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生

?代國公府裡,兩少年正在練武。?

年齡稍大的白衣少年策馬飛奔,搭弓引箭,略略瞄準,“嗖…”一箭正中五十步開外的靶心,伏身在馬背上,再射,依然是靶心,緊接着俯身掛蹬、後仰倒伏、勒馬急停…各種難度頗高的馬上射擊…?

一壺箭射光,白衣少年騎着馬正好來到場地邊,勒緊手中僵繩,一個漂亮的側翻,從昂首揚蹄的馬上飄落下來,穩穩地站在地上,回頭看着遠處的箭靶,英俊異常的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射出的箭全部都落在靶正中央,小小的靶心被箭簇擠成刺蝟一樣。?

“大哥箭術每天都精進這麼多,小弟怎麼也比不上你,”,邊上年齡稍小的青衣少年看了看先前自己射的箭靶,似有些賭氣地扔了手上的弓,長嘆一聲!?

“二弟箭法也非常不錯了,”白衣少年看看另外一個箭靶,靶心上的箭也不少,“射中這固定的靶難度並不高,如果射擊快速移動的目標有如此水平,那纔是好箭法,”臉上有些不以爲然的神情。?

“那我們什麼時候去打獵?…可惜現在不是秋獵的時候,不然可以去打獵…”青衣少年收拾好弓箭說道,同樣俊美的臉上有些嚮往,“去年我們都射殺了好多獵物…今年可以帶小妹去了…”?

“秋獵還早,先練好箭法和槍法再說吧,若我們不勤學苦練,達不到祖父的要求,過些日子他老人家回來,說不定要責罰我們,”白衣少年把一杆槍扔給青衣少年,“來,二弟,再練練槍法…”?

“大哥,你身子還未完全康復,少練一會吧?”青衣少年接過槍,似有些猶豫道。?

“不礙事,已經全好了,來吧…”白衣少年已經往自己的坐騎而去。?

兩位少年郎重新上馬,持槍殺到一塊兒。?

兩人出招都是異常迅速快捷,招式變化多端,槍舞處,一股凌厲的殺氣瀰漫開來,揚起地上的沙石…?

幸好邊上沒人,不然都要看暈頭了。此練武場乃府中重地,閒雜人員禁止進入的。?

大半個時辰後,練習才結束,收拾好場地邊的兵器,兩人牽着馬來到馬廄。?

“大哥,明日是三月三,我們出去遊玩賞花吧?小妹都纏着我說了好幾天,要我們帶她去灞橋邊折柳戲水…那裡很熱鬧的…母親也同意我們出去玩的,”青衣少年拴好馬,小心翼翼地問着話。?

自己的大哥一場傷病剛好,給人的感覺是變了許多,熟悉裡透出很多陌生,更有一股骨子裡的威嚴,無形中給人一種壓力,讓人不由自主的有些恐懼。?

“那好吧,不過諸多事情我都記不太清了,到時你要給我略說一二,”白衣少年道笑笑道。?

“那太好了,小弟一定給大哥詳細講講情況…我先去告訴小妹,”青衣少年興奮地先跑走了。?

白衣少年回到自己的小院,一個漂亮的小丫環迎了出來,“少爺…又練了這麼長久…你身子剛大好,要多注意休息,夫人一再叮嚀的…我幫你更衣…”說着上來幫忙換衣服。?

“我自己來吧…”白衣少年不露痕跡地躲到一邊,自己動手脫下外衫。?

小丫環手腳麻利地端來一盆熱水,幫少年梳洗起來。?

“少爺,你休息一會吧,雲兒一會去給你拿新置的衣服去…”小丫環給少年梳好頭,仔細地看了會,焉然一笑。?

“好的,你去吧,”白衣少年露出微微的笑容說道。?

“那我去了,茶給你準備好,放在桌上…”?

看着小丫環走出屋去,白衣少年踱着步,走到窗邊,推開半掩着的窗,看着窗外院子裡盛開的桃花,陷入沉思。?

這白衣少年正是黃明軍,不過他現在的名字叫李翼字業詡。?

黃明軍,原來是一名成都軍區特種作戰大隊的少校指揮官,因在一次秘密行動中掩護戰友而犧牲,沒想到卻穿越重生到了大唐貞觀年間。?

來唐已經有近半個月了,所經歷的一切都如夢境一般,只是如今夢境都已經變成現實,被他接受下來,也努力融入眼前的生活當中。?

黃明軍時常想起犧牲時的場景,那慘烈的畫面永遠定格在他的腦海裡。這世界異常的奇妙,竟然真的有生死輪迴,前世?後世?到底哪個是真實的自我?沒有可以告訴他…?

自己不是黃明軍了,黃明軍已死,這個後世的名字,永遠不會有人叫,也不會出現了…現在自己就是李業詡。?

適應環境是特戰隊員最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只不過,這環境變化的太大了些。?

李業詡的祖父竟然是那個名垂青史,留芳後世被人神化的大唐第一武將,時任兵部尚書的李靖。?

從自己的二弟李業嗣,也就是剛纔那個青衣少年,還有自己的貼身小丫環雲兒嘴裡,李業詡瞭解了關於自己和府上及這個時代的一些事情。?

現在是貞觀四年初春時節,李業詡是和一大幫紈絝朋友們賽馬,不意間摔下一個並不高的山崖,竟是昏迷了十幾天,許多名醫看過,連皇帝李世民也派了宮中的太醫過來診療,都不見起效,府裡最後請了當世神醫孫思邈,診治多日才醒過來。?

在李業詡昏迷時,出現一個非常特異的情況,府中沒有鳥鳴聲,所有的花兒只含苞卻不開放,沒有一點生氣…李業詡醒過來後,滿府的花兒一夜間都盛開了,充耳都是小鳥的歡唱聲…?

