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

朱雀門前,程咬金站在張士貴邊上,嘀咕道:“這長孫老賊近來是怎麼了?”

秦瓊正巧走來,聞言也是困惑。

張士貴看向後方,正在嚼着一張餅的王文度,這貨從西域回來之後更精瘦了,如今就在不停地吃東西,好像想要將身子重新吃得壯碩。

站在王文度身邊的是劉仁願,他昂首立在邊上,像是一尊英武的雕像。

天山一戰結束之後,劉仁願與裴行儉都有大功。

裴行儉被封爲了安西都護府的都護,太子殿下給出的原因是裴行儉在關中任職過縣令,有治理經驗。

劉仁願被封爲左領軍中郎將,不過他的軍職是陛下封賜的,並不是太子安排的。

王文度是左武衛的副將,幫着戰後回來的蘇定方安排各種事宜。

至於薛仁貴在領軍衛任職中郎將,這一次陛下出遊,也帶上了薛仁貴,任職陛下的親衛。

軍中冒出了一批新將領,倒令朝中的老將們都寬心不少。

“王文度!”

聽到張大將軍喚自己,王文度嘴裡還嚼着餅,輕聲道:“大將軍有何吩咐?”

他一開口有一股大蒜味撲面而來。

張士貴退後一步,低聲道:“裴行儉近來在安西都護府如何了?”

“那小子啊。”王文度笑呵呵道:“上月回來的時候,還看這個小子忙着在西域建城,那些西域人不聽使喚,就天天罵人。”

“罵人?”

王文度回道:“經常罵人,什麼人都罵,有時候有人不聽話都要被他抽鞭子。”

“老夫與他征戰時,這小子還挺隨和的一個人。”

“那是因當初的裴小子在大將軍身邊,現在裴小子身邊都是一些什麼人,西域人,突厥人,吐谷渾人,不打不罵能聽話嗎?”

張士貴忽然一笑,又有些不悅道:“這小子倒是活成了這個樣子。”

說話間,蘇定方快步走來,一把扯開了王文度,道:“張大將軍與老夫的副將說什麼呢?”

張士貴擡首道:“怎麼?還不能言語兩句了?”

“當初某家與大將軍可是說好了,你拿薛仁貴,某家拿裴行儉。”

王文度夾在兩個大將軍中間,繼續嚼着餅,還在吃着。

蘇定方繼續道:“某家怎麼聽說在天山的時候,大將軍幾次想要籠絡裴行儉。”

張士貴冷哼一笑,道:“是嗎?誰給你通風報信了?”

兩位大將軍回頭看去,這個王文度又不在人羣中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朱雀門打開了,百官走入皇城內,腳步聲與衆多議論聲摻雜在一起,上朝的一路朝着承天門走去。

要當值的便去各自的官署。

太極殿內,與往日相比這裡比以往更乾淨了,地面還有些溼漉漉的像是剛擦洗過,以往大殿一側關着的窗戶也都是開着的,現在殿內的空氣也不像當初這麼渾濁,反倒是清新了許多。

有些許晨風吹入殿內,也令人不再昏昏沉沉想要打瞌睡了。

李承幹走入殿內,這裡還有不少議論聲。

太子穿着一身青褐點綴相間衣裳,顯得有些隨意,衣着整潔乾淨,頭戴發冠,神色多了幾分輕鬆。

這位正二十歲出頭的太子,給人一種精神奕奕,銳意進取的感覺。

站在朝班的最前方,李承幹背朝着皇位,面朝朝中諸多百官。

“馬上就要入冬了,諸位可都有準備好冬衣?”

聽到太子殿下一句問候,衆人也都笑得輕鬆。

褚遂良十分討巧地走出朝班,回道:“臣家裡準備好冬衣了。”

李承幹稍稍頷首,向朝班中的老師示意,今天的早朝可以開始了。

正如意料中那樣,今天的早朝開始得很輕鬆,也很愜意,除了陰山的戰事以外,大抵上羣臣話語也比以往更多了。

看來陛下是有意將陰山的戰事全權交給太子殿下主持。

但這對太子來說,指揮各路大將軍這件事並不困難,唯一與陛下不同的是,這位太子在戰爭上更注重糧草與人口,而戰略上的事十分大方地交給前方將領自決。

現在的太子也只是太子,陛下雖說出遊,不在長安但陛下終究還是陛下。

殿中侍御史張行成朗聲道:“殿下,臨到入冬的這些天,河西走廊下起了大雨,武威郡更是下了兩天兩夜的大雨,這場大雨還下在了沙州,就連高昌也是雨水綿綿。”

殿外的天空此刻雲朵也很多,像是從西北而來的一片積雨雲要來到長安了。

太子聽了呈報,也只是神色有所思量並沒有說什麼。

李道宗站出朝班,彙報着今年關中各縣的發展示意,大抵上說得都是今年各縣的居民收入如何。

李承乾道:“京兆府還須做好將來的預案,各縣發展的情況需要落實到個人能力上,上官儀!”

