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

侯君集這個人有一個特徵,就是好學習,善摸索。

李世民給他加了兵部尚書銜,回來長安後,他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把兵部的各種事物都熟悉了起來。

孫享福過來的時候,他還在和數十個兵部佐官一起勾選名冊,桌案上擺着不少食物,還是溫熱,沒怎麼動過,應該是府上送過來的晚餐,見到孫享福進來了,他纔想起該停下來歇歇,也正好趁吃完飯的空擋,把工作方面的事情聊聊。

“正明還沒吃晚飯吧!正好一起,我也抽空給你大致說一下,各軍在物資方面的需求。”

“行,不過還要勞煩潞公安排幾個人,幫我把兵部以往徵調物資的一些資料找出來,等咱們聊完了,我帶回去看看。”

“些許小事,談不上勞煩。”

侯君集招呼了一聲,便有屬下的人去忙活了,兩人在案前相對而坐,一邊吃,一邊聊了起來。

“今日老夫帶人勾選了將近一半的府兵名冊,料來,明年夏季能夠出徵高句麗的戰兵數量,應該有二十三萬餘以上,此外,負責轉運各種輜重物資的民夫,有五萬餘,從集結的命令下達之後,除駐守河北道的兩衛兵馬,其餘兵馬會在兩個月之內,在長安,或者山東萊州集結。

屆時,第一批糧草,冬衣,你就要提供給我了,當然,士兵們本身就有一定的衣物遮體,只需要將糧草提前運來,衣物,鎧甲,兵器,等裝備,可以稍緩一些,只要出征之前配齊都行。”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大戰開始前的訓練,很有必要,兩個月後,差不多就到了臘月,正是冬訓的好時候,不過那個時候,糧食的消耗也會很大,孫享福略微在心裡算了一下,加上轉運民夫,二十八萬人的話,每月至少要準備四十五萬石糧食供大軍消耗纔算妥當。

今年的秋收已過,那麼,在明年夏糧出來之前,除了嶺南和江南還有還有一季大米可收之外,其它地方的糧食產出,就基本已經入庫了,用錢,倒是可以買到不到糧食,想到這裡,孫享福又問道,“不知屆時會有多少軍士在萊州聚集?”

“六萬兵馬左右,加上劉弘基和張亮已經帶過去的五萬兵馬,差不多十一二萬的樣子。”

聞言,孫享福稍作思索,便道,“我大唐有先進的船隻防守海上,萊州之地,倒是一個進攻和補給俱佳的戰略要地,有十餘萬兵馬駐守在哪裡,應該是穩如泰山。

如此,我便下令,讓江南道,嶺南道將糧食直接走海運,送到萊州,相信今年最後一季,加上明年的第一季產出的糧食,足夠所有大軍吃用一年的了,屆時,位於河北道的主力大軍,只需要從萊州押運糧食送往前線各地就好。”

“走海路?安全麼?”

“放心,安全的很,而且,咱們是提前就將糧食運到萊州,高句麗的船若是敢出海襲擾我們的海上糧道,相信他們會後悔的。”孫享福含笑道。

且不說張亮有數萬水軍在萊州碼頭,嶺南水軍和孫享福的私人武裝,每次在海上對上高句麗或者倭國的水軍船隊的時候,可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他們,孫享福就怕他們送給自己的俘虜太少,不足以支應各方面對勞力有需求的部門。

侯君集聞言點頭又問道,“走海運的話,倒是可以省下很多民夫,那關中大軍的糧食呢?”

孫享福又想了想,答道,“關中今年種植糧食的田地較少,好在此前周邊各地囤積了不少糧食,市面上的糧食還算多,而且,咱們只需供應十幾萬在長安冬訓的士兵的糧食就行,缺口不大,兩百萬石足以,以市價購買,二十幾萬貫可應該就能夠買齊。

而等大軍出征之時,明年的夏糧就出來了,到時候咱們再買一點,帶着在路途上食用便好。至於草料,豆料等牲畜用料,安北軍會直接從善陽押送到前線去。”

善陽的牲畜多,牛馬隨便都能徵調個幾十萬頭,運送體積更大的草料等物資更加方便,而且,北地到處都產這些,供應起大軍來,方便的很,如果孫享福直接給大軍配上一定數量的割草車,甚至都不用帶那麼多草料去前線。

“如此,倒是又輕省了不少,不過即便再怎麼省,國庫裡的錢,估計也是不夠支付這些軍糧的款項的,昨天我已經見過長孫尚書,他說今年秋稅還未上來,國庫裡可支用的錢財,一百萬貫都不到。”

通常,能在臘月之前把秋稅收上來就不錯了,現在才九月中旬,秋收過後沒有多久,各地的地方官估計都還沒有把稅收收齊呢!哪裡會那麼快把錢財解押進京。

不過,孫享福從一開就沒打算這筆鉅款從國庫裡出,走錢莊貸款,纔是正途。

長安的大唐錢莊裡具體有多少存款,孫享福不知道,但至少,也是善陽的兩三倍以上,幾千萬貫還是有的,借貸個幾百萬貫出來,雖然數額有點大,但應該能承受的起。

“錢財不是問題,只要市面上有足夠的物資就好,今年關中和善陽的百姓都種植了大量的棉花,產量倒是能輕易的給全軍配備棉甲。”

“給全軍配備棉甲?那感情好,不過,就算一人一身,你也要準備二十多萬套,能造的出來嗎?”

