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難以抉擇

豆,也稱之爲菽,在華夏種植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華夏本土的原產糧食之一。

豆所具有的營養價值自然不用多說,但到目前爲止對豆的開發依舊很是緩慢,其更多的還是被作爲飼料來使用,是餵養戰馬的必需品。

人也不是不吃,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但是呢,豆腐的口感很差,很難吃。

雖然經過上千年的技術改進,但現在依舊不算好吃。

一個不能作爲主糧的糧食,百姓的種植熱情並不高,加上沒有科學系統的觀察研究,以至於現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種豆能夠幫助土地恢復肥力。

除此之外,華夏的另一個問題就在於百姓口糧太過單一,夏季的時候還能有點蔬菜配着,但到了冬季,往往就是一碗主食,大米在北方是奢侈品,更多的是黍,以及很費功夫的麥。

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女人幾乎每天一睜眼,第一件事就是去折騰吃的,這時候家中儲備的糧食都是沒有脫殼的,而在沒有機械設備的幫助下,他們只能依靠人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基本就是當天吃,當天做,然後一整天就過去了。

生產力的全面落後,是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但對此李元景只能表示無奈,他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方法思路自己可以提,但是技術條件卻根本達不到。

“還是那句話,我提議儘快在全國各縣設立學堂,降低費用,吸引更多的寒門前來讀書,其前途出路不僅僅只在於入朝爲官,也可以是學習各種技術!”李元景再一次建議道。

這個問題他已經建議了不下三次,但每一次不是被直接打回來,就是無疾而終,作爲一個王爺,他能怎麼辦?

“這事沒那麼容易!”李世民搖了搖頭。

“不做,永遠也不可能,只有做了纔有希望!”李元景表示很無語的嘆了口氣,接着道:“等到船隊建好以後,我就打算出海尋找封地了,基本可以預見,三五年內,必然會有第一批離開大唐本土的世家門閥,遺留下來的這些空缺怎麼辦?就算朝廷能夠勉強將這個坑填上,但離開的那些人才怎麼辦?

這些人的底蘊並不比朝廷差,而一旦有了自己的封國,他們必將更加瘋狂的去壯大自身,若朝廷不採取新的措施來反制,也許百年之後,以朝廷的實力就無法繼續保持現狀了。”

“那你說朕該怎麼辦?設立學堂所遇到的阻力根本不是你能想象的,不僅僅只是那些世家門閥,幾乎全天下的文人都會成爲這股阻力,朝廷不動則已,動了,則可能引起更大的隱患!”李世民有些糾結的說道。

知識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樣有利於他們對未來的規劃。

雖然天下文人也分爲無數個派系,但是在面對一些大問題的時候,他們又是同一個派系,設立學堂,大力培養寒門子弟,對天下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但對於朝廷而言,可就未必了。

這些寒門子弟將來必然會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在這個本就競爭激烈的官場,再一次將戰場攪的更混亂,沒有人願意來增加自己的難度,沒有人想自己一輩子只做一個小縣令。

在這些方面,哪怕你做到了宰相,在這個圈子裡,你也是遭受排擠的那一位,這是階級的對立。

再一個,朝廷拿什麼去教他們?教會了他們又會不會心生歹意?

普通百姓謀反什麼的,朝廷鎮壓起來並不算難,可若是大家都有文化,都懂策略,到時候誰鎮壓誰可就不一定了。

愚民政策其實是一直都存在的,即便是後世各國,也是同樣存在的,只不過經歷了時代的洗禮,這種政策已經進化到了3.0時代。

李元景努了努嘴,沒有繼續在說下去,而是選擇了妥協:“我只是提個建議,採納與否,是皇兄才能決定的!這段時間臣弟的精力會放在肥料上面,先解決這個問題在說。”

家大業大,其實某些時候也不是什麼好事,沒有破釜沉舟的魄力,是不太可能獲得更好的結果的。

當了幾年的皇帝,李世民身上的銳氣已經在漸漸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妥協,是穩重,換個更激進一些的說法,就是瞻前顧後。

當然,考慮的方面多了,有這樣的改變也不足爲奇,畢竟皇帝不是其他人,他的一個決定,影響的將會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你說,海外真的有那麼多領土來安置他們嗎?”李世民也不再去較真這個問題。

“有!我甚至可以保證,在兩年內找出所有能安置世家的地方,所以皇兄在這方面還是要做好準備的。”李元景很確定的點頭回應道。

這個時期海外的領土大多數都屬於未開發階段,遠的不說,鬼子國的九州島,也就是倭國南部藏着不少倭寇的島嶼,雖然被發現了,但就是沒有進行開發。

一是倭國內部正在進行戰爭,而是人口不足,本島都開發不完,哪有精力去其他地方?

