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蜀王之謀

餘額不足

杜睿忙着在承慶殿內,鼓動太宗在世界範圍實施霸權主義,並且勾畫着美好藍圖之時,蜀王府內,李恪也在忙着與身邊的一半謀臣,圍繞着杜睿商討。

李恪原本因爲參與構陷侯君集一事,被太宗處罰,降爲了蜀郡王,但太宗畢竟對他青眼有加,又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受了委屈,就趁着個機會,恢復了他的親王爵位。

“蜀王殿下,那杜睿欺人太甚,在聖上面前詆譭老臣,是可忍孰不可忍,還請殿下爲老臣做主!”權萬紀在承慶殿內,被杜睿一陣痛罵,特別是當着長孫無忌這個老冤家的面,此時心中自然是憤恨不已,恨不得能生食其肉。

李恪橫了權萬紀一眼,沒好氣的說:“你平日裡總是自稱能言善辯,比得上蘇秦張儀,若是生在先週年間,也能配的六國相印,今日怎麼了,在承慶殿上,當着我父皇的面,被一個少年說得啞口無言,你自己辯不過人家,我又能如何!”

權萬紀見李恪不願意爲他出頭,眼睛轉了轉,道:“總是不能就這麼輕易放過他,那杜睿可是打定了心思要輔佐太子,如今又與安康公主結親,安康公主自幼與太子相善,那杜睿於太子處肯定更是盡心竭力,今日一番對奏,更是得了聖上的賞識,如不早除,恐爲後患!”

李恪聞言,心中也是惱恨,杜睿北伐歸來之後,他也曾幾次三番的延攬,拜訪,做足了禮賢下士的姿態,可是杜睿對他的好意,卻偏偏置若罔聞,不理不睬,大大折了他的面子,李恪可沒有太宗那番心胸,更沒有李承乾的寬厚,自然也就將杜睿當成了敵人看待。

不過杜睿多智的名號,李恪又不能不小心在意,便對一直沉默不言的岑文本問道:“以先生看,此事應當如何應對!?”

岑文本睜開雙眼,細細的品着茶,這茶也是最近七寶齋裡流傳出來,和以往的茶餅不同,不需要蒸煮,只用沸水沖泡即可飲用,端的是凝神靜氣,提神醒腦的好物什。

“殿下想要應對什麼?”岑文本老神在在的問道,讓屋內的衆人不禁一愣。

李恪詫異道:“老師難道看不出,那杜睿要是一心輔佐東邊那位,對本王的威脅會有多大!”

岑文本道:“殿下難道又想出手了?”

李恪楞道:“先生何意!?”

岑文本道:“殿下!那杜睿雖然現在來說,還只是一個小小少年,但是其心智,便是臣也有所不及!”

如果岑文本只是勸說李恪稍安勿躁的話,或許其他人還不會覺得怎麼樣,但是當一輩子都在玩弄心術的岑文本說出他不及杜睿的時候,屋內的人全都驚呆了。

岑文本就好像根本沒看見一樣,繼續道:“殿下!今日杜睿所言,雖然言辭激烈了些,惹惱了權大人,但是對於他的主張,便是臣也是贊同的,如今大唐已有盛世的景象,根本就沒有必要對任何人妥協。”

權萬紀見岑文本居然幫着外人說話,不滿道:“岑大人此言差矣,那夷男雖說目前還不及頡利,但卻也是草原雄主之姿,若是他當真不顧一切,發兵前來的話,在下也擔心武德九年之事重演啊!”

岑文本聞言,笑道:“權大人此言纔是當真差矣,那夷男雖說統一了草原諸部,但是要說他能和頡利相提並論,卻也是無稽之談,那夷男品性古怪,生性桀驁,不過中人之姿,卻幻想能成爲頡利那樣的梟雄,若是他對我大唐俯首帖耳的話,或許還能保住一生的富貴,若是他當真想歪了心思的話,區區夷男,一戰可滅!”

李恪思慮了片刻,也覺得夷男實在不足爲據,便道:“可是老師方纔爲何說杜睿不能對付呢!?”

