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

孫享福臺詞險些讓臺下的祿東贊和蘇毗部的首領愣愣的張開了嘴巴,腦海裡空白了好幾分鐘。

什麼叫不允許有像你們這麼窮的人?

什麼叫,很快就會成爲富有的人?

然之後,他們開始知道,什麼是富豪的行事風格了。

首先,那些穿着筆挺,精氣神完全不比百戰精兵差的文工團員,就走入了人羣中,開始派東西了。

是一個個腦袋大的陶瓷罐子,罐子有螺紋口,擰開了之後,裡面是一顆顆亮晶晶,帶着濃烈水果香氣的冰糖,爲了防止這些冰糖融化粘成一團,每顆糖,還被一層層細細的白色粉末包裹,那是椰果肉磨出來的。

在長安逛過街的祿東贊知道,這樣一罐三斤裝的水果冰糖,在長安市面上的售價,至少是一貫以上,販賣到吐蕃高原這樣的地方,則可能高出兩三倍的價格。

然而,這些文工團員們,卻是將這些高達兩三貫售價的商品,免費給所有人派送,沒有落下一個人的打算,連躲在大人屁股後面的小娃子也有一罐,給他們分發的同時,這些文工團員還會教他們怎麼擰開糖罐子,甚至,用手拿出裡面的冰糖,直接喂到他們嘴裡。

什麼是糖衣炮彈?

這就是最直接的糖衣炮彈了。

有了這樣親密的接觸,在味蕾受到極度甜蜜的衝擊之下,他們對於唐人的陌生,恐懼感,瞬間就消失了。

然之後,一車車裝滿物資的大車,被軍士們推到了空地周邊,遮蓋大車的幔帳被掀開,裡面,全部是金屬的大燉鍋,炊壺之類的東西,其中,就有很多軍士,開始組裝了起來一些在他們看來,比較稀奇的東西。

高臺之上,孫享福朝嘴裡允吸着冰糖,腦細胞極度愉悅的蘇毗部首領招了招手道,“你到臺上來,接下來,你重複我的話,我說一句,你說一句。”

很快,蘇毗首領就上到了舞臺上,孫享福開始說話了。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大唐皇帝陛下的子民了。”

蘇毗首領依言,用吐蕃語道,“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大唐皇帝陛下的子民了。”

“你們今後所有的生活需求,都將由大唐朝廷來保障。”

蘇毗依言重複。

“所以,今後,你們沒有吃的了,可以到我們在這裡設置的衙門,尋找官員的幫助,沒有禦寒的衣物了,也可以到衙門,尋求官員幫助,沒有取暖的柴火了,同樣可以到衙門,尋求官員幫助,還有生病,身體不舒服了,也可以到衙門,尋求醫官的醫療幫助,千萬別去求什麼神佛,神佛不會救治你們,給你們吃穿,幫你們治病,但是,大唐的官員,醫師,士兵們,會。”

孫享福的這段話說話,讓蘇毗首領的整個身體都顫抖了起來,尤其是那個慷鏘有力的‘會’字,從他嘴裡吐出來的時候。

在孫享福眼神的催促下,他纔開始用有些激動的語氣,重複孫享福說的話了。

而孫享福的眼神,這時也看向了舞臺下,昨天安排他們入住暖房的漢人掌櫃。

在得到了他微微的點頭確認之後,孫享福知道,蘇毗首領並沒有翻譯錯自己所說的每一個字。

前來吐蕃行商的漢人商賈,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人,他們都出自密衛系統,或者劍南道,寧川道兩位大總管的軍中,除了會經商賺取一些小利益之外,還會輪流的帶一些人,上來適應高原的環境,爲朝廷將來統治這裡,做鋪墊。

孫享福昨天來的時候,就找他單獨交流過,知道他已經完全掌握了吐蕃了語言,但在這樣的場合下,借用蘇毗首領的嘴,來對他族內的子民翻譯出自己的話,反而會更加有說服力。

待蘇毗首領翻譯完之後,孫享福又繼續道,“這次我代表陛下前來宣撫吐蕃各地,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禮物,大家看這個被擡上來的大鐵鍋,它可不是用來煮肉的,而是用來凝聚太陽光,燒水,煮肉的······”