這一切讓所有人都驚異不已…?

此時李靖並不在府上,自貞觀三年開始他就率軍征討寇邊的突厥。?

這次戰役的經過李業詡在後世上指揮學院時也是仔細研究過,那是大唐對外征戰中無比輝煌的一場戰役,此戰李靖奇兵出擊,以少勝多,一舉消滅突厥的大部分有生力量,突厥頡利可汗也被生擒到長安來,北方諸部落歸降內附者無數,至此後幾十年內大唐北方邊境沒有了特別重大的威脅。?

正是因此功,李靖在貞觀四年初還未回京時即被李世民封爵爲代國公。?

據最新的戰報,北征突厥的戰事已經基本結束,李靖已經在凱旋的路上。?

其他一些情況,也有了大致的瞭解…?

李靖的長子,就是李業詡的父親李德謇,竟然一點軍事謀略都沒有從這位大唐軍神遺傳下來,只知道吃齋唸佛,整天混跡於廟宇間,和一些和尚爲朋伴,府裡的一切大小事物都不管,現在連家也很少回,大部分時間就住在廟裡。李業詡受傷昏迷,家人報知李德謇,這位可愛的父親大人才回來,卻對旁人說,生死自有定數,一切隨緣!李德謇回家幾天,得知李業詡醒過來後,又走了。?

李德謇只有一妻王氏,無妾室。李業詡沒見到過父親的面,但母親卻是常看到。母親才三十出頭,很是年輕又異常美貌,真想不通父親會捨得拋下這麼美麗的母親去信佛事?!?

李府裡的一切事務,本都是李業詡的祖母張氏操持,只是這幾年張氏覺得自個年紀大了,把很多事交給長房媳婦,也就是李業詡之母王氏打理。?

李業詡已經十六歲了,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弟弟是李翟李業嗣,剛滿十四,還有一五歲的小妹,叫李櫟。?

李靖出征前匆匆給李業詡行了冠禮,也就是說已經成年可以成家了。本來,母親王氏已經爲李業詡張羅着找個好姑娘家,但去年突厥犯邊,李靖這位家裡的主心骨、當朝的兵部尚書被皇帝任命爲定襄道行軍總管,節度諸軍,去教訓一下還未進化完全卻來騷擾大唐的突厥蠻子了,這事也就緩下來了。?

李業詡這個愣頭青,卻也不願現在就娶妻生子,總是以漢代霍去病和祖父李靖爲榜樣,“匈奴未滅,何爲家爲?”不願過早成婚,一心想着到軍中效力,倒是挺得李靖賞識!?

李業詡的貼身丫環雲兒,今年十四歲了,自懂事起就在府裡,是李靖在戰爭中收養的部下的孤兒。自李業詡醒過來後,小丫頭就一直在眼前晃盪,生活起居全都由她負責。雲兒模樣周正,小身板還不錯,再長大些定是個標緻的美人兒。?

李業詡所結識的,被稱作狐朋狗友的紈絝公子,也都是些不簡單的人物,李世民三子蜀王李恪,任城王李道宗的兒子李吉,程咬金兒子程處默、程處亮,尉遲恭兒子尉遲寶琳等…這些人原來三天兩頭到府上來,只是李業詡墜馬後,不知是否是嚇的,除了李恪,其他人都好久沒敢來了!?

這前任李業詡發育的已經差不多了,身材不錯,才十六歲就長的挺高了,竟有一米七八左右的樣子,肌肉結實粗壯,應該是長久體力運動或鍛鍊的結果,只是不知這老兄的靈魂穿越到何處去了…但願沒到原始社會逗猴子玩…?

前身的記憶,並沒留下多少,李業詡現在腦海裡只殘存着一些不連續的片段。但是所習的武功,槍法、箭法、拳腳身手,都似身體的本能一樣留存着,在與李業嗣練習時自然而然地施展開來。通過幾天的恢復性訓練,結合在特戰隊中練就的快速反應能力,身手讓李業詡自己都有些吃驚了。?

更讓李業詡得意的是,自己長着一張異常俊美的臉,第一次照鏡子時,看着裡面那特帥的帥哥,驚訝着半天才反應過來,甚至都有些妒嫉銅鏡裡的自己!?

古書上記着李靖的模樣是很帥的,祖母年輕時也是個大美人,聽雲兒說自己的父親也長得很好看,母親模樣那麼漂亮,幾代遺傳的原因…自己長的帥,那也就不足爲奇了…?

看看自己的二弟李業嗣雖然沒有發育完全,都已經是一個英俊的少年郎了,小妹李櫟小小年紀也是一副美人胚子…?

連自己的小丫環挺中看的…?

這時代盛產美女帥哥喲…?

李業詡看着窗外盛開的花兒,沉思着,所處的環境大致的瞭解了,一些具體情況留待再觀察,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問李業嗣和雲兒。?

既來之,則安之…?

後世的李業詡十七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軍校,指揮學院畢業後到基層連隊帶了兩年兵,又在特戰隊呆了五年;如今來到了大唐,生在高官家裡,有一個能征善戰的祖父李靖―――――――李業詡需要考慮的關鍵一個問題是,他能做些什麼…?

第8章 凱旋之師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27章 共餐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7章 機會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22章 論理第47章 會師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51章 元旦朝會第52章 鎮兵之將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58章 連根拔除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82章 李業嗣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37章 利器第4章 拍板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33章 皇帝巡視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9章 戰神李靖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9章 有後了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5章 顯神威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92章 酒後亂性第46章 好馬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39章 壽辰(下)第26章 決定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3章 三月三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58章 出海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4章 坊間傳聞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15章 再次相遇第268章 託孤?第7章 較量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6章 戰爭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