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這是一個機會

薛德音起身去尋伽藍。

伽藍並沒有候在帳外,而是與阿史那賀寶、盧龍等人趕去輜重隊,在馬伕雜役中選擇壯勇,以補充因爲河北刑徒的離去而造成的隊旅缺員。

此舉在傅端毅、西行和江成之等人看來未免過於失禮,明顯就是蔑視上官。雖然崔遜的官階只有正八品,太低了,連軍中從七品的隊副都不如,但他畢竟出自高門,又承襲公爵,更高居御史臺監察御史一職,而這一職務實際上也有監察軍戎之責。這樣一個權貴官僚在西北人的眼裡連巴結都來不及,哪敢輕視?得罪了此等人物,即便給他彈劾一下,也是難以承受。

伽藍卻是心裡有數。這麼多天了,遊元沒有給他介紹崔遜,崔遜也沒有露面,這兩人明顯“不對路”,彼此之間肯定有利益衝突。

遊元是河北本土世家子弟,河北世家權貴的領軍人物,他在河北的利益肯定重於崔氏,而崔氏做爲中土第一高門,雖然根基在河北,但整體利益肯定以整個山東甚至整個帝國爲基礎,兩者之間的利益衝突必然激烈。遊元是御史臺副官長,深得皇帝器重,又是高齊舊臣,門生故舊遍佈大河南北,這樣一個資深官僚,其權勢、權術當然不是崔遜這樣一個新科進士可以比擬。

今日崔遜突然來訪,必定與遊元有關。從過去幾天的接觸來看,遊元老謀深算,伽藍雖然願意與他合作,但從山東人目前的處境和利益訴求來看,未必願意以帝國利益爲重來統盤考慮全局,也就是說,遊元願意“逼迫”楊玄感造反,卻未必願意讓皇帝取得二次東征的勝利。

崔遜又是怎樣的立場和利益訴求?從遊元把他“支使”上岸屈尊“拜訪”西北人來看,崔遜的想法肯定有悖於河北人的利益,而這就給了伽藍“騰挪”的餘地。不過現在崔氏有求於西北人,伽藍認爲自己完全沒必要誠惶誠恐地放低姿態。

薛德音去輜重隊尋找伽藍。傅端毅與西行、布衣、江成之、苗雨等人進帳相陪,不敢輕慢了崔氏。

崔遜既然認定伽藍是大姓子弟,又得到皇帝、裴世矩和薛世雄的看重,而且極有可能與崔氏在利益上取得某種程度的一致,對崔氏的振興大計可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他的觀感當然有了顛覆性的改變。如此一來,他對伽藍的這些部屬,這些從西北來的勇猛之士,就有了相當大的興趣。

若想全面瞭解伽藍,就必須瞭解他的部屬,若想把伽藍拉進自己的“陣營”,就必須善待他的這些生死與共的兄弟。

崔遜起了籠絡之心,其言談舉止就顯得親近了一些,不像先前那樣因爲矜持而故意拉大雙方的距離。

崔遜態度上的變化讓西北人在欣喜之餘也放鬆了警惕,不知不覺間就說出了一些在他們看來並不重要但對崔遜來說卻非常重要的訊息。

比如伽藍的師父是敦煌聖嚴寺的慧心和尚,而慧心和尚圓寂的時候,長安白馬寺的法琳上座和洛陽白馬寺的明概上座竟然不約而同千里迢迢趕到了敦煌。這件事說起來很玄妙,西北人一直津津樂道,而崔遜對此玄妙之事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長安白馬寺的法琳上座和洛陽白馬寺的明概上座都是慧心和尚的師兄弟。

法琳和明概是西北佛界的泰斗級人物,輩分崇高,這說明慧心和尚在西北沙門的地位也很高,而他竟然是伽藍的師長,這足以說明伽藍的不凡之處,要麼伽藍獨具天賦,與佛有緣,要麼伽藍身世奇特,其先人與白馬寺有很深的淵源。

