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以鹽爲劍(下)

此時出來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戶部尚書盧志。

盧志來自范陽盧氏,是盧家在朝中的代表和領頭人,而且就連提出要將盧家女子嫁給張思政,以獲取高明的支持的人,也是盧志。

事實上,盧志這樣做也是迫於無奈,因爲盧家的狀況並不太好。

俗話說得好,叫做“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范陽盧氏雖然屬於五姓七望中的世家門閥,但是確實排在末尾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和“兩崔”靠得太近了。

“兩崔”指的就是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這兩家不管是在朝勢力還是在野勢力,都比盧氏要強,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兩家本就同出一脈,如今關係也很不錯。

人家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了“兩崔”這樣強勢的鄰居,范陽盧氏想要撈好處自然沒那麼容易了。

面對困境,盧家的人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學習清河崔家的“成功經驗”。

你清河崔家不就是把閨女嫁給程咬金了嗎?那我們盧家也會!

於是,當時范陽盧氏的家主就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將盧氏的嫡女嫁給了房玄齡。

俗話說得好,叫做“朝中有人好辦事”,有了房玄齡在朝着幫襯,盧家終於得到了一個翻身的機會。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盧家也穩住了自己的地位,成爲了五姓七望中的一員,雖然排名靠後,但至少也比太原的王氏強一點。

如今的太原王氏已經大不如前了,已經有不少人稱其爲“鈒鏤王家”,意思就是說,現在的王家已經成爲猶如裝飾品一樣的家族。

在私底下,一些人都已經把太原王氏排除在了“五姓七望”之外,只留下了“李、崔、鄭、盧”四姓。

估計王家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看到高明這麼強勢,乾脆一咬牙,就把家裡一個沒出嫁的閨女嫁給了李狗蛋,以獲取高明的支持。

事實上他們確實做對了,先不說別的,單單李狗蛋如今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就成爲了晉州刺史這一點來看,他就是一個值得投資的潛力股!

而且看在高明的面子上,朝中的長孫無忌、程咬金等人都會給王澤幾分面子,這也讓王家在朝中勢力增加了不少。

盧家最大的優點就善於學習,眼看着王家依靠嫁閨女快要爬到自己頭上了,盧志立刻當機立斷,準備把侄女嫁給高明的另外一個心腹張思政。

盧志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再得知了張思政去晉州之後,他甚至不惜讓人追到了晉州,獲取了張思政的好感。

如今,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了!

和盧志預料的一樣,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高明就有的大動作,將百騎衛從一個只有不到兩百人的小團體,一下子擴張成爲了將近兩萬人的大部隊,張思政的身份也是隨之水漲船高,成爲了統領萬人的指揮同知。

大唐重軍功,所以武將要比文官吃香,所以哪怕沒有高明的影響,單單以張思政如今的地位,就已經夠資格迎娶盧志的侄女了。

更何況在盧志看來,高明也不可能一點表示都沒有。

正因爲有了這樣的想法,所以當高明派人請他來皇家會所的時候,盧志立馬就放下手裡的事情,興沖沖的就跑來了。

見了盧志之後,高明就直奔主題了。

“盧志,我知道盧家之所以把女兒嫁給張思政,主要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放心,我會給你們盧家一份滿意的聘禮的。”

盧志當然不會認爲高明給的聘禮只是一些錢財,畢竟以高明的太子身份,只是給錢的話未免太俗了,所以盧志頓時就露出了一一絲興奮。

“不知道太子殿下所說的這個聘禮是……”

高明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指着身後的房門笑了起來。

“你先到屋子裡喝茶,待會你就知道聘禮是什麼了。”

看到高明不說,盧志也不好多問,只能乖乖的進了屋子,等待高明的答案。

等了將近半個時辰,盧志終於聽到了外面的動靜,於是他連忙屏氣凝神,認真的聽了起來。

盧志所聽到不是別的,正是剛纔高明和田易之間的談話,等到田易走了之後,他纔打開了門走了出來。

現在又聽到高明問他對田易的看法,他便笑吟吟的朝着高明行了一禮。

“太子殿下英明,此人頗有主見,又不缺乏忠心和勇氣,值得一用!”

