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

晚上過十二點有一更,週一、週二每天三更,後面幾天正常更新,看情況不定時加更,請朋友們多多支持!

兩儀殿內,李世民召集君臣議事。

已經是冬日,雖未下雪,天氣已經很冷了,殿內都生着火爐。

在場的重臣有司空房玄齡、尚書右僕射高士廉、吏部尚書侯君集、禮部尚書李道宗、兵部尚書李世績、工部尚書李大亮、戶部尚書唐儉,及將作監大匠閻立本、軍器監大匠閻立德兄弟,兵部侍郎韓瑗、崔敦禮,當然還有李業詡這個軍事學院的祭酒。

“各位愛卿,擴建水師之事在年後即要進行,今日召集各位商議具體事宜,有何建議,皆可提出!”李世民看着這些大唐帝國的精英們,微笑着說道。

當時討論有關高麗的朝會上,李業詡提出以水陸兩道攻擊高麗,爭取將高麗一擊滅國,建議擴建水師後,李世民可以說是以最快的速度,將水師的擴建提上日程。

以李業詡的感覺,即使是後世那樣高效的政府,也是沒有這麼快的速度,將如此重大的事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拍板。

畢竟擴建水師,朝廷所費的軍資要非常的多。

見李世民說完後眼睛盯着自己,目前只領軍事學院祭酒職的李業詡當先站出來,把自己這些日子所想的一些事講了出來:“陛下,我大唐原有的水師規模過小,舟楫船隻數量少,有經驗的水師將士數量也極少,可以說,如今的大唐水師並無非常大的水上作戰能力,更不說渡海作戰,運送數萬軍隊攻擊有堅城據守的地方。若是出征高麗,必須要有很多有海上經驗的水師軍士,還有數量不少的可以渡海的大型船隻!這些都是當前需要立即解決的事!”

這些時候,李業詡奉李世民的令,會同兵部侍郎韓瑗、崔敦禮,將水師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統計整理,這兩名兵部侍郎工作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在短短月餘時間內,就將李業詡想要的資料找齊。

從這些資料上看,李業詡也明白,如今大唐軍中雖然有水師編制,但都是屬於各州軍編下,規模非常之小,可以說沒有能進行大規模水上作戰的成建制力量,更不要說渡海作戰,說白了,現在的水師只是擁有幾艘船,能在江裡,或者湖裡運載一些人的數千人員編制的雜牌軍,並且各自隸屬於沿海或者沿江、湖的州府。雖然那些船隻可以在海上航行,但因數量不多,船規模又小,抵擋不小大風浪,也載不了多少人。若是出征高麗,數萬人的軍隊,要如今規模的水師運載,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別說有可能與高麗或者百濟,還有倭國在海上進行作戰。

如今所有的眼光都是集中有,連賢明如李世民這樣的皇帝也是如此,對海防根本沒有重視,也沒有概念,即使是要從海上出擊高麗,以他們的想法,也就是臨時徵召船員,再建造大船,能將陸軍將士運過海去就行。

“陛下,李祭酒所言爲實,此是兵部所轄的水師的資料,請陛下過目,”兵部尚書李世績站起來,把一份由兩位兵部侍郎所整理,以奏報形式寫就的資料交給李世民,“若要運載大量的軍隊渡海作戰,並且使得水師自身有作戰能力,必須擴建水師,增加水師裝備,以應戰事需要…”

“李愛卿,你與朕說說軍事學院之水師班學員的情況!還有水師建設的目標要求,”李世民接過李世績手中的奏報,沒打開看,放在了一邊,指着李業詡道。

今日姓李的大臣實在不少,李世民只得用手相指,不然還不知道叫誰。

“陛下,水師班學員剛剛在兩個月前分班,目前所學也只是基礎理論方面的東西,對他們而言,如此並沒有指揮水師的能力,”李業詡應聲站起來說道,“只是臣覺得可以這般,在教授一段時間的基礎課後,可以令這些學員到水師所在地,熟悉並適應水上的環境,並實地學習水上作戰的科目,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速成訓練,基本可以滿足暫時的水師擴軍需要!”

“以臣所理解之水師,不只在沿江內湖運兵作戰,還要包括可以在我大唐周邊海上進行軍事戰爭的武裝力量,包括船隻、人員和管理機構,如今一些我們所具備的條件,但還有很多是需要朝廷大量財力支持的…”

與海軍陸戰隊不同,李業詡在後世的特戰隊並沒有海上訓練科目,一些有關海軍的知識也只是在軍校裡時候學的,對海軍如何作戰並不熟悉。而且後世的海軍理念與現在的水師大不相同,如今的水師所用的戰船,也只有那種以船員划槳或者腳踩爲動力的木船,而且所用的武器只有弩、弓等射程較遠的兵器,剛剛研製出來的火炮,暫時還無法在現有規模的船上使用,一則因爲安全方面,火炮需要大量的彈藥,而軍中熟悉火藥的人並不多;二則因爲火炮發射發產生強大的後坐力,有可能擊穿木板,使戰船受到損害,這兩個問題解決前,火炮還只是理論上水師能使用的兵器,這些都是當前務必要解決的問題。