說着,孫享福將太陽能鍋子的功能,給大家講解了一遍,而且,還親自示範,將一個裝滿水的炊壺,和一個裝滿羊肉塊調料包的雙耳平底深鍋,放在了太陽能聚光鍋中央的鐵架上,然後對着太陽調整聚光,讓聚光點,對着炊壺和雙耳平底深鍋的底部,操作,可以說是簡單無比。

做完這一些之後,孫享福便告訴他們道,“等一會,你們所有的人,都會按照親屬關係,被衙門編戶,每一戶,都將會得到陛下贈送給你們的鐵質炊壺和平底深鍋一個,暫時,每三戶,公用一個太陽能鍋,它能幫你們省下很多牛糞燃料······”

鐵器在這個時期都貴,當然,這是相對吐蕃來說,隨着大唐的鋼鐵產能不斷的爆發,它在大唐內部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一個普通百姓都用的起的程度,只是在向外出口的時候,會被限制,稅收會比較重,導致了別國想從大唐買這些東西,會很貴。

可現在不同了,吐蕃已經歸大唐了,就再沒有了限制這一說。

若是孫享福只是給每戶百姓送一個炊壺,和一口平底深鍋,那祿東贊,也不會有多驚奇,畢竟,一個蘇毗部,不到三千人,編成戶的話,估計不到八百戶。

而八百套鐵鍋,鐵壺,在大唐的價格,也不過是一兩千貫而已,還不如他剛纔送出去的兩三千罐水果冰糖的價值。

可孫享福的禮品清單,貌似很長,並沒有送完。

當他聽到今後所有的百姓,可以按月,到衙門免費領取定量的茶葉和鹽巴的時候,他的整個下巴都快張的掉在地上了。

蘇毗首領,則更加不相信這是真的。

可祿東贊想到了自己去年到雲南的時候,看到的那些,開成梯子狀的茶園,頓時它瞭然了。

至於鹽,大唐現在有原屬於吐谷渾的鹽湖在,還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鹽供給,在這方面,早已富餘的有些過份,提供給吐蕃高原的這點人食用,根本就是小意思,甚至,因爲他們提供了廉價鹽,吐蕃的畜牧業,還能擴大不少規模。

畢竟,這裡本來就人少,除去併入大唐之後,可能會隨大流遷出去的人口,留下來的,不會超過五十萬,最多編成二十萬戶,大唐就是白養着這二十萬戶人口,又怎麼樣呢?

一年花銷五百萬貫夠了吧!這可是比原先整個吐蕃一年的產值還高一倍多的錢。

可五百萬貫,對於大唐來說,算什麼了不得的負擔嗎?

根本不算,五十萬人和這麼大一片地方,到了大唐的手上,每年給朝廷創造的經濟價值,絕對不止五百萬貫,因爲,祿東贊在雲南,看到了例子。

幾年以前,那邊還是一塊比吐蕃好不了多少,由多部落分治,混亂不堪的地方,可是現在呢!

種茶樹的茶山,種藥材的藥山,種鮮花取花精的花山,種糧食的梯田,整片整片的水果林,以山峰爲單位的巨大養殖場,各種產業都在逐步成型,更加別說那些源源不斷輸出的金屬礦物。

現在這些產業,纔剛剛起步而已,就已經讓南中之地,兩百多萬人口,衣食無憂了,如果之後做大,形成規模,那麼,南中之地的百姓,很快就會邁向富裕。

這也是爲什麼,祿東贊去找舍龍運作,將自己一部分族人,遷到南中去的原因。

而吐蕃,也並不是沒有值錢的資源,此前被大唐商賈大量收購的藥材,便是其中一大產業之一,稀有礦物,完全不比雲南少。

當祿東贊聽到孫享福說,今後,派駐在這裡的官員,士兵,不僅會幫助他們解決生存問題,還會帶着他們學習漢語,書寫漢字,並且教他們更加先進的種植,養殖知識,帶領他們走向富裕的時候,祿東贊都感覺耳朵有些發麻了,這完全就是雲南的翻版。

