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臣,禮部侍郎,權德輿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呵呵,權愛卿平身。愛卿此去一路辛苦了。”

“謝陛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豈敢妄言辛苦,倒是陛下,臣在途中聽說陛下龍體違和,頗爲陛下擔憂,如今看到陛下一切如昔,臣喜不自勝。還望陛下多加保重,勿使臣下抱憂。”

現在大臣一見到李誦就請他保重身體,這已經成爲慣例,李誦已經習以爲常,故而笑道:

“朕雖然不如權愛卿能跋山涉水,殺得猛虎,依然睡得着覺,吃得飽飯,自己覺得倒是比以前強健許多了。”

這又是拿殺虎事件開玩笑了,權德輿不由得訕笑道:

“臣手不提四兩,哪裡有本事射殺猛虎,不過是靠手下將士勇猛罷了。陛下身體康健,便是萬民之福。”

李誦笑道:

“哪裡有那麼玄乎!”

權德輿道:

“陛下乃是一國之君,舉止上應天命,下荷萬民,非是臣妄言,韋太尉也是這麼說的。”

談着談着,兩人的談話就進入正題了。李誦肅然道:

“韋太尉可好?”

“韋太尉身體強壯,精神健旺,諸事皆好,只是憂心國事,爲陛下擔心。要是知道陛下無恙,韋太尉必定開心地笑起來,飯也會多吃兩碗的。”

“呵呵呵呵,權愛卿真是會講話。韋太尉和你都是忠臣。事情都辦好了嗎?”

“謝陛下誇讚。稟陛下,韋太尉知道實情後,悔恨不已,臣走時,韋太尉託臣轉告陛下,必親手將劉闢這賊子捆綁入京謝罪。臣一走,韋太尉就從峨眉返回成都,只是信用劉闢多年,劉闢在劍南西川根基已穩,韋太尉需要徐徐圖之,連臣出川,都依然是喬裝改辦。”

“委屈愛卿了。”

權德輿拱手道謝,繼續說道:

“韋太尉還道,如今陛下勵精圖治,深謀遠慮,大唐中興指日可待,他年事已高,不堪驅馳,待劉闢事了,就將請旨還朝,請陛下早日選定新劍南西川節度使人選。”

“哦?”韋皋在劍南西川二十年,治鎮時間之長世所罕見,雖然屢建奇功,但是畢竟年生日久,部下難免生不臣之心,就算沒有劉闢這事,李誦也會將他召回。節度使位高權重,不啻於一方土霸王,所以節度使往往會戀棧不去,像範希朝、張茂昭這樣自請入朝的節度使,更是少之又少,朝廷也一般會給予特別優待,此時聽權德輿說韋皋自請入朝,心下卻不免疑惑,沉吟許久,道:

“韋太尉可有合適的人選?”

權德輿道:

“韋太尉說,他察人不明,險至禍亂,請陛下自定。他只有一個請求,道他在兩川,租稅頗重,蜀民雖然安樂,但僅夠溫飽而已,請求陛下如在關中一般免兩川賦稅。”

這就是無條件地交出劍南西川了,李誦不由得大喜,道:“韋太尉公忠體國,果然不假。此事容易,待關中兩年之後,便免兩川賦稅。”

權德輿見李誦高興,也展顏道:

“陛下仁德,實乃萬民之福。韋太尉因爲爲小人蠱惑,已經上了一道表章請立太子,並妄言誅殺大臣,韋太尉追悔莫及,故而又擬了一道表章請罪,由其部下將領韋武攜帶,已經隨臣同到長安了!”

李誦更是開懷,道:“如此更好了,朕一定要好好嘉獎韋太尉。前日劍南西川、河東、荊南三鎮表章同時入京,朕就知道必無好事,正愁明日朝會如何應對,韋太尉二表一道,必教奸邪無路進退!那韋武現在何處?”

“回陛下,韋武現在臣的家裡。”

“好,明日上朝,你把他帶來。”

“臣遵旨。韋太尉還託臣祝賀陛下,道陛下起用陸相公,朝廷重獲良相!”

李誦本來很好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下來,道:

“可惜好事多磨,陸相公在忠州遇刺,不知何時才能回到長安呢!”