還有就是西行也是官奴婢出身,也被慧心和尚收爲弟子,也不願透漏自己的姓氏。因爲伽藍的原因,崔遜對西行也頗爲關注,有心查一查。

再有就是傅端毅的身份同樣引起了崔遜的極大興趣。

傅端毅出自河北相州鄴城的傅氏。相州原爲北魏所置,位於河北的西南部,也就是今日帝國的汲郡、魏郡、武安、襄國、武陽和清河郡一帶。這一塊集中了很多河北世家,比如五大世家中的清河崔氏和趙郡李氏,比如二流世家中的任縣遊氏、鉅鹿魏氏、清河張氏、清河房氏、邢臺柴氏、鄴城傅氏、南宮白氏等等,都在這一塊人傑地靈之地。

鄴城傅氏起自西漢高祖劉邦時代。高祖開國有十八功臣,位列第九的就是傅寬,其後人有名震西陲的平樂監傅介子。傅氏在東漢、三國、兩晉乃至南北朝時代都是人才輩出,在南北朝後期,傅氏也像其他世家一樣,其子弟在山東、關中和江左三地任職,但以山東爲重。高齊亡,傅氏做爲山東世家之一也倍受壓制和打擊,族中子弟受阻於仕途,不得已轉而從事**數術的研究,其中最爲著名者就是傅奕。傅奕在仕途上十分艱難,而且運氣很差。開皇年間他到漢王楊諒府上任職參軍事,結果今上繼位後,楊諒舉兵叛亂。傅奕雖曾勸阻過楊諒,但跟錯了人和站錯了隊的後果都是一樣的,他還是受到了連累,不過僥倖留住了性命。

傅氏子弟大都擅長占卜數術,傅奕又曾參與楊諒造反,所以傅氏不被今上所喜,這顯然也連累到了傅端毅,即便他師從裴世矩,最終還是被裴世矩“仍”在了西北不聞不問。這次在涿郡臨朔宮,裴世矩召見了伽藍,卻吝於見傅端毅一面,其“厚此薄彼”的背後必有深意。

鄴城在哪?鄴城在魏郡,距離黎陽兩百餘里,距離永濟渠百餘里,也就是說,魏郡傅氏的勢力就在這一塊,假如伽藍有困難,完全可以藉助傅氏之力。裴世矩曾委託伽藍代話給傅端毅,其意思很直白,你幫助伽藍把事情辦好了,你就有功勞,傅氏也能借此機會打個“翻身仗”。既辦了事,又送了人情,還不落痕跡,裴世矩對這個弟子也算仁至義盡了。反過來說,假如事情辦砸了,那就怨不得誰了。

崔遜估猜到了裴世矩的用意,對傅氏這個山東三流世家在未來局勢中的作用不得不重新評估。

如果說遊氏的勢力遍及河北,那麼傅氏的勢力最多隻能影響到一個州郡,但具體到某件事情,比如屢剿不平的河北各路義軍,遊氏對他們的影響力就遠遠不如傅氏。說句難聽的話,遊氏若想通過河北義軍去實現自己的某些意圖或者策略,還必須求助於傅氏,沒有傅氏這些與各路義軍有着直接聯繫甚至他們就是義軍背後直接的操控者的全力配合,遊氏同樣是一籌莫展。

如此再推衍裴世矩在山東的佈局,那就比較清晰了。

一流山東世家崔氏重在山東權貴的整體利益,他們的利益訴求更接近於中央,也就是既要打擊關隴貴族又要保證二次東征的勝利;二流山東世家遊氏重在河北本土利益,他們的利益訴求與中央有直接衝突,但他們會不遺餘力地打擊關隴貴族;三流世家傅氏更看重家族利益,而帝國利益和山東世家的整體利益距離他們太過遙遠,所以不管是山東大世家還是關隴大世家,若想拉攏他們,得到他們的幫助,那就要給予足夠打動他們的利益。

