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自尋死路

崔氏不可能放棄楊侗,即便放棄楊侗,崔氏所中意的對象是秦王楊浩,而不是以關中本土貴族爲靠山的代王楊侑。

從皇帝的安排來看,由越王楊侗鎮戍東都,不是對越王楊侗的器重,而是對代王楊侑的壓制,繼而以此爲手段,遏制代王背後的關中保守貴族勢力。

楊侗目前的處境,就如當年的秦王楊俊,屬於純粹的政治犧牲品。他距離儲君的位置實際上遙不可及,功勞越大,死得越快。既然如此,崔氏何必重蹈覆轍,再做無用之功?

從繼承順序來看,齊王楊暕(jian)和他的弟弟趙王楊杲排在前面,兩者都合乎繼承禮法。燕王楊倓(tan)和代王楊侑排在後面,但代王楊侑合乎繼承禮法,而庶出的燕王楊倓之所以有繼嗣可能,卻是因爲得到皇帝的喜愛。也就是說,代王楊侑也是皇統之爭的犧牲品,此次皇帝命他留守西京,其中就隱含了“打擊”之意。很簡單,西京若遲遲不援,責任由楊侑承擔;出關支援但打敗了,責任還是楊侑的;假如打贏了,建立了功勳,威脅到了其他繼嗣者的利益,代王楊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韋氏不得不全力以赴,不得不與各方勢力進行妥協,但韋氏的優勢很明顯,以韋氏爲首的關中本土貴族集團在皇統上有兩個選擇,一是齊王楊暕,二是代王楊侑,兩者都合乎繼承禮法,都具備先天優勢,更重要的是,關中本土貴族做爲關隴貴族集團的中堅力量,其實力非常龐大,與其合作肯定是利大於弊。

從裴弘策的保守的政治立場出發,從其所屬的關隴貴族集團的整體利益出發,從代王楊侑和越王楊侗的未來發展前景來推衍,裴弘策當然更傾向於支持代王楊侑,但從裴世矩的所作所爲來看,似乎越王楊侗的前景更好,而目前能瞭解裴世矩真實想法的只有伽藍,所以裴弘策必須與伽藍深入討論一次。

伽藍頓時心生不祥之感,毫不猶豫地提出警告。

“第一次東征,陛下不過讓中樞大臣留守兩京,而二次東征卻一反常態,不但有中樞大臣留守,還讓越王、代王分鎮兩京,這背後的用意難道不值得思量?”

裴弘策輕輕搖手,不以爲然,“不論是越王還是代王,距離儲君的位置都很遠,畢竟他們是皇孫,而不是皇子。”

“明公,正因爲如此,此事才應該慎重,萬萬不要陷入其中,因爲它只會給明公帶來噩運,沒有任何益處。”

裴弘策搖頭,“伽藍,你也知道,薊燕大軍和東萊水師一旦進入東都戰場,局勢就會改變,不僅僅對楊玄感及其同黨不利,對越王和某等也同樣不利,一旦開始清算,主導殺戮的必是裴蘊、衛文升、樊子蓋之流,到了那時,局勢就會失控,殺戮就會累及無辜。”裴弘策長嘆,“漢王之亂,多少無辜之士悲慘而死,你可曾知道?”

裴弘策和韋津、李丹已經達成共識,不惜代價也要保全關隴保守貴族勢力,所以,裴弘策沒有選擇。

博陵崔氏、趙郡李氏、河內司馬氏……等等,衆多山東世家貴族都是保守勢力,這場風暴之後,這些保守勢力也會受到打擊,尤其崔氏更是首當其衝,跑都跑不掉。正因爲關隴保守勢力和山東保守勢力都是風暴的受害者,所以纔有共同的利益訴求,裴弘策、韋津和李丹纔有把握脅迫他們簽訂城下之盟。

伽藍深感疲倦,不是因爲殘酷的戰鬥,而是因爲紛繁複雜的利益糾葛,如果不是他的記憶深處隱藏着對歷史走向的預知,他早已迷失在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的利益爭奪中,然而,雖然他因此具備了政治上的某些特有的“天賦”,具備了在歷史長河中劈波斬浪的能力,卻身陷一個又一個激流漩渦之中,隨時都有滅頂之災。

裴弘策始終代表着關隴貴族集團的保守勢力。在東都危難之刻,他迫於形勢,不得不與崔氏聯手抗衡以樊子蓋爲首的改革派,繼而達到了分裂山東人的目的,併成功幫助以楊恭仁爲首的東都保守貴族牢牢掌控了主導權。如今,他再次迫於形勢,不得不與韋氏聯手,試圖以平叛之功來最大程度地保全關隴貴族集團的保守勢力,避免關隴人在這場風暴中死傷慘重。

