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

<>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人有管理工業社會的經驗,雖然大唐還只是一個剛剛開始向工業社會轉型的國家,它產生的問題,也是此前從未有過的。

前兩年魏徵就是因爲修訂孫享福提議的一些亂七八糟的律法,結果給累的病倒,光榮退休了。

這些年他整天整天的開會論證,而且,論證的,還是一些這個時代的人,根本不理解的東西,每次論證前,他都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先把這些東西搞懂,再說服別人。

像環境保護方面,就有n多個問題,比如禁止私自在沿江,沿湖,砍伐樹木,開闢田地的律法,百姓們就不是很能理解。

臨水的田地多好啊!灌溉方便,土地肥沃,最容易高產高收了,你爲啥不讓種?

防止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個啥?

幾千年了,也沒見長江黃河把中原給衝跑了啊!

還有工廠把污水排放到江河裡,會影響生態環境的事情。

這個東西鬼知道?

污水排到江河裡,不都被流到海里去了麼,也沒見江河或者大海里死魚蝦啊!

再說了,不排放到江河裡,排放到什麼地方?你倒是給安排一個啊!

也就是大唐現在各個行業,用到的化學物品比較少,連染料,一般都是用植物原料做的,基本不會影響生態,就是金屬方面的問題有些難搞。

而且,第一個需要叫停整改的,還是朝廷的武器研究院,其中有一個製造鉛炮彈的車間,就出現了集體重金屬中毒,甚至還影響了周邊幾個作坊的工作人員。

孫享福他不是全能的,去到各地種起田來之後,許多社會上的新問題,他根本就顧不上了,甚至,各個研究項目到了什麼程度,他現在都不太瞭解。

所以,李恪問起一些工業方面的事情,他也不好給出什麼未來的規劃安排,只是約定好,明天一起去渭南各個行業看看,正好,明天是蒸汽車經過第三次改裝之後,再一次試車。

好久沒有在長安城逛街了,十幾年時間,足以讓在街面上的人換一茬,其實不止是人,包括街道的店鋪,和各坊各里的房屋,也都大變了模樣。

自從佈政坊那邊修起了高層建築樓盤之後,各坊的樓盤,就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修建起來,五到七層的都有,高一些的,甚至站在李世民的御書房,都只能勉強看到它的樓頂,要知道,大明宮可是建築在龍首原上的,地基就有十幾米高。

百姓們願意住這種樓房,朝廷也基本不會限制,反正這樣集中式的民居,比原本那種坊巷亂搭亂建的木屋更好管理,換成鋼筋水泥的房屋之後,長安城的火災機率降低了不知道多少倍,在沒有那麼多可燃裝飾材料的時代,它在安全,保暖,乾淨,舒適方面,全面超越木屋。

在長安的街頭隨便走一程,至少能看到十幾個不同民族,或者種族的百姓,可別以爲他們是外來客,他們可是持有長安戶籍的本地人,其中有很多是西域諸國遷過來的富人勳貴,更多的,則是大唐四邊少數民族,到這邊來務工,然之後定居,把戶籍遷過來的。

包括皇宮的宮女,都有好多是原新羅,高句麗,倭州,或者龜茲,高昌,于闐過來的少數民族人種,也只有她們,更加願意去做這種最容易拿到長安城戶籍的工作。

據說現在光是長安城內,就有超過十幾萬戶少數民族家庭,比歷史上的開元時期,還要多兩倍,而持有長安城戶籍的常住人口,也超過了兩百萬,這還不算沒有拿到戶籍的外地客商,務工人員等。

也虧得城內要建這麼多高層建築,八十幾平方公里的地方,要住下兩百多萬人,不起樓房肯定是不行的,不過,很快,就不用那麼擠了。

因爲,長安城外郊區的民居和人口太密集了,已經不弱於一些城池的人口密度,所以,李世民和李承乾都覺得,需要擴建,而且,現在已經開始動工了。

整個修建完成之後,南下北上的人,就不需要出城到渭水碼頭,或者灞橋送行了,因爲,新的城牆,向北的方向,直接修到了渭水沿岸,向東的方向,則修到了灞水沿岸,向南的方向,更是直抵秦嶺,向西的方向,則差點將咸陽包括在其中。

