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廷議

不久,李淵在武德殿偏殿召開了軍政會議,由太子李建成、晉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相國、大將軍、各部尚書,以及內史侍郎封德彝等人蔘加,相國竇軌“生病”不來,其弟右屯衛大將軍竇琮、民部尚書竇璡卻是參與了,而獨孤派則由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將作大匠於筠作爲代表。

殿內,瀰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衆人分坐兩邊,各有坐榻,人人挺直腰板,神情肅穆。

“諸位愛卿,事到如今,朕也不藏着掖着,實實在在的跟大家算筆賬,什麼賬?隋軍人數。朕現在就自西向東的一一數出來,讓大家有個心裡準備,同時,也是讓大家瞭解到暴隋亡我大唐之心。”

高高坐在玉階龍榻之上的李淵,對衆人緩緩的說道:“暴隋在我大唐邊境陳兵數十萬,西北方向有三個軍團,首先是臨洮郡的隋軍第十軍,人數四萬,主帥是薛萬徹;其次是漢陽第九軍,人數四萬,主帥是王伏寶;第三、是漢川第七軍,人數六萬,主帥是尉遲恭。正北的關中京兆、上洛則以郡兵爲主,往少裡算都是六七萬。而在淅陽、南陽分別是薛萬均的第七軍、楊善會爲首的第五軍、秦瓊爲首的第二軍,此爲暴隋的主戰軍隊,各軍滿編六萬,不算奴兵在內,至少有三十八萬人。其他地方估且不說,單是荊襄方向,就有三大軍團,人數高達二十萬,這裡的壓力無疑是最大的。”

衆人事先知道要商議的內容,事實上也都知道下一步要來攻打荊襄,但是當李淵說出一個個聳人聽聞的數字時,莫不感到心懼。

“前方之敵聲勢浩大,朕找不到獲勝良機,這才迅速退回襄陽,若是長期對峙於南陽,那麼隋軍便會從其他地方攻入兵力空虛的大唐腹心,所以朕必須將這支軍隊完整帶回襄陽,應對可能出現的敵軍,只有保證自身安全,才能再說其他,否則的話,敵軍便會長驅直入,滅我大唐國祚。”

一些人聽了,也默然點頭!李淵爲保有生之力,果斷撤軍,也無可厚非。

高坐上首的李淵見衆人露出理解之色,不由滿意一笑,他將隋軍的數字數出來,雖有漲敵人之威的嫌疑,但這是鐵打的事實,等會談到軍事部署的時候也會說出來,索性率先借隋軍之浩大,爲自己的不戰而退的舉動洗白,“現在國難關頭,大家暢所欲言吧!無論說什麼,朕都不會計較什麼。”

李淵這回學聰明瞭,沒有急着把李世民所定三策說出來,事先也沒有與任何一個臣子說,而是準備看看大家的意思。

見遲遲無人說話,相國蕭瑀走向道:“聖上,就由臣來拋磚引玉吧。”

“蕭相國請說。”李淵雙眼飽含鼓勵之色。

“謝聖上!”蕭瑀拱手一禮,然後說道:“李密前不久也遣使朝唐,陳說脣亡齒寒之理,希望兩家攜手,共抗暴隋,微臣認爲暴隋勢大,非一家可敵,可以聯合李密。若是隋軍來犯,讓他爲我大唐牽制一定兵力,同理,若是暴隋伐魏,我大唐亦振兵響應。”

“臣,附議”

“末將,附議。”

衆人紛紛支持。

李淵點頭道:“李密是個聰明人,深知坐視大唐敗亡的下一步就是他了。禮部立刻派人聯繫李密!”

“喏。”

“等等!”只見另一名相國劉文靜站了起來。

“劉相國,怎麼了?”李淵好奇的問道。

“聖上,暴隋南下之後,發展勢頭令人震驚。微臣覺得光是一個李密還不夠。”劉文靜肅然道。

李淵問道:“蕭銑、杜伏威皆爲暴隋效命,這天下,除了李密,還有誰可以與朕抗隋?”

“蕭銑!”劉文靜淡淡的說出了兩個字。

“蕭銑?”

“蕭銑都已歸降隋朝了,這怎麼可能?”

