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

郴州府衙,年末將至,本來就日益繁忙的官吏們近日更是忙的不可開交。

這一切自然跟中介所開張緊密相關,東江湖周邊土地的價格在不斷上漲,各家大族豪商們紛紛趕來問價,出手購買。

而且由於東江湖書院和呂記酒坊的開建,大量的人口從四周涌入原本荒涼的城南,如何治理和保障百姓安全又成爲一項重大問題。

當然,府衙此次通過賣地也是收取了不少錢財,雖然大宋實行轉運使制度,地方並無財權,但是依舊不妨礙津貼祿錢等各式變相的工資上漲。

府衙內的小園林中,郴州知州劉奉世昨晚熬了一宿處理文書,如今正在這裡小憩。

突然有一陣腳步聲自外傳來將其驚醒,飛奔前來的衙役低聲在其耳邊說了幾句。

劉奉世目光一閃,開口說道:“還不快把曾大人請過來!”

衙役應了一聲,連忙起身向外奔去,又過了大約片刻的時間,一身常服的曾肇帶着周雲清踏步走了進來。

“劉大人可是好興致啊,也就嶺南府衙中有這般風光了吧。”曾肇大笑着走上近前,兩人相視間也是彼此感慨不已。

轉眼都已經遍生華髮,想想兩人早年初見之時,劉家和曾家的兩位小公子可都是家世優良、才貌雙全之輩。

“子開說笑了,往事歷歷在目啊,你這番悄然而來,可是嚇壞了爲兄。”劉奉世一邊示意衙役們看茶,一邊引着曾肇落座。

“還不都是爲了替官家效命,仲馮兄,我此次秘密前來也是想更好了解這貪腐案的始終,不如你詳細和我說說?”曾肇開口說道。

“子開不嫌我囉嗦,自然要都說給你聽,就怕你不肯相信啊。”劉奉世笑了笑,開始將貪腐案的始末講起。

從自己發現賬簿存有問題開始,一直到呂璟臨危受命,幫助州府找到證據,成功制服吳家父子。

曾肇全程一直在默默聽取劉奉世的講述,直到最後才忽然開口問道:“仲馮兄,在吳家的戶籍裡可是還少了一個吳厲,爲何沒有追查?”

劉奉世一愣,開口迴應道:“說是早年就因相貌醜陋不受吳老太爺喜愛,逐出家門不知下落了,老夫安排人查過,卻沒有任何消息,只有放過。”

曾肇沉吟了一會,繼續說道:“如此說來疑點應該就在這吳厲身上,我在潭州府還查到了些有意思的東西。”

頓了一頓,曾肇發問道:“仲馮兄,郴州府衙可有找尋到吳家所貪腐的銀兩所在?”

搖了搖頭,劉奉世神色裡也有無奈,按照各方賬簿上記載數目比對,吳毅父子足足貪墨了上百萬貫錢財。

可是奇怪的是,在搜索吳家中現有的發現也不過十多萬貫,根本難以和計算出的數目對比。

“仲馮兄,太祖開寶年間桂陽監貪腐案的事情想必你並不陌生,可你知道今年桂陽監提交給轉院使的稅賦,一點問題都沒有麼?”

劉奉世身體忍不住的一顫,桂陽監若是沒有問題纔是見了鬼,往年只要缺少的數額不大,也無人去真正計較。

可今年竟然全額上交?那纔是最大的問題!

“子開的意思是說......”當年的桂陽監貪腐案綿延半個荊湖南路,牽扯進去的官員們不計其數,震動整個東南,難道還要再次上演?劉奉世實在感到瘋狂。

“此事尚且還沒有定數,官家的意思是要徹查到底,但具體如何還要看情況,在此之前,我必須要將此案相關人員都單獨審問一遍,還請仲馮兄體諒。”曾肇躬身施了一禮。

“自是應當,老夫這就安排人傳喚,只是最近府衙繁忙,怕是要耽擱一會。”劉奉世連忙扶起曾肇說道。

“無妨,仲馮兄先把旨意接了,再慢慢準備不遲。”曾肇忽然擺出了嚴肅模樣,從懷中將一封明黃色的卷軸取了出來。

劉奉世沒想到曾肇會親自把聖旨帶來,當下連忙躬身準備接旨。

“敕門下:朕素聞劉氏奉世之才,年少即有威名,自神宗朝以來歷任籤書樞密院事、知成德軍,沉毅有謀,深明於韜,明察貪腐,處事得當,加光祿少卿,分司南京,知郴州。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曾肇很快將聖旨唸完,交到了劉奉世的手中,開口道:“恭喜仲馮兄了,官家心裡惦記,想必不久後就要重返中樞了。”

劉奉世恭敬將聖旨接過,笑着應和了幾句,心裡卻沒有那般樂觀。

衆所周知,北宋除了在東京城內有一套行政班子外,南京城內還有一套備用的,以防止特殊情況的出現。

宋朝又有官、職、差遣的分割,制度架構比較複雜,劉奉世原有的職位郴州知州依舊保留沒有作任何變動,但是加了分司南京,等於在名義又在南京這套領導班子中佔了高位。

但實際上卻並沒有什麼權力,只不過等於承認了劉奉世過去爲國家做的貢獻,給了個榮譽稱號而已。

之前曾任尚書右丞,高居副相之位的蘇轍在遭遇連番貶謫後便給了分司南京的頭銜,以示身份。

“萬事開頭難,官家也非昏庸之君,仲馮兄莫要泄氣纔是。”見劉奉世興致不高,曾肇又開口安慰了幾句,隨後接着問道:

“卻是還有一事要拜託仲馮兄,我剛剛從那嶺南食府歸來,對蘇學士的這個小弟子可是深感好奇,官家也有口諭給那小子,而且他與此案牽扯甚深,不知......”

曾肇還沒說完,劉奉世忽然忍不住笑出聲來,待發現曾肇面色有些不愉,這纔開口解釋起來。

“子開你有所不知,大郎這小子一貫最能惹事,前一陣搗鼓出這什麼中介所讓府衙忙碌不堪,之前州府奉政事堂的意思裁撤軍隊,他又出了不少主意讓老夫難辦,可這小子再厲害,也是有怕的人的。”

“仲馮兄何意?這呂璟不過一區區秀才,還能煩擾仲馮兄不成?”曾肇不解。

“這個暫且不提,子開你若是想要找大郎,怕是要到東江湖上去了,他最近鬧的動靜太大,忽略了學業,已經被秦學士下了禁足令,要閉關修學了。”

說話間,劉奉世又忍不住笑了出來,呂璟給郴州帶來很多利益不假,可惹事也是一等一的,若非有很多人背後出力,別的不說,壯城軍的都指揮使就能先抄過去暴揍他一頓。

也就秦觀,有着代師授徒的名頭,能讓這小子安生一會。

曾肇點了點頭表示知曉,又與劉奉世談起了朝中各方動向,半個時辰後方帶着周雲清告辭離去。

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六十章 繞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馮立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三) 全世界生日快樂。第五十一章 前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三百四十六章 來自地底的貪婪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二百四十章 江浙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七章 屠戶幫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三百一十六章 歸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十九章 線索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亭峽谷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與和第二章 臨江仙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十六章 手術與蒸餾酒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馮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一百六十一章 營前衝突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十三章 惠州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三百零三章 報紙引發的改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