但是,困難就在這裡。若想以弱勝強,若想在薊燕大軍和東萊水師趕到東都戰場之前擊敗楊玄感,就必須聯手西京大軍,必須贏得山東人的幫助,而若想聯手西京大軍,就必須向關中本土貴族妥協,同理,若想贏得山東人的幫助,就必須向山東貴族妥協。

這是非常矛盾的一件事,楊玄感處理不了,裴弘策同樣處理不了。楊玄感的錯誤選擇導致了錯誤結果,裴弘策的錯誤選擇將會導致何種結果?是否有正確的選擇?根本不存在正確的選擇,除非關隴人和山東人握手言和,但關隴人和山東人各有自己的利益,怎麼可能握手言和?

伽藍也沒有選擇餘地,他是裴世矩的親信,是皇帝欽點的驍果銳士,他的身上深深烙刻着改革派的印記。崔氏、司馬氏、獨孤氏、楊氏、李氏之所以與其親近,都是因爲他是各方勢力與裴世矩之間的“橋樑”,他們試圖通過這個“橋樑”與裴世矩建立某種關係,一種可以在這場風暴中互相利用、各得其利的關係。未來這個“橋樑”可能成長爲裴世矩乃至皇帝的股肱,此刻與其保持良好的關係,對雙方都是有利無害。

伽藍含蓄拒絕了裴弘策,從他的立場出發,他不能背叛裴世矩,不能背叛皇帝,不能再假借裴世矩的名義向山東人施壓,甚至,他還要想方設法阻止關隴保守勢力和山東保守勢力的暫時結盟。

原因很簡單,一旦雙方聯手,保守勢力大增,必能對楊玄感及其同黨施加影響力。楊玄感等主謀是沒有退路了,但追隨他的那些地方官員和中下級軍官還是有退路的,還是有理由爲自己脫罪甚至戴罪立功的,如此一來,楊玄感的軍心大亂,裴弘策和韋津就能尋到機會以弱勝強。一旦平叛大功給保守勢力拿到了,那麼風暴過後的清算就不是由皇帝和改革派主導了,保守勢力完全有能力以自己強勁的優勢與他們抗衡到底。

到了那一刻,伽藍的罪責就嚴重了,保守勢力爲了反擊改革派,必定把反擊之火從伽藍的身上引到裴世矩的身上,而這把火必定會燒燬伽藍,裴世矩恐怕也難辭其咎,無法獨善其身。

裴弘策似乎料到伽藍會拒絕,撫須而笑,目露告誡之意。你可以不參與,但你不能背叛我,不能在我背後下刀子。實際上,他找伽藍深談的目的就在如此,只有談明白了,把相關利害說清楚了,伽藍就會做出正確選擇,纔不會背叛他。

伽藍無奈,鄭重做出承諾。

回到營帳,傅端毅、薛德音、西行等人圍上來,詢問軍議內容。

禁軍龍衛的攻擊位置處在淨域寺和金谷之間,承擔着配合河內郡丞柳續所率的八百鄉勇阻擊叛軍的重任,確保西京大軍和己方主力不會被叛軍分隔。西行、江成之、布衣、盧龍等人都很興奮,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幹一場。這一仗若是打贏了,那每一顆頭顱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功勞啊。

“接下來每仗必敗。”伽藍神情冷峻,聲色俱厲地警告道,“龍衛統已經摺損九個兄弟,傷了三十多個,損失非常大,若是再有傷亡,唯你等是問。”

衆皆愣然。每仗必敗?那還打什麼打?乾脆渡河去河陽算了。

“伽藍,出了甚事?”西行小心翼翼地問道。

“有些複雜……”伽藍簡略分析了一下局勢的變化,“以某的推測,明公危在旦夕。”

崔氏肯定對裴弘策的“背盟”深惡痛絕,河內司馬氏既不想捲進皇統之爭,更不想與皇帝的政敵做朋友,可以預見,雙方會談崩,而關隴人會發出威脅。面對威脅,山東人必然反擊,其結果會發生什麼,可想而知。

“你沒有警告明公?”傅端毅焦急問道。

伽藍苦笑,“明公警告了某,所以……明公即便相信某,但出於謹慎,暫時也不會把我們留在他的身邊。”

傅端毅氣頹嘆息,“明公太大意了。”

“不是大意,而是自大。”薛德音冷笑,“他以爲捏住了山東人的脖子就可以生殺予奪,豈不知卻是自尋死路。”

