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王忠嗣

第39章 王忠嗣

回樂城,朔方節度使府。

“太狂妄了,竟敢同軍操戈。”

王忠嗣同時收到盧瑜的戰表,和皋蘭州都督渾釋之的彙報,將副使兼兵馬使張齊丘,和都虞候李光弼、以及節度使判官召過來。

張齊丘看到這兩份戰報後,怒氣衝衝地說道。

“虞候覺得如何?”

王忠嗣一臉平靜地向李光弼詢問。

他面容方正有威嚴,身高六尺,身材魁梧健壯。

同時,王忠嗣也是一個不喜言談,沉着勇悍的人。

在不善於說辭下,他治軍能直切關要,嚴謹程度如前漢的周亞夫一樣。

朔方軍每一個士兵的兵器,甚至箭矢上,都寫有使用者的名字。

在王忠嗣之前,邊軍消耗兵器嚴重,每次戰鬥,都有大量兵器丟失,有的是遺棄在戰場上,有的丟失得莫名其妙。

現在把姓名寫在兵器上,丟失會被治罪。所以人人自勉,兵器充足。

箭矢上寫名字,也可以準確記錄戰功。

“按照豐安軍使盧瑜所說,皋蘭州騎兵雖有錯在先,但這是副使李瑄一意孤行,射殘皋蘭州騎士,扣下皋蘭州戰馬。皋蘭州都督渾釋之的公文上說明,麾下連夜趕路,心浮氣躁,纔去搶牧民的牛羊,認爲豐安軍沒有資格扣下皋蘭州騎兵的馬匹,更不能射殘騎兵。”

李光弼沉吟過後,說道:“末將認爲雙方都有過錯。”

李光弼三十多歲,英姿勃勃,留着很短的鬍鬚。

他雖是契丹人,卻精通史籍,猶長《漢書》,這也使李光弼足智多謀,有出奇制勝的本領。

都虞候相當於節度使的心腹,此時的李光弼雖然沒有什麼功勞,卻深受王忠嗣器重。

同時,李光弼還是一個純粹的軍人,更爲軍人的利益着想。

“這個李瑄,我看走眼了。竟能率豐安騎兵,以數十人陣亡的代價,斬敵騎近千,獲戰馬五百。”

王忠嗣沒有接過這些話,而是以李瑄的軍功論事。

他起初以爲李瑄是一個詩人。

王忠嗣明白大多數詩人都有立功邊塞的願望,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邊塞詩,在軍中傳唱。

但這些詩人們沒有條件直接到節度使幕府,更沒有條件,如李瑄一樣,一步成爲大軍副將。

王忠嗣認爲李瑄就是這樣的人,由李適之送來鍍金。

這種事情王忠嗣一般不會多問,畢竟他曾經也是關係戶。

但在與突厥左廂的戰鬥隨時可能發生時,陳回光被調走,讓王忠嗣覺得李適之動作頻繁,操之過急。

另外,王忠嗣的父親王海賓在豐安軍使的職位上陣亡,使王忠嗣對這個職位有不一樣的情感。

有這些因素,李瑄來回樂城報到時,王忠嗣沒有相見。

“李瑄確實勇武過人,有斬將拔旗的能力,看來傳言非虛。在對突厥的戰鬥中,豐安軍還是可以作爲前鋒的。”

李光弼見王忠嗣這麼說,一定有自己的論斷。

平心而論,李光弼也讚賞李瑄的果斷與勇猛。

但身爲軍人,他認爲李瑄將箭殘同伴,衝動且過。

“大夫,李瑄軍功歸軍功,但末將認爲射殘皋蘭州騎士當重懲。否則,如果人人效仿,軍中就不會再有法紀了。”

張齊丘則堅持自己的意見。 “功與過,不可以此而論。在邊塞上,如果有違犯軍法的士兵,可以直接斬首,以儆效尤。從皋蘭州騎兵劫掠百姓的那一刻起,豐安軍使盧瑜就應該當場將騎兵統領處死,以平民憤。”

“從前莊賈身爲監軍,只是遲到訓練,司馬穰苴就將其斬首。你們難道覺得渾懸的罪比莊賈小嗎?”

王忠嗣沉默片刻,然後目光在張齊丘和身上徘徊,平和緩慢地說道。

張齊丘聽到這番話,面容一怔。

王帥的意思是要處死渾懸?

連李光弼都沒想到這一點。

但李光弼立刻想到王忠嗣上任後三令五申的軍令。

長期以來,邊軍惡習不改,毛病不斷,連諸軍主將都不以爲然。

這是要殺雞儆猴,震懾全軍。

想到此,聰明的李光弼不再接話。

張齊丘身爲“儲帥”,還想接王忠嗣的位置呢,又怎麼會忤逆王忠嗣的意思。

先前他想治李瑄的罪,是會意錯王忠嗣的意思,以爲剛正的王忠嗣討厭李瑄。

“國家養兵,是用來救民的。李瑄的所作所爲,沒有什麼可爭論。責令渾釋之將騎將渾懸免職,押送至回樂城問罪。那一千匹戰馬,豐安軍需還給皋蘭州都督府。判官,你前往豐安軍告訴盧瑜,讓他多讀讀《衛禁律》,如果他知道軍法,就說明他太優柔寡斷了,身爲主將,不該如此。”

“准許豐安軍的奏功,絹、錢從節度使府庫出,另獎豐安軍羊三百頭,立刻運送到豐安軍!”

“對李瑄的奏功,本帥親自擬訂,送至兵部。”

王忠嗣向判官下達軍令。

言語中,包含了對盧瑜的批評。王忠嗣從兩份文書上看出盧瑜早就可以出面制止,但他沒有。事後還認爲李瑄做錯。

這讓王忠嗣對盧瑜的印象很不好。

“大夫,咄陸部敢寇略我邊境,殺害我邊民,應該給予還擊。”

張齊丘知道自己剛纔說錯話,立刻向王忠嗣請命。

盧瑜是文官爲將,他也是進士出身,文官爲將,手無縛雞之力。

王忠嗣教訓盧瑜的話,張齊丘聽着刺耳。

ωwш⊕tt kan⊕¢O “突厥反覆無常,必然要覆滅。但不是現在。聖人下令許諾回紇可以盡佔匈奴故地,本將已派使者接觸回紇。讓回紇、葛邏祿等部率先動手,我朔方軍最要緊的是訓練兵馬,隨時聽候軍令。”

王忠嗣微微搖頭。

年輕時王忠嗣好戰逞強,帶着幾百騎,就敢向數萬人衝殺。

已至中年,王忠嗣趨於成熟。

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上惜國力,下憐士卒。

“大夫英明。”

張齊丘訕訕一笑,拱手說道。

“大夫,寧遠將軍來拜會您的時候,您未見他一面,他畢竟是左相的兒子。今又立下軍功,需不需要召他前來。”

李光弼向王忠嗣提醒:“左相是賢明的人,陳將軍被突然調走,似有因果。”

“不必了,下次有公務的時候再行召見。”

王忠嗣搖了搖頭,他不在意這種細節。

……

第11章 押官薛錯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61章 前鋒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6章 皇帝召見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124章 決戰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4章 華山金礦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89章 王昌齡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8章 看花馬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80章 滿城沸騰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76章 李瑄亦是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89章 王昌齡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34章 神勇第78章 陌刀將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