聞言,上官儀站出朝班道:“臣在。”

李承幹吩咐道:“這件事你去辦,如有猶豫不決之事讓人將卷宗送來。”

“喏。”

看着衆人,李承幹很想讓五品官吏也能早朝來參加早朝。

接下來的朝會都是一些正常的事宜。

等各部說了事宜,殿外傳來了話語,侍衛高聲稟報道:“殿下,宗正寺少卿與杜侍郎覲見。”

宗正寺卿是河間郡王李孝恭,而宗正寺少卿則是李崇義。

當初召河間郡王回長安,多半還在從朔方趕來的路上。

李承幹吩咐道:“入殿。”

李崇義頷首走入殿內,遞上一份奏章道:“殿下,滕王李元嬰所食邑滕縣,其縣縣令被囚。”

杜正倫也走入殿內,低着頭遞上一份奏章道:“殿下,據臣所知滕王驕奢,在滕縣橫徵暴斂,大興土木,興建滕王閣。”

聽着殿內的話語聲,李承幹神色依舊平靜。

杜正倫接着道:“殿下,因滕縣縣令不滿滕王暴行,屢次要奔赴長安稟奏,期間跑來長安的官吏,屢屢被賊人截住,聽聞陛下出遊滕縣縣令想要親赴泰山尋見陛下,卻因消息走漏,被滕王拿下而被囚禁,陛下聞之大怒。”

長孫無忌站出朝班,憤怒道:“竟有這等事!”

杜正倫繼續道:“陛下有旨,此事交由太子處置。”

滕王李元嬰是李淵的孩子,也是當今太子的叔叔。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這個太子身上,想要從太子的神色尋求一些端倪,看看這位太子是惱怒,憤怒還是痛惜。

可他們端詳良久,都沒有在太子身上找到太大的情緒波動,只是微微蹙眉。

這是一個十分理性的太子,哪怕是親叔叔在滕縣出了這種事端,還能這般平靜。

李承幹吩咐道:“父皇有允許孤將他拿入牢獄嗎?”

朝臣依舊沒有話語,衆人神色各異。

杜正倫一時間語窒,又行禮道:“如今有宗室親眷正在泰山,向陛下求情,希望可以從輕處置李元嬰。”

李承幹來回踱步,又是思量片刻,道:“古人云,皇帝的個人好惡不能駕馭在國家律法之上,否則國不將國,想必父皇也能明白其中道理。”

殿內衆人沉默不言。

“宗正寺少卿,殿中侍御史張行成去一趟滕州,將滕王李元嬰帶來長安。”

“喏。”

李承幹又吩咐道:“有些事不僅是滕王個人,各縣治理,山東地界內還有什麼人與滕王勾連都要查清楚,帶着孤的東宮右率一起走一趟,滕縣縣內治理事宜交由京兆府書令溫挺協理,命駐守潼關的李道彥率一千兵馬,先一步去滕縣,將李元嬰控制住。”

“喏!”

有三五人走出朝班,腳步匆匆地去辦理此事。

一直到下朝,朝臣走出太極殿的時候,還有些心驚。

當朝臣都出了殿,發現舅舅還留在這裡,李承幹走上前,來到他身側,道:“舅舅是覺得孤太嚴苛了嗎?”

長孫無忌保持着早朝的姿態站立,閉着眼道:“手足相殘最爲痛心。”

李承幹看着大殿之外,已是陰雲密佈,道:“用道德來約束一個人是很無力的,事實證明將期望放在別人身上,往往適得其反,不是嗎?”

長孫無忌終於睜開眼,詫異地看着這個太子。

李承乾麪帶笑容,笑得很真心。

“若宗室各路郡王勸說陛下,而讓陛下有了惻隱之心,殿下再如此獨斷擅權,不是好事。”

“孤不喜歡將結果放在對一個人的期待上,指望他能夠悔改嗎?”