二十九日清晨,崔遜飛馬趕至禁軍營帳。

上午,司馬同憲也尋到了伽藍。

兩人諱莫如深,只談軍情,徵詢伽藍對戰局的看法。伽藍實話實說,楊玄感會全力攻擊,而西京大軍不會傾盡全力,要預留後手,假如裴弘策能在側翼給予其有利支持,這一仗尚能勉強支撐幾天,但接下楊玄感會預感到危機的逼近,必然兵分兩路,以最快速度殺奔關西。關西空虛,無兵可守,楊玄感必能一擊而中,然後戰局就複雜了,難以預料。

“何策才能拖住楊玄感?”兩人都問了同樣的問題。

伽藍直言相告,“每仗必敗,連戰連敗,讓楊玄感堅信,只要他再攻一次就能全殲西京大軍,於是他就會持續攻下去。”

崔遜微笑而去。司馬同憲則和顏悅色地與伽藍聊了幾句家常,這才告辭而走。

崔遜和司馬同憲非常憤怒。裴弘策的“背盟”不是不可原諒,韋津和李丹的脅迫也是情理之中,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關隴人遏制和打擊山東人的決心始終如一,任何時候,每一時每一刻,關隴人都在想着、實施着打擊山東人的策略。

既然如此,那就奉陪到底,但在反擊之前,兩人必須打探一下伽藍的口氣,千萬不要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破壞了皇帝和裴世矩的整體謀劃,那後果就嚴重了,不堪承受。

二十九日,邙山激戰。楊玄感不斷向戰場上投入兵力,其攻擊勢頭一浪高過一浪。衛文升抵擋不住,首戰告敗。裴弘策在淨域寺方向也遭到了猛烈攻擊,全線失守,形勢岌岌可危。

當夜,伽藍求見裴弘策,懇求裴弘策讓他帶着四個西北狼兄弟扈從左右。裴弘策婉言拒絕。

三十日,邙山戰場再度陷入血腥廝殺。

午時,淨域寺防線失守,河內軍隊兵敗如山倒。混亂中,裴弘策不幸陣亡。

西京大軍的側翼告破。楊玄感指揮大軍左右夾擊。衛文升再敗,兩千人馬被圍,韋福嗣被俘,其弟韋福獎陣亡。

河內郡丞楊續事見不遐,果斷後撤。伽藍率馬軍拼死阻截,保護楊續及數百鄉勇撤到了大河之畔。

戰局一邊倒,西京大軍不得不傾盡全力與楊玄感的十萬叛軍殊死一搏。

,!

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200章 上山了第146章 唯防主馬首是瞻第197章 過溫城第14章 黑夜第183章 太原唐氏第139章 事不宜遲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26章 白羊窩,怪柳山第37章 樓觀道第203章 越王楊侗第213章 三軍會師第193章 拒絕第156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223章 局勢顛覆第142章 只是近黃昏第120章 歃血結義第323章 重拳出擊第1章 突倫川第32章 瓦崗第151章 劍指安陽第274章 驚變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169章 兵變的核心問題第198章 獨孤武都第82章 驍果軍第276章 羅藝的憤怒第228章 窮追不捨第326章 八月二十七日第63章 燃燒的菩提寺第166章 老友重逢第154章 獨孤八郎第24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39章 事不宜遲第267章 大遼東策略第244章 不祥之兆第102章 治書侍御史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第267章 大遼東策略第121章 大柳集的正午第238章 最龐大的鷹揚府第306章 積極防禦第92章 自圓其說第38章 屠夫和木匠第24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36章 大葉護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87章 金城關第27章 魔鬼眼第30章 軍令如山,國法無情第327章 彷徨第81章 河西李軌第238章 最龐大的鷹揚府第96章 閣老之謀第19章 打劫了第123章 你是咱的兄弟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278章 觀國公的決斷第261章 野心第60章 菩提寺第168章 箭在弦上?第157章 先帝的理想第343章 夜襲神武川第124章 虛晃一槍第342章 斬!斬!斬!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148章 楊玄感第200章 上山了第148章 楊玄感第202章 逆天而行第111章 這是一個機會第182章 不要連累咱第132章 反手一擊第182章 不要連累咱第102章 治書侍御史第272章 烏骨城外第208章 時機第285章 乙支文德第319章 八月二十一第1章 突倫川第23章 河東三鳳第72章 魔鬼城第321章 鵝毛口第196章 一定要渡河第109章 中土第一高門第321章 鵝毛口第335章 撤離第186章 近鄉情更怯第262章 龍衛軍的複雜局面第288章 一擊第226章 致命失誤第31章 白馬第58章 蘇合香第200章 上山了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