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局勢

三天後,越王李貞在外出巡視各縣政務的時候,在番禺縣郊外遭遇了一場極端危險的刺殺,據說對方連大黃弩都用上了,幸虧越王躲的快,否則被大黃弩命中,就算是不死,也至少要落一個殘疾啊。

遭遇了此番刺殺,李貞大怒,啓動了所有的麾下勢力,命令他們排查兇手。

這一次李貞的暴怒,也終於讓世人見識到了越王的可怕。

只是短短半天時間,刺殺兇手被血龍衛全部活捉,所有殺手具都遭受了世間最可怕的折磨。

一日之後,楊氏在嶺南的老巢被天網端掉,據點之內無論老弱,全部被砍了腦袋。

一日半後,楊氏在朝中的代表人物,也是品級最高的人,大理寺卿楊玄成在騎馬外出踏青的時候,坐騎忽然失控狂奔,楊玄成被活活拖死。雖然不知道是誰幹的,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定然和越王有關。

兩日之後,弘農楊氏一族,除了外出不在家的,不論男女老少,滿門被滅,所有人被砍了腦袋吊在正門前,家中無論是主人的鷹犬還是地下的蚯蚓,全部被毒殺——這是典型的雞犬不留。兇手出手乾淨利落,就連被砍了的腦袋,切痕都是整整齊齊,根本不像是用刀切下來的。沒有人知道兇手是誰,只是在現場發現了一個類似於粘杆的東西,但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三日之後,弘農楊氏除了部分外嫁的女子之外,所有男丁不論外放爲官,還是出外經商的,全部被斬殺殆盡,全都是一刀梟首。

弘農楊氏徹底除名,天下震驚……

所有人都被李貞的手筆震驚住了,就連準備給李貞找麻煩的世家,都被李貞的兇殘給嚇住了,立刻停下了自己的小動作,準備觀望一番再說。

當弘農楊氏滅門的事情震驚天下的時候,作爲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貞卻對此並不在意,因爲他知道,只要自己的命令下達,下面人自然會完美的執行自己的命令,根本不用他操心,再說,這種事情他又不是第一次幹了,沒什麼可操心的。

自從孩子出生之後,李貞就彷彿變了一個人,將手中的公務幾乎全部下放,除了一些必須由自己拿主意的大事之外,其餘事情都交給了屬下,至於他自己則一直都躲在後宅,逗弄兩個萌娃娃。

話說老李家的基因就是不錯,再加上武媚娘也是歷史上有名的美女,因此這兩個孩子可謂是集合了兩個家族的所有優點,雖然只有兩個月大,但已經能從眉目間看出來,待他們長大之後,定然會是大帥哥大美女。

嶺南這邊雖然依舊有些混亂,但最大的混亂源已經被滅掉,接下里只需要安撫民心,嶺南慢慢的都會恢復過來的。

而且經過這一次混亂,李貞也看清楚了嶺南官場的態勢,接下來就該他自己出手,徹底蕩清嶺南的混沌,還嶺南一片朗朗晴空了。

等這一切完成,嶺南定然會進入一個安穩的發展時期,那時候就是自己開闢大航海時代的最佳時期了。

只要開闢了大航海時代,根本不用自己管多少,只需要三五年時間,整個嶺南就會大變樣,超越蘇杭完全不成問題,再有兩年時間,一個新的長安,將屹立在大唐的南方……不,確切的說,是中部,因爲征服了南洋,嶺南已經不算是大唐南方了,而是變成了中南部。

嶺南的態勢變得越來越好,東北的情況也不差多少。

今年二月中旬,李世民過了大壽之後沒多久,就以高句麗不敬大唐,屢屢進犯大唐邊疆爲藉口,向高句麗發動了戰爭。

此戰雙方總共投入了五十萬大軍,其中十萬是大唐的,而勝於四十萬則是高句麗寶藏王高臧匆匆召集起來的。

話說這寶藏王也挺倒黴的,去年高句麗權相淵蓋蘇文(爲了避唐高祖李淵的名諱,又叫泉蓋蘇文)發動了政變,殺了榮留王,扶持瞭如今的寶藏王繼位,成爲了他的傀儡。

儘管寶藏王知道自己的傀儡,但他又如何會甘心?剛剛上位,就試圖與泉蓋蘇文爭奪權力,但是寶藏王的年紀不大,才能也不出衆,如何會是老奸巨猾的泉蓋蘇文的對手?只是幾次短短的交鋒,寶藏王就被泉蓋蘇文死死的壓在了下面,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