然而,不論是一流世家還是二三流世家,都存在一個“站隊”的問題,而“站隊”的問題最終就要溯源到皇權,也就是說,你要麼選擇皇帝,要麼選擇未來的皇統,你必須選擇一個,否則你終歸一無所有。比如楊素,他在先帝和皇統上都準確站隊,楊氏一門顯赫。比如高熲、崔弘度、薛道衡,在皇統上就選擇錯了,遭受了沉重一擊,高熲和薛道衡甚至爲此付出了生命。比如隴西李氏,既不得寵於先帝,又未能在皇統上站隊,結果家族急劇衰落。

諸如中土五大世家,人才濟濟,在分裂時期遍及各國的中央和地方,可謂主宰了中土的命運,但統一後,世道變了,政局變了,國策變了,文化變了,甚至連道德情操的要求都變了,五大世家屢試不爽的“遍地開花”之策行不通了,現在不論是本堂還是分支,代表的都是一個家族一個利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道德上尤其需要忠義禮智信,在行事方法上也更需要齊心協力,像過去分裂時期所採取的“腳踏兩條船”或者“東方不亮西方亮”等等計策都不能用了,都過時了,而與時俱進的、符合統一時代要求的策略、方法需要時間去摸索和總結,短期內很難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於是五大世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但日漸失去對帝國權力和財富的控制權和分配權,隨之失去的還有往日的尊崇、榮耀和金燦燦的光環,頗有日落西山的無奈和悲涼。

尤其是今上繼承大統,以強有力的手段推行新政,把皇帝和世家大族,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徹底激化了,這時候,“站隊”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解決眼前的危機,阻擋皇帝和中央的新政,維護世家權貴的利益,重新奪回世家權貴在帝國權力和財富上所擁有的再分配權,也就是說,現在是“你死我活”的廝殺了,“站隊”是次要的,生存纔是第一位。

於是,皇帝和中土大世家大權貴開始了“博弈”,一幫二三流世家和寒門貴族站在各自支持者的背後,驅動黑棋子、白棋子,也就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軍隊、義軍和千千萬萬的無辜百姓展開了血腥廝殺。

做爲大世家大權貴的旗幟性家族崔氏,是這場博弈的對弈者,是皇帝的直接對手,即便輸了,他還是對弈者,還是中土權力金字塔上的巔峰人物,他所損失的無非是權力和財富,無非是權勢上的削弱,只待時機合適,他又能捲土重來東山再起。

這種千餘年沉澱下來的自信和力量不會像王朝一樣瞬間崩潰,所以崔氏的策略其實很簡單,一邊在前面指揮二三流世家權貴們操縱着棋子衝鋒陷陣,一邊在後面暗藏退路,不過這一刻,崔氏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尋到退路,還找不到皇統的方向,還不知道怎樣站隊。

本來齊王楊暕是最好的站隊“對象”,但人算不如天算,誰料到元德太子竟然早早夭折,給了崔氏“攔頭一棒”,打得崔氏暈頭轉向,無奈之下,竭盡全力阻止齊王楊暕入主東宮。然而,帝國的東宮肯定要有主人,皇帝總有一天要確立皇統,留給崔氏的時間已經非常非常少了,假如崔氏未能在皇統上做好佈局,那麼等待他們的必定是不可阻止的衰落。

今日裴世矩的佈局,顯然是把崔氏架在大火上烤,往死路上推。楊玄感一旦叛亂,二次東征一旦失敗,再加上東都洛陽失守,帝國大亂,無論是輔佐越王楊侗的崔賾還是奉旨督察糧草運輸的崔遜,都將承擔極重的罪責,如果再把崔氏做爲中土第一高門、山東第一豪門、反對帝國新政的最大勢力等不利條件全部加上去,崔氏必定敗亡,必定在短短時間內灰飛煙滅。