可這樣的大唐朝廷,簡直是太好了,好到這裡的人沒有任何理由去反叛他們的地步。

這,就是孫享福前來吐蕃宣撫,所要達到的目的,所要爲大唐朝廷塑造的形象。

他就是唱紅臉的,化解當地百姓對大唐接管本地的牴觸情緒,他的任務就完成了。

下半年,等李績帶着十二萬唐軍上來的時候,這裡的百姓,就算想反叛,也是不可能的了。

因爲,被留下的吐蕃人,總共還不到五十萬人,而唐軍,卻有十二萬全副武裝的兵馬來駐守當地,武力上,基本上是絕對控制。

蘇毗首領,已經被自己嘴裡重複出來的話,感動的熱淚盈眶了,一番講話下來,半個時辰都過去了,炊壺裡的水,早已經沸騰,大鍋裡的肉,也煮出了香噴噴的氣味,這當然是因爲孫享福他們煮肉時用的調料包夠好了。

所有蘇毗部的百姓,親眼見證了那個鐵皮大鍋子,不用生火,也能燒水煮肉的神蹟,若不是這個時期宗教信仰還沒有在這些百姓心裡根深蒂固,他們估計都要開始跪地膜拜了。

舞臺之下,身體幾乎沒有不適感覺的李香蝶和姚紅袖等人,已經裝備好了帶着樂師和歌舞團隊上場,這是她們在吐蕃高原的首秀,還有輕微高原反應的虞秀兒,則只是能做觀衆了。

如何的讓百姓們在她們的表演中感覺到漢人的親切,感覺到漢語的魅力,現在就看她們的了。

“哎~誒嗨誒嗨誒哎~

太陽啊~霞光萬丈。

雄鷹呀~展翅飛翔。

高原春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高原春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誒嗨······”

李香蝶那彷彿從雲層裡穿透下來的聲音,能夠一瞬間就讓人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即便現場是一個空曠的場地,有三千多人,她的聲音,也絲毫沒有阻礙的穿透到了每個人的耳膜中。

在後世,孫享福最喜歡的,就是阿朵的那個版本,所以,一直希望,李香蝶或者虞秀兒能唱出這種高原音的感覺來,現在看來,李香蝶的版本,是一點也不輸給阿朵的,如果有音響設備的加成,甚至還要更勝一籌。

所以,她這一個開場,瞬間將所有的百姓驚豔到了,這些以往不過是給統治者放牧的奴隸百姓們,何時有過這種級別的享受,嘴裡含着甜甜蜜蜜的糖果,耳朵裡聽着美妙的音樂,眼睛裡看着優美的舞蹈,很快,他們就全身心的被俘虜了。

至於舞臺前的祿東贊和蘇毗首領,心中則更加震撼,甚至,比那些百姓們,更加有一種暈乎乎的感覺,像墜入了仙境一般,因爲,他們聽的懂歌詞。

“雪山啊~閃銀光。

雅魯藏布江,翻波浪。

驅散烏雲,見太陽。

幸福的道路多寬廣。

高原人民把歌唱。

幸福的歌聲傳四方······”

針對性的唱腔,針對性的唱詞,最頂尖的歌藝,讓祿東贊和蘇毗首領完全在藝術的氛圍裡淪陷,他們的大腦,此刻根本就沒有思考的能力,所以,後面,登記錄入戶籍,分發禮物,設置官府,指派駐軍等一系列的事情,祿東贊都沒有插嘴。

而蘇毗首領,也完全聽從了孫享福的吩咐,配合他,完成了這些工作,也因此,他得到了孫享福的任命,成爲了那曲縣的司戶官,據說是從七品,每個月,可以領一百多貫唐錢的俸祿。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111章 起航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549章 北上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717章 到遼東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711章 誣告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419章 回長安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415章 回荊州第165章 忽悠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十章 賞錢第126章 用計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44章 偷跑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70章 走場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02章 迎新宴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567章 宴會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113章 溪村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238章 都來了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415章 回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