,樞密院的章程拿出來了嗎?”呂璟落座後轉而開口詢問。

“稟官家,臣已經嘗試在西北試點,樞密院此後增設同樞密院事兩名,主管參謀司和軍情司,此後將兵之權會逐步移交兵部。”

曾布話音落下,大慶殿內不禁驚呼不斷,爲了防範武人謀逆,大宋朝的兵部整個成了一個後勤部門,樞密院纔是軍權的核心,被文人牢牢掌控。

如今竟然要將將兵之權交回兵部?這豈不是武人翻身的前兆?

“敢問曾相公,新增何人爲同樞密院事?”右正言張商英站了出來。

他本來在徽宗朝已經宣麻拜相,卻因爲站錯隊又丟失相位,自然滿心不甘。

“張大人覺得涇原路安撫使呂大忠,河東經略安撫使孫覽如何?”

“什麼?樞密院事怎可由武人......”張商英慌亂之下口不擇言,等到發現在場武官都朝他怒目而視後,方纔趕緊閉口不言。

曾布卻不想放過他,在新帝面前刷存在感的大好機會,活該張商英自己湊上來。

“如何不可?沒有武人,燕雲和西北故地如何光復?樞密院掌天下兵事,若是讓右正言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來擔任,天下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你!”張商英氣的鬍鬚直顫,目光連忙向四周求救,卻發現沒有任何人給予迴應。

“好了,此事朕允了,不過再加個人選,調範純仁回朝吧。”呂璟拿了決斷。

“官家英明!”武臣們瞬時激動起來,呂大忠和孫覽進入樞密院,看似簡單,背後卻代表着朝廷對武人的態度。

出將入相的途徑一旦打通,以往任由文人打罵欺辱都不敢擡頭的武人,也有了自己的靠山!

而對文臣們來說,範純仁進入樞密院也算是呂璟對他們的妥協,自然沒人敢在這時候尋新帝的不快。

這樣一來,以樞密院往日的地位,樞密院事又有樞密相的稱呼,同樞密院事自然也就可以比擬副相了。

以曾布爲首,範純仁、呂大忠、孫覽爲副,一下子就是四位相公,竟然還在政事堂中佔了多數。

一時間所有文臣的目光都落在左相程頤身上,您老身爲咱們的領頭羊,是不是該站出來義正言辭的表個態?

“臣有奏。”似乎是爲了響應衆文臣,程頤竟然真的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左相請講。”呂璟將所有人的反應都看在眼中。

“臣請求復置三司使,以爲計相。”

“好一手以退爲進,不愧是夫子!”蔡渭在心中暗暗叫好,你們武人能增加新相公,文人自然也可以。

“臣附議!”一時間大殿中的文臣都激動起來,三司使掌管天下財貨,有計相之稱,後來隨着元豐改制而逐漸併入戶部。

如今若是復置,這可是各位高權重的香餑餑!

“此事就交由政事堂草擬章程後呈報吧,各地官員有合適人選,均可舉薦。”

“吾皇聖明!”一衆文官的注意力迅速轉向瞭如何奪取這三司使的職位,原本和武人鬥爭的心思反而一時間淡了。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接下來又對有從龍之功的各官員進行了一番封賞,同時針對大宋如今各地的混亂局面,開始陸續派人前往安撫,確保新朝的順利交替。

在程頤的提議下,呂璟同意即刻準備開恩科取士,以籠絡各地官員和天下士子。

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三百八十九章 白山黑水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還是魔鬼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九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章 挖坑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九十一章 間與間(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忽悠起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三百五十九章 鐵鷂子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二百五十五章 鄉貢揭榜!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八十一章 張嗣之死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還是魔鬼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據形勝以迫戰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三十七章 豬肉逆襲的開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七章 屠戶幫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