棉甲可是個好東西,尤其是在寒冷的東北地區作戰,聽到孫享福說給全軍配上棉甲,侯君集雖然有些難以自信,但卻是一臉欣喜和期待,要知道,楊廣的百萬大軍,至少有幾成是被東北的寒冷天氣凍死凍傷的。

孫享福正是考慮到了東北的寒冷天氣,纔想要給全軍配備棉甲,點了點頭笑道,“棉甲應該不是問題,不僅如此,我還想要給每個軍士配備一牀厚實的棉被,只是這樣的話,軍費的賬目上,數額可能會很大。”

“關中的棉花產量還能夠給每個軍士配備棉被?只要你信,就必須要配啊!錢的事情,先欠着唄!要真是全軍都能配上棉衣棉被,打下高句麗的機會至少能夠增加三成以上,到時候,咱們完全可以拿高句麗國庫裡的錢來還債。”

好吧!原來侯君集好動人家國庫的心思,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歷史上,他就是在滅了高昌國之後,擅自動了人家的國庫,讓李世民對他生厭,才迫使他把李承乾當成了救命稻草,跟着造反的。

侯君集本人並不是貪財的人,可能是他在打高昌之前,就因爲軍備的一些問題,欠下了鉅債,是早有所謀做的吧!

“還債自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是這筆花銷出去,怕朝堂的諸公會有異議。”

一套內部套了絲綢,外加塞入了全幅鋼條的棉甲,造價就是十貫左右,二十幾萬套,那就是兩百多萬貫。

而能抵禦北方寒冷的棉被,孫享福自然也不能造的輕薄了,寬大,足以裹住士兵全身,厚實,足以抵擋寒氣侵襲,是必須的。

這樣一來,一牀被子差不多就是十斤,加上製作抗寒氣滲透較強的皮質被套,還有彈棉花的工錢,即便是在棉花今年大掉價的情況下,一牀被子的價格,也在三貫錢以上。

這還沒算武器和攻城裝備呢!在裝備上就已經劃出去了三百萬貫左右,孫享福是害怕這個會給朝廷欠下上千萬貫鉅債的建議,滿朝諸公會不同意。

“放心,此事陛下和所有的武將都一定會支持你的,有了這些好的配備,將士們的士氣會好很多,你是不知道,在那種冰天雪地的地方,士氣對一支軍隊有多重要。”

有侯君集這句話,孫享福就放心了,又問道,“那除了制式刀槍之外,大軍還有什麼大的缺項?”

“當然有啊!高句麗地勢險要,城池多,像你們善陽這次展示的那些牀弩車,連弩車,投石車,有多少就可以給我們裝備多少,有了這些東西,可以少犧牲很多兒郎的性命。”

“那些東西的造價可就更高了,而且使用起來的費用也高。”孫享福給侯君集打個了個預防道。

以孫享福的怕死程度,和善陽的重要性來說,他都只敢將每樣戰車造一千架,可見其造價和使用的費用有多高昂,爲了打造三千架戰車,光鋼鐵料,和弓弦,滑輪之類的東西,至少就花費了三十萬貫以上,。

而造是一方面,養起來就更貴了,三千戰車,就要近一萬重甲力士來操控,關鍵是還要養一萬多匹戰馬,因爲一個戰車,要配兩匹馬才能戰鬥,那麼後備用馬,就得至少四匹以上,只是三千戰車,馬匹的數量就達到近兩萬匹,加上一些戰車裝備維護的費用,這三千戰車部隊,可比兩萬騎兵部隊養起來還花錢。

也就是善陽的財政寬裕,纔敢弄出三千架這樣的戰車來守城,如果像侯君集說的那樣多多益善的話,只要弄個五千八千架出來,估計東征的軍費就要翻倍,因爲這些東西在戰場上開動起來,那纔是最花錢的時候。

穿透力強的精鐵箭頭,每一個都要斤半斤鐵,牀弩大箭,每一支箭桿,都需要一顆小樹的樹幹來打造,陶瓷罐裝的碎石彈,打一輪出去,幾百貫就沒有了,幾千架戰車往戰場上開火的話,一個時辰之內可以打掉上萬貫錢財出去,大漲價是打的經濟,打的資源儲備,在古代和現代,都是一樣的。

但,即便是這些東西的消耗再貴,也沒有士兵們的性命貴,孫享福是支持唐軍配備更多這樣的重型武器的,就是在錢財方面,必須要找到人買單,他自己推銷自己名下產業製作出來的武器的話,有發戰爭財的嫌疑了,雖然他並沒有打算在這些項目上賺錢。

“造,有條件,就必須造,這個事,老夫會給陛下寫奏章,讓他想辦法做通大臣們的工作,材料方面,你可以開始準備了。”侯君集拍着桌子道。

看他非做不可的氣勢,孫享福也沒有多說,點了點頭道,“行,反正造這些東西花的是朝廷的錢,又不用扣官員們的俸祿,相信他們也沒有理由反對,在下就先命人準備材料生產了,能做一萬架,絕不只做五千架······”

他這話就是專門說給侯君集聽的,只有不涉及朝臣的利益,才能降低他們反對的聲音,在戰場上多用這些殺傷力大的先進裝備,就能少死很多人,只要人在,有多少錢賺不回來?

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十一章 買船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147章 豐收樂第751章 發動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481章 大進項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126章 用計第703章 送葡萄第131章 去交趾第621章 公告欄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46章 制海鹽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400章 再對質第534章 出手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193章 殺心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241章 運作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693章 去雲南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340章 談條件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421章 又上朝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368章 定計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212章 驚覺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67章 宴會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703章 送葡萄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703章 送葡萄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