權德輿驚訝道:

“竟有這等事?”

李誦隨手從案上抽出一封奏章,遞給權德輿道:

“這是柳宗元的奏章,朕一直放在這兒,想到此事心下就一陣難過!陸相公爲小人進讒言,貶竄荒遠,將要召還時卻又出了這等事,真是命運多舛!”

權德輿雙手接過奏章,看罷,道:

“陛下,臣回京路上遇到一個異士,善於測算,臣試了一下,果然屢中不爽,臣就請他隨臣一路回長安,現在住在臣的家裡,陛下既然思見陸相公,不如召來一問。”

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這些奇人異士,李誦歷來是抱着將信將疑敬而遠之的態度,不過權德輿試聞名天下的文宗,言之鑿鑿地說出這番話來,不覺讓李誦頓生一股好奇心,便道:

“果真如此,那就宣他晉見吧!”

權德輿微微笑道:

“陛下,此人世外高人,尋常人不得一見,行事也有些怪癖,陛下遣人去請務必要恭謹客氣,禮數周到!”

李誦越發好奇了,便命李忠言去權德輿府上請人。

自己又和權德輿談些兩川風物人物,沿途見聞,不久,李忠言回報,大師人已經請到,問陛下是否立刻召見,李誦道:

“有請!”

於是太極宮中的官員宦官就看到一名黑紗遮頭的男子隨着李忠言一路走到了兩儀殿,紛紛指指點點,猜測這個神秘的人是誰。

李誦依照權德輿的要求,站在殿內等候,卻見到一個遮着黑色面紗的人對他行禮道:

“山人見過皇帝陛下。”

李誦聽他講得一口吳越軟語,又自稱山人,心道,莫非又是一個想走終南捷徑的道士吧?心下有些不齒,又想揭穿此人,便冷冷地道: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閣下黑紗遮面,莫非有甚玄虛在內?”

一聽李誦說出這兩句詩,權德輿和那黑紗男子明顯都吃了一驚。黑紗男子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陛下錦心繡口,好詩意,好詩意啊!”

一口吳越口音的官話,端的好聽,不過李誦卻心驚膽戰了一番,這是宋朝蘇軾大大的詩,怎麼現在就從我口裡蹦出來了,李誦腦中浮現出兩個大大的字“剽竊”,心裡默唸道:

“蘇軾大大,我不是故意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二)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下)第五章第三十三章 格殺勿論第十六章 恐懼與試探第二章第十三章 危局(月末泣血求訂閱!)第四章 跟着你,有肉吃第七十二章 回 歸第四十七章 算 盤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五)第三卷 第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八十九章 無 言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二十八章 兵 變第三卷 第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廟號(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 局(下)第八章 又一個不開眼的第六十八章 紫氣南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五)第四十八章第九十五章 瘟 疫第三卷 第六章第八章 又一個不開眼的第八十三章 反 貪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一章 秋風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第七章 易 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上)第八章 又一個不開眼的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二十三章 皇帝有話說第十六章 恐懼與試探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中)第四十一章 選 擇第三卷 第七章第九十五章 瘟 疫第六十九章 中國式結局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上)第三章 武 學第十八章 沒有攻不破的雄關第一百零二章 定鄆州第一章第八十八章 聶隱娘第十章 過山車(下)(泣血求訂閱!)第二十七章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第三卷 第十三章第七十七章 誤會 曖昧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一)第二十四章 貞元二十一年的結束第八十章 生 死第六十五章 應 對第一章 秋風第九十八章 大王,大王!第一百零二章 定鄆州第六章第二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中)第二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五)第二十二章 幕僚有話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四)第十章 近衛軍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三)第二十三章 孝子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八)第二十八章 送上門捱打第四章第七十三章 失敗的朝聖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二)第三十六章 攻守易勢第四十九章 我還請你吃過飯呢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八)第六十五章 水利與築城(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反 貪第三卷 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一)第三十三章 惡戰在即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六)第七十章 勸農五策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 於頔入朝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八)第三十章 又看熱鬧又賺錢第五十六章 天 雷第九十六章 命 運第三章 武 學第八十七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章 戰,戰,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