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

雲南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經濟基礎差,它這個時候,不過是一個剛剛從野蠻的部落時代,開始向封建王朝統治過渡的地區而已。

然而,也並非完全沒有解決的辦法,因爲,它與吐蕃,驃國,迦樓縷波交界,與天竺的直線距離也不遠,發展商業的潛力,也是有一些,只要把產出擴大,道路修通,是完全可以把商業這一塊做出一點起色的,當然,即便是把商業做起來了,沒有像長安,江陵城那樣,生活那麼多權貴富豪的話,他們的高端產業,也是做不起來的,所以,這裡只能先做底端,最好是低到平通平民都能消費的起的地步。

舍龍聽到孫享福說的這個問題,頓時頭就大了,沒有這些高端大酒店,他怎麼招待來參加運動大會的各國首腦,於是又問道,“那咱們怎麼辦?”

孫享福答道,“連城池咱們都不着急修建,又何必急着修建酒店呢!等咱們把田開好,路修好,產出提上去,百姓們富裕起來了,這些地,自然就會變的值錢起來的。”

兜來兜去,還是一個產出的問題,有了產出,才能談其它,雲南,蜀中還有寧川道,三地都與吐蕃交界,可吐蕃人爲什麼獨獨跟蜀中進行頻繁的交易往來,這兩年甚至建設好了一條沿途往蜀中的客棧休息補給通道,就是因爲蜀中的產出多,雲南和寧川道的產出少。

其實,蜀中能產的,雲南都能產,甚至,蜀中許多的產出,原材料還是雲南提供的,比如茶,藥材,就都是蜀中的商賈從雲南這邊採買過去加工的。

“如此,我今日便下令,停了這城中的工程,分一部分人去修路,然後,讓大傢伙都聽您的吩咐,去開田。”舍龍下了決定道。

孫享福笑了笑道,“其實,開田,與建城,也並不衝突,我剛纔跟你說了,在雲南,應該因地制宜,多修建亭臺樓閣這類的木料建築,這些木料哪裡來?當然是開田的時候,砍伐而來,咱們提前將這些木料砍伐炮製好,其實,就是在爲之後的建城,節省時間工序,等到時候工程隊的人來了,他們有已經炮製好的各種木料,幹起活來,就會快很多。”

“是這麼個理,那麼,還請孫少師您幫我們制定一個好的方略,我這就召集屬下官員,前來聽候吩咐。”

舍龍就是個風風火火的實在人性格,其實這幾年,朝廷往雲南地區派了不少官員,不過,都是底層官員,大多是從實習生做起,目前,也就是最早的一批,已經步入了縣令這個階層。

而經過了之前的平叛戰爭之後,雲南的地盤可不小,比後世的版圖,至少還要大出三分之一。

因爲,林邑,真臘等地區納入大唐版圖後,被包圍在中間的黑齒諸部也已經向大唐臣服,被李世民歸到了安南軍治下。

也就是說,後世的緬甸,老撾,越南的一大部份區域,現在都在舍龍治下,這也是爲什麼南中之地,擁有二百多萬人口的原因。

而這些基礎官員的主要精力,就是放在處理多民族和諧的問題上,經過他們幾年的努力,也算是有些成效,至少都願意和諧溝通,不會像以往那樣,動不動就發生叛亂,爆發流血衝突了。

往後,他們的重心,則將會放在發展經濟上面,經濟條件好了,大家都有吃有喝過上好日子了,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衝突,逐漸的,就會融爲一體。

一頓接風宴,吃出了一個決定雲南未來發展方向的大會議,這是孫享福沒料到的,不過,他大唐生髮第一人的稱號不是白叫的,想法和策略,那是說有就有,很快,就協調好了一整套土地開發方案。

最先,當然是開發大理周邊了,幾十萬人幹活和幾千人幹活,完全就不是一回事,這裡有比嶺南數量更多的大象,數百頭大象,拉起雙翅犁平整地面,那個速度絕對快,鋸成標準長短的木料,就地曬乾了之後,會全部拉回城裡儲備好,比較直的大木,則是整條曬乾了之後拉回去,之後可以做房屋大樑。

