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

.,最快更新大唐農聖最新章節!

由於虞秀兒和李香蝶,姚紅袖三人都有公職在身,紅梅和春桃又需要留在家裡管照好幾個孩子,所以,孫享福此次出行,只准備帶兩個胡姬小妾在身邊伺候,一個是牡丹,一個是芙蓉,原因是她倆的漢語水平已經很過關,而且漢字也基本會寫,交流使用起來,沒有那麼多障礙。

當然,由於他的第一目的地是嶺南,所以,虞秀兒從文工團將阿月也調來與他同行,正好嶺南今年又有節目推送給運動大會,派學藝有成的阿月回去,能很好生將那些節目規整的更上檔次一些。

“阿月,你的皮膚越來越白了,我聽說,你現在都有七品文工團藝術博士的官職在身了,以後可得找個好人家嫁哦。”

當年那個每天一大早就爬樹給孫享福摘荔枝的小丫頭,現在也都滿十六歲了,經過文工團幾年的訓練,她的精氣神,可不是普通女子能比的,舉手投足之前,更像個後世的女兵,已經有了早前虞秀兒那種氣勢,尤其是在上舞臺的時候。

“我纔不要那麼早嫁人呢!我要像香蝶老師和紅袖老師一樣,去到世界各地去演出。”聽到孫享福當衆對自己的調侃,阿月有些羞紅的臉道。

大廳之中,把這句話聽進去了的人可不少,尤其是一早就將自己收拾打扮的很齊整的李泰,因爲,今天是大家接旨的日子,他們早早的就來到了孫府等候,這一批又有五六人要離開九垸縣就藩上任了。

“阿月姑娘的變化確實很大的,想當年在關中收麥子的時候,我一眼就能看出她是一個獠人黑丫頭,現在嘛!卻是像我漢人更多一些。”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李泰就插了這麼一句話,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倒是引的阿月對他一陣白眼。

“我的變化是很大,可是,你沒有什麼變化,當年就這麼胖,現在還是這麼胖。”

“噗······”

李泰被阿月飛快的嗆了回來,頓時引起了在場其它幾個王爺的鬨笑,實話,李泰其實也有瘦一些,只是瘦的不太明顯,這幾年,他是實實在在的在田地裡幹農活的,身上的肌肉長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麼虛胖了,就是皮膚嘛,好像跟阿月兩人做了一次移植手術一樣,一個黑黑的丫頭,越長越白嫩,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越長越黑,沒辦法,九垸縣的夏天,太陽毒,李泰每天都要巡田,除蟲,除雜草,不黑纔怪。

“獠人也好,漢人也罷,都是咱們大唐的人,咱們大唐也正是因爲沒有了民族之間的隔閡,纔有了今日之強大,以後,可不要輕易拿這樣的事情出來開玩笑了。”宣旨官馬上就要到了,孫享福覺得有必要讓現場保持嚴肅,開口制止了嬉笑的王爺們。

大門外,一長溜的宦官各自捧着托盤走了過來,看來,今天要宣讀的內容還不少,孫府的中門其實也就兩扇,早就打開了,那宣旨內侍,正是之前來過一趟的馬大全。

聖旨當然是以最高級別先念起,首先就是嫡皇子李泰的,改封魏王,任嶺南道大總管,廣州都督,而且是實職,等於是讓他接任退休的馮盎的班,這倒是讓孫享福有些意外,但細想之下,卻是能夠理解。

馮智戴已經出任了大唐第七集團軍的大將軍,掌管了大唐數萬兵力,馮盎若是再繼續掌管嶺南,那麼,他們馮家在軍方的實力就太強大了,而且,嶺南現在又有財源,李世民不可能放任一個有錢有兵的大臣,一直這麼繼續經營下去。

用退休的名義,將馮盎調往長安跟李靖一起主持軍事學院,讓李泰這樣的嫡皇子接他的位置,然後拉攏他那幫在嶺南各州任刺史的兒子,這樣,局面就會比較穩妥一些,稍後一些年,等嶺南這邊的漢化程度更高了之後,將馮盎的兒子們以升遷,外調的名義,調到其它地方任職,那麼嶺南之地就算是穩妥了。

而接了聖旨的李泰,心情卻是十分複雜,作爲嫡皇子,會掛職州道總管,其實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因爲,人家李恪都是雄州都督,他有如日中天的老孃長孫皇后在後宮中,自然是不可能比李恪的職位還低的,不然長孫皇后的臉面上都過不去。

關鍵是他沒有料到,李世民會讓他任實職,這就打消了他回長安的美夢了,要知道,兼個州道總管,或者州牧的名頭,留在長安,纔是他最想要的。

可現在,他又有些爲自己掌握了嶺南道這麼大的實權而高興。

要知道,嶺南道現在可不算蠻荒之地了,由於海外貿易的發展,它已經是大唐財稅重地,同時,作爲廣州都督,他還有較大的兵權,因爲,整個嶺南道之兵,有數萬之多,其中還包括近三萬的海軍,之後將都歸他節制。