長孫無忌又勸道:“若宗室離心絕非好事。”

“舅舅所言極是。”

只是這麼輕描淡寫地回了一句,李承幹走到殿外,看着殿外的烏雲壓頂。

李承幹又走了兩步,身後的舅舅似乎沒有話要說了,便一路朝着東宮走去,打開手中的奏章翻看着,這份奏章是杜正倫根據滕縣送出來的奏報摘了幾條。

具體的情形還是要等李崇義他們去看了才知道。

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猶在耳邊。

李承幹無奈一笑,如果真的抓了滕王李元嬰,王勃還會不會寫出滕王閣序呢?

如今的東宮已沒有往昔這麼熱鬧了,兩個弟弟去了王府住,幾個妹妹也陪在母后左右,要不就是跟着李麗質在北苑。

爺爺也去了北苑,偌大的皇宮偌大的皇城似乎都要讓給自己這個東宮太子。

走入家中,已準備好了飯菜。

寧兒照顧着兩個孩子用飯,蘇婉坐在一旁盛好了一碗黍米飯。

“今天爺爺與母后有說起宗室的事嗎?”

蘇婉搖頭道:“母后與爺爺忙着給弟弟妹妹制新衣裳,倒是沒有提及。”

“飯後孤與舅爺一起釣魚,你們要不要去散散心?”

蘇婉搖頭道:“妾身要留下來照顧孩子。”

寧兒也回道:“母后不在宮中,宮裡的一些事還要妾身來安排。”

看來她們也挺忙碌的,不管是家裡的事,還是宮裡的事。

午後,皇城中還在因入冬後的政事忙碌,李承幹走在皇城中,從一個個官邸走過,其中最熱鬧的要數禮部。

每年來長安朝賀的使者越來越多,新羅使者金春秋正在向褚遂良哭訴着,訴說着高句麗的噁心,還說百濟人如何欺負他們。

各國使者排着長隊,一個接着一個向禮部的官吏訴說着他們對大唐的忠心以及希望大唐能夠給他們主持公道。

這些使者中或者是因虛榮,又或者是爲了利益,希望大唐對他們如何如何。

李承幹徑直走出了朱雀門,薛萬備已駕着車,帶着舅爺等在春明門外了。

“今天早朝出了一些波折來的晚了一些。”

聽到外面孫兒的話語聲,原本正在打瞌睡的高士廉才恍惚回神,朝着車外看了看,到:“老朽是真的上年紀了,等了這麼片刻就睡着了。”

李承幹坐在車轅上,親自給舅爺駕車,馬車在護衛的保護下緩緩行駛。

行了一段路,高士廉走下馬車,感慨道:“許久不出來,現在的咸陽橋面目全非呀。”

李承乾道:“其實潼關應該更熱鬧。”

爺孫兩人在河邊放下了魚竿,高士廉低聲道:“照理說人都去了作坊勞作了,咸陽橋應該沒這麼熱鬧纔是。”

“生產的人多了,貨物也就多了,來買貨物的人更多了,自然就熱鬧了。”

高士廉頷首道:“是真的老了。”

這處釣魚的位置很好,既不會覺得咸陽橋太過吵鬧,又不會顯得太過冷清,現在也沒有劉仁軌來掃興,他多半也在父皇出遊的隊伍中,跟着恪弟一起。

高士廉站起身,任由魚竿放在這裡,就去找了邊上一個正在洗手的老農講話。

老農看起來與舅爺的年紀差不多大,兩人坐在邊上就攀談了起來。

這位老農也不懼怕朝中出來的官兵,任由官兵立在一旁,他自顧自洗着一些棗。

舅爺出來走動,卻把孫兒晾在了一邊,李承幹無奈地提了提魚竿。

“老漢當年隨軍出征,那還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他說着話又往嘴裡放了一顆棗,將棗含在嘴裡,又道:“你是貴人,不用聽老漢說這些。”

看來這位老漢還是個老府兵,但現在折衝府任職的人都是年輕人。

舅爺又問詢了三兩句話,那老漢嘆道:“以前的關中哪有現在這麼忙。”

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325章 佳節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53章 崇文館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167章 夏收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92章 兄弟三人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97章 謠言第115章 各縣彈劾第45章 冒失舉薦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152章 東宮舊人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27章 長安傳聞第83章 頡利的近況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179章 效益第17章 他要卷死孤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104章 夕死可矣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95章 合力撈魚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第115章 各縣彈劾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158章 講學第316章 人的孤獨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第127章 遊園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206.第206章 真話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第165章 難免的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75章 莫要內耗336.第336章 老府兵386.第386章 新年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93章 苦惱的舅舅386.第386章 新年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243.第243章 雪後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第35章 越活越平庸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第117章 善意的話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61章 迎接陛下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146章 早朝缺席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第33章 孫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