由此可以想像得到,遊元爲什麼要疏遠崔遜,爲什麼要逼着崔遜服從山東本土權貴的利益,爲什麼既要逼反楊玄感又要中斷遠征軍的糧草。說白了一句話,希望崔氏與其聯手對抗皇帝和中央,聯手打擊關隴貴族,最後代替關隴貴族“佔據”中央,接下來,中土就是山東人的中土了。

但問題是,崔氏站得高看得遠,他對國政的理解,對維護自身權力和財富的策略,要遠遠高於遊氏這樣的二流世家。對崔氏來說,皇權要維護,中央的威信要維護,帝國的利益要維護。帝國強盛了,崔氏的權力和財富纔有保障。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君不見高齊滅亡了,江左滅亡了,山東和江左的權貴何曾保住自己的權力和財富?昔年的高氏皇族和陳氏皇族,昔年兩國的皇親國戚,昔年兩地大大小小的世家豪望,如今還剩下多少?帝國不能亂,這是根本,而遊元的策略卻把帝國急速推向大亂之境,這是崔氏所不能接受的。

崔遜的心情愈發沉重,也更期待與伽藍的會談,如果這次談話沒有取得任何有利於崔氏的進展,他就要給洛陽越王府的長史崔賾、東都留守軍的虎賁郎將崔寶德、帝國水師統帥部的長史崔君肅、長安留守臺閣尚書檯刑部司門侍郎崔年昊和河南濟陰郡的定陶令崔燾各寫一份急信,闡述當前崔氏所面臨的危機,同時他更要揚帆疾駛清河,與清河崔氏做一番深入交談以尋找對策。

伽藍姍姍來遲。

從他平淡的臉色上看不出什麼,但薛德音雙眉緊鎖,眼神憂鬱,顯然之前兩人的交談並不順利。

傅端毅和西行等人識趣離開,帳內就剩下了三人,連帳簾處的侍衛都撤了,僅留暴雪虎踞帳外警戒四周。

崔遜面帶淺笑,平靜地望着伽藍,並不說話。

伽藍面無表情,也不說話,心神不屬,似乎在思考什麼。其實他心裡很亂,薛德音對他所說的事情給了他很大的震撼,他很難想像,像崔氏這樣的中土第一高門竟然會遇到危機。

不會仔細想想也是必然,帝國自建立之日起,就不遺餘力地遏制和打擊世家權貴。今上的手段更爲激烈,由此顛覆了帝國的根基,混亂了帝國的政局,最終導致帝國轟然坍塌,而隨着帝國的坍塌,數千萬中土蒼生死於非命,就連山東世家權貴也遭到了致命一擊,就此一蹶不振,只剩下一個華麗的外殼。雖然幾十年後中土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女皇帝,藉助山東權貴之手重創了關隴貴族,但此仗也耗盡了山東權貴最後一絲力量。很快,這些傳承千年百年的世家權貴便湮沒在歷史的大潮之中,而代替他們主宰中土命運的依舊是權貴,只不過這些新興貴族潮起潮落,再也沒有了傳承的土壤。

歷史的洪流不可阻擋,伽藍也沒有實力去改變歷史軌跡,更不會去妄想做一隻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就掀起改天換地的風暴,所以他茫然了,恐懼了。如果說之前他自認爲自己知道歷史軌跡,試圖去做些什麼,那麼現在他就是透過籠罩在歷史軌跡上的迷霧,看到了軌跡之所以在一定方向上運行的原因。在國內各種矛盾已經轟然爆發的情況下,楊玄感的叛亂是必然的,二次東征的失敗也是必然的,甚至帝國的敗亡也是必然的,而若想改變這一切,首先就得向蒼天借一把擎天之劍,把已經爆發的矛盾壓制下去,凝固起來,然後再一點點去解決,但誰能向蒼天借劍?誰能壓制已經爆發的矛盾?誰又能去解決這些矛盾?

