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

同明殿中,文武百官齊聚,大隋的對外政策,經過短暫的商議已經定了下來,簡而言之,即是離間、分化、扶持,一步步將周邊各國的國力在內亂之中消弱。

“以後的對外戰略就是在離間、分化、扶持的基礎上,靈活應變。諸位卿家,以何如何?”楊侗望着衆人,問道:“有不同的看法,現在就可以提出來。”

大殿之上沉默了許久

楊恭仁:“微臣並無異議。”

“微臣也無異議!”孔穎達略微沉吟,而後有些頭疼的說道:“然則很多很多僞儒出於個人的目的,刻意曲解儒家思想,利用聖人之名牟取自己之利。如果聖上這麼說,這些人極有可能跳出來反對。就算聖上不受影響,但以後恐怕也被帶歪,臣以爲我大隋想要從根本上保留這種激進之風、尚武之風,須從教學方面入手。”

“臣附議。”魏徵起身道:“儒家的確是以仁爲核心,但卻不是教人盲目的仁,更不是教人愚善學問。漢朝是儒家大復仇最盛行的朝代,爲父母血親朋友而殺人的案例層出不窮,被當時所讚揚,很多殺人者被無罪赦免甚至受到嘉獎,公羊學派甚至表示當代的仇可以當代報,即使百世過後依然可以。當然了,復仇當然也不是毫無限制,首先要符合道義,如果是自己親朋犯錯被殺,你要還復仇就是不義。其次秉承着“仁”的理念,報仇也不可以無限擴大化,《公羊傳》裡明確說過:‘復仇不除害……古之道也’,意思是說復仇只能針對仇人本人,不能把牽扯更多的人進來。所以從根本上說,儒學並不是軟綿綿軟弱文化。”

知識匱乏的楊侗聞言,不禁嚇了一跳:“儒家還有這種兇殘的思想?”

孔穎達無語的看了不學無術的楊侗一眼,氣鼓鼓的說道:“這種思想其實才是孔聖的靈魂,只不過後來被帶歪了。”

這話確實不假。

只因孔子本人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睚眥必報的人物,看看他和子貢的對話就知道了。子貢問孔子:“如果有人殺了父母,該怎麼做?”孔子的回答是:“睡在草墊上都要時刻拿着盾牌兵器,仇沒報不能去當官享受,不能和仇人活在同一片青天下,如果在市集上碰到仇人,乾脆連回去拿兵器都不用,直接上去拼命得了。”聽聽這話,誰會覺得孔子是個愚善之士?

但是時至今日,孔子之學全被帶歪了,激進之學盡皆沒落,代之而起的便是盛行天下的“穀梁派”。

‘穀梁派’的理念是‘狗咬你一口,你不能咬回去,如果這樣,人和禽獸有何區別’?

‘那些異族蠻夷不知禮儀、不懂廉恥,天朝上邦又何必跟他們一般見識?要是蠻夷殺過來,大不了送個女人去和親好了,再不夠,就額外加點金銀財寶,不管怎樣,都比拿人命去拼好。’

這種思想一代傳一代,漸漸把孔聖儒學和漢家的尚武之風閹割乾淨。而失去靈魂的儒學,演變爲“宗族情誼”、“親親相隱”之說。搞到現在,儒家除了培育一代代豪強宗族魚肉鄉里之外,便是對外無限妥協的文官!

作爲孔子後裔,孔穎達繼承的是正宗儒學,所以在對待異族的問題上,表現得比武將還要兇悍。

只不過‘穀梁派’大行其道,他一個人根本扶不正被帶歪了的儒學。方纔說的‘利用聖人之名牟取自己之利’,指的正是爲己牟利的‘穀梁派’的徒子徒孫。而他認爲從教學主推正宗儒學,無疑是直指儒學的病源,只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下去,那麼‘穀梁派’的歪理邪說自然就慢慢消失,孔子的尚武之風將會重現光彩。