指揮勞作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孫享福來做,此前,在農學生的建議下,舍龍其實已經安排了一些人在做開發梯田的事情了,現在,只是把規模擴大了幾十倍,不讓他們在不擅長的修建城池方面,繼續浪費時間而已。

孫享福先是勘察了一些當地的物種的生長情況,南中之地,可謂是得天之幸,四季如春,白天和晚上有較明顯的溫差,即便是四五月最熱的事情,它的氣溫也不過二十多度,非常適合穿單衣勞作,只要把田開出來,那些適合在恆定溫度下生長的作物,幾乎都可以野蠻的,不限制的生長。

像適應性比較強的番茄,以這邊的氣候,理論上是可以實現週年種植的,如果用人工交花技術,使其最大程度結果,產量肯定是高的不要不要的。

在後世,雲南就是我國番茄出口第一省,即便是大量出口,和內銷,也還經常出現豐產不豐收的情況,因爲產的實在是太多,經常會出現爛在家裡了還沒銷出去的情況。

而由於氣候需求的原因,這邊的許多藥材,植物,也是其它地方無法複製的,這就導致了它的珍貴性,孫享福領着農學生,在一些野生藥材,珍貴花草植物比較多的地方,勘定了位置之後,因地制宜,留下了很多建設圖紙。

稍後,這些種植園,就得這些農學生們自己組織開闢了,至於可以作爲主食的大田作物,孫享福召集了所有人,講了幾節課之後,便帶領着大家,在新開好的田地中,種植了下去,這些種子,算是他們在溫帶氣候中種植的試驗品種,之後的產量,口味,等等,都要拿來與其它幾個地方做對比。

在舍龍在再三挽留下,孫享福一直在雲南待到了五月中旬才走,並且,給他留下了很多比較美觀的亭臺樓閣建築圖樣,這都是孫享福在後世的景區看到的,雖然舍龍更加感興趣的是圍屋碉樓這樣的,能解決雲南百姓實際問題的房屋。

論到設計修建這些土木建築,其實古人工匠比孫享福還擅長,孫享福只是告訴舍龍,如何通過規劃建築,打造經濟圈而已,吃喝玩,一定要形成特色,讓人來這裡一次,就能記憶深刻,還想着帶自己的朋友,家屬來遊玩。

所以,等江陵的工程隊來雲南的時候,需要修建的,已經不是一座像定襄,江陵城這樣,以奢華爲主基調的通都大邑,而是一個到處都是景觀,像花園一樣的城池,而且,還不只是一座城池,往西,麗江,迪慶,芒康。往南,普洱,孟賽,萬象,都會修通道路,建類似的以景觀爲主的城池。

這樣,不僅能讓雲南的產出,賣往吐蕃和驃國,使其在商業上,逐步發達起來,還能讓它以獨特的優美環境,吸引人來遊玩,或者定居。

橡膠樹的種植,孫享福最終選擇放在了下龍灣外的中紅島上,爲此,舍龍撥了兩萬人給他,不過開闢一個橡膠樹種植園而已,當然是用不上這麼多人手的,舍龍撥這麼多人,是要讓他們一邊種植橡膠樹的同時,一邊跟着嶺南的船隊,學習一定的行船,或者航海技術。

雲南的水系發達,農業產出提升上去之後,可以輻射整個東南亞沿海地區,只待未來大唐拿下驃國,得到整個往南直到沿海的地盤,就可以把它單獨劃成一道,其地盤,可能比之前的嶺南道還要大,人口也會更多。

六月上旬,孫享福再度回到了廣州這邊,第一時間,他就讓大傢伙拿起鐮刀,跟着自己去田裡,割玉米苗,俗話叫做割天心。

“老師,這玉米長的好好的,爲什麼要把它割掉一半?”李泰聽到孫享福這個要求的時候,懵逼了,連那些會種玉米的瑪雅人,也懵逼了,因爲,孫享福動手之後,還不止割一點點,整個齊玉米棒子以上的部位,全都被他一刀割掉了。