這一刻,伽藍後悔了,他後悔走出突倫川,後悔帶着三百多西北兄弟趕來中土。這是死地,是絕境,自己死了也就算了,還連累了那些信任他的兄弟。

氣氛有些冷滯。

薛德音輕輕咳嗽了一下,對崔遜說道,“伽藍的意思是,楊玄感肯定要反。楊玄感一反,永濟渠肯定會被切斷,不是被楊玄感切斷,就是被河北叛軍切斷。永濟渠一斷,遠征軍肯定就要後撤。這是一個死局。”

崔遜沒有說話。此刻詢問楊玄感是不是真的要叛亂已經沒有意義。楊玄感已經陷入了皇帝、關隴貴族中的代北權貴和山東權貴的包圍,只要兩者中的任何一個發動“攻擊”,楊玄感就不得不叛亂。不叛亂是死,叛亂還有一線生機,那倒不如鋌而走險叛亂了。

“只有一條路了?”崔遜望着伽藍,淡淡地問道。

伽藍猶豫了半天,還是試探了一句,“關鍵是河北人。”事已至此,不管是不是死局,也不管歷史洪流是不是根本無可阻擋,自己該做的還是要做,該努力的還是要努力,也不枉萬里迢迢跑一趟。

崔遜暗自嘆息。崔氏現在自身都危機重重,哪來的精力去協調河北世家的利益?再說,時間太少了,崔氏即便有心,也無力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與河北世家在重大利益上達成一致。沒有利益上的一致性,河北世家怎麼可能與崔氏齊心協力扭轉局面?

“裴閣老……”崔遜欲言又止。這應該不是皇帝和裴閣老願意看到的結果。

“某些人過於自信,或者說,自大。”伽藍非常隱晦的做了回答,“所以,遊治書和崔監察趕赴黎陽,某則保護你們的安全。在某些人看來,東征成敗與否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局勢會向他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但到目前爲止,某還沒有看到這種跡象。”

崔遜有些失望。伽藍這句話等於拒絕了他的善意的示好。

東征能否勝利,關鍵是河北人,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楊玄感。假如楊玄感肯定要叛亂,那隻要楊玄感早早叛亂,而己方又能以最快速度平定這場叛亂,那東征還是有取勝的希望。

“你爲何估計叛亂的時間在夏末秋初?”

伽藍沒有直接回答,“參與楊玄感叛亂的還有幾個人,兵部侍郎斛斯政,左候衛將軍李子雄,弘化留守元弘嗣,左翊衛將軍趙元淑。”

此言一出,薛德音當即變色,崔遜也是暗自驚駭,再不復飄逸超脫之態。

伽藍知道得如此清楚,可見皇帝和裴世矩已經對楊玄感的叛亂了然於胸,或者說這就是皇帝和裴世矩設下的一個死局,更準確地說,這就是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絕妙好計。

楊玄感在黎陽舉兵,在大河和大運河交匯之處舉旗,山東人的選擇很簡單,要麼參加楊玄感的叛亂,要麼不參加,作壁上觀,但肯定會藉此機會推波助瀾以進一步混亂帝國局勢。豈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山東人蔘加叛亂,那結果可想而知,基本上就是誓死一搏了。山東人不參加叛亂,作壁上觀,甚至暗中推波助瀾,皇帝和中央豈能饒得了山東人的不作爲?於是,以楊玄感爲首的關隴本土漢姓貴族勢力必將遭到沉重打擊,而山東人也跑不掉,也要給楊玄感陪葬,不死也要脫層皮。

“東征是虛?”崔遜問道。

“是虛是實皆在於形勢的變化。”

崔遜和薛德音互相看了一眼,若有所悟。現在可以肯定一點,伽藍的確是裴世矩的親信,此番南下,伽藍的確負有特殊使命,由此也證實,伽藍的身世的確不簡單。

伽藍心念電轉,權衡接下來的話到底該不該說。

從走出突倫川開始,自己就把楊玄感陰謀叛亂一事向各方勢力一點點地透露了出來,試圖阻止這場叛亂,但到了今天,在眼前的迷霧不斷消散之後,在帝國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一一呈現在自己眼前之後,目前自己已有足夠理由懷疑楊玄感的叛亂是帝國核心層故意設下的一個“局”。再以自己所知的結果來倒推,就算楊玄感是真的要叛亂,但他本人沒有軍隊,他的軍方支持力量李子雄、元弘嗣和趙元淑也在楊玄感叛亂後被迅速拿下了,他的叛亂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要失敗。

