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各種忙

吃完東西本來是打算去書房給趙龍寫封信的,卻不得不先將書桌上的文稿和信件看一遍。

安北軍現在處於戰爭狀態,蘇定方對於大小戰事都有單獨的奏報給孫享福這個上官,在看過了全盤的詳細奏報之後,他纔對東北的情況有更具體的瞭解。

別看李世民對外宣佈的都是捷報,其實蘇定方在開原一帶打的很慘烈,只是死的人都是四部的輕壯,而非大唐府兵,朝堂諸將都不覺得有什麼損失而已。

孫享福卻是覺得,這麼打下去不行,各部的輕壯要是死的太多,難免會對大唐這種出工不出力的表現心生抱怨,所以,安北軍在轉運完高句麗俘虜的之後,也要參戰,訓練了那麼久,也該見見血,爲國出出力了。

於是孫享福給阿布突思去了一道軍令,命他率領右護軍兩萬輕騎兵,帶上善陽醫學院的一批醫護人員和醫藥,糧草,財貨等物資運到開原,犒賞四部的同時,加強開原的守備力量,儘快的給四部聯軍換裝,降低各部與安北軍之間的差異,在閒時,組織他們和安北軍一起訓練等等。

反正明年的時候,李世民還是會調兩萬安北軍去東北,而安北軍並不需要像十六衛府兵一樣集合整訓,或者忙完農耕之後才能出征,他們是常年受訓的,戰時只需要少部分人留守耕種就行,軍屯的糧食足夠他們吃。

給蘇定方這邊的事情做了處理,孫享福又看起了褚遂良的奏報,他先是彙報了善陽全軍大比的成果,以及大比之後的一些善後工作。

主場的安北軍在很多單項上獲得了第一名,但總體獎牌數量只是第三名,總體獎牌數最多的是李世民的玄甲軍,畢竟他們的整體素質較強,也全都是服役多年的老兵。

其次是秦瓊的左衛軍,他們針對性的訓練較多,團體賽上,斬獲不少。

從這場比賽可以看出胡人居多的安北軍存在的弊端,除了幾個猛將之外,普通兵將中,沒有比較突出的,這就跟漢人的一些家學傳承底蘊有關了,往往世代從軍,或有些特殊經歷的漢兵軍士,在某些方面能力會比較突出。

這些都是小事,孫享福大致掃了一下安北軍中一些稍微突出些的人才名單,又下了一道給這些人加官,調職的命令,就算完事了。

不過還有一件事情則是褚遂良來不急奏報孫享福,自己做了主,就是他將本來應該鎮守善陽的席君買部調配給了世家子,幫助他們遷民到上齊城,按照規定,褚遂良也不算越權,畢竟他是善陽刺史,有權利調動孫享福專門分撥給善陽的軍隊,只有左右護軍是安北大都護府的直屬,需要孫享福的命令才能調動。

只是褚遂良沒有藉此機會,撈些好處,卻是白白的便宜那些世家子。

而且,再減去許敬宗帶去泰安城的五千人馬,那麼,善陽城的守軍,就只剩一萬多了,而即將開建的烏蘭城也需要派幾千人馬過去,這樣,善陽城就根本派不出兵來了,這麼大一座城,一萬多的守軍防守,已經很薄弱了,作爲北地的支柱,善陽的安危至關重要,那麼,孫享福就該給李世民上個徵兵的摺子了。

北地青壯牧民,天生就會騎戰,以現在的人口基數,隨時都可以弄個十幾二十萬騎兵出來,孫享福爲了未來東北的安定考慮,直接上奏李世民加徵五萬,到時候,可以用作安東都護府的常備兵力,想來李世民應該不會不同意。

處理完公事,還有更多的私事,孫得壽來信,給孫享福說了藍莓的生長情況,並且,他們自己還找了一些枯死的柞樹作爲質基,在府上試着培植起了猴頭菇。

苗圃裡面的柞樹苗也保護的很好,即便是善陽的雪再大,也能保證不至於出問題,只是最近那些世家子有些煩,老是想打苗圃的主意,並且,還有出重金,找農門子弟購買花椰菜種植技術的情況,都被孫得壽和農門子弟們拒絕了。

看完這封信,孫享福只能感嘆孫得壽他們太老實了,自己雖然承諾了花椰菜只交給王家種植,可農門的其它子弟沒有承諾啊!有重金幹嘛不收,讓其它幾家去搶奪王家的財路纔好。

然之後還有小舅子虞方的信,他說善陽勞教所的那幫犯人都可以畢業了,幾個月的思想教育,就讓他們再也不願意回到原本的家族了,還問孫享福,能不能給他找點更有難度的活。

看了這封信之後,孫享福打算明年調他去沙漠邊緣種一段時間的樹,可不能那麼輕易的相信人,現在那些世家子在忙活遷民,需要大量的人手幫忙組織,自然是想將這些家兵先要回去了,但是他們不會直接開口找孫享福要,弄一些委婉的手段,忽悠虞方卻是很正常,所以,孫享福直接把這個問題推給李世民,說皇帝不許,讓他想都不要想,真正的思想教育,沒有個幾年,是很難深入到他們骨子裡去的。

他還看到了唐奉義給他寫的信,他覺得從善陽輸出農具到遙遠的上齊太不划算了,想要將善陽木工作坊以及鐵料作坊三分之一的人手分到上齊那些去建立新作坊,直接在那邊生產,有條件的話,還想將更多善陽的工廠在那邊開分廠,不過需要一筆啓動資金,可能要找善陽錢莊貸款。

