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

言罷,李百藥見這個使者看起來沒有大礙,便領着人又走了。

春日裡的長安依舊是寧靜的,整個朝堂分成了兩撥人,其中兵部,民部爲戰爭做好充足的準備。

而吏部與刑部,工部依舊按照原本的章程佈置今年或來年的事。

都由中書省調遣。

忙裡偷閒,東宮太子還能出去釣魚,

李承幹坐在渭水河邊,今天沒有去渭南也沒有去咸陽橋,而是尋了一處僻靜的河畔。

其實咸陽橋的魚更多也更肥,因爲咸陽橋的兩頭都是集市。

春風拂面,感受這個時節關中最好的風光。

聽到身後傳來了車駕的動靜,李績稟報道:“陛下來了。”

李承幹依舊坐在胡凳上,手拿着魚竿。

陽光下,見到一個人影走到了身側,也拿着魚竿。

李承幹轉頭看去,見父皇裝模作樣又生疏地拎着一條蚯蚓,很是費勁地將細長的蚯蚓掛在魚鉤上。

接着又用河水洗了洗手,將魚線拋入河中。

“父皇現在不喜玩拼圖了?也喜釣魚了?”

李世民接過尉遲恭遞來的椅子,在河邊頗有大馬金刀的架勢大跨步坐下來。

如此,李承幹總是要擡頭看父皇,很不舒服,便道:“其實釣魚的時候不要坐這麼高,小凳子是最舒服的。”

皇帝出行釣魚甚至還帶了茶水與糕點,甚至身邊還有岑文本爲伴。

李承幹收回目光,不去看父皇端茶碗的模樣。

安靜了一會兒,李世民將碗中的茶水喝完。

李承幹則是拿起了自己的小陶杯子,揭開木塞喝了一口水。

“這個陶杯倒是有意思,朕怎麼沒有?”

“東宮自己做的。”

李世民微微頷首,等着兒子的下一句話,卻怎麼都等不到。

半晌,李承幹釣了三兩條魚。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魚線,明明比兒子的魚線更遠,可遲遲不見動靜。

“此處下游就是新修的淤地壩,現在水位如何?”

“還沒到汛期,要論修建得如何,等汛期才能知道結果。”

“朕看今日的天氣亦不錯,不出朕的所料,你果然來釣魚了。”

“父皇怎麼有這閒情?”

李世民嘆道:“朝中那些人爲了這一戰該怎麼打爭吵不休,說是先解了鬆州之圍,談論如何阻擊松贊干布,他們吵鬧不休,朕出來散散心。”

父子間有一句話沒一句話地聊着話。

“父皇,將魚線離岸邊近一些,多半會有魚咬鉤。”

聞言,這個皇帝聽了兒子的建議,學着兒子將魚線挪到與兒子齊平的位置。

岑文本站在一側,左看右看,一時間不知看什麼好。

忽然有魚上鉤,李世民提起魚竿釣起一條碩大的魚,笑道:“釣魚之法,如此精妙,朕受益矣。”

父皇又有些笨拙地想將魚從鉤子上取下來。

李承幹看得着急抓過父皇的魚線,輕巧地就將魚從鉤子上取下來,而後放入一旁的竹簍中。

重新將魚線拋入河中,李世民咳了咳嗓子道:“京兆府的那篇文章是你做的?”

李承幹搖頭道:“兒臣寫的提綱,讓顏勤禮寫的。”

還想與父皇解釋,又不想繼續說了,這種文章要是自己來寫,說不定又會寫成另外一幅模樣。

“現在長安坊民對吐蕃人同仇敵愾,都是因這篇文章。”

“父皇此言差矣,是父皇勵精圖治,纔有如今臣民歸心的盛況,與兒臣的文章無關。”

李世民輕聲一笑。

“兒臣還看了河西走廊的奏報,現在吐谷渾地界內的牧民活得很好,比當年伏允在位時更好,因唐人不會搶他們的女人與孩子,也不會拿走他們的羊羣,恭賀父皇,如今吐谷渾人與唐人是一條心的了。”

岑文本暗自思忖,且不說吐谷渾的事,河西走廊建成之後,皇帝對西面的局勢穩定自是有信心的。

李世民問道:“關中各縣真能拿出三萬石糧草?”