盧志作爲大唐的戶部尚書,也算是見多識廣了,在看人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的,高明也相信這一點,所以聽到他對田易的評價之後,也笑了起來。

“哈哈,既然盧大人這麼看好田易,那麼到時候我就讓他作爲我的代表,全權負責范陽鹽場的事。”

“鹽場?”

聽到高明的話,盧志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太子殿下可能是記錯了吧?我們范陽可沒有鹽場,就連平時使用的鹽,都需要和崔家的鹽商購買。”

說到這裡,盧志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高明也知道盧氏爲什麼會露出這樣的表情,頓時就忍不住再次笑了起來。

“哈哈,放心好了,快則三月,遲則半年,盧家就不用再向其他人買鹽了,不僅如此,到時候范陽也會成爲整個大唐最大的食鹽出產地!”

高明並沒有撒謊,因爲根據他得到的情報,范陽盧家的勢力範圍囊括了天津在內的渤海沿岸,而這裡,在後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長蘆鹽場!

長蘆鹽場是我國最大的鹽場,每年的鹽產量佔據了全國四分之一,單單其中的漢沽鹽場,年產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19萬噸!

這是一個很恐怖數字。

而范陽盧家佔據了這麼一塊寶地,卻還要花錢跟別人買鹽,這在高明看來就是拎着金飯碗討飯。

不過高明並沒有因爲這事而感到奇怪,畢竟大唐主要還是通過用鍋蒸煮製鹽,曬鹽是宋朝時期纔有的,兩者的產量相比,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正因爲如此,高明纔打算讓曬鹽法提前問世!

想到這裡,高明頓時都有些興奮起來。

“老盧我跟你說,只要你按照我的辦法去做,一年產出來的鹽,就足以供應整個大唐!”

高明的話音剛落,盧志的眼睛頓時就瞪大了。

“供應整個大唐?那起碼得五十萬石纔夠吧?”

大唐的一石相當於一百二十斤,五十萬石大約就在三萬噸左右。

這是一個很低的數字,不過大唐如今的人口大約只有三百多萬戶,盧志作爲戶部尚書,對這個是比較瞭解的,所以他的估算和事實也沒有太大的出入。

不過聽完了他的話之後,高明就忍不住再次笑了起來。

“五十萬石?你的想法太保守了,一旦你按我的辦法建造鹽場,一年的產量最少也能達到兩百萬石!”

高明並沒有再吹牛,因爲單單漢沽鹽場每年119萬噸的產量,換算成大唐的計數單位就有一千九百八十三萬石,而高明考慮到技術方面的原因,所以只算了十分之一。

饒是如此,也足夠盧志震驚了,他頓時就瞪圓了眼睛,然後倒吸了一口涼氣。

“嘶……兩百萬石?”

看着他震驚的模樣,高明頓時點了點頭。

“這是按照最少的算,然後工人勤快點,這個產量翻一倍不是問題,這麼多鹽,我想已經足夠壓垮其他幾家了!”

高明的話音剛落,盧志立刻就用力的點了點頭。

“夠了夠了,崔家每年也不過拿出十萬石左右的鹽,就連關隴那邊,每年能拿出來的鹽也不到二十萬石,剩下都來自蜀中和江南道。”

說到這裡,盧志的臉上也開始興奮了起來。

“如果我們能拿出兩百萬……不,只要我們能拿出一百萬石,整個天下的鹽商販賣的,肯定是我們的鹽!”

盧志並沒有懷疑高明的話,因爲他知道,如果高明沒有把握的話,是不過跟自己說的。

看着盧志興奮的樣子,高明再次咧開嘴笑了起來。

“怎麼樣?這個聘禮,能不能讓盧家滿意?”

聽到高明這話,盧志立刻就把頭點得跟小雞啄米似得。

“滿意,太滿意了!太子殿下對我盧家恩同再造,以後太子殿下若有吩咐,我盧家上下必以太子殿下馬首是瞻,若有反悔,必遭天譴!”

