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

在韋挺和李公淹的經營下,農部已經不像剛成立時那麼冷冷清清了,吏員,雜役多了不少,還被有好幾個像杜構,韋振這樣的關係戶子弟,在衙房內聽用,現在諸事繁忙,只要是個能寫會算的人,這邊都能用的上。

李世民早就下了旨,春耕期間,關中所有地方州縣衙門,上至刺史,下至雜役廚工,全部歸農部調配,組織過數百萬人力,耕種過千萬畝良田,可以說,這是農部成立之後,最榮耀的時刻,而往後農部的工作要怎麼幹,就看今年這個樣子怎麼打了。

將在衙的官員召集到了自己的衙房,說了一下剛纔在御書房裡,和李世民敲定的農業規劃之後,孫享福最後下令道,“韋侍郎,你立即草擬一份集結令,發往關中各地方衙門,讓各州縣所有主政官員,包括底層的里正,村長,三天以,全部到達咱們的試驗田。

另外,在報紙上也刊登消息,三天以後,農部將會公開教授大家新的整田,耕種之法,有條件過來學習觀看的百姓,朝廷提供三天免費的茶水飯食。”

“這樣一來,咱們可能要招呼數十萬人的吃喝拉撒,只怕人手不夠啊!”

咋一聽到孫享福有這麼大動作,韋挺和李公淹兩人都是興奮的,然而,實際情況是,農部要糧食沒糧食,要人每人,支撐不起那麼大的局面。

“放心,明天陛下就會派冬訓的十六衛大軍前來聽用,糧食就先從他們的軍糧裡面出,飯菜伙食,也由軍營的伙房提供,等之後咱們試驗田裡的糧食產出了,補給他們就是了。”

聞言,韋挺和李公淹恍然大悟,有大軍來幫忙,這些事情就變的簡單的多了。

而且,借用軍糧,然後用田地裡的產出歸還的手法,是個非常好的想法,要知道,有免費的飯食提供,百姓們趕來學習的熱情就會大很多。

他們現在就該反省了,爲什麼自己總是不能像孫享福這麼靈活的運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呢?或許,這就是人家年紀輕輕就能坐上高位的原因吧!

“都督,幸福村那邊,一些瓜物和棉花物已經育苗,如果按照朝廷的規劃,關中今年要種植八百萬畝小麥的話,只怕會多出不少。”

“沒關係,到移植期的時間還早,除了留下一些種苗種在靠水的田地之外,可以把多出來的種苗輸送到洛陽那邊,現在先算好數量,去信讓洛陽那邊做好準備接收,完全來的及。”

農部有了逐漸向全國鋪開了的體系之後,可調配的空間就大了,這些經濟作物到了這個階段,也是時候開始走出關中,讓全國更多地方的百姓受益了,而且,種植經驗,也是需要靠慢慢累積起來的,適應了這種新的育苗播種法,今後再有其它類似播種的作物,他們也更加容易上手。

“還有個情況,這幾日,咱們農部倒是收到了不少請帖,都是一些私田比較多的關隴世家,他們不願意種植價格低廉的糧食,想多討要一些經濟作物的種苗,都督您看怎麼辦好?”

私田,別說關隴世家,就是殷實些的普通人家都會有一些,包括孫享福家裡,他將職田和食邑封地的田地交還給朝廷之後,也還有三千畝虞秀兒出嫁時帶過來的私田,就目前整個關中而言,零零散散加起來,至少有兩三百萬畝私田,這個數據,孫享福一早就測算出來了,其實,他是不願意限制私田種植的,畢竟,那是各家的私產,並不是朝廷白分給他們的口分田或者永業田,強制要求他們種植指定作物,有點剝奪他們公民基本權利的嫌疑。

關中的糧食價格,自從受到南方運過來的糧食的衝擊之後,一直在低位運行,即便是在冬季,也只維持在每石一百五十文左右。

今年春節前後的冬雪正常,差不多可以預見,今年是個風調雨順的年景,各家的當家主事之人,自然是知道在這樣的年景,糧食的價格有可能會再度下跌,一畝地,就算產出三石多糧食,價值也不過半貫左右,還不如種植棉花,香瓜等經濟作物一半的經濟價值高,大家自然都不願意種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用政策強行干預市場規律,其實並不科學,想了片刻,孫享福才道,“可以適當的給他們開些口子,不種糧食可以,但必須種植可供食用的農作物,瓜物和蔬菜,都可以多種,百姓在其它方面的食物增多之後,對於主糧的消耗就會減少,這會讓他們的收益更高,也不影響朝廷大計。”

孫享福現在的處事比剛穿過來的時候更加圓滑了,能變通則變通,儘量不去得罪更多的人,身居高位了,他才更加知道,維持這個良好的大局面的不易之處,放屬下的人出去沾些利益,他們才更願意聽從自己的調配和管理。

果然,等到了孫享福這句話之後,農部的官員們臉上個個都喜滋滋的,他們都是身在官場的人,誰還沒有幾個關係戶啊!跟對一個能體諒下屬的主官很重要,不說會沾多少利益,至少不會太難堪。

孫享福在剛到牧監署任職的時候,就從不嚴格禁止屬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撈些好處,只要你能把正事給辦好了就成,水至清,則無魚嘛!