而且,三年後的下一屆運動大會舉辦地,是在廣州城,那可是一個十分露臉,出政績的項目。

倒是跟着人羣聽旨的阿月,在知道這個胖子將是嶺南道最大的官之後,心裡很是不服氣,在她們嶺南人的心中,只有馮盎這樣慈祥睿智,能帶領大家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的酋長,才應該是嶺南的最高管理者。

再之後,就是酆王李元亨被封爲陝州刺史,周王李元方被封爲襄州刺史,康王李元禮被封爲歸州刺史,韓王李元嘉被封爲黃州刺史,彭王李元則被封爲房州刺史。

這幾人也同樣是任實職,等於是緊緊的圍在了荊州,郢州,復州三個人口大州的周邊,作爲山南道後續重點發展區域。

對於他們的任職,孫享福其實都不太擔心,因爲,經過自己近三年的教育,他們再也不是生活白癡,在農耕方面,不能說有多擅長,至少該懂的都懂,而政治方面,有長孫無忌在上面總抓大方向,他們只需要稍微有一些執行力,當地的發展,也一定都會上一個臺階,聽了那麼多民學課,結識了那麼多農學生,要是在自己的地盤上,發展不起幾個產業,那他們就真是智商有問題了。

最後一道旨意,纔是給孫享福的,復農國公之爵,太子少師之職,無需回長安履職,繼續在山南道種稻,教育新一屆的王爺班就行。

然之後,馬大全把所有新來的王爺都給孫享福介紹了一遍,心師禮,並且告訴他,陛下對這些王爺的期待很高,若是他們年滿十六,需要就藩的時候,還沒有擔任一州刺史的才能,那就是孫享福這個太子少師教學不利。

這些話裡面的意思,孫享福聽懂了,有了太子少師之職,就不再像是之前那屆王爺班一樣,只教他們種稻而已了,還要在其它各方面教導他們,讓他們有一定的施政水平,當然,孫享福也有點懷疑這是馬大全刻意在給自己加戲,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道理。

領旨過後,孫享福接收了十位小王爺,然後,就跟馬大全說慢走,我不會送你了。

既然知道這傢伙對自己沒什麼好心思,孫享福也不會給他什麼好臉色,反正現在哥官復原職了,從二品高官,雖然不入朝,但你一個宦官能耐我何?

可憐千里迢迢而來的馬大全,宣讀完那麼多聖旨,連被杯茶水都沒喝到,就被送客出門了,孫享福可以想到,此人回到長安之後,一定會藉機說自己的壞話,不過,這正是他想要的,他不動,自己怎麼好推動宦官制度的改革。

“還記得你們當初來九垸縣之後,是什麼樣的待遇麼?”

孫享福並沒有先跟李佑,李愔這些新來的王爺說什麼規矩之類的,甚至,都沒有安排他們居住的房間,而是把臉轉向李元懿,李元軌這些明年纔到年齡就藩的幾位王爺問道。

“這個,自然是記得的。”幾人眼神之中帶着些許玩味之意答道。

“那就好辦了,以後,他們就交給你們管教了,一切標準,都按照你們剛來的時候那樣,他們少幹活了,你們就要多幹活,究竟誰幹比較好一點,你們自己懂的。”

“懂的,懂的······”

聽到孫享福這句話,幾人不自覺的就露出了壞壞的笑,雖然還有一年多才夠年齡去就藩,但是,有這些小傢伙的到來,他們也算是提前解脫了一半。

“你們自己的學業也不能放鬆,剛纔的聖旨你們聽到了,我現在有太子少師的職務在身了,陛下命我管教你們,所以,我就算是對你們動戒尺,也是理所應當的,哦,我好像忘了,陛下賜給我的可以打王爺的鞭子,好像一直都沒有收回,你們懂的?”

“懂的,懂的······”幾人臉上的壞笑稍微收斂道。相比於此前在宮裡的時候李綱,陸德明,孔穎達的真打,孫享福可算是好多的,雖然一直都在說打,但一處都沒真的動手。

“那好,現在差不多也要開始泡稻種,整田了,把他們身上這身錦袍,所有值錢的配飾都換下來,種田的人,可不需要穿的那麼珠光寶氣······”

很快,到九垸縣落腳的這些小王爺們就傻眼了,其中,性格暴躁的李佑和李愔當場就不幹了,然後,他就發現,他在這裡,指揮不動任何一個人,不自己動手幹活的下場,就是很快就變會成一個像乞丐一樣的人。

當然,還是有人心疼他們的,李恪作爲李愔一母同胞的哥哥,就跑來跟他做思想工作了,至少,讓他們認清了現實。

幾日之後,南下之前要做的各種事情都安排好了,孫享福便帶着李泰,阿月,牡丹和芙蓉以及一衆護衛去往碼頭登船起行。

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466章 大戰起第519章 安排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82章 滿月酒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238章 都來了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547章 進展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33章 巡視第481章 大進項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561章 錯失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520章 到定襄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743章 到船廠第146章 制海鹽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734章 宣撫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十章 賞錢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365章 戰報來第469章 自救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711章 誣告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520章 到定襄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67章 受邀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469章 自救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520章 到定襄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519章 安排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464章 驚變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