“……”

衆人驚訝出聲,聖上都說蕭銑是楊侗的人了,劉文靜現在居然說要聯合蕭銑?這不是開玩笑嗎?

“劉相國確實沒有說笑嗎?”李淵頗爲期待的看着素有奇謀的劉文靜。

“當然不是!”劉文靜肅然道:“蕭銑寡恩絕情,猜忌之心極重,而且還是楊侗必殺江南士族,我們可以利用他的這些缺陷,派善辯之士光明下大去遊說,並許以重利,就算不能拉攏過來,但也可以大張旗鼓的說他已經和我大唐聯合抗隋!”

“反間計?”李淵雙眼一亮。

劉文靜點頭道:“楊侗看透了我們的反間計,但多疑的蕭銑卻害怕遭到清洗,只能跟着我們一起隋抗!就算不成功,反正我們也沒有損失。這策也適用於杜伏威。”

“哈哈!好!”李淵大笑着看向禮部尚書溫彥博,道:“依朕之見,蕭銑那裡非溫尚書出馬不可,杜伏威就派善辯之士過去。”

“微臣遵命。”溫彥博慨然道

“林士弘也需要聯絡。”劉文靜接着說道。

“不錯,此時的暴隋,就如當年的大秦,不,比大秦還要可怕,需要各路諸侯同心齊力。”蕭瑀大表贊同。

“好!一併聯合。”

“喏。”

“聯絡盟友一事由禮部負責,接下來,該到我們自己的了。”李淵說完,看了李世民一眼。

“兒臣有三策呈獻父皇……”李世民會意的起身,把三個應對之策一一的詳細說出。

李淵故作思索之色,表現出來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讓大家三選一。

衆人也知道不可能選擇放棄荊襄的下策;如果李淵有魄力就選上策,但風險太大,要是陷入關中,十萬唐軍就會成爲甕中之鱉,搞不好被隋軍吃個乾淨。如果求穩則選中策了。

這時,陳叔達說道:“聖上,臣首先明確一下態度,荊襄不能失,失去了荊襄,就只剩下巴蜀了,我們恐怕支撐不了三十萬軍隊,所以臣支持中策,朝廷需要派兵支持舂陵,但在細節上臣有不同意見。”

李淵說道,“有不同意見儘管說。所有不同意見,朕都聽。”

“關鍵就是中策所用的十萬大軍,晉王殿下的意思是支持舂陵七萬,支持競陵三萬,但問題是除了晉王在淅陽的四萬軍隊,襄陽方向只剩十三萬左右的軍隊。首先安養縣不能少到五萬,京城至少也要留下五萬,那勉強擠出來的只有三萬軍隊怎麼分?”

陳叔達的意思是巧婦難倒無米之炊,頓時引來一片私語。

李淵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雖然十三萬軍隊確實不少,但他之前忽略了襄陽本身的防禦,如果抽了走了十萬,人家還打什麼舂陵?直接奔着襄陽殺來就好了。

李世民也承認道:“陳相國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調十萬軍隊已是底線,因爲現在競陵和夷陵兵力空虛,駐軍只有一萬五千左右的郡兵,還住要集中在競陵,如果沒有三萬軍隊去防禦,一旦隋軍和蕭銑合兵,從夷陵進入巴東,巴蜀和荊襄就被一刀兩斷,另外,隋軍在淅陽和南陽的兵力少說也有二十萬,作爲主動進攻的一方,他們處於隨意調動的一方,而我們只能被動防守;到時候極有可能出現十幾萬人攻打舂陵的局面,況且隋軍還有奴兵,陳相國,十萬大軍,其實很是保守的數字了。”

李世民這話給大家一種捉肘見襟的感覺,大唐明明還有三十萬大軍,到頭來居然無兵可用。

陳叔達沉聲說:“如果這樣的話,只能再徵兵了。”

他話音剛落,竇璡和獨孤懷恩獨孤竟同時冷笑出聲,李淵想到兩派兩人以請命書要挾自己一事,頓時一肚子的氣就冒了起來,不過剛纔他已經說暢所欲言,不能言而無信,只得忍氣道:“竇將作,你有什麼建議嗎?”

竇琮起身道:“聖上,微臣覺得陳相國說的募兵,想當然了?”