唐人對誓言很看重,所以一般是不會隨意發毒誓的,一旦發誓了,那麼基本上是可信的。

盧志確實是認真的,因爲他知道,若是高明說的都是真的,那麼盧家的崛起已經是必然的事了。

看着盧志一臉認真的樣子,高明再次笑了起來。

“不用發這樣的毒誓,我可不是要讓盧家用這些鹽牟取暴利的,這個鹽場也不需要盧家出一分錢,鹽場建成後,我將爲它取名爲大唐皇家鹽場,盧家作爲經營者,可以享受其中的一成,這些鹽是免費給盧家的。”

聽到高明這話,盧志頓時沉默了。

剛纔高明已經說過了,鹽場的產量是兩百萬石以上,那麼一成就是二十萬石。

如果是以前有人說願意白給盧家二十萬石的話,盧志肯定會高興的跳起來,但是現在他已經知道鹽場能產出兩百萬石了,而且這還是保守估計,那麼一成在盧志看來就顯得太少了。

盧志低着頭考慮了好一會,臉色也變幻了好幾次,最終他一咬牙,然後朝着高明拱手行了一禮。

“太子殿下,一成太少了,我盧家願意出錢出人建造鹽場,希望太子殿下能將其中的兩成賜給我們盧家!”

高明等的就是盧氏這話,他的話音落下之後,高明就笑了起來。

“成交!”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誼第四百章一十八章 大唐軍工(上)第562章 李世民出征第175章 李泰要走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屬於高明的早朝(下)第三十三章 死士第236章 聯賽計劃(中)(第一更)第五百七十章 篩選摺子(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進擊的倭國公主(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血書(上)第250章 溜之大吉第357章 泡藥酒第六百二十六章 老李欲禪位(中)第201章 當世猛將(上)第232章 製作橄欖球第391章 崩潰的道長第八十八章 拯救二貨李愔(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高明的佈置第579章 工業計劃(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處理政務(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屬於高明的早朝(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煙花第236章 聯賽計劃(中)(第一更)第264章 皇家學院開學第242章 以鹽爲劍(上)第521章 宴席之上第三十八章 告狀第五百三十九章 牛鼻環(中)第七十三章 高明的秘密武器(上)第291章 高明和沉香第五百零九章 探望長孫衝(下)第275章 李愔訓弟第六百三十五章 這點委屈我受了第520章 激動的長孫無忌(下)第四百章一十三章 勇冠三軍(上)第173章 通行令牌(下)第407章 零七 純潔的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認同第五百六十三章 處理政務(上)第192章 請客第253章 長得像閻羅王的虎子第336章 女力士第595章 懂事的天皇(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回城覆命第四百四十九章 絕望的泉蓋蘇文第五百三十三章 又見滾刀肉第238章 商人六德(第三更)第178章 有女武媚(下)第175章 李泰要走了第285章 丟失的肚兜第240章 下達任務第五百八十八章 蘇婉兒分娩(下)第八十六章 拯救二貨李愔(上)第五十三章 對聯第211章 快樂的李愔第538章 李世民的欣慰第234章 橄欖球的規則第四百五十章 俘獲第394章 養生功法第五百四十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360章 李治捱打第491章 蛋蛋之殤(下)第一百四十章 賺錢的點子第五章 當面黑老李(上)第251章 啓程第六十章 李狗蛋第二十一章 侍寢第317章 朝堂議事(下)第581章 煤鐵之鄉(上)第237章 聯賽計劃(下)(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五章 回家第三十一章 高明的文章(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蘇婉兒分娩(下)第536章 封地的年限(中)第一百六十章 增稅與減稅(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香甜紅糖(上)第305章 訓弟第215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陋室銘第218章 強詞奪理(第四更)第514章 再起戰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老李欲出征第三十九章 負荊請罪(上)第二十二章 聚散第371章 人命第498章 坦白第四百六十九章 回到芙蓉園第275章 李愔訓弟第581章 煤鐵之鄉(上)第一百零二章 逆鱗第279章 還有王法嗎(爲葉護法加更)第226章 說服李世民第333章 皇家玉露(上)第242章 以鹽爲劍(上)第297章 李績的疑惑第四百四十三章 勢如破竹(中)第377章 皇宮三害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車(中)第312章 燃燒的白酒第一百二十五章 蝗神傳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