孫享福指了指自己割出來的玉米苗道,“這叫‘控上促下’,嫩芽的時候割掉一些沒有用的部分,能促進它的根系生長,根系發達了,它不僅能更加抗旱,還能更大程度吸收土壤中的養份,使得玉米棒子更大,顆粒更加飽滿。長成了割,則是能減少它在整株苗上的肥力消耗,當然,好處也還不止這點,它還能使其抗風能力更強,或者減少蟲害,突尖的情況等。”

好吧!見孫享福說的頭頭是道,李泰他們也不敢質疑了,跟着他制定的標準,也割了起來,在後世,玉米割苗與不割苗,其實也受到過爭議,不過,最終,通過科學的統計,得出了一個有着非常明顯差距的結果,割了的,一般比沒割的,高產一到兩成左右,要知道,玉米本就高產,一到兩成的差距,那可是過百斤,可見這道工序的重要性。

至於土豆,紅薯,番茄,花生之類的作物,長勢也十分良好,因爲這幾種作物的適應性本來就強,王二小按照孫享福的要求,採用了比較合理的整田,施肥等耕種手段,倒是讓那些瑪雅人震驚不小,他們覺得,這些東西來到了大唐來之後,就像受到了神的祝福一般,比在他們那邊,長的要好的多。

在經過比較科學的播種手法,以及一些比較精細的田間除草,追肥打理,除蟲害等加持之後,它產量,只怕比在南美洲現在的普遍比較粗略的手法種植出來的產量,要高出一半以上。

“老師,咱們下個月底啓程的時候,這些作物,就能全部收穫了吧!”孫享福回來了,李泰就放心了,看到那些玉米被割掉了上半部分,依然能夠存活,他就完全信了孫享福的說法,不過,他心裡面自然是有些小九九的,那就是把這些新作物種好了之後,在李世民夫婦面前邀功。

“小泰啊!知道陛下南巡了一次之後,就非要打破朝廷以往的常規,封馮公爲驃騎大將軍麼?”

李泰搖了搖頭。

孫享福又道,“因爲,馮公從來都只會埋頭做事情,從不給自己報功,你父皇在他這裡,總是會得到驚喜。”

聽孫享福這麼說,李泰瞬間懂了,再不提什麼報功的事情,安心的去找馮盎學習怎麼給李世民創造驚喜的經驗去了。

而說到驚喜,其實李承乾這邊,那才叫做給所有人創造驚喜,兩個月的時間,他才從長安走到揚州,這整個過程中,西域各國代表團在運河沿岸城池的花費,已經高達千萬貫,而當初他將西域各國的欠款賬單送到李世民那裡去之後,滿朝文武都覺得,自己有些看不懂這個世界了。

在西域代表團在長安的十天裡,總共有二十六個國家向大唐錢莊貸款,總貸款額度,超過三億貫,其中,拜占庭帝國一家就佔了六千萬貫,大食,波斯,天竺等,皆是三四千萬貫不等,至於其它各國,是幾百萬貫,到千萬貫不等。

可別以爲李承乾是拿了三億貫出來借給他們,實際上,他只是給這些人開通了一個股份抵押貸款的服務而已,這些錢從來都沒有從大唐錢莊只拿出來過,他們欠下了這麼多錢,也只不過是拿到了一部分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股份而已,總共加起來,還不到五百萬股。

因爲,隨着他們都可以拿到貸款,這支股票的競價也就變的更加激烈起來,最終被他們擡到了九十多貫一股的超高價位,引得許多原始股東都在這樣幾十倍的暴利下,紛紛動搖,開始出手自己手中持有的股份,到最後,加上他們原本就帶過來大唐的現金,他們總共在交易中心砸了差不多三億六千萬貫。

而且,欠下這麼多錢,還不能怨大唐,因爲,價錢是他們自己擡上去的,大唐官方,可沒有鼓勵他們這麼做,只是爲他們的需要,提供了方便而已,以往的時候,這支股票的價格可沒這麼瘋狂。

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567章 宴會第111章 起航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210章 回朔州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714章 航海人第124章 試藥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60章 審問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520章 到定襄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365章 戰報來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125章 審訊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755章 過黑海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79章 王麟隕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193章 殺心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743章 到船廠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三十章 面聖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