纔到了放衙的時間,杜正倫的馬車便已經在農部衙門口等着了。

新年的時候李世民將各部衙門的具體職權分配全部理了一遍,他商部,幾乎獲得了預期中的所有權力,不過,真正到具體做事的時候,卻困難重重。

首先就是制定商稅這個環節,他的第一封奏摺就幾乎遭到全體大臣的反對,搞的他有些懵逼。

所以,他只好再度找上門來請教孫享福。

馬車沒有回府,直接去了望江樓,酒菜上好之後,兩人便一邊吃喝,一邊聊上了。

“這方面,是我之前做陳條的時候考慮不周了,咱們大唐的商業,目前來說,還並不算髮達,過早的強化稅收,確實不利於商業發展,大家反對也是正常的,您可以先從其他方面入手,比如商業次序監管等,主抓一些欺行霸市的行爲,扶持一些小商販做大,擴大了商人的羣體,朝廷的稅收,也會有所增加。”

其實,杜正倫這套強化商業稅收的提議之所以受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大唐最大的商人是誰?

其實是皇帝和長孫氏,孫享福所涉足的產業,大多被皇家佔了大頭,具體,都是交給以長孫無忌爲首的長孫氏在打理,如果,對這些暴利產業徵重稅,受損的,自然是長孫無忌的政績,以及皇帝的錢袋,所以,在這一方面,首先他就得不到皇帝和長孫無忌的全力支持。

其次,大唐老牌的那些商鋪,各類經營場所,基本都掌握在世家權貴手中,你要加他們的稅,他們當然也不同意,這就很容易形成朝廷上下一致的反對,當朝堂上下一致反對的時候,它自然就不成了。

當然,受阻的還不僅僅是商稅政策制定方面,商部對於商品的用料成本,盈利幅度等等的調查,也受阻了,因爲,這涉及到太多私人秘密,有世家權貴背景的那些大商家,是不能讓你商部知道他們經營方面的秘密的。

“可如果不能合理制定稅收,瞭解商鋪詳情,如何做好把控?不把控這些商業方面的事情,那我商部,豈不是形同虛設?”

目前,商部就是在這種無所事事的狀態下,先是被李世民派到了渭南做監工,這原本應該是工部乾的事情,因爲他們太閒,派給了他們。

可即便是在渭南監工的日子,其實也沒剩多少天了,隨着渭南的官衙構建逐步齊整,日常管理也都會交給這些新成立的衙門來處理,整體佈局完成之後,商部的人就說不上話了,難道以後商部的人就只是按時上朝,看其它部門的熱鬧的閒人?

“其實,也是有事情可做的,商品詳情調查不到,就先退而求其次,做安全監察,今後不管各個工廠的食品,罐頭,酒,甚至傢俱衣料等,不能保證使用者安全的,都可以定位不合格,禁止其生產,您可能還不知道,膳監司的作坊門前的那句‘食品安全重於天’,可是陛下都認可的話。

一旦各類商品要在市面上大範圍的銷售,那麼食用者,飲用者,使用者,可能是數以十萬,百萬計的人,一旦有問題,就會是重大災難,在安全方面,你商部可不能疏忽,必須要有較嚴格的審覈規範,以及安全抽查。

另外,其實你們也可以牽頭,做一些具體的項目?”

“具體的項目?怎麼說?”

孫享福想了想,才答道,“我剛纔其實說過,商部可以扶持小商販做大,那麼具體怎麼扶持呢?

比如,此次我去山南道的時候,路過一個縣,叫羅田縣,那裡的板栗從戰國以前就有人大量種植,現在長的漫山遍野都是,但當地的百姓,不懂得經商,空守着這些板栗,過着窮苦日子。

你們商部,就完全可以帶頭,幫當地百姓,將其做成一個面向全國銷售的產業,由你們出面經營,當地百姓以地方資源入股做起來的產業,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爲國企,盈利的方面,您可以拿出一部分來分給當地百姓,將剩餘的部分,上繳國庫,這種項目做起來,於過於民都有大利。

另外,還有通山縣的柑橘,房縣的黑木耳,來鳳縣的桐油,江夏蓮子,洪湖蓮藕······”

這一段時間,孫享福屬下的情報組在山南道收集的情報可不少,光是特產方面的信息,都多達數十條,這些產業要是全部讓老百姓自己做,肯定很難做大,如果都由朝廷帶頭成規模的做,建立一些淺加工,或者深加工的作坊,將產出大量向外銷售,這就能夠給當地百姓帶來不少利益,同時大大的豐富市面上的商品,像來鳳縣的桐油,是船廠緊缺的商品之一。

國企這個構思,被孫享福講出來之後,瞬間就打開了杜正倫的腦洞,這不僅是具體的事務,還是巨大的利益,如果,商部能夠爲朝廷大幅度盈利,那麼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現在,杜正倫就恨不得把大唐所有地方特產的資料都收集起來,看有沒有可能做成產業。

反正不管他怎麼興奮,孫享福的目的是達到了,有了商部的介入,地方上的經濟發展,應該會更好的打開局面,後世開放初期,也走過這個路子,先做一些農產品鄉鎮企業,然後,隨着經濟資本的累積,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漸開始做一些工業技術產業,然之後整個國家走上工業化道路,甚至工業化到一定程度之後,逐步走上現代化道路。

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387章 開考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149章 歸來第277章 玩脫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466章 大戰起第760章 治理難第176章 風雪路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246章 治國難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八章 加夜餐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567章 宴會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463章 困惑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721章 開工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305章 對策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317章 逛夜市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398章 論法第130章 計策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721章 開工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285章 上朝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