這裡有個疑問。楊玄感的叛亂滿打滿算兩個月,此刻皇帝遠在遼東懷遠鎮,元弘嗣遠在西北,李子雄遠在東萊水師。從皇帝知道楊玄感叛亂,到他下旨拿下李子雄和元弘嗣,非常迅速,其訊息傳遞何以如此快捷?皇帝又如何判定元弘嗣、李子雄等人就是楊玄感的同黨?元弘嗣和李子雄爲何沒有與楊玄感同日舉兵?

唯一的解釋就是楊玄感叛亂的秘密先期暴露了,皇帝提前動手了,在楊玄感舉兵之前拿下了元弘嗣和李子雄,而楊玄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按照預定時間舉兵叛亂。假如是這樣的話,皇帝爲何不同期拿下楊玄感?爲什麼不把這場叛亂徹底扼殺在預謀之中?

看看楊玄感失敗的結果。楊玄感失敗,首當其衝遭到殺戮的就是關隴貴族,接着山東權貴也遭到打擊,帝國軍隊開始瘋狂鎮壓山東各路義軍。

沉重打擊權貴集團,尤其是勢力龐大的山東和關隴貴族集團,這基本符合皇帝和中樞改革派大臣的政治需要,而到達這一政治目的的手段,就是藉助楊玄感的叛亂,就是藉助山東蜂擁而起的各路叛軍。

然而,這一場殺戮,最終激怒了關隴貴族,也把山東貴族徹底推到了反抗者行列,接着連江左人也乘機而起。帝國的世家權貴們面對帝國高高舉起的屠刀,在生存已經成爲一種奢望的情況下,毅然出手反抗,於是帝國陷入大亂,山東、關隴和江左三家權貴集團陷入混戰,帝國的黎民百姓也陷入一場空前浩劫。帝國不堪承受,最終與大大小小的世家權貴,與數千萬無辜蒼生一起灰飛煙滅了。

崔氏是不是也在這場叛亂中遭到打擊?崔賾、崔君肅等人是不是也因此被趕出了朝堂?從自己已知結果來看,崔氏在後來的李唐就剩下一個華麗“外殼”,而李世民“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藉助強悍皇權,重定門第高低,把以崔氏爲首的老門閥老世家徹底趕下了“神壇”,脫下了他們身上最後一件外衣,就此徹底淪落。

以此來推斷,這場風暴也給了崔氏沉重一擊。

從已知結果來判斷,皇帝和中樞應該掌握了楊玄感舉兵叛亂的準確日期,所以才預先完成了佈局,最終取得了重創山東和關隴兩大貴族集團的“勝果”。既然如此,爲何不善加利用?

假如有辦法在最短時間內平定楊玄感的叛亂,設法讓崔氏逃過這一劫,然後藉助崔氏在帝國龐大的勢力,最大程度地拯救山東和關隴權貴,繼而阻止或者延緩國內矛盾的轟然爆發,是不是可以挽救更多無辜蒼生的性命?

“伽藍,叛亂的時間一定準確?”

崔遜放低了姿態,以謙恭的口氣問道,雖然這句話問得很不禮貌,但這關係到崔氏的未來,他不能不謹慎。

事實上伽藍能把這等機密告訴崔氏,可見他已經接受了崔氏的示好,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在裴世矩的謀算之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崔氏目前需要伽藍的幫助,需要知道更多的機密。

伽藍點頭,神情很鄭重,“如果你信任某,就不要懷疑。”

崔遜有些尷尬,但旋即陷入接踵而來的更大難題之中,接下來怎麼辦?