“送出去了,而且兵部也覈對過了。”

“朕還以爲你快要將各縣的官倉糧食抽調一空。”

李承幹望着遠處的麥田,嘆息一聲,“這些都是各縣組織鄉民捐來的,各家出一斗,或出一石,量力而行,都是自願的,京兆府從未有這種吩咐,各縣的縣令悉數將糧食送到了。”

言至此處,岑文本行禮道:“陛下,人心如此,臣爲大唐賀。”

父子說笑間,皇帝稍稍抖擻,神色上有着無與倫比的自信,這個自信是兒子給的也好,是關中各縣給的也罷。

鬆州一戰驗證了一件事,如今的關中已達成了臣民一心。

如此人心,就算是朝臣也能夠感受到心中有一股力量,當衆人團結一心,沒有什麼困難可以打倒這個帝國。

如果此戰大勝,民心更會凝聚。

由此,岑文本一直堅持,京兆府治民方略向來是正確。

李世民反問道:“如果這一戰朕不打,伱又當如何?”

李承幹皺眉看着河邊,道:“沒想過,兒臣對兵事懂得不多,可兒臣以爲這一戰與高昌不同,高昌一戰是在出徵,鬆州一戰是爲保衛,意義不同。”

“也正如朝中諸將所言,此戰大唐必要立威,要給宵小之輩看看。”

京兆府的文章不僅僅在關中各縣傳播,也被人送去洛陽,或者是現在就要打仗的鬆州與河西走廊。

有多數淳樸的鄉民都是不識字的,就有支教的夫子站在衆人面前,高聲念着這種文章。

這篇戰前的文章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傳播着。

紙張便宜了之後,這篇文章也被抄錄了無數份。

臨近七月,六月的下旬,劉蘭帶着大軍終於到了馳援。

此刻的鬆城剛剛經受了吐蕃人的進攻。

牛進達蓬頭垢面領着人在城牆上與衆將士守衛城牆,他拿着一個水瓢往嘴裡灌着涼水,咕咚咕咚往口中灌着。

“大將軍,劉蘭將軍到了,帶來了六萬石糧草!”

牛進達將水瓢放入水桶之中,快步走下城樓,在鬆州城的東面迎接馳援而來的大軍,隨行而來的還有執失思力所部。

當看到劉蘭身後一眼看不到頭的大軍,牛進達放聲大吼道:“這鬆州丟不了啦!”

劉蘭先讓衆將士入城,問道:“吐蕃人究竟有多少兵馬?”

牛進達伸出三根手指,道:“現在攻城的吐蕃兵馬該有三萬。”

重重拍了拍牛進達的肩膀,劉蘭道:“我唐人將領如虎如狼,豈會怕他們吐蕃人,怕你們城中糧草不夠,我等星夜兼程而來。”

牛進達道:“夠了!你看看,鬆州十一縣縣民都在助老夫,豈會不夠。”

劉蘭看着這座處於戰爭中的城池,見到許多沒有穿着甲冑的人正在穿行,他們有提着水桶的,有扛着麻袋的。

“此戰一定要贏。”劉蘭叮囑道:“若是敗了,這十多年的建設恐都會付諸東流。”

牛進達那茂密的虯髯已遮住嘴,他重重點頭。

“報!吐蕃人又來了。”城牆士卒快步跑下來,“大將軍,吐蕃人又要攻城了。”

兩位將領慌忙走上城牆,他們見到了茫茫一支大軍。

“孃的,比之前還要多。”

黃昏下,擡眼看去一隊隊吐蕃兵馬正在集結。

當夜,河西走廊西面的吐谷渾地界,李震領着一隊兵馬來到伏俟城。

樑建方手執八尺長槊就坐在城外,他手中的布巾一次次擦拭着長槊,聽到馬蹄聲而來,他沒有擡頭看,而是繼續擦拭着。

多數時候,樑建方一直都保持着姿態,長槊被擦得鋥光瓦亮。

李震騎在馬上,到了近前拉住繮繩。

樑建方看着自己的長槊,問道:“你來做什麼?”

李震道:“奉太子調令,保護河西走廊,以免吐蕃進取吐谷渾。”

聞言,樑建方眼睛一亮,他將手中的長槊往地上重重一杵,道:“來的好!”

李震抱拳道:“還望大將軍與末將同行。”

話音剛落,不用他說,樑建方已翻身上馬,他朗聲道:“鬆州失守,吐蕃定會來犯伏俟城,危及河西走廊,某家雖是一介匹夫,豈能坐視之。”

說明了來意,李震與樑建方兵分兩路,準備越過哈布河阻擊吐蕃人。

樑建方領着自己的八千人馬,在伏俟城又留下了六千人駐防,再算上李震給的兩個裨將,道:“敢問當面是?”