就算後來西元666年(這個年號真好)泉蓋蘇文死了,他的三個兒子依舊爭權奪利,寶藏王還是沒有掌控國家,可見他纔能有多平庸。

自從上位後,他雖然有了一個國王的名義,但是無論軍政,都在我請告訴我的手中,根本就沒有他插手的餘地。

就比如這次,雖然召集國內敢戰之士共抗大唐,這道詔令是以他的名義簽發的,但實際上做主的其實還是泉蓋蘇文,甚至從始至終這道詔令都沒有經過他的手,因爲就連簽名,都是泉蓋蘇文找人仿照他的筆跡寫的。

只是高句麗的常備軍一共也不過十五萬,剩下的二十五萬根本就是帶着兵器的農民,這樣的隊伍如何會是大唐的對手?恐怕大唐兩炮下去,這些人估計就一用而散了吧?

而接下來的情況也的確如此,安市城在李世民御駕親征之前,就已經被拿下,因此這一次大唐主攻的地方是新城。

高句麗與中原是老冤家了,因此爲了防備中原王朝以及曾經的突厥,高句麗一共在於大唐的邊境線上修建了諸多城市,比如安市、新城、遼東等等,而新城更是僅次於安市的高句麗邊境第二大城市。

當然,雖然名義上是第二大城市,但實際上也就和大唐的一些大一點的縣城差不多,這樣的防衛如何能是大唐火炮的對手?

只是輕輕兩炮下去,城牆上的人就都跑光了,等第五炮放完,新城城牆就已經徹底成爲了廢墟,大唐直接就跨入了新城之中,根本沒有遇到絲毫阻礙。

從大唐開赴新城下到打下這裡,一共也沒有用到一個時辰。

第二十五章 登州艦隊的安排第九十八章 諸皇子獻禮(2)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一百零二章 自首第二十章 佛學會(1)第一百五十章 千艘大船第兩百九十七章 敵人或許並不強……第一百二十五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八十六章 定國五策(1)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兩百零九章 婆羅洲總督第一百八十七章 ‘撕拉’(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第六十七章 李貞的力量第三百零四章 鎮元聖子第三十四章 大大的好事第八十八章 終於可以開葷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都不行了第二十六章 起航(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六詔獻寶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清觀中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人……第三百零九章 成立海軍區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策府太子黨的試探(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船隊回來了第九十八章 摩天號沉沒(四千字)第一百八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十更了,我做到了,我已經超神了)第四章 硝石製冰(上)第三十章 先做出來試試第兩百三十八章 嗷~嗚~第一百八十六章 葛朗臺·羅第九十三章 定國五策(8)第二百七十九章 巴法瓦爾曼的野心第四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第三百零四章 鎮元聖子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黴:上島就感染瘟疫第三十九章 打到命根子第二百零五章 變異痢疾(第十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土地問題(1)第二十三章 縱海號下水第一百零一章 本因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中的猛獸第二百九十九章 烈焰焚城第八十六章 當潛伏者碰上破妄之眼第三十六章 出征第八十二章 蕭銳告御狀第一百四十七章 活捉唐徠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懷鬼胎(1)第二十八章 突遇暴風第一百六十章 皇帝號第三百五十五章 敵襲~(二合一)第一百章 瘋子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貞和武氏兄弟的‘恩怨情仇’第二十八章 突遇暴風第二十九章 馬車的革命(1)第四十九章 少年軍第二章 的另一面第四十六章報復第六十九章 雜事數則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象威武第二百章 爲了晉陽公主(第五更)第二十二章 初入五號區域——山楂丸有賣嗎?第四十章 準備迴歸第十四章 一晃十一年第兩百三十四章 終見李世民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考慮第一百三十六章 審判(3)第七十一章 對策(2)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三十八章 後手第八十九章 大唐宣戰高達國第三百七十五章 侯君集的處置問題第十九章 手雷發威第十一章 南洋事畢第八十八章 定國五策(3)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物相生相剋,陰陽不能獨生(第九更了,我要超神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放火第三十二章 運銀船第二十章 有什麼需要?第五十七章 訓話(下)第三章 老爺爺第九十章 獻俘大典(11)之皇帝檢閱第二百零五章 變異痢疾(第十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價值萬貫第三百零一章 你會遭報應的……第十章 母子‘鬥法’(2)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到病除(第二十更)第三百二十章 血債血償+追兵來了(四千字)第四十五章 交心第五十一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八十章 提前察覺+敵人出手了(四千字)第一百一十六章 玻璃貿易第六十四章 背叛與投降(1)第一百五十六章 再度出發第三十九章 熱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燕妃的資格第七十二章 斬獲與損失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