李業詡在這段時間所瞭解的資料中,知道如今有了車船,可以以腳踏木輪推進,有了水密隔艙的技術,減搖舭骨也有了,造船也有了圖紙,鐵釘聯接、桐油加麻絲接縫、船渠修造、仿照船模造船、滑道下水等技術,現有的水師船隻雖然不多,但各類卻不少,包括樓船、艨艟、鬥艦、走舸、遊艇和海鶻,這些東西是有些出乎李業詡意外的。

若能將這些技術好好利用,再加上火炮技術,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在這個時代傲視世界,還是有可能的。

還有幾個對於水師建設非常有利的東西,那就是指南針和望遠鏡,也早在十年前已經由李業詡研製出來。

指南針已經研製出來十多年了,軍器監的工匠們,在李業詡研製的基礎上,經過了不少的改進,大、中、小、微小,各種型號的指南針都有,最大的需要用車運載,指示精度也更好,只是用於航行的船中,則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設計。

而望遠鏡的製造,因爲沒有玻璃,還是用水晶代替,雖然以朝廷的名義徵用了最好材質的水晶,但水晶的透光性能與折射放大性能,還是無法與後世的玻璃相比,雖然軍器監那些腦袋聰明的出乎李業詡意外的官員們,已經制作出更爲複雜的用複合鏡片的望遠鏡,只是成像效果卻不甚理想。

讓李業詡有些興奮的是,軍器監的官員們已經摸索製作出玻璃製品來了,他們是在李業詡的一些指導下,經過自己的數百上千次試驗,用了許多的材料,終於有一些成品半成品的玻璃製作出來,只是材質還暫時不能用於望遠鏡的製品。

待李業詡說完,工部尚書李大亮站起來說道:“陛下,臣前些年在青海之時,曾使部下建造一些稍大的船隻,以在青海中運載物資,只是士兵們皆不太熟悉船隻操作,只得徵用那些青海邊會操船的居民,以作軍用,所以臣覺得,水師將士應從臨海近的那些漁民中募集,這樣纔可以迅速地提高操船水平,使得水師263124169312儘快有戰鬥力!”

“陛下,臣覺得若要作運載數萬軍士之用,必須儘快徵集工匠,開始建造大型的船隻,”將作大匠閻立本起身說道。

這位脾性古怪的大師,說話也是很簡單。

接着其他人又說了一些相關的事項,每個人所說的都被一旁的宮內記事人員記錄下來。

一會,見沒有人再有言語,李世民開口說道:“諸卿所言皆是組建水師所必須之務,待兵部將這些建言整理完善後,即以兵部軍令行文下達,擴建水師!”

李世民走到牆上掛着的大唐統疆域圖前,指着地圖道:“初募集的水師,將集中在萊州、登州、海州一帶,加緊訓練,以得早日成軍!以將作大匠閻立本爲督,並令杭、越、婺、萊、登、洪、江七州,造船一千五百艘,以作水師籌建之用…再令軍器大匠閻立德,加緊研製可用於戰船上使用的火炮!”

“諾!”衆臣起身應道。

“諸位愛卿可有水師領軍人物之選?”李世民再問場中諸臣道。

“陛下,臣舉薦左衛大將軍鄭仁泰任大唐水師主將!”李世民剛說完,房玄齡即站起來說道。

聽房玄齡如此一說,李業詡一愣,想不明白剛剛被任命爲左衛大將軍的鄭仁泰,房玄齡爲何要舉薦他去當任水師主將。

鄭仁泰與房玄齡並無什麼交集,鄭仁泰這些年雖然立下不小的戰功,但與能否領軍水師並無多大關係,這是何意?按理這個舉薦人兒應該由自己來說纔好,畢竟自己對鄭仁泰熟。

不過鄭仁泰去當水師的主將,也是個不錯的結果,只是李業詡心中還有一個人選,必須要向李世民提出來。

只聽李世民說道:“房卿所提,朕允!還有其他合適的將領,也可以薦舉,朕都會考慮的!”

“陛下,臣推舉一人!”聽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馬上站了起來。

“何人?”

“第一衛軍第一近衛師第六團中郎將劉仁軌!”李業詡朗聲說道。

“朕許!”李世民沒做任何考慮,即點頭應允。

李業詡大喜,他不知道是歷史影響了自己,還是自己影響了歷史,原來歷史中李治朝時候,那個指揮大唐水師在白江口擊敗百濟和倭國聯軍的海軍統帥劉仁軌,也順着自己的推舉到水師中去,只是希望這傢伙有天生的指揮水師才能,協助鄭仁泰打造出一支讓人生畏的大唐海軍來,到時可以遠征海外,無論是倭國,還是其他地方,都可以將其征服。

———————————————————————————————

第72章 凱旋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5章 回府(下)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4章 一場鬧劇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92章 酒後亂性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56章 遭遇馬賊第64章 初經人事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53章 青海道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39章 伏俟城外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60章 歸來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46章 火藥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46章 好馬第6章 成爲軍人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36章 收留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77章 訪客衆多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2章 再次分兵第4章 蜀王李恪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34章 喝酒鬧事第51章 如何善後第90章 抵達靈州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4章 蜀王李恪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82章 夷男被殺第77章 訪客衆多第13章 李靖請命第6章 李靖辭相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22章 論理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60章 潛規則?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46章 好馬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56章 遭遇馬賊第64章 初經人事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46章 火藥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4章 就一招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80章 諸事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