崔遜凝神沉思。時間太少了,現在是四月上,最多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而這點時間崔氏就算拿出對策,也來不及完成佈局。

伽藍躊躇良久,最終還是決定試探一下,如果崔氏有意聆聽他的建議,他不妨做一些努力。

“相比起來,某認爲皇統的事情更難解決。”

崔遜霍然擡頭,眼神犀利地望着伽藍,似乎要看穿伽藍,尋到這句話背後所隱藏的秘密。

薛德音也是吃驚地望着伽藍。先前的交談中,自己雖曾向伽藍隱晦地提到了崔氏身不由己陷入皇統之爭,但絕沒有想到伽藍轉眼間就主動提出了皇統之事。顯然,裴世矩肯定向伽藍說過這方面的事情或者做過什麼隱晦暗示。

崔遜心裡掀起陣陣波瀾,幾乎窒息,瞬息之內,崔遜做出了一個決定:抱拳爲禮,躬身求教。

“這是一個機會。”伽藍一字一句地說道,“化被動爲主動,即便皇統依舊艱難,但威望已建,功勳已拿,總有一線希望。”

崔遜臉色蒼白,連嘴脣都白了,可見情緒之緊張。

薛德音適時追問了一句,“只有一線希望?”

“如果二次東征無功而返,可能會有第三次。”伽藍字斟句酌,非常緩慢地說道,“山東局勢會更加嚴峻,一旦大火燃燒到江淮、江左,關隴恐怕也難以倖免,京都對地方的控制會越來越弱。這時候,一個有威望有功勳的皇孫,必將承擔重任。”

伽藍不再說話。

崔遜思索了片刻,再度躬身致禮表示感謝。

薛德音神情凝重,目露深重憂色。主動平叛非常困難,尤其在目前局勢下,在沒有確切證據情況下,拿什麼去說服越王楊侗和留守官員?再說了,越王楊侗一旦平叛,就把自己推進了皇統之爭,他願意嗎?還有其他牽扯到各方利益的一系列問題,崔氏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佈局,難於登天。

=。.。

更多到,地址

第89章 右候衛大將軍第261章 野心第106章 孤獨的狼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324章 八月二十(五)第215章 異變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231章 伽藍何在?第182章 不要連累咱第325章 身陷重圍中的皇帝第206章 神秘師兄第55章 送你一個人情第327章 彷徨第56章 匣裡金刀血未乾第115章 危機來臨第249章 窮於應付第288章 一擊第38章 屠夫和木匠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23章 河東三鳳第127章 月光朦朧第295章 龍衛軍的危機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256章 回報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18章 我要殺人第256章 回報第11章 火狐和鷲第68章 太陽谷第27章 魔鬼眼第79章 如此嬌嬈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218章 豎子敢爾第92章 自圓其說第21章 老狼府第195章 秘密第156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244章 不祥之兆第36章 大葉護第324章 八月二十(五)第212章 時機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273章 計將何出第8章 血雨腥風第228章 窮追不捨第45章 進球第5章 天馬戍第155章 不拘小節第326章 八月二十七日第28章 河內世澤,太史家聲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233章 又聞寒笳第96章 閣老之謀第3章 胡楊林第89章 右候衛大將軍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45章 進球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163章 李密第311章 西北狼兄弟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10章 鞦韆上的溫馨第258章 瘋狂的伽藍第49章 午時決戰第29章 天蒼蒼,野茫茫第252章 竇建德的固執第157章 先帝的理想第35章 冬窩子第346章 結束了第84章 一個團第337章 銜尾追殺第43章 戰城南第103章 河北遊氏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223章 局勢顛覆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345章 某有一計第124章 虛晃一槍第138章 哀鴻遍野第252章 竇建德的固執第342章 斬!斬!斬!第286章 兵臨薩水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174章 假亦真時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169章 兵變的核心問題第231章 伽藍何在?第239章 與虎謀皮第305章 漫天王第244章 不祥之兆第126章 鳴鏑報警第318章 首戰告捷第206章 神秘師兄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181章 開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