在北面和東面的混凝土新城牆上,直接就能看到渭水和灞水,灞水和渭水的碼頭,則直接是城門口,往來船隻上下貨物,直入倉儲,十分方便。

而南城門外,則是秦嶺深林公園,將軍山,終南山,直接可以望的到,整體面積,比原先可是大了五倍不止,今後就是居住一千萬人,也未必不可以。

如果在沒有開始修建之前,被孫享福知道這事的話,他一定會阻止的。

爲什麼要修城牆呢?直接像渭南新城一樣,不修城牆,無限擴張不好麼?

當然,這個世界上,也只有孫享福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爲,普通百姓們,看到城牆將自己的房屋囊括其中,纔會更加有安全感,渭南新城,那是因爲主要是用於做工業,需要更加通暢的交通,和無限的擴張,纔不修建城牆的。

歐亞大陸一統在即,李世民父子,十分想將長安城打造成天下的中心,所以,它的規模,將會是世界上無可爭議的第一雄偉,就如同有五百個足球場那麼大,沒有人能一天參觀的完的大明宮一樣。

然而,即便是在一座像這樣人口達到兩百多萬的城池裡,孫享福也沒有在人們的身上看到匆忙,焦慮,冷漠之類的情緒,反而更多的,是從容,淡定,安詳。

行走在街頭的路人,在碰到臨街店鋪的夥計向自己推薦店鋪裡的商品的時候,需要的,會停下來觀看一下,討論價格,不需要的,也會點頭說一句‘謝謝,我不需要’。

得到了過路客答覆的夥計,基本也不會死燦爛打,會微笑着說一句,‘沒關係,有需要的時候再來’。

這樣的街道氛圍,比後世要和諧溫暖的多,百姓們這樣的素質,或許是上行下效,逐漸形成的,也或許是因爲不斷的摸索,發覺,鍛煉出來的,在一個和諧的社會,所有的人才更容易有收穫,得到滿足。

“多少年了,終於在長安的街頭看到你一回了,走吧!去我家裡喝酒,上個月,如煙又給我生了個兒子。”

滿臉大鬍子的程處默很是碰巧的在街頭髮現了孫享福,他是乘着五輪人力車出行的,車廂裡,放着在時代廣場買來的許多滋補品,他一個堂堂正四品的禁衛將軍,居然會爲了心愛的小妾,親自上街買菜,這倒是讓人意外。

“沒心情喝酒,在街邊隨便找個地方坐一坐吧!你家小妾要是急着吃補品,就先讓人把東西送家裡去吧!”孫享福笑了笑道。

現在,他也留了長鬍子,雖然沒有像程處默那樣長的滿臉都是,但是上嘴脣兩撇,下巴上面一大撮,都留了有半尺長,平時,動腦筋的時候,還能裝模作樣的摸摸鬍鬚,就是不太敢讓自己家的幾小娃靠近而已。

“家裡這些東西多的是,不差這點,不過,這些遼東的特產,出手慢了,就會買不着,有貨到,我得親自出手搶購,才能多弄些,沒辦法,家裡人多啊!”