周純則是直接給孫享福報過來了一組在四座新建的郡城投資房地產,所需要的資金數額,投資當然不小,需要很多貸款。

而張行成,宇文節,也給孫享福報過來了修建上齊城和烏蘭城的啓動資金預算,都是百萬貫起,如此一來,這孫享福在善陽的私人錢財,差不多又要全部投資出去,而安北大都護府的公賬上,可能會欠下好幾百萬貫的鉅債,倒是讓善陽的錢莊,也跟長安的錢莊一樣,拉響了貸款紅色警報。

給所有的公文和信件做了批示和回覆之後,又到了午夜時分,紅梅和春桃來請孫享福就寢,感覺身體已經被掏空的孫享福,有些害怕的夾了夾腿,決定今天晚上就睡書房了,明天還要給兩個孩子擺滿月酒呢!精神太差可不行,倒是叫紅梅和春桃好一陣笑。

能夠在午夜之前睡覺,算是幸福的,李世民就沒有孫享福那麼幸福,他每天要批閱的奏摺和要收聽處理的信息量非常龐大,尤其是國家在處於改革和對外戰爭的關鍵時刻。

“陛下,五姓七家對於此次沒有能進入權利中樞頗有微詞。”

“他們私下裡都說了些什麼?”

“他們說,陛下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亂改革,是要出大亂子的,治理百姓從來不缺好的政策,缺的是讓百姓服從的手段······”

聞言,李世民卻是想笑,世家子還是以爲,只有他們才能讓百姓們乖乖的聽話呢!殊不知,沒有什麼文化知識的百姓們雖然無知,但也知道誰對他們好,現在朝廷管理百姓的方式,已經從給他們立規矩,剝削他們,轉變到了幫他們更好生產生活,百姓能不服從纔怪。

“他們有什麼具體的謀劃嗎?”

“目前沒有,不過他們各家的各項資源,都在加速往關外走,他們對於那孤懸在外的土地,似乎比孫都督想象中要狂熱。”

“他們是在選擇逃避,以爲離朕皇帝遠遠的,朕就管不了他們了,也罷,等他們幫朕把那些邊地開發好了,朕再動手收拾他們。党項各部和吐谷渾那邊究竟是什麼情況,朕要儘快知曉,調集隴右那邊的所有人馬,深入他們境內查探,朕不光是要知道他們境內的地形,人口,生活風俗,還需要一個恰當的介入機會。”

“微臣會立即去辦。”

“行了,今天就說到這吧!皇后又該催朕就寢了。”

李世民手上的這把牌太好,民心所向,如果他沒有太多進取心的話,以大唐如今的經濟實力,和軍力,守成綽綽有餘。

所以,世家子們剛開始或許沒有反應過來,現在,卻都醒悟了過來,置換田地到關外的邊地,就是他們保存實力,避免跟李世民衝突的一種手段。

在保存了實力之後,他們隨時可以發動像這次城門口攔駕的類似事件,給李世民添麻煩,所以,想要國內少些麻煩,你最好也別找他們的麻煩,達成默契了,大家都安穩。

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在越發強大之後,跟世家子們達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沒有產生什麼大規模的流血事件,現在,這個時期提前幾年到來了。

“陛下,今日正明府上送來了鯨魚肉,御膳房做了魚肉羹湯,您吃一些再歇息吧!對了,他府上明日要爲兩個孩子擺滿月酒,您可想好了送什麼賀禮嗎?”

“朕諸事繁忙,倒是沒有想過,你拿主意就好。”李世民聞着那鯨魚肉羮湯,煲的極香,便接過來吃喝了起來道。

“臣妾以爲,再多的賞賜,也不如親臨他府上來的好,明日十五,陛下可有空閒?”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成親多年,對她的瞭解不要太多,只看她的眼神,便知道,這裡面肯定有事情。

“怎麼,孫府又有什麼來錢的生意可以做麼?”

“卻是瞞不過陛下,兄長昨日不是上奏了陛下,要在長安實行像善陽一樣開放的政策麼,有一些場所,臣妾想和孫家合作經營。”

長孫皇后說到這個,倒是叫李世民想起了在善陽居住的這段時間的情景,在那邊,隨時可以上街溜達散心,即便是這個時辰,在街上吃幾串烤羊肉串,喝點百花酒,或者奶酒,也是蠻舒服的。

同時,他也想起了長孫無忌那封拆除長安城內一部分坊牆,逐步解除宵禁,實行開放管理政策的摺子。

此法倒是可行,不過,真正的如何搞活市場,讓百姓,官府,甚至是皇家各方都得利,還得問問孫享福具體該怎麼運作。

“也罷,朕明日就陪愛妃走一趟孫府,不過生意上的事情,你與他夫人去談,朕要找他談的是政事。”

按說,今年後宮內府的收入不少,然而,長孫皇后爲什麼還是對錢財這麼上心呢!因爲她把錢全部都投資了出去,而且,還找錢莊貸了不少款,在渭南投資一個大工廠可是要花不少錢的,長孫皇后一下就投資了好幾個,包括老牌產業皇庭傢俬和至尊皮貨,都會在渭南建設更具規模的大廠,再加上孫享福此前給孫得壽娶公主送的琉璃廠,以及在他建議下,開始的食品廠,果肉罐頭廠等等,全部建設下來,至少需要好幾百萬貫。

而眼下,又要過冬了,已經習慣在這個時節給百姓派點東西,收取點民心的李世民,又要開始撒錢了,所以,後宮又缺錢了,得想辦法找補找補啊!

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211章 戰略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703章 送葡萄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509章 大招工第124章 試藥第621章 公告欄第621章 公告欄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131章 去交趾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340章 談條件第604章 擺鐘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93章 殺心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20章 送別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282章 談心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717章 到遼東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577章 追擊第734章 宣撫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737章 五年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317章 逛夜市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35章 胡商到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119章 留在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