“從教育上改變自無不可!”楊侗心動了,“孔尚書不論學識還是見識,都傲視當今天下,你能這麼想,對國家萬利無一害,朕沒有不支持的理由。但是儒學就像大樹分枝,枝又分枝、枝葉繁茂、漸失根本,諸多經義難明!特別是文帝設立郡學、開科取才以來,沒有統一經解作教材和課試標準,給教育和科舉取士帶來很多麻煩,若是能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和標準,那就簡單得多。”

孔穎達拱手道:“其實微臣早就有這心思,就學於劉炫大師門下之時,深受裨益,劉大師也支持微臣做這件事。這些年來,一直在編撰…不過儒學枝繁葉茂,要做到兼容各派優點,難度簡直是堪比‘愚公移山’。此書規模浩大,絕非一人一力能夠勝任。臣懇請聖上將這風聲放出去,說是大隋打算徵集天下儒門飽學之士,目的是排除儒家經學內部的門戶之見,於衆多學派中擇優合一,結束各種紛爭,摒棄南學和北學的地域偏見、門戶之見,試圖兼併百枝、融爲一體!”

衆人聞言,肅然起敬。

孔穎達這輩子將這部書編撰成功的話,必將名垂青史,受後世儒士敬仰。可他卻讓楊侗召集天下儒士合力編纂,如果天下儒士雲集,這本書便成了衆人智慧的結晶,他本人的存在被無限縮小。這道理孔穎達當然知道,可他依然願意讓出這個名頭,這份胸襟可不是一般人具備的。

“弘揚傳播正宗聖學,是吾輩之重任!”楊侗考慮了一下,道:“這樣吧!此書由你主導一切,在註疏編纂之中,義例制定、是非考論,皆由你來定奪。作爲主編,你有權在衆多經書章句中,選擇優秀註釋作爲標準,然後對經文註釋詳加疏通!”

孔穎達聽得怦然心動。

楊侗所說的“主編”,是這部鉅製的靈魂,在這裡,他既能體現出價值,又能集中傑出儒士編撰,以作爲儒學中的傳世經典,何樂而不爲呢?不過孔穎達歷經無數世事,自然是沉得住氣的人,並沒有表現出心中的激動。

“對了,此書何名?”

“名爲《五經正義》,乃是對《詩》、《書》、《禮》、《易》、《春秋》義疏的統一編寫。”

楊侗想了一想,道:“把《四書》也加入進來吧!不過這是一項費時無數載的工程,爲了能夠讓天下人儘早讀到最優秀的儒學,以一卷一卷的方式發行!先從最基本的《論語》開始,在對外關係上,別教孩子們再把‘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理解成‘以德報怨’!”

在《論語憲問》上,孔聖人說的‘以直報怨’,意思是說‘如果其他人做對不起你的事情,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公平正確去對待。’並不是什麼狗屁的‘以德報怨’,這都是一羣僞儒不懂裝懂,隨口捏造出來的謊言。而《論語》是基本教材,如果‘以德抱怨’繼續大行其道,孩子們還得帶歪過去。

“喏!”孔穎達拱手應命。

……

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457章:善其器第753章:聯合行動第981章:演一齣戲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343章:形勢驟變第062章:測試新陣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198章:賊喊捉賊第128章:工部改制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044章:以商補田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790章:皇后驚夢第125章:外國來使第191章:杜先生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085章:太原起義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777章:失和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948章:隋失二將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947章:意外獲勝第591章:祖孫對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275章:李淵施壓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011章:天選之地第833章:父皇,你爲何要色眯眯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404章:武舉開幕第825章:張網以待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506章:裴矩之敏第831章:很多妃嬪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442章:李密特使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077章:始畢毒計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089章:絕響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210章:困境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627章:竭澤而漁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236章:刑、御之爭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628章:鄴城諜影第982章:立威入城第627章:竭澤而漁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645章:聽天由命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883章:嫁禍東吳,水落石出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442章:李密特使第819章:戰前分贓第741章:相國示警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187章:蕭後勸進(求首訂月票)第605章:謀李淵,擬設內閣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010章:不升反降第481章:獨孤決議第724章:禁‘武’令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919章:最後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