程咬金還沒死,程家七兄弟連帶這程咬金十幾個沒入族譜的混血兒子,就都不能分家,除了尚公主的程處亮在公主府居住外,其餘的每個人都是妻妾成羣,孩子一大堆,得有幾百口人。

而現在,勳貴的特權,已經越來越少了,可不像以前,打聲招呼,有好貨,商賈都僅着這些勳貴大佬家裡供應。

現在長安城有錢的勳貴多了去了,個個都花的起錢,吃的起滋補品,而時代廣場是皇家的產業,賣的都是頂尖貨,也就是程處默這個有實職在身的小公爺親自到場,管事的掌櫃能賣他些面子,他要是隨便打發個管家僕人去,可沒有誰買他的賬。

據一些不完全統計,長安城內,現在光是有王爵封號的人,都過百人。國公,縣公,這一級的,至少兩三百。侯爵以上的,近千,一條街走到頭,隨隨便便都能碰到幾個高級勳貴,就跟後世北京城街頭一樣,隨便一個騎自行車的,說不定就是處長廳長啥的。

要知道,大唐這五年,可是並進來了好幾十個王國,像松贊干布這樣封了二字草頭王爵位的人,都有十幾個,在他們這些人沒有開始向下一代傳承,降低爵位之前,公爵,可不算是長安的頂級勳貴。

因爲,除了這些草頭王之外,李世民和李淵的那些兒子,也有幾十個都成年了,沒有外放做官的,都在長安城內各處,置了王府居住,可是不少。

不多時,兩人就在臨街的一間奶茶烙餅店面坐了下來,程處默知道孫享福不愛聽他講自己家裡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但他要真的不講這些,那他就不是程處默了。

“最近我爹在找人給自己畫像,而且,非要給自己畫的英俊瀟灑一些,人家畫出來了,他又說畫裡的人不是他,打傷好幾個畫師了,你說該咋辦好啊!”坐下來後,店家的奶茶還沒端上來呢!程處默就開始愁眉苦臉的道。

程咬金那貨,說雄壯粗狂,也算的上。

說英俊瀟灑嘛!這個詞跟他那張魔王臉,可沒有一點關係,一定是他在戲文裡學來的。

孫享福聞言一笑道,“怎麼地,你爹還沒死呢!就想進凌煙閣了?”

程處默點了點頭道,“誰說不是呢!我看他就是閒的沒事幹,瞎折騰,年初的時候他不是辦理了退休麼,想去軍事學院任教,衛公和越公沒要他,說哪裡的學生,連他們都教不了,他去了也沒用,可我爹他不信邪啊!然後,在那邊待了半天,回家之後,就再也不提去軍事學院任教的事情了。”

程咬金今年已經五十三歲了,早就超過了他這個級別的武將退休年齡八年之久,眼看着最後兩年就要到必須退休的年齡了,李世民也不會再給他派什麼實際任務,如果再繼續霸佔着一個集團軍大將軍的位置,那就不好了,這是阻礙手底下的人上位,畢竟,誰都是受退休年齡限制的,於是,他主動把位置給讓了出來。

可等真正的讓了位,他才體會到比他早幾年退休的尉遲恭有多無聊,要不是尉遲寶林阻止,據說那老貨都準備找幾個術士在家裡煉仙丹了,可是,去軍事學院,他又真教不了什麼。

此前,尉遲恭也是自討沒趣了一次之後,乖乖的滾回家去了,它的十六字戰法,在軍事學院的課堂上,五分鐘就能講完了,而且,學生們還個個都懂了。

人家那邊的學生都是在學物理,學數學,學玩炮,學駕駛蒸汽船,熱氣球之類的東西,還有什麼醫療急救知識,天文氣象知識,好吧!沒有一樣是他們懂的,但是,沒有一樣是他們覺得不厲害的。

那些學生居然能操控着最新式的炮,對於兩三千米以外,肉眼看都看的不太清楚的地方,指那打那,這就叫人着急了。

好在二十年前戰場上沒有出現這些東西,否則,那些靠馬槊長刀戰鬥的敵軍,估計連唐軍長什麼樣都沒看清楚,就直接被幹掉了。

第509章 大招工第112章 到洛陽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197章 獻策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11章 起航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419章 回長安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82章 滿月酒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693章 去雲南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761章 家事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706章 開武舉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04章 擺鐘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02章 迎新宴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533章 巡視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469章 自救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317章 逛夜市第357章 起塘第126章 用計第八章 加夜餐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338章 返城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711章 誣告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