岑文本道:“杜睿此人,臣也看不懂他,以他的才智,功勞,便是年紀幼小,也應當身居廟堂了,可是聖上對他卻一直有所壓制,但杜睿卻一直好想無所謂一般,其對權勢的淡漠之心,恐怕也只有大將軍李靖能和他相比了,而且此人,聖上雖然有意在壓制他,卻對他十分欣賞,以至於不惜將安康公主下嫁,殿下!難道一個聖上青睞有加的人,那麼好對付嗎?當初殿下要對付侯君集,結果如何!所以臣還是勸殿下,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如今這時節,動的越早的人,最後輸的也越慘。”

李恪雖然覺得岑文本說的有理,卻也不禁憤恨道:“這可惜這般人物,不能爲我所用!本王幾次三番延攬,拜訪,他卻好像草木之人一眼,絲毫不爲所動,要是那杜睿真的如先生所說的那般,本王何日才能一展抱負。”

李恪一直都覺得李承乾爲人懦弱,不足以擔當社稷江山的重任,而太宗都說最像他的自己,自然就是大唐儲君最合格的人選,所以從武德九年開始,他小小年紀便一直惦念着東宮的儲君位子。

岑文本見李恪還是一副心焦的模樣,不禁長嘆了一口氣道:“殿下!還記得臣曾經說過什麼嗎?不要讓東邊犯錯,要等着東邊犯錯,那杜睿縱然有神鬼之能,卻也不過是個外臣,他總不能一天到晚的看着太子,等到太子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用殿下做什麼,聖上就在那裡,他不會視而不見的!只要聖上對太子有了不滿的話,杜睿!還有何足道哉?”

李恪聞言,雖然深以爲然,卻還是不甘心:“只是那杜睿雖然累次冒犯本王,不過確實人才難得,老師可有個什麼法子,將他延攬過來,他日本王若成大事,比不吝封侯,老師你看如此籌碼,可能說動杜睿!”

李恪這般說,讓屋內其餘的同黨不禁一陣嫉妒,他們在李恪身邊這麼多年,李恪雖然對他們也稱得上禮遇,但是卻不曾承諾過什麼,如今一個小小少年,李恪居然都不惜承諾封侯來延攬,實在是讓他們想不嫉妒都難。

岑文本搖了搖頭,說:“殿下!方纔臣已經說了,杜睿的權勢之心甚淡,他之所以對太子死心塌地,是因爲太子示之以誠,兩人雖然名託君臣,實則摯友,殿下若是想要說動杜睿,首先便是要,處理好和他的關係,用誠意來打動他,或許還能辦到。”

岑文本的一番話,讓李恪不禁陷入了沉思當中,示之以誠,這個還真不是這位心高氣傲的蜀王殿下擅長的。

第五章第27章 不敢領受和不容拒絕第60章 滿則溢第32章 各懷鬼胎第21章 和親?和個球!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8章 晉王來訪第五十章第15章 李貓第十六章第28章 忠臣第40章 彈壓第十一章第六十章第40章 亞歷山大港第39章 騎兵出擊第35章 蒂卡爾城第42章 戰戰兢兢第99章 不過一隅第31章 突襲第32章 廷議第34章 偷襲和龍第八章第41章 會師漢江第60章 進諫與否第61章 出師表第65章 教訓淫僧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五十章第11章 大智大勇大仁大義第13章 抉擇第70章 西陲隱患第58章 慈不掌兵第6章 黃雀在後第四章第45章 達者爲師第46章 最好的結果!第二十二章第37章 杜府四春第23章 戰第31章 高句麗來人第28章 賜婚第43章 焚書坑儒第69章 請辭第二十章第五十六章第46章 攻取石堡城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26章 願做一閒人第31章 出征第五十四章第59章 欲正人先正己第8章 晉王來訪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56章 兵權第五十三章第66章 回朝第85章 殲滅頑敵第31章 豎子第55章 三戰而下第75章 私塾先生第29章 陳三事第70章 西陲隱患第79章 因材施教第78章 質疑權威第88章 開城納降第87章 什麼情況第五十二章第86章 達延芒結波第100章 蜀王之謀第24章 返京第1章 洗牌(上)第62章 希臘火第87章 什麼情況第六十六章第4章 財政預算爲哪般?第五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42章 戰戰兢兢第二十九章第64章 議徵天竺第57章 大唐之怒第11章 消弭於無形第34章 瑪雅奸第6章 牽動四方第二十六章第44章 大陸的夢想第59章 朝議第37章 繼續進軍(上)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33章 臨兵鬥者第30章 陳三事續第七章第二十二章第20章 不朝第56章 越俎代庖第35章 蒂卡爾城第63章 安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