“左武衛中郎將麾下,裴行儉。”

“左武衛中郎將麾下,王玄策。”

樑建方輕哼一聲,道:“呵,蘇烈的人。”

“駕!”一聲大喝,兩隊人馬一路朝着哈布河方向而去。

王玄策給裴行儉拋去一個眼神,兩人眼神交匯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他是顯擺,從長安城的猜測開始,至今兩人的目的達成了。

本想着去鬆州,不得不先來河西走廊,因馳援鬆州的兵冊上沒有兩人的名字。

軍中也不好再做安排,向蘇定方將軍要了一個運糧的差事,趁着關中調糧去河西走廊,兩人也可以護送着去。

想起了半月之前,王玄策的謀劃,那些話猶在耳邊,“松贊干布即便是拿下了鬆州,他必須要剪除河西走廊與吐谷渾的威脅,他們不可能將兵力全部送到鬆州。”

此戰的主戰場不僅僅在鬆州,青海邊的布哈河是另外一處主戰場,在那裡勢必有祿東贊與松贊干布的大軍駐紮。

這一年以來,裴行儉覺得自己這個將門獨子一路上遇到的貴人太多了。

先有京兆府,後又有張士貴將軍照拂,現在拜在了蘇定方將軍門下,如今結識了這位頗有遠見的王玄策。

裴行儉忽然笑了,他覺得王玄策這人一貧如洗,可就算是這樣,他還是能夠在長安混得如魚得水,不是他的運氣。

而是他有獨到的眼光,這樣的人還在軍中寂寂無名,真是豈有此理。

有斥候策馬回報,道:“將軍,前方五里外發現吐蕃兵馬。”

樑建方忽然住馬,拉着繮繩。

馬兒不安地來回踱步。

“吐蕃人有防備?”

“看起來不像,只有五人,像是在查探。”

王玄策低聲道:“樑將軍,恐怕祿東贊意圖奪取伏俟城,派來查探的。”

裴行儉道:“大將軍交給我們,儘管繼續行軍。”

“好!”樑建方大聲迴應。

天剛剛有了微光,五個吐蕃人慢悠悠騎着馬,走在布哈河邊。

忽然聽到後方傳來了馬蹄聲,幾人的前方是吐谷渾地界,後方是大軍所在,他們笑呵呵朝着後方的一隊兵馬招手。

裴行儉在馬背上張弓搭箭,弓弦傳來了緊繃的動靜,他瞄準了最近的一個吐蕃人。

見到來人是唐軍,那五個吐蕃人慌亂要逃,裴行儉一箭放出,箭矢破空而出,刺入一個吐蕃人的後腰。

對方當即倒在地上。

王玄策領着人衝上前,已將餘下的吐蕃人圍了起來,大喝道:“說!祿東讚的大軍何在!”

那幾個吐蕃人用吐蕃語說着話,也不知說了什麼。

王玄策手起刀落就砍了他們。

裴行儉正要問什麼,這王玄策殺人實在是太快了,只好騎在馬背上長出一口氣,目光打量着空曠的四周。

布哈河邊驚起一片水鳥,稀疏的草地一直到視野盡頭,看不到任何兵馬的蹤跡。

裴行儉問道:“回去向樑將軍稟報嗎?”

王玄策身下的馬兒正圍着屍體打轉,他思量片刻,道:“不着急,都已出來了,我們再往前探探,祿東贊如果夠聰明,也該能想到我們所想的。”

“在你看來祿東贊是個很厲害的對手。”

“嗯,他不是自大的高昌王,也不是自負無道的欲谷設。”王玄策拍了拍戰馬的脖子,示意它接着往前走。

裴行儉領着人繼續往布哈河的深處而去。

吐蕃人一次次就要爬上鬆州的城牆,這座城牆原本並不高,戰前又被壘高了許多。

一盆火油倒下去,底下就要攻城的人就被燒成一片。

他們也不全是吐蕃人,還有以前的吐谷渾人,更有一些不明來路的人,說着奇怪的語言。

眼看天就要亮了,朦朧間注意到遠處的吐蕃人有異動。

“大將軍,吐蕃的後軍動了。”

“什麼!?”牛進達驚疑,眯着眼朝着遠處看去,天還沒完全亮堂,城頭與城下的濃煙薰得人不好睜開眼。

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66章 大將軍教導206.第206章 真話第80章 漠北恩怨367.第367章 看洛陽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358.第358章 軍心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第84章 戰書第85章 兵馬未動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78.第78章 解氣?第37章 舅爺與舅舅第179章 效益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392.第392章 不慈悲的人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97章 謠言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365.第365章 宴席第172章 精氣神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340.第340章 爲過去,也爲將來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第34章 儲君心事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367.第367章 看洛陽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386.第386章 新年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第88章 活得明白第181章 老師家事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16章 德智體美第33章 孫神醫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119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55章 狄家父子186.第186章 杜正倫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78.第78章 解氣?第92章 兄弟三人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第326章 蘇亶家事第152章 東宮舊人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52章 爺孫倆第52章 爺孫倆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12章 等暖風來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375.第375章 登泰山第16章 德智體美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第98章 奉命放假269.第269章 蘇勖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