大家聞言默然,這幾年募兵太狠,前後強徵的軍隊不下五六十萬人,差點就到掃地爲兵的程度了,如果再次強行募兵,恐怕民間就會造反了。

獨孤懷恩也說道:“竇將作說得不錯,現在四十歲以下的青壯已經不多了,我也擔心強行募兵會使得民衆大量逃入隋境,從而引發更大危機。”

李世民道:“獨孤尚書和竇將作說得確實有道理,不過現實就是這樣子。如果不募兵,那就只能坐以待斃,與其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隋軍一步步蠶食荊襄大地,還不如干脆利落的退入巴蜀。所以我們必須在募兵和不募兵之間作出一個決定,募兵就執行中策。不募兵就執行下策。”

獨孤懷恩、竇璡寒着臉不說話了,李世民的態度很明顯,不募兵那就遷都,將戰火把巴蜀引,大家一起死在巴蜀好了。

這時,一直沒吭聲的李建成說道:“如果募兵,就只能在巴蜀招集,因爲荊襄這邊即使有也不多了,同時這也是以防萬一,能夠及時就近的補充軍隊。我想,以從未經過戰亂的巴蜀而言,招募七八萬軍隊並不是難事。”

被允許參與的李孝恭說道:“聖上,我之前敗在襄城的軍隊九成是荊襄人,也就是說,巴蜀方面實際並沒募集過多少軍隊,說掃地爲兵實在太誇張了。”

這下,獨孤懷恩和竇璡更沒話說了。

李淵見二人都沒說話,便點頭道:“既然大家都不反對,那就這麼決定了,先調七萬大軍緊急援助舂陵,另外在巴蜀招募軍隊十萬,把人數分攤到各郡、各縣,每個人必須完成募兵數量,否則就別當太守縣令了。”

但另外一個問題又來了,誰可爲帥?

這時,幾乎所有人的眼睛都向李世民望去,但李建成卻認爲李孝恭比較合適,一是李孝恭常年在荊襄,對這裡的地型比誰都熟悉,二是李世民太強勢、太激進了,未必能夠聽從柴紹的意見,所以李世民去的話,一定出現將帥不合的局面,這樣反而會失敗得更快。

“父皇,兒臣推薦孝恭率軍援救舂陵,孝恭極有謀略,且一直在荊襄作戰,熟悉地型地貌,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蕭瑀也支持道:“聖上,臣贊成太子提議。”

“父皇,兒臣也認爲孝恭是最適合的人選。”李世民殘破的軍隊還在淅陽,也不想去舂陵被動防守,再次經受隋軍的狂轟亂炸。他現在急需一場勝利挽回他的聲譽,在隋軍這邊很難撈佔便宜,只能打蕭銑的主意,如果蕭銑不加入反隋同盟,那麼他便當一當競陵方向的主將,只要剿滅了蕭銑,開疆闢土,就能夠挽回他東征失敗後損失的聲望。

李淵點了點頭,對李孝恭說道:“孝恭,朕今日恢復你之前的一切職務,並任命你爲行軍元帥,率領七萬大軍援助舂陵,總統攬舂陵戰局。”

“末將遵命!定不負聖上重託。”李孝恭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第639章:玩火自焚第089章:絕響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301章:劣根性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013章:衛鳳舞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507章:一鳴驚人第365章:王者歸來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431章:兄弟矛盾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853章:春藥而已第430章:江淮之虎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333章:大隋的致命點是楊侗第266章:三大巨梟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335章:攻略西域第960章:與虎謀皮第210章:困境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560章:戰前勞軍第107章:將相失和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232章:賣蕭銑第423章:一年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687章:兄弟爭鋒,戰火捲來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279章:戰機乍現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779章:退往襄陽第573章:聞‘隋’喪膽第127章:奸商第757章:烈火焚江第118章:整頓官制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633章:書聖後裔第084章:李靖之遠謀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896章:王而不王,以糧攻糧第748章:恩威並重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414章:落幕、新生第347章:喪家之犬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227章:污點大儒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280章:起兵伐隋第133章:據理力爭第303章:兒女雙全第044章:以商補田第066章:魏徵毒計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281章:奇恥大辱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747章:見龍卸甲第335章:攻略西域第276章:謝幕第712章:楊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