而北海道就更恐怖了,倭國人直接放棄了那裡,壓根就沒有登陸的意思,實在是冬天太冷了,人上去會受不了。

除此之外,菲律賓的原住民還是一羣土著,而且還沒有擴散到全島,馬來等地到處都是無人大島,或者只有少量土著的島嶼,更不要提一個人也沒有的澳洲,新西蘭等島嶼了。

朝廷要是真的不怕事大的話,單單一個澳洲就足夠安置這些世家了,而且將他們安置在一座大島上也是有好處的,萬一哪一天他們自己打起來了呢?朝廷只要保證任何一方不被消滅,就能永遠的保持這種狀態,這是讓他們內部消耗的最好方式。

當然,李元景還在澳洲和美洲之間考慮着,兩者各有各的優劣,反正他現在是有些拿不好主意。

“兩年……”李世民微微看着遠方,兩年發現,在運作幾年,開始封國,運作得當的話,大唐將會有十年至二十年的緩衝期。

雖然看似不短,但是在國家層面來說,並不長,特別是人才方面,二十年也許能夠填上這些坑,也許填不上……

第二百九十章:弱小的代價第三百二十七章:論心黑就服你第一百六十六章:不識字證明你有嗎?第二百二十四章:本王心中有數第一百一十九章:敲悶棍的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命運在自己手中第三百二十九章:楊婉第一百一十章:臣只是個修橋的第三百三十四章:航路之爭第三百六十一章:調教太子第三百三十九章:矮黑人第三百二十八章:你哥還是你哥第一百三十一章:異常結果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別丟下我啊第二百三十二章:偏航了第六十章:不懟不舒服斯基—徵第四十章:水車第二百九十四章:不足爲慮第一百一十六章:忽悠,接着忽悠第二百二十七章:出海第二百二十一章:會不會太高調了?第三百八十一章:來者不拒第三百零七章:一拳一個小朋友第二百二十二章:史上最沒耐心的教學第六十四章:你能賺錢我吃翔第二百六十八章:談攏第十一章:給朕也嚐嚐第三百九十一章:俺是技術人才第三百三十七章:上樑就沒打算正第二百四十八章:老夫比你玩的溜第三十七章:審訊第二百四十三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七十四章:是貧窮限制了你第四百零四章:出發第三百三十二章:大唐的變化第二百一十九章:又想來騙朕第一百九十三章:本王全都要第二百二十七章:出海第二十三章:事情鬧大了第二百七十六章:死了這條心吧第七十七章:別浪,猥瑣發育第三百九十四章:鋼鐵戰艦第二百一十二章:我好像走錯路了第三百五十章:炸胡也是一種手段第一百七十三章:好大一個局(3/5)第一百四十七章:拍馬屁的最高境界第三百五十九章:太子養成計劃第三百三十章:心都碎了第二百二十五章:就是浪唄第三百一十六章:又一個黑科技第二百五十八章:難怪這麼窮第二百一十八章:教導一下太子第二百三十九章:就問你怕不怕?第一百七十一章:若有造次者,斬第三百五十五章:有錢不能花是什麼感覺第二百四十二章:暴利啊第二百一十九章:又想來騙朕第二百五十一章:禮儀之邦,豈容胡來?第四百一十四章:襲擊?第一百九十章:來自敵軍的助攻第一百六十五章:上鉤了(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買賣不一定要賺第三百九十二章:遠航號第二百三十章:終於到了第一百三十五章:這不是石油嘛第四百一十九章:不可能放棄的地方第二百七十六章:死了這條心吧第三百八十七章:李大忽悠在線中第三百四十一章:鬧騰之地第一百二十七章:大噴子李元景第三百七十六章:母女平安第三百零七章:一拳一個小朋友第二百五十八章:難怪這麼窮第三百七十七章:分權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來自李世民的感觸第四十九章:皇后到訪第三百七十二章:你差的還遠第二百五十六章:朕一直很放心第三百零九章:聽牆根的快樂第二百七十三章:翁婿之間第一百二十二章:本王要改變歷史啦第三百二十六章:蒸汽機船第三百八十七章:李大忽悠在線中第三十七章:審訊第三百九十八章:送給李世民裝逼玩第一百三十一章:異常結果第三百一十一章:問策第二百零四章:要錢?求我啊!第二百四十七章:駐軍新羅第一百四十三章:玻璃第二百五十五章:說的老夫都被感動了第一零七章:賠是不可能賠的第二百九十六章:撥亂反正第三百七十九章:興奮的李世民第二百四十八章:老夫比你玩的溜第六十五章:日賺百貫第三百章:退親吧第二百五十七章:遍地是黃金第二百七十八章:LYB